注 第8页
-
膏方开方与制膏注意事项
膏方的基本要点 1.膏方中的中药以饮片为主体,还包括细贵药、胶、糖、辅料等组成。2.尽量多选用易出膏的药物,如黄精、玉竹、怀山药、山萸肉、桑椹子、薏仁米等,尽量不用草药、矿物化石贝壳类药物,以利于膏滋的形成。3.药味一般相当于汤剂的2~3倍左右,处方总量为常用每日量的15剂左右。4.生晒参、西洋参等每日用量3~5克,不超过10克;野山参每日不超过0.5克,蛤蚧粉每日不超过2克,河车粉每日不超过2克,西红花每日不超过0.5克,冬虫夏草每日不超过1克,珍珠粉每日不超过1克。5.收膏用胶一料总量300克左...
-
药酒按摩有啥要注意
问:我从朋友那里得到一瓶外用药酒,说是用药酒按摩治疗跌打肿痛、关节炎等效果很好。请问,用药酒按摩要注意啥? 湖南吉首欧先生 答:药酒外用按摩时,以温擦为宜,这样有利于药酒渗透到皮下组织,发挥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功效。按摩时间每次约 15~20分钟,每日1次或隔日1次,一般每 5次为一疗程。按摩时注意以下几点: 1.按摩手法宜先轻后重,临近结束时再逐渐减轻。 2.外用药酒多数为活血化瘀、行血止痛类药物,因而切忌内服,以免引起中毒反应。 3.用药酒按摩握拿组织时,注意不要直接按擦骨凸部,以免损伤骨面的软组织和骨膜组织...
-
小儿中药煎服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小儿因为各项器官发育不成熟,加之喂药较困难,因而在中药煎煮时间、次数及煎出量上与成人不尽相同,下面就介绍一下小儿中药煎服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煎药量因年龄而异一般而言,小儿煎药的次数一次即可,而不像成人需要头煎、二煎,甚至三煎;煎出的药量也应根据小儿年龄大小来定:新生儿一日用量只需煎出50毫升左右;婴儿为60-l00毫升;幼儿(1-6岁)为150-200毫升;学龄期儿童(7-12岁)宜250毫升。 但是,以上均为常规煎药量,具体还应根据病情灵活掌握,如感冒高热持续不退,用解表、清热解毒的中药时可以煎得多一...
-
痰热清注射液对细菌生物膜影响研究显示
目前,在离体评价临床有效的抗菌中药作用时,一直沿用美国NCCLS的肉汤微量稀释法,该方法是针对暴露的浮游状态细菌所做的抗生素敏感实验。而在临床上,致病菌大多以生物膜的形式存在,因此,仅仅把杀灭悬浮细菌的量做为指标衡量抗菌中药是不完善不客观的,应该将杀灭或移除生物膜的作用纳入评价体系。 笔者所在实验中心用现代化中药痰热清注射液(由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五味中药提取)和青霉素做比较研究。发现青霉素对于悬浮细菌及生物膜形成初期作用明显,但对已形成生物膜后的细菌无明显影响。 与此相反,用...
-
夏季中药煎服注意事项及保存的方法
健和堂中医医院 中医硕士 张海峰 炎炎夏日,天气闷热,中药和食物一样容易变质,若服用变质中药不仅对疾病无治疗作用,可能还会造成肠胃疾病。以下便教给大家一些夏季中药煎服注意事项及保存的方法。 泡中药不超过30分钟。我们在煎服中药时常讲到需要先泡药,那是为把中药泡透,以便煎药时能煎出更多的有效成分,这跟煮稀饭时先泡豆子道理一样。在秋冬季节时,一般泡药30-60分钟,甚至需要泡2小时。但是,夏季炎热,我们要求中药不可泡太久,一般不能超过30分钟,一是为防止药材泡久变质,二是夏季本身水温偏高容易泡透。若像金银花...
-
张锡纯 注重调养 主张食疗
张师治病,多从扶正固本着手,尤其是治疗虚劳杂症,主要从调养、食疗为主。如制一味薯蓣饮,以生山药四两切片,煮汁两大碗,以之代茶,徐徐温饮之,用来治疗劳瘵发热,或喘或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或因小便不利之大便滑泄及一切阴分亏损之证。还有珠玉二宝粥、水晶桃、期颐饼、二鲜饮、三鲜饮、薯蓣半夏粥、益脾饼、薯蓣粥、薯蓣鸡子黄粥、薯蓣芣苢汤、三宝粥等皆为滋补调养之剂。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渐自愈,既不对症,亦无他患。在治疗各种疾病的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以下不同方法。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