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素问

素问

  • 六一散出自《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六一散出自《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夏季天气炎热潮湿,人们感受暑湿之邪易导致身热烦渴、尿赤泄泻、体倦身重等不适。中医认为,暑即是热,暑热多兼有湿,故统称为“暑湿”。六一散正是清暑利湿的一则名方,它价格便宜,疗效确切。 六一散出自《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具有清暑利湿的作用,由滑石180克和甘草30克组成,因两者药量之比正好为6:1,故名为“六一散”。六一散治疗暑湿外感病疗效显著,被誉为“凡人之仙药”。 本方专为夏季外感暑湿所设,凡症见身热口渴、心烦、小便不利,兼有呕吐...

  • 《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载“病机十九条”

    《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载“病机十九条”

    中医关于病机的研究,早于秦汉时代就有论述,《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所载“病机十九条”(以下简称“十九条”),迄今虽有数千年的历史,但仍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 十九条“火”“热”经文解读 就其文字而言,“十九条”字数尚不足300,但其内容涵盖诸多方面,从疾病的不同症状和体征、不同的发病原因着眼,外以六淫之害、内以五脏所伤,归列诸病。细审每句条文,均以“诸”...

  • 郭霭春对王冰次注《素问》的研究

    郭霭春对王冰次注《素问》的研究

      王冰编注《素问》常用四种方法:一是原文凡加字误简,皆朱书其文,凡“篇目坠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意趣,加字以昭其义”。二是移补原文。凡“简脱文断,义不相接者,搜求经论所有,迁移以补其处。”三是分合篇目。凡“篇论吞并,义不相涉,阙漏名目者,区分事类,别目以冠篇首。”四是注释条例绵密,义蕴宏深。   王冰次注的主要功绩有两个方面:其一,通过整理,使《素问》得以流传。其二,通过次注,阐发中医学基础理论。但王氏也有欠慎重处,对有些经文做了不适当...

  • 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篇

    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篇

    原文: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府中阴阳,则藏中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 ———《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篇》 释义:要说人的阴阳,体表在外属阳,脏腑在里属阴;说到人身体的阴阳,是以前后来分阴阳,背部属阳,腹部属阴;说到人身体脏腑的阴阳,五脏在里,藏精气而不泻,所以,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六腑为表,传化物而不藏,所以,胆、胃、大肠、...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内经素问
  • 中医“达”字历来是注《素问》者难解之题

    中医“达”字历来是注《素问》者难解之题

    《素问·宝命全形论》: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 本条“达”字历来是注《素问》者难解之题。王冰训“通也”,未加详说,后人一般理解王冰注是“通达”之义,因为这样理解与另四句不谐,故生出诸多歧说。 有曲为之说、欲把“通达”义坐实者。如高世栻《素问直解》注:“木能制土,始焉木旺,既则木之子火亦王,火王生土,故土得木而达。”全然不顾前后四...

  • 《内经·素问·五藏别论篇》释义

    《内经·素问·五藏别论篇》释义

    原文: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藏,或以肠胃为藏,或以为府。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写。名为奇恒之府。 ———《内经·素问·五藏别论篇》释义:黄帝问:我听医生说,有的把脑髓称为脏,有的把肠胃称为脏,或称为腑。冒昧问下,有的把肠胃称为脏,有的称为腑,这不同的说法,都说是对的。我不知道其中的道理,愿意听你详细解说。岐伯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这...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内经素问
  • 《药性赋》又名《素问抄》《脉诀抄》《药性抄》

    《药性赋》又名《素问抄》《脉诀抄》《药性抄》

    《药性赋》又名《素问抄》、《脉诀抄》、《药性抄》,为中医初学中药的启蒙书。书中对常用中药按药性分寒、热、温、平四类,用韵语编写成赋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尤其是对药性概括精辟,一经铭记在心,受用终生,颇受历代读者喜爱,传沿至今,长盛不衰。 第一章寒性药 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 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 闻之菊花能明目而清头风;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薏苡理脚气而除风湿;藕节消瘀血而止吐衄。 瓜蒌子下气润肺喘兮,又且宽中,...

  • 中医相火理论发源于《素问·天元纪大论》

    中医相火理论发源于《素问·天元纪大论》

    历代医家对相火理论阐发很多,各家观点莫衷一是。   相火理论发源于《素问·天元纪大论》,其记载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这里的君火和相火大体上是从五运六气的角度阐发。   王冰在注释《黄帝内经》时对此进行了解释,认为君火在右,相火在左;君火不立岁气,守其位而奉天命行火令,所以说君火以明;相火守位禀命,所以说相火以位。   及至金元,医家开始系统论述。首先是刘完素,刘完素认同杨上善《太素》中对肾和命门的论述,认为右肾中寄有相火,相火通过三焦发挥其生...

  • 脾瘅源于《黄帝内经·素问》

    脾瘅源于《黄帝内经·素问》

    脾瘅源于 《黄帝内经·素问》 ,指以口甘为主 症的一种病证。现代中医学认为,糖尿病主要参 考消渴论治,而可 “转为消渴”的脾瘅则类似于 糖尿病早期或前期,临床常据此辨治。目前已有 学者对脾瘅的源流进行考证 [1- 2 ] ,但发现尚有些文 献观点并未论及,以 “脾瘅”为主题词对 《中华 医典》进行全文检索,整理归纳相关文献,作此 文以辅不逮。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论述脾瘅源流, 仅叙述古人较其前代提出的新的理论、认识和方 药等,对于重复前代的论述略过不表。...

  • 《素问·刺法论》刺法思路探析

    《素问·刺法论》刺法思路探析

    《素问·刺法论》是《素问遗篇》之一, 笔者认 为该篇是《黄帝内经》中为数不多把五运六气理论 与针灸治法相结合的篇章, 至于其是否如通常所说 的 “显系后人伪托之作” , 还不能定论 [1] 。 但 《素问遗 篇》 中提出的五运六气针灸预防治疗方法, 是对七篇 大论的重要补充。 研究疫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更 要重视 《素问·刺法论》中的有关论述 [2] 。 《素问·刺 法论》集中谈论了5个方面的内容, 包括六气升降不 前致郁发病的刺法、 六气未得迁正...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素问探析
  • 以脾藏象为例论《灵枢》《素问》脏腑体系建构方法差异性

    以脾藏象为例论《灵枢》《素问》脏腑体系建构方法差异性

    •《素问》《灵枢》存在学术特征、认知思维方法上的差异,尤其是对藏象理论体系的构建:《灵枢》重实证,其脏腑体系建构的基础以实体解剖学和相应的临床实践经验为主;《素问》重关系,其脏腑内容重模式推演及天人关系,其对五脏功能的认识亦多为哲学模式推演的结果。 •对脾藏象进行系统解析意义有二:一是对脾的所有经文描述皆可以作出合乎客观临床实践的解释,二是可以对现代临床病症治疗进行有针对性的处方用药,如糖尿病属于脾瘅,从补益脾气治疗是重要的方法,张锡纯之玉液汤即是效方。 《黄帝内经》包涵《素...

  • 《素问遗篇》对主动隔离法的启示

    《素问遗篇》对主动隔离法的启示

    中医防治疫病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大量关于疫病的记载,后世医家结合不同时代特点和疫病发生情况而不断发展总结,形成了中医独特的疫病防治理论与实践经验。其中,中医对疫病发生与环境气候变化关系的认识,以及据此创立的五运六气对疫病的防治干预理论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地位和临床价值,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素问遗篇》已初步形成“主动隔离法” 《素问遗篇》,又名《素问佚篇》《素问亡篇》,包括《刺法论》和《本病论》两篇,一般认为是唐以后人因《素问》王冰注本中独...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