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第28页
-
小米和药材熬成粥 预防疾病
小米粥是健康食品。可单独煮熬,亦可添加大枣、红豆、红薯、莲子、百合等,熬成风味各异的营养品。小米磨成粉,可制糕点,美味可口。《本草纲目》说,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发芽的小米和麦芽一样,含有大量酶,是一味中药,有健胃消食的作用。 小米有健脾暖胃、补肾益气、清热解毒等功效,因此用小米和一些药材熬成粥,可以预防疾病。 产后血虚:红糖小米粥 做法:小米200克,红枣10枚,红衣花生15克,红糖15克。小米淘洗干净,红枣洗净去核,花生洗净,上三味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加...
-
正确认识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笔者是湖南中医界的一名老兵,从事中医临床55年,又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的一名老教工,从事中医教学33年。50多年以来,我亲眼目睹并亲身经历了中医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振兴与发展,并清醒地认识到,中医还必须进一步振兴和发展。为此,笔者就中医工作提几点建议。 振兴发展中医,要立足于临床实践 中医在中国已历数千年,老百姓都相信中医,这种信任度已经根深蒂固,其根本所在是因为中医能为老百姓治病防病,所以说,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这就要求每个中医生都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和临床水平,以适应群众的需要...
-
益气活血法促进神经再生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多年来,我们课题组从事中医药防治中风治则治法研究,较好地阐明了名老中医王乐匋教授所创立的益气活血法及其代表方剂脑络欣通的神经保护作用。在既往的研究中,我们课题组已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探索了稳定、可靠的造模方法。同时,从形态学、血液流变学、凝血和纤溶、兴奋性氨基酸、自由基损伤、细胞因子调节网络、神经元与胶质细胞的关系、细胞凋亡及其信号转导通路、诱导干细胞增殖分化等角度,对益气活血法及其代表方剂脑络欣通进行了研究。已有的研究表明脑络欣通和左归丸均能促进体外培养的NSC生长和分化,益气活血治法和补肾生髓...
-
精神卫生工作方针原则和管理机制
《精神卫生法》共七章八十五条,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方针原则和管理机制、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精神障碍的康复、精神卫生工作的保障措施、维护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等作了规定。因此,中医药行业必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其精神实质,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精神卫生领域的作用。 精神卫生工作方针原则和管理机制 《精神卫生法》规定,精神卫生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预防、治疗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机制。 精...
-
党和国家重视、发展中医药事业
编者按:2012年11月8日,刊登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韩洪洪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述论——《从存废之争到走向复兴》。该文回溯了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歧视和排挤,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前10年中国共产党重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历程。时隔1年,今天本版将韩洪洪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重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述论刊出,以冀读者对我们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是如何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上,给中医药事业指明前进道路的历史有一个完整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医药事...
-
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文化交流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全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大会精神,振兴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产业和文化,加快中医药强省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广东省发展中医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粤发〔2006〕3号)等要求,制定本行动纲要。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 始终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服务民生贯穿于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及对外交流各项工作中。坚持传承普及、...
-
传统中医的诊断方法和手段
中医传统的诊断主要靠医生的主观感觉来收集病人客观表现如发热、尿赤等和主观感觉如头痛、耳鸣等完成,这种传统中医特色的诊断方法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初,在西方医学的强势跨越下,一些西医诊断方法和仪器,如神经反射试验、听诊器、体温计等逐渐被一些中医师所接受。到现在,诸如CT、B超、核磁共振等现代诊断设备已为中医院里的广大中医师普遍认可,为开阔中医师的诊断视野作出了贡献。尽管这样,在传统中医的眼里,这些洋玩艺如洪水猛兽般西化着中医,使得中医不像个中医。 中医回避现代科技条件下产生的设备、仪器之类的东西,与其悠久的...
-
中医药要在继承中创新和发展
中医药的发展历史体现了创新 中医药学是一门科学,它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它的科学性已被越来越多的实践和实验所证实,纵观中医药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它是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仅从中药学的发展史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如最早的本草类著作《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的医学家们在实践中研究、探索、发现的,将能用于人类治病的药物365种进行逐一介绍,总结了后汉以前的中药药物学成就。到了梁代,陶弘景又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进行整理,新增药物365种,分类玉石、草、木、果、菜等类,唐代又总结了当时的药物学成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