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辨 第20页

辨 第20页

  • 崔公让辨证治疗痛风验案2例

    崔公让辨证治疗痛风验案2例

    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痛风易反复发作,常导致痛风并发症发生,如关节畸形甚则失用、痛风性肾病、组织器官痛风石形成等。 崔公让教授从医近60载,是首届国家级名中医,第2、4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临床经验丰富,对痛风的治疗形成了系统的诊治体系。崔公让教授认为该病实为本虚标实,痰湿、血瘀是其标,脾气虚、肾阳虚是其本,故治疗痛风时须标本兼治[1]。基于对该病病机的认识,崔公让教授创制祛痹痛...

  • 痛风自我诊断 中医辨证食疗

    痛风自我诊断 中医辨证食疗

    (一)什么叫痛风 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是人体内有一种叫作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了紊乱,尿酸(嘌呤的氧化代谢产物)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性反应,就叫痛风。属于关节炎的一种,又称代谢性关节炎。据血中尿酸增高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的病因是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所致属遗传性。继发性痛风的病因,可由肾脏病、白血病、药物、食物等多种原因引起。好发于男性及绝经期女性,...

  • 中医“痛风”辨证治疗以健脾养肝补肾为主

    中医“痛风”辨证治疗以健脾养肝补肾为主

    中医药治疗痛风的思路与方法 痛风是以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疾 病, 以高尿酸血症为临床特点 [ 1 ] , 为临床常见病、 多发 病,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近年来, 痛风的发病率在全 球范围呈上升趋势。西医对痛风迄今尚无较完善的治 疗方法, 而中医药对该病的认识与治疗有独到之处。笔 者将近年来临床治疗原发性痛风的思路与方法简介如 下, 以期对该病的认识与治疗有所获益。 1  西医诊断与治疗 典型痛风的自然病程一般可分为: 无症状性高尿酸 血症、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间歇期痛风、 慢性痛风石性痛 风和...

  • 腰突症的中医分型辨治用药经验 手法经验

    腰突症的中医分型辨治用药经验 手法经验

    刘海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经验 刘海起教授是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 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首批中医学术流派之华山正骨学术流派传承工 作室带头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传承推 广基地特邀专家, 中华中医学术流派联盟骨伤分盟理 事长, 辽宁省孙华山骨伤研究院院长, 辽宁省手法诊疗 研究会会长。刘老从医 40 余载, 有着丰富的临床经 验, 擅长治疗骨伤科各类疾病, 尤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 ( 腰突症) 有独到见解。现将刘海起教授诊疗腰突症 的临床经验整理如下。 1 腰突症的中医病名范畴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

  • 吴鞠通辨治虚痹夹痰饮

    吴鞠通辨治虚痹夹痰饮

    《素问·痹论》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之论。痹证为风、寒、湿等邪气侵袭人体,流注经络,气血不和所致,为肢体关节等处有疼痛、酸楚、重着、麻木症状的一类疾患。 寒热虚实痹 所谓痹者,闭而不通之谓痹。吴鞠通《温病条辨》(以下简称为《条辨》)认为:“痹之因于寒者固多,痹之兼乎热者亦复不少”,并认为痹证“大抵不越寒热两条,虚实异治,寒痹势重而治反易,热痹势缓而治反难。实者单病躯壳易治,虚者兼病脏腑夹痰饮腹满等证则难治矣,犹...

  • 周太安中医骨伤科学术思想及临床辨证浅析

    周太安中医骨伤科学术思想及临床辨证浅析

    周太安主任,系四川杨氏骨科流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前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第3届理事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外固定学组委员,《中医正骨》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骨伤》编辑委员会委员。周太安主任继承和发展了杨天鹏中医骨伤科学术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周氏中医骨伤内伤学理论和正骨手法。周太安主任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手段认识骨伤科疾病,丰富了中医骨伤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并对正骨手法进行归纳、分析、分类和简化型研究,为骨科手术人工智能、外科机器人手法复位等提供了理论支持[1]。笔者有幸于2004—2005年跟随...

  • 脏腑风湿理论在四焦疾病辨治中的应用

    脏腑风湿理论在四焦疾病辨治中的应用

    论脏腑风湿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 《素问·痹论》指出痹病包括五体痹和五脏痹。 五体痹是 由于遭受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 邪气乘经脉之虚侵入五体, 壅 滞气血, 闭阻经脉, 根据闭阻部位不同而分为皮痹、 肌痹、 脉 痹、 筋痹及骨痹5种。 《素问·痹论》 : “五脏皆有合, 病久而不去 者, 内舍于其和也。 骨痹不已, 复感于邪, 内舍于肾; 筋痹不已, 复感于邪, 内舍于肝……皮痹不已, 复感于邪, 内舍于肺” 。 与 五体相合的脏腑, 由...

  • 骨质疏松的最佳治疗方法 李跃华辨证论治

    骨质疏松的最佳治疗方法 李跃华辨证论治

    李跃华辨治骨质疏松症经验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老年退行性骨代谢疾病, 以骨量减低、骨微结构退化、骨脆性增加易于骨 折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主要是骨骼疼痛、全身 肌肉酸软无力、脊柱变形及变形后导致的呼吸障 碍等 [1 ] 。随着社会老龄化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 症的发生率、致残率逐年增加。李跃华教授从事 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工作多年,认为骨质疏松发 生的根本是肾虚,脾虚是促进因素,血瘀既是病 理机制又是病理产物,在病因、病机及治疗方面 具有独特的见解和体会。 1 病因病机 《黄帝内经素问》中有 “肾主骨&rd...

  • 彭江云辨治骨关节炎经验总结

    彭江云辨治骨关节炎经验总结

    吴氏扶阳学派第三代传人彭江云教授是云南省名 中医, 现任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病科主任, 兼任世界中 医联合会风湿病分会常务理事、 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 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骨痹分组组长等职。其从事临床 多年, 应用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经验丰富, 效果显著, 现 将其治疗骨关节炎经验总结于下, 供同道参考。骨关 节炎( osteoarthritis, OA) 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活质 量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 多由劳损、 肥胖、 增龄、 创 伤、 关节先天性异常、 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 软骨退化损伤、 关节边缘和软...

  • 针刺治疗颈椎病多向辨证诊疗体会

    针刺治疗颈椎病多向辨证诊疗体会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 椎间关节退行性病变所致邻近组织 ( 神经根、脊 髓、椎动脉、交感神经) 受累而引起的相应症状 和体征 [1 -2 ] 。颈椎病多由颈部软组织劳损或损伤、 颈椎力学失衡所致,症状以颈肩部肌肉拘急疼痛、 活动受限为主 [3 ] 。经筋主 “束骨利机关” ,病理状 态下会出现 “筋急”的表现,颈椎病肌肉僵痛、 关节活动不利的表现属于 “经筋病”范畴。针刺 疗法能疏通经络、松解筋肉、改善小关节的运动状 态,恢复...

  • 辨证论治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病机

    王为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证经验 王为兰( 1913—2005) ,字哲翔,教授,主任 医师,硕士生导师,国内著名风湿病学、温病学 专家,国家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指导老师。现将王老对类风湿关节炎( RA) 的治疗 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RA 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症为主 要表现的系统性疾病 [1 ] ,主要累及关节滑膜、软 骨和骨组织,最终引起关节结构破坏、畸形、功 能丧失,属中医学 “痹证 ” “历节” “风...

  • 痛风中医辨证论治施以针灸

    痛风中医辨证论治施以针灸

    近年来,“痛风”的发病率,致残率呈逐年递加的发展趋势,其间发病的原因,除了饮食结构变化外,还与个人体质差异、气候环境、日子条件等要素密切相关,它的致病机理也有风、湿、热、寒、瘀、虚等几种外邪,这显得中医在医治痛风过程中的复杂性。其实痛风的病名在《黄帝内经》已有记载,当时被称为“痛痹”,之后,痛风还有个形象而风趣的名称,由于它发作时,犹如山君撕咬般痛苦,又被人称为“白虎历节风”。 临床中医辨证论治施以针灸为主,按摩为辅的医治办法,防治以...

  • 痛风病辨证遣方用药,日常亦可代茶饮

    痛风病辨证遣方用药,日常亦可代茶饮

    专家简介 曹炜,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评审专家。中央电视台十套《健康之路》栏目和北京电视台《养生堂》栏目长期嘉宾。 进入夏季,人们的夜生活开始丰富起来,下班之后,约上三五好友走进大排档,配着啤酒,吃点海鲜烧烤很是惬意,但同时也要注意“高尿酸”甚至是痛风病的发生。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高尿酸血症是因体内尿酸生成过多和(或)排泄过少所致。以往“三高”指高血压...

  • 痛风,中医称为浊瘀痹 辨证用药经验

    痛风,中医称为浊瘀痹 辨证用药经验

    痛风性关节炎(简称痛风)中医称为浊瘀痹,是由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现。痛风最早是在欧洲一些国家的富贵阶层的人群中流行,因此有“帝王病、富贵病”之称。中医“痛风”一词最早见于梁代《名医别...

  • 风湿性关节炎辨证论治病案举例

    风湿性关节炎辨证论治病案举例

    衡阳专区人民医院中医科 杨安时 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主征之一,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运动系统疾患,每因外界各种刺激而反复发作,病情愈来愈重,甚至使关节畸形,运动障碍。我科自1959年至1963年6月份止,门诊及住院病例,其中以风湿性关节炎所占比例为多,以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佐以针灸,获得较满意的疗效,兹择其中300例,进行分析总桔如下: 病例分析 发病季节:在300例患者的发病季节,其中以冬春季为多,占总数72%,最高者为冬季,最低为夏季。 性别及年龄:300例患者中,男185例,占61.7...

  • 乙型肝炎伴痤疮案辨证

    乙型肝炎伴痤疮案辨证

    乙型肝炎以湿热瘀毒为致病因素,湿热疫毒蕴结肝经血分、肝胆疏泄不利为本病病机关键之所在。本病具有以下两特点:其一,初伤在气,久必入血,病在气分较少,在血分者尤多。其二,病位在肝脾。肝气郁结则血瘀,脾运不健则湿滞,无论是由脾及肝,或由肝及脾,都具有明显的肝脾两脏的症状。 本病治宜清热解毒化湿,疏肝利胆化瘀。药用柴胡、黄芩、绵茵陈、黄连、法半夏、瓜蒌皮、石见穿、夏枯草、丹参、赤芍等。疫毒重者,可加白花蛇舌草、白英、龙葵;湿邪重者加猪苓、泽泻、通草等。另一方面,本病常为湿热瘀毒交结,久必耗伤肝阴,损及脾气,表现为...

  • 中医辨证漏尿 女性尿失禁验方

    中医辨证漏尿 女性尿失禁验方

    笔者有幸跟师首届岐黄学者、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教授蒋健学习,现总结其应用参芪芍药甘草汤治疗老年女性尿失禁验案如下。 顾某,女,70岁,2023年1月20日初诊。患者自诉2022年12月开始出现漏尿(无明显诱因),入睡困难,睡后易醒,睡眠多则5~6小时,少则3~4小时,睡眠越差则漏尿现象越严重,凡咳嗽、劳累甚至开水龙头时均易漏尿,每天发生漏尿平均3~4次,尿频而尿量少,被迫频繁上厕所以尽量避免漏尿发生,矢气多,大便粘腻、日行1次,伴头晕乏力,形寒怕冷,性格多思多虑。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弦...

  • 分期辨治紫癜性肾炎临证思路

    分期辨治紫癜性肾炎临证思路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邵朝弟,从事中西医结合研究治疗肾脏内科疾病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各种类型肾脏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发生发展演变的规律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见解和风格。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属于中医“紫斑”“葡萄疫”“尿血”“水肿”等范畴,邵朝弟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其临证经验介绍如下。笔者跟随邵朝弟学习,对其临床经验进行了总结,以供同道参考和借鉴。...

  • 中风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风的中医辨证治疗

      史某某,女,76岁,2011年9月3日初诊。面白略胖而虚,虚汗较多,肉松。头晕、前额痛5~6年,全身发麻,左侧肢体(上下肢)麻木明显,右侧脸易汗出(左侧不明显),纳可,眠可,二便调,不乏力,有时口干,舌光红无苔,自述有老胃病,脉沉偏弱,左脉细弦。自诉心脏不好,曾因心肌缺血而住院治疗,现不胸闷。患者于1年前曾做脑部CT,未发现问题。根据患者的情况,断为中风或中风先兆,故按中风论治。予补阳还五汤:黄芪5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生地10克,赤芍10克,地龙10克,石斛10克。6剂,水...

  • 自拟方治痛风 分标本执两用中 守病机辨证论治

    自拟方治痛风 分标本执两用中 守病机辨证论治

    全国名中医崔公让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执两用中”学术思想是其50余年临床经验的结晶。“执两用中”思想来源于古圣贤哲对自然、社会认识的深刻总结,是阴阳学说的拓展、五行学说的简化,其最早见于《礼记·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执两用中”就是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的办法,矫枉而不过正,最终达到事物两端的平衡。 崔公让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时,遵循中医学&l...

  • 溃疡性结肠炎辨治特色方药炒白术

    溃疡性结肠炎辨治特色方药炒白术

    全国名中医王坤根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临证经验丰富,擅长治疗脾胃病及内科疑难杂病。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经验总结如下。 王坤根指出,UC病位在肠,同时与脾、肝、肾密切相关。脾虚肝郁、肾阳不足为其本,湿热、食积、瘀血为其标。王坤根治疗UC时,既综合考虑宏观与微观的辨证关系,又充分发挥口服给药与外用灌肠的优势,常取佳效。 辨治特色 健脾疏肝温肾UC患者脾虚肝郁、肾阳不足为其本,王坤根治疗UC首重健脾,健脾则用甘温,常取仲景健中法,用东垣补...

  • 陈国权辨治腰痛验案解析

    陈国权辨治腰痛验案解析

    腰痛一症,多强调本于肾虚,遣方用药首当补肾。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陈国权临证多年,发现腰痛多虚少实,亦有虚实相兼者,医者不可不察。盖中医学之特色在于辨证论治,法无常法,泥于先贤而不求其至理者,举步维艰,灵活运用方可取得良效。笔者有幸跟随陈国权学习,记录其以五苓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腰痛验案一则。 吴某,男,53岁,2021年10月31日初诊。主诉:腰部胀痛伴麻木1个月余。患者1个月前开始腰部胀痛、麻木,逐渐加重,伴右下腿后侧至脚趾胀痛、麻木,疼痛难忍,遇热缓解,遇冷、遇劳加重。大便每日2次,质稀,小便微黄,纳...

  • 高允旺扶阳法治中风要明辨闭证脱证

    高允旺扶阳法治中风要明辨闭证脱证

      中风治疗要明辨闭证、脱证,因为闭脱显示不同的病机,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下面详细说明之。   中风闭证指脑窍闭塞,人事不知,昏迷不醒,闭证分热闭、寒闭,热闭宜凉开,寒闭宜温开。   热闭除昏迷不醒、喉中痰鸣外,还有面赤体硬,呼吸气粗,大便秘结,牙关紧闭。笔者一般用三化汤(枳实10克,大黄10克,厚朴10克,羌活5克),已故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对脑中风72小时内不适宜手术者,必先投三化汤加蒲黄、桃仁煎服,并口服安宫牛黄丸,日服3粒,间隔8小时1粒。   寒闭,表现为昏迷不醒,痰声辘辘之外,还多见面色苍...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论治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论治

    溃疡性结肠炎为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涉及直肠、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可有全身临床症状。患者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 溃疡性结肠炎多见于情绪过度紧张、焦虑者,免疫力低下和出现变态反应者,生活不规律者,具有遗传因素者。溃疡性结肠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属于比较棘手的疾病,西医认为需要长期用药治疗,常用药有柳氮磺吡啶、硫唑嘌呤等。 中医辨证论治效果显著。兹举一例如下。 患者张某,女性,80岁,述患溃疡性结肠炎数十年,自30多岁...

  • 张大宁辨治肾小球性血尿经验

    张大宁辨治肾小球性血尿经验

    国医大师、天津市中医肾病研究所主任医师张大宁长期致力于中医肾病临床和科研,学贯中西,融汇古今,提出了“心-肾轴心系统学说”“肾虚血瘀论与补肾活血法”等理论。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其点拨,获益颇丰。现将其辨治肾小球性血尿的临证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病因病机 肾小球性血尿是指肾小球疾病引起的血尿,常见于急慢性肾小球性肾炎、IgA肾病等。本病缠绵反复,治疗比较困难,若迁延不愈,最终将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对保护肾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 尿血辨证论治 治则药用

    尿血辨证论治 治则药用

    全国名中医孙郁芝是对肾病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诊治等颇有研究,尤在治疗尿血方面独树一帜。尿血即尿中混有血液,或夹杂血块的一种临床常见病症。最早见于《金匮要略》“热在下焦者则尿血”。在《黄帝内经》中又称溲血、溺血。现代医学定义的血尿(新鲜清洁中段尿10mL,转离心沉淀1500转,离心沉淀5分钟,取尿沉渣镜检,如果红细胞数目≥3个HP或牛包华氏计算盘≥8x106/L),属于中医尿血范畴,包括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尿路感染、结核、泌尿系统的肿瘤、血液病等,均可导致血尿,根据其定位不同,可将血尿...

  • 中医通过辨证分型治疗慢性头痛

    中医通过辨证分型治疗慢性头痛

    在临床中,经常可以见到慢性头痛的病人,病程持续时间都比较长,几个月或几年,反复发作,用药治疗一段时间虽可好转,但隔一段时间后又复发,工作紧张、劳累、情志不畅等因素,都可使头痛症状加重。中医通过辨证分型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一、瘀血型:由于瘀血内阻或久病人络所致,一般多见于头部有外伤史者。症见头痛持续时间较长,疼痛部位固定不移,如有针刺样疼痛,舌暗,可有瘀斑,脉细涩。治宜通窍活络,活血化瘀。 处方:珍珠母、鸡血藤各15克,当归、赤芍、丹参、川芎各10克,红花、桃仁、石菖蒲、酸枣仁、白芷、蔓荆子、菊花各8克,全蝎...

  • 九法辨证治疗高血压

    九法辨证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 畴。中医一般用以下九法辨证治疗。 一、清肝泻热:适宜于高血压病初起, 肝火炽盛,上扰清窍者。症见头晕头痛,面 目红赤,咽干口苦,尿赤便秘,急躁易怒,血 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脉压差较大,舌红苔 黄,脉弦滑而数。 处方:龙胆草8克,黄芩、栀子、菊花各 10克,钩藤、白芍各15克,草决明20克, 牛膝、生地、夏枯草各12克。 二、平肝潜阳:适宜于高血压病初中 期,肝阳上亢,气血上逆,甚或肝风内动者。 症见眩晕,头痛头胀,头重脚轻,...

  • 紫癜性肾炎应分期而治 辨治经验中药方

    紫癜性肾炎应分期而治 辨治经验中药方

    紫癜性肾炎是指在过敏性紫癜病程中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本病是儿科临床中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具有易复发、病程长、治疗困难等特点,同时也是过敏性紫癜最严重的并发症,影响过敏性紫癜的病程和预后。 国医大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丁樱认为,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辨证实质为本虚标实,将其病机概括为热、虚、瘀,三者相互作用,尤以瘀为主。其临床辨证分型:早期为风热夹瘀、血热夹瘀,以实证为主;后期多辨为阴虚夹瘀和气阴两虚夹瘀,以虚证为主。故丁樱在治疗上以扶正祛邪、活血化瘀为主,且在每一阶段各有侧重,灵活变通,...

  • 辨证施治低血压

    辨证施治低血压

      医学上把成人连续3次测量肱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称低血压。临床上,有症状的低血压常出现头晕目眩、疲乏无力、腰膝酸软、失眠烦躁、食欲不振、面色萎黄,体位性眼前黑矇甚则倾倒等症状,中医按“眩晕”、“虚劳”等范畴施治,有独特优势。   中气下陷   症见头晕目眩,遇动遇劳则甚,甚则眼曚仆倒,神疲气短,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补脾益气,升阳举陷。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20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枳壳10克,当归12克,陈...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