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 第20页
-
崔公让辨证治疗痛风验案2例
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痛风易反复发作,常导致痛风并发症发生,如关节畸形甚则失用、痛风性肾病、组织器官痛风石形成等。 崔公让教授从医近60载,是首届国家级名中医,第2、4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临床经验丰富,对痛风的治疗形成了系统的诊治体系。崔公让教授认为该病实为本虚标实,痰湿、血瘀是其标,脾气虚、肾阳虚是其本,故治疗痛风时须标本兼治[1]。基于对该病病机的认识,崔公让教授创制祛痹痛...
-
痛风自我诊断 中医辨证食疗
(一)什么叫痛风 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是人体内有一种叫作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了紊乱,尿酸(嘌呤的氧化代谢产物)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性反应,就叫痛风。属于关节炎的一种,又称代谢性关节炎。据血中尿酸增高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的病因是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所致属遗传性。继发性痛风的病因,可由肾脏病、白血病、药物、食物等多种原因引起。好发于男性及绝经期女性,...
-
中医“痛风”辨证治疗以健脾养肝补肾为主
中医药治疗痛风的思路与方法 痛风是以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疾 病, 以高尿酸血症为临床特点 [ 1 ] , 为临床常见病、 多发 病,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近年来, 痛风的发病率在全 球范围呈上升趋势。西医对痛风迄今尚无较完善的治 疗方法, 而中医药对该病的认识与治疗有独到之处。笔 者将近年来临床治疗原发性痛风的思路与方法简介如 下, 以期对该病的认识与治疗有所获益。 1 西医诊断与治疗 典型痛风的自然病程一般可分为: 无症状性高尿酸 血症、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间歇期痛风、 慢性痛风石性痛 风和...
-
腰突症的中医分型辨治用药经验 手法经验
刘海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经验 刘海起教授是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 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首批中医学术流派之华山正骨学术流派传承工 作室带头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传承推 广基地特邀专家, 中华中医学术流派联盟骨伤分盟理 事长, 辽宁省孙华山骨伤研究院院长, 辽宁省手法诊疗 研究会会长。刘老从医 40 余载, 有着丰富的临床经 验, 擅长治疗骨伤科各类疾病, 尤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 ( 腰突症) 有独到见解。现将刘海起教授诊疗腰突症 的临床经验整理如下。 1 腰突症的中医病名范畴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
-
周太安中医骨伤科学术思想及临床辨证浅析
周太安主任,系四川杨氏骨科流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前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第3届理事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外固定学组委员,《中医正骨》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骨伤》编辑委员会委员。周太安主任继承和发展了杨天鹏中医骨伤科学术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周氏中医骨伤内伤学理论和正骨手法。周太安主任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手段认识骨伤科疾病,丰富了中医骨伤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并对正骨手法进行归纳、分析、分类和简化型研究,为骨科手术人工智能、外科机器人手法复位等提供了理论支持[1]。笔者有幸于2004—2005年跟随...
-
骨质疏松的最佳治疗方法 李跃华辨证论治
李跃华辨治骨质疏松症经验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老年退行性骨代谢疾病, 以骨量减低、骨微结构退化、骨脆性增加易于骨 折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主要是骨骼疼痛、全身 肌肉酸软无力、脊柱变形及变形后导致的呼吸障 碍等 [1 ] 。随着社会老龄化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 症的发生率、致残率逐年增加。李跃华教授从事 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工作多年,认为骨质疏松发 生的根本是肾虚,脾虚是促进因素,血瘀既是病 理机制又是病理产物,在病因、病机及治疗方面 具有独特的见解和体会。 1 病因病机 《黄帝内经素问》中有 “肾主骨&rd...
-
彭江云辨治骨关节炎经验总结
吴氏扶阳学派第三代传人彭江云教授是云南省名 中医, 现任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病科主任, 兼任世界中 医联合会风湿病分会常务理事、 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 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骨痹分组组长等职。其从事临床 多年, 应用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经验丰富, 效果显著, 现 将其治疗骨关节炎经验总结于下, 供同道参考。骨关 节炎( osteoarthritis, OA) 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活质 量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 多由劳损、 肥胖、 增龄、 创 伤、 关节先天性异常、 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 软骨退化损伤、 关节边缘和软...
-
痛风,中医称为浊瘀痹 辨证用药经验
痛风性关节炎(简称痛风)中医称为浊瘀痹,是由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现。痛风最早是在欧洲一些国家的富贵阶层的人群中流行,因此有“帝王病、富贵病”之称。中医“痛风”一词最早见于梁代《名医别...
-
风湿性关节炎辨证论治病案举例
衡阳专区人民医院中医科 杨安时 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主征之一,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运动系统疾患,每因外界各种刺激而反复发作,病情愈来愈重,甚至使关节畸形,运动障碍。我科自1959年至1963年6月份止,门诊及住院病例,其中以风湿性关节炎所占比例为多,以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佐以针灸,获得较满意的疗效,兹择其中300例,进行分析总桔如下: 病例分析 发病季节:在300例患者的发病季节,其中以冬春季为多,占总数72%,最高者为冬季,最低为夏季。 性别及年龄:300例患者中,男185例,占61.7...
-
乙型肝炎伴痤疮案辨证
乙型肝炎以湿热瘀毒为致病因素,湿热疫毒蕴结肝经血分、肝胆疏泄不利为本病病机关键之所在。本病具有以下两特点:其一,初伤在气,久必入血,病在气分较少,在血分者尤多。其二,病位在肝脾。肝气郁结则血瘀,脾运不健则湿滞,无论是由脾及肝,或由肝及脾,都具有明显的肝脾两脏的症状。 本病治宜清热解毒化湿,疏肝利胆化瘀。药用柴胡、黄芩、绵茵陈、黄连、法半夏、瓜蒌皮、石见穿、夏枯草、丹参、赤芍等。疫毒重者,可加白花蛇舌草、白英、龙葵;湿邪重者加猪苓、泽泻、通草等。另一方面,本病常为湿热瘀毒交结,久必耗伤肝阴,损及脾气,表现为...
-
中医辨证漏尿 女性尿失禁验方
笔者有幸跟师首届岐黄学者、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教授蒋健学习,现总结其应用参芪芍药甘草汤治疗老年女性尿失禁验案如下。 顾某,女,70岁,2023年1月20日初诊。患者自诉2022年12月开始出现漏尿(无明显诱因),入睡困难,睡后易醒,睡眠多则5~6小时,少则3~4小时,睡眠越差则漏尿现象越严重,凡咳嗽、劳累甚至开水龙头时均易漏尿,每天发生漏尿平均3~4次,尿频而尿量少,被迫频繁上厕所以尽量避免漏尿发生,矢气多,大便粘腻、日行1次,伴头晕乏力,形寒怕冷,性格多思多虑。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弦...
-
中风的中医辨证治疗
史某某,女,76岁,2011年9月3日初诊。面白略胖而虚,虚汗较多,肉松。头晕、前额痛5~6年,全身发麻,左侧肢体(上下肢)麻木明显,右侧脸易汗出(左侧不明显),纳可,眠可,二便调,不乏力,有时口干,舌光红无苔,自述有老胃病,脉沉偏弱,左脉细弦。自诉心脏不好,曾因心肌缺血而住院治疗,现不胸闷。患者于1年前曾做脑部CT,未发现问题。根据患者的情况,断为中风或中风先兆,故按中风论治。予补阳还五汤:黄芪5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生地10克,赤芍10克,地龙10克,石斛10克。6剂,水...
-
溃疡性结肠炎辨治特色方药炒白术
全国名中医王坤根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临证经验丰富,擅长治疗脾胃病及内科疑难杂病。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经验总结如下。 王坤根指出,UC病位在肠,同时与脾、肝、肾密切相关。脾虚肝郁、肾阳不足为其本,湿热、食积、瘀血为其标。王坤根治疗UC时,既综合考虑宏观与微观的辨证关系,又充分发挥口服给药与外用灌肠的优势,常取佳效。 辨治特色 健脾疏肝温肾UC患者脾虚肝郁、肾阳不足为其本,王坤根治疗UC首重健脾,健脾则用甘温,常取仲景健中法,用东垣补...
-
陈国权辨治腰痛验案解析
腰痛一症,多强调本于肾虚,遣方用药首当补肾。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陈国权临证多年,发现腰痛多虚少实,亦有虚实相兼者,医者不可不察。盖中医学之特色在于辨证论治,法无常法,泥于先贤而不求其至理者,举步维艰,灵活运用方可取得良效。笔者有幸跟随陈国权学习,记录其以五苓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腰痛验案一则。 吴某,男,53岁,2021年10月31日初诊。主诉:腰部胀痛伴麻木1个月余。患者1个月前开始腰部胀痛、麻木,逐渐加重,伴右下腿后侧至脚趾胀痛、麻木,疼痛难忍,遇热缓解,遇冷、遇劳加重。大便每日2次,质稀,小便微黄,纳...
-
高允旺扶阳法治中风要明辨闭证脱证
中风治疗要明辨闭证、脱证,因为闭脱显示不同的病机,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下面详细说明之。 中风闭证指脑窍闭塞,人事不知,昏迷不醒,闭证分热闭、寒闭,热闭宜凉开,寒闭宜温开。 热闭除昏迷不醒、喉中痰鸣外,还有面赤体硬,呼吸气粗,大便秘结,牙关紧闭。笔者一般用三化汤(枳实10克,大黄10克,厚朴10克,羌活5克),已故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对脑中风72小时内不适宜手术者,必先投三化汤加蒲黄、桃仁煎服,并口服安宫牛黄丸,日服3粒,间隔8小时1粒。 寒闭,表现为昏迷不醒,痰声辘辘之外,还多见面色苍...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论治
溃疡性结肠炎为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涉及直肠、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可有全身临床症状。患者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 溃疡性结肠炎多见于情绪过度紧张、焦虑者,免疫力低下和出现变态反应者,生活不规律者,具有遗传因素者。溃疡性结肠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属于比较棘手的疾病,西医认为需要长期用药治疗,常用药有柳氮磺吡啶、硫唑嘌呤等。 中医辨证论治效果显著。兹举一例如下。 患者张某,女性,80岁,述患溃疡性结肠炎数十年,自30多岁...
-
中医通过辨证分型治疗慢性头痛
在临床中,经常可以见到慢性头痛的病人,病程持续时间都比较长,几个月或几年,反复发作,用药治疗一段时间虽可好转,但隔一段时间后又复发,工作紧张、劳累、情志不畅等因素,都可使头痛症状加重。中医通过辨证分型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一、瘀血型:由于瘀血内阻或久病人络所致,一般多见于头部有外伤史者。症见头痛持续时间较长,疼痛部位固定不移,如有针刺样疼痛,舌暗,可有瘀斑,脉细涩。治宜通窍活络,活血化瘀。 处方:珍珠母、鸡血藤各15克,当归、赤芍、丹参、川芎各10克,红花、桃仁、石菖蒲、酸枣仁、白芷、蔓荆子、菊花各8克,全蝎...
-
紫癜性肾炎应分期而治 辨治经验中药方
紫癜性肾炎是指在过敏性紫癜病程中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本病是儿科临床中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具有易复发、病程长、治疗困难等特点,同时也是过敏性紫癜最严重的并发症,影响过敏性紫癜的病程和预后。 国医大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丁樱认为,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辨证实质为本虚标实,将其病机概括为热、虚、瘀,三者相互作用,尤以瘀为主。其临床辨证分型:早期为风热夹瘀、血热夹瘀,以实证为主;后期多辨为阴虚夹瘀和气阴两虚夹瘀,以虚证为主。故丁樱在治疗上以扶正祛邪、活血化瘀为主,且在每一阶段各有侧重,灵活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