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骨伤

中医骨伤

  • 中医骨伤科学 旴江医家

    中医骨伤科学 旴江医家

    在中医骨伤科学发展史中,旴江医家做出了突出贡献。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中的骨伤科成就可谓引领医林,独占风骚。 危亦林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通晓内、妇、儿、眼、喉、口齿各科,尤擅长骨科。危氏历时10年,于至元三年(1337年)著成《世医得效方》,经太医院核定,于至正五年(1345年)刊刻发行,成为各行省使用的医疗手册。《世医得效方》20卷50余万字,列有“正骨兼金镞科”专卷,记述了大量骨伤疾病的治疗方法和验方、秘方,其骨伤科成就代表了金元时期中国骨伤科的最高水平,并居于当...

  • 以“变”发展中医骨伤科

    以“变”发展中医骨伤科

    •要让中医骨伤科取得更大的发展,首先要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微创的新型中医骨伤科之路;其次是探索一站式骨伤服务新模式。 当前,随着生活习惯及工作方式的改变,骨科疾病谱发生很大变化。交通、高空作业、微机前工作、缺乏锻炼及营养不均的饮食等造成了创伤性骨折、慢性颈肩腰腿痛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等发生率急剧上升,整个骨科疾病的发生率及病种分布明显改变。 中医骨伤科发展举步维艰 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在“开放手术”上取得了大发展,发明了一系列创伤骨折及骨病的...

  • 把现代科学引入中医骨伤领域

    把现代科学引入中医骨伤领域

    近日,石氏伤科学术思想主要奠基者石筱山诞辰11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从一种民间医术,发展到国家新药、专利技术,并在国际学术会议亮相,石氏伤科的发展令人刮目相看。 让十余万人重新挺起腰杆 陈宝山,7年前突然右手发麻,后来发展到瘫卧在床,全身只有2个眼珠能动……有人甚至断言他“活不过3个月”。2008年5月,家人把他抬到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别怕,...

  • 探索建立中医骨伤服务新模式

    探索建立中医骨伤服务新模式

    当前中医骨伤发展举步维艰,其背后原因主要在于五个方面:一是中医骨伤科经济效益低,生存艰难;二是临床医生缺少实践机会,技能日益退化;三是中医药高校骨伤教育面临书本知识与实践脱节的窘境;四是社会公众对中医骨科仍存疑惑;五是中医器材制造商缺乏市场和销量,推广遇阻力,创新动力不足。 笔者认为,面对当前中医骨伤的发展状况,需要探索中医骨伤发展的新思路,加大力度,探索一站式骨伤服务新模式——骨伤全程通。 所谓骨伤全程通,就是依托现有中医骨伤网点和中医骨伤流派,建立全国性就诊服务网点,...

  • 湖南省中医骨伤界公认有两大学术主流派

    湖南省中医骨伤界公认有两大学术主流派

    湖南省中医骨伤界公认有两大学术主流派“南詹北张”,张氏祖传骨伤技术经过后来者50余年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的经验总结与提高,张氏骨伤流派呈现出以功能为首、时间为金、肿痛为警、从瘀论治为要点的指导思想。 骨伤科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具特色的部分。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8年),湖南省中医骨伤界公认有两大学术主流派。在衡阳、常宁地区,以詹顺庭、詹镇川父子为主;在长沙、株洲地区,以张紫赓(1893-1972)、张健民父子为首。故有“南詹北张”之称...

  • 周太安中医骨伤科学术思想及临床辨证浅析

    周太安中医骨伤科学术思想及临床辨证浅析

    周太安主任,系四川杨氏骨科流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前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第3届理事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外固定学组委员,《中医正骨》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骨伤》编辑委员会委员。周太安主任继承和发展了杨天鹏中医骨伤科学术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周氏中医骨伤内伤学理论和正骨手法。周太安主任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手段认识骨伤科疾病,丰富了中医骨伤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并对正骨手法进行归纳、分析、分类和简化型研究,为骨科手术人工智能、外科机器人手法复位等提供了理论支持[1]。笔者有幸于2004—2005年跟随...

  • 中医骨伤展开存在的问题

    中医骨伤展开存在的问题

    •中医骨伤学科医学理论来源于我国传统文明,是在我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维影响和辅导下,不断堆集、重复总结而构成和逐步完善的,包含丰厚的哲学内涵,是从表象到理论的概括与进步,重视全体观与部分观的结合,对生命、生理、病机有着共同的诠释。 •咱们有必要在承继中医特征、发挥本身优势的基础上,充沛发掘和运用骨伤科特征医治,发挥中医骨伤学科的优势。要以中医正骨办法、整骨理论、内服外敷方药为中心,扩展临床实践运用,标准中医骨伤的医治点评标准,走出一条合适中医骨伤学科现代化展开之路。 中...

  • 中医骨伤应成立独立学科

    中医骨伤应成立独立学科

      “走出去”当务之急是制定标准   据了解,中医骨伤学科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在唐宋医学中就有骨伤分科,有“金疡”、“接骨”、“正骨”、“伤科”等不同称谓。现今骨伤学科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市场需求很大,因其疗法简便易行、见效快广受欢迎。孙树椿告诉记者:“在国内,500张病床以上的骨伤专科医院大概有十余家,但供不应求,床位远远不够。”   中医骨伤学科的发...

  • 中医骨伤科

    中医骨伤科

      时下,由于种种因素,车祸的,工伤的等等,骨科患者越来越多,而医治骨伤是中医的强项,于是中医骨伤科就成了中医医院和不少基层综合医院的“大专科”之一。中医骨伤科的业务势头看好,这本是一件好事。不过,喜中有忧。喜的是传统骨伤医术的特色和优势得到了不断发扬光大;忧的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在经济利益链的驱动下,有的医疗机构利用患者对中医的信任,出现了骨伤科门诊、住院“手术搞创收”的现象。   当然,中医骨伤科不是不可以使用骨科手术,要看到传统中医骨伤科有一...

  • 中医骨伤科是医院的龙头科室

    中医骨伤科是医院的龙头科室

      松原市中医院,前身是扶余县中医院,始建于1959年,是一所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综合医院。它服务区域为松原市、宁江区、扶余县。   全院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年门诊量约14万人次,年收住院病人3000多人次。   松原建市前,这里叫扶余。扶余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经产生了以王立德、贾俊卿、崔鸣山、王惠民为代表的老一代四大名医和以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刘柏龄教授,吉林省名老中医董治中主任医师这些中医界大师级人物。扶余这块土地人杰...

  • 周连道结缘中医骨伤

    周连道结缘中医骨伤

    初见周连道,是在浙江省瑞安云周卫生院骨伤科的诊室里,他正在为一位颈椎病患者做方法整复医治。因为前几天去武汉参与瑞安市政协委员综合才干培训班,周连道的门诊停诊了几天,一开诊后患者分外多,翘首以盼的乡亲们把里外三间的诊室挤了个满满当当。在云周大街这个不大的辖区,周连道的名望响当当,乡亲们熟知他,并不是因为他作为瑞安市政协委员的身份,而是他有一手高明的正骨绝活。从一名骨科医师到成为卫生院院长、市政协委员,45岁的周连道在云周卫生院现已耕耘了23个年初。镶嵌在卫生院门诊大楼上“根在村庄,本为农人”8...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