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 第117页

生 第117页

  • 小满节气 时节特性 养生方法

    小满节气 时节特性 养生方法

      小满至,麦子黄;雨水满,勿贪凉;去湿热,健脾保安康。这是我根据小满这个节气的气候、时节特性、养生方法自编的一个顺口溜。在小满时节,听听我的养生经。   小满节气过后,天气将更加炎热,降水开始增多。天气闷热潮湿,中医称之为“湿邪”。中医认为,脾“喜燥恶湿”,受湿邪的影响最大,很多南方人一到雨季就会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还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乏力、不想喝水、舌苔白腻或黄腻等,中医叫做“湿邪中阻”。因此,小满养...

  • 九旬全国名老中医的生姜养生法

    九旬全国名老中医的生姜养生法

    在北京的中医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93岁仍在治病救人,是目前北京最年长的出诊大夫。他就是国医大师路志正。路老现在每周出三个半天的门诊,还要经常出席各种会议,工作非常繁忙。如此高龄还能承担这样大的工作量,让人惊叹不已。 路志正1920年出生于河北,祖上是有名的中医。他17岁开始行医,博采众长独成一家,尤其善用脾胃调理法治疗各类疾病。路老是2009年政府评选出的 30位国医大师之一。 在和学生们讨论养生方法时,路老强调得最多的就是“后天之本”——脾胃。路老在治病救...

  • 饭后要做的养生三件事

    饭后要做的养生三件事

    “食毕,当漱口数过,令人牙齿不败口香。每食讫,以手摩面及腹,令津液通流。食毕,当行步踌躇。”摘自明代医家龚居中著的养生专著《福寿丹书·安养篇·饮食》。 这段文字讲述了饭后要做的养生三件事:漱口、摩面腹和踌躇行步。 漱口防牙病盐水茶水是知音 早在2008年,由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中就在“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部分提出了“每天刷牙,饭后漱口。&rdquo...

  • 国医大师张琪谈养生秘诀

    国医大师张琪谈养生秘诀

      国医大师张琪现年九十有二,虽然鬓已花白,但耳不背,眼不花,满口牙齿齐整无缺。谈到养生秘诀,他说:“其实并没有什么秘诀,人逐渐衰老是自然规律,谁都不可抗拒,只需科学对待,泰然处之即可。”     调摄精神乐观豁达   养生最重要的是调摄精神,调摄精神最主要的是快乐,张琪的快乐主要源于中医药事业。“当我看到所施治的病人转归痊愈、所指导的研究生和年轻医生学业、科研与临床日益精进时,其中的愉悦无与伦比。”张琪说,“心中喜悦,觉也睡得香甜。&rdqu...

  • 养生调理 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

    养生调理 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

      我原在航天部门工作,患前列腺肥大多年,长期服药病情不见好转。2005年6月,我被北京某三甲医院诊为前列腺癌。得知这个结果后我精神压力大,情绪低沉,家属心情也很沉重。2005年10月,我开始接触中医,了解到中医的阴阳学说和用阴阳平衡之法调理身体。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学习了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知识,并进行养生调理。   我过去肝火大,容易急躁,于是调整情绪,使自己心情愉快;每天上下午各散步30~40分钟,然后活动一下,使周身轻松。经过半年调整,我的病情稳定,既未化疗,也没有吃药,同时几十年的便秘也消失了。过...

  • 春季养生 早穿单鞋伤经络 出门热水泡个脚

    春季养生 早穿单鞋伤经络 出门热水泡个脚

      最近气温不断上升,不少女性朋友已经换上了单鞋甚至凉鞋。但是,一则“春季养生不宜早穿单鞋”的微博给不少准备穿单鞋和凉鞋的女性提了个醒。   早穿单鞋伤经络   这则微博中写道:现在很多年轻女孩,很早就开始穿单鞋,对身体非常不好。脚和小腿是人体三阴经和三阳经的总汇,小腿内侧为肝、脾、肾三阴经,外侧为胆、胃、膀胱三阳经,对人体来说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不宜过早穿单鞋。   这则微博说得到底有没有道理呢?专家是如何看的呢?   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专家李新珍...

  • 《红楼梦》怡情养生 饮食养生

    《红楼梦》怡情养生 饮食养生

      《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文学名著,还是一部百科全书,蕴含着无尽的医学知识和养生智慧。书中对女性角色的刻画描写,细致入微,深刻揭示了人物性格的本质特征。气郁质是书中女性人物较为典型的体质代表,如若书中人依据自身特征进行调养,是否可以健康长寿,从而改变命运,不至缠绵病榻落寞收场?   气郁质是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气郁质人配合相应养生指导,可促进其向平和质转化。   《红楼梦》中女性多气郁质   《红楼梦》中的许多人物致病,都与&ld...

  • 春季多风 养生保暖防风 顾护阳气

    春季多风 养生保暖防风 顾护阳气

    “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这句话出自《伤寒杂病论》,说的是季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中医认为,各个季节的主气与人体五脏具有通应关系,如果不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就容易被邪气所伤,还会影响到下个季节的健康。 春季多风,万物复苏,人体阳气开始生发、生长。中医认为,春主肝胆,因此在养生方面要注意保暖防风、顾护阳气、养肝护肝。春季被风邪所伤,立即发病是感冒;如果当时不发病,风邪存留在体内,到了夏季会导致脾胃运化失调,消化不良,出现腹泻。...

  • 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 六字诀养生法

    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 六字诀养生法

      春嘘明目本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   秋呬定收金肺润,冬吹肾水得平安。   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   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身丹。   “嘘、呵、呬、吹、嘻、呼”六字诀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通过六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唇齿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牵动不动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   春天要多“嘘”。用嘘这种方式来吐气,以通肝。肝旺于春季,春季要注意疏肝,清肝火。要达到这一目的,用嘘的方式吐气可以说是最简单有...

  • 倡导“薄衣御寒”养生法

    倡导“薄衣御寒”养生法

      我国古人倡导“薄衣御寒”的养生法,明确指出“薄衣之法,当从秋习之”。实践证明,这种主张“秋冻”的方法,既顺应了自然气候的需要,又在不知不觉中起到了预防疾病、自我保健的作用。   近些年,我国气象专家对春秋季居室内外温度进行了观测分析,并把“室内外温差”作为一种气候指标,进一步佐证了“春捂秋冻”的科学性。春秋季温度虽然都具有“不冷不热”的特点,但气温的变化趋势是相...

  • 内观肝胆 治病养生

    内观肝胆 治病养生

    春天五行属木.夏天五行属火。春气通肝,夏气通心。肝气旺盛,使人的血气和顺,心情舒畅;但是如果肝气生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因此春末夏初,加强对肝脏的保健正当其时。内观肝胆功可治病养肝。 具体方法: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内侧,中指指尖紧贴风市穴,拔顶(头要抬起,微微感觉好像有条辫子悬在头顶上,但要放松。不要把脖子悬僵了,要恰到好处),舌抵上腭,提肛,净除心中杂念。 1.全身放松,两臂左右展开,向前上划弧,合掌当胸,意想两手心相贴处。5分钟后两掌分开,手心...

  • 中药养生药酒

    中药养生药酒

      仙灵脾酒仙灵脾1斤,用无菌纱布盛之,浸白酒2斤,密封3日后饮用。可治偏风不遂,强筋坚骨。   薏苡仁酒用上好薏苡仁粉,无菌纱布包裹后,浸白酒中,饮用时加热饮之。可祛风湿,强筋骨,健脾胃。   枸杞酒将枸杞子、生地黄用无菌纱布包,浸白酒中,每日煮热饮之。能补虚弱,益精气,去冷风,壮阳道,止目泪,健腰膝。   姜酒以姜浸酒,可治偏风、心腹冷痛等症,须热饮。   红曲酒红曲3~12克,加黄酒煎汁,趁温服下。可治腹中及产后瘀血证。   葱豉酒用葱根、豆豉浸酒煮饮。可解烦热,补虚劳,治伤寒头痛寒热...

  • 中医养生 和谐心身健康“天人合一”

    中医养生 和谐心身健康“天人合一”

      中医养生学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心身健康的必然条件。《内经》上说,生命活动必须适应自然变化,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应”的理论观点,所以人必须适应自然变化而选择合适的起居运动方式。   乐观进取顺生机 “天地以生,万物以荣”,经过漫长的严冬禁锢,冬去春回,阳光明媚,阳气上升,万物复苏。从户内到户外,从城区到郊外,回归自然,迎着春风,拥抱绿色沐浴阳光,呼吸着新鲜空气。青草绿竹,蝶飞虫鸣生机盎然,令人心旷神怡,给人以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

  • 不同季节 有不同的养生大要 顺天时而避外邪

    不同季节 有不同的养生大要 顺天时而避外邪

      节气最早的记载见于《淮南子》。一年分作四季,每季三个月均有三气三节,每月月首为节,月中为气。一年凡二十四节气,反映着物候特征,说明自然界的一切生物与节气变化生息相关。四季递嬗,五行运转,六气更迭,直接影响人体生命节律的调节。倘若自然变化违反常度,必将影响人体正常的气血运转,造成功能节律紊乱,正气下降,阴阳失调,极易感邪致病。所以,中医常将节气与人体生理、疾病的诊断和转归,以及养生等密切联系起来。   《灵枢·岁露》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认为肝主春、心...

  • 大暑节气养生 大暑吃什么

    大暑节气养生 大暑吃什么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节气,在每年的阳历7月22日至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表示天气酷热,最炎热时期到来。这时气温最高,雷阵雨较多,在中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大暑时,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勤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这个节气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要注意防汛防涝。大暑吃什么,以下介绍大暑节气养生汤...

  • 午时时辰养生“心经当令”

    午时时辰养生“心经当令”

    子时和午时刚好相反。子时是人体阴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养生,一定要注意补气的问题。对于气虚的人,这个时候最容易气透:而那些肾病不好的人,也最容易在这个时候出事情;心脏不好的病人,也很容易在这个时间段猝死;低血糖的人,也容易在这个时候发病。所以,身体有疾病的人。一定要在子时前,提前吃药,预防发病,这样才能安然度过这个时间段。子时是胆经的时间,如果午时要小憩,那么子时就要大睡,如果予时人体还得不到休息,那么身体很容易出现疾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熬夜对身体不好。我们可以看到经常熬夜的人,会出现精神萎靡、脸色发黄、疲劳、头...

  • 新年养生从“心”开始

    新年养生从“心”开始

      今年春节期间,有“南猴王”之称的六小龄童的父亲六龄童章宗义驾鹤西去,享年90岁。章宗义把中国各大戏曲中的“猴戏”推向高峰,平时在台下也会经常习练猴戏,从养生保健的角度来说,“南猴王”得享90岁的高龄与其习练猴戏是不无关系的,因为这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体育健身项目华佗五禽戏中的猿戏有异曲同工之妙。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运动保健咨询门诊李靖副教授介绍说,五禽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健身方法...

  • 夏季养生尤其应该注重午睡

    夏季养生尤其应该注重午睡

    夏天夜晚闷热潮湿,很多人睡不好觉,在床上辗转反侧,十分难受。如果再因此减少了睡眠时间,往往心情会特别不好。“其实,夏季比其它季节少睡眠1小时,没有问题,就是要注意,入睡时间不要超过晚上12点。”上海市中医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许良指出。 夏季的特征是昼长夜短,人晚睡早起,睡眠时间相对缩短,是符合顺应自然的养生原则的。许良医生说:“天气太热,也不容易入睡,比平时推迟半小时左右睡眠,早晨还是按平时时间起,甚至早起半小时左右,对健康没有影响。” 但是,不可以硬性推迟...

  • 养生第一步是要心志安闲

    养生第一步是要心志安闲

      “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语出《素问·上古天真论》   释文:养生第一步是要心志安闲,避免虚妄的欲念,享受已经拥有的现实生活。这就是说,不管吃什么样的食物都觉得甘美,不管穿什么样的衣服都觉得合适满意,以喜爱和遵守自己的风俗习尚感到快乐。社会地位高的人不歧视地位低的人,地位低的人也不嫉妒地位高的人。这样的人民大众就叫做“朴民”。“朴民”能禁得住各种诱惑,任何...

  • 冬季保健养生方面的学问

    冬季保健养生方面的学问

    时下,已进入冬季。日前,记者采访了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请他讲一讲中老年人冬季保健养生方面的学问。 冬季保健有讲究 洪教授指出,冬季养生保健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以敛阴护阳为原则。年老体弱的人应该早睡晚起,等到曰光比较充足再开始进行体育锻炼。中老年人冬季锻炼应以室内为主,特别是患有心、肾疾患的中老年人,一定要避免在大寒、大风、大雪以及雾霾天中锻炼。冬季养生要保持精神的宁静、愉’ 快。室内的温度要恒定、适当。老年人血液循环功能较差,室内外温差过小。中老年人的手脚就很容易冻伤。调查研究发现,随着气温的...

  • 治病养生 几种药浴方

    治病养生 几种药浴方

    中药浴是根据季节、地点、人体体质及病情等因素,选用不同方药将中草药煎成汤液,稀释后进行沐浴的一种水疗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能避免其他给药途径所引起的毒副作用,是治病养生的最佳选择。下面介绍几种药浴方。 驱寒祛湿药浴方羌活、独活、五加皮、当归、干姜、透骨草、伸筋草、木瓜各30克。功效:散寒止痛、活血化瘀、滑利关节。适应症:风寒湿痹、筋骨挛痛、四肢冰冷、风湿关节炎、腰腿遇寒疼痛等。 咳嗽气喘药浴方麻黄、细辛各30克,桂枝50克,紫苏100克。功效:发散风寒。适应症:外感风寒、咳嗽气喘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和...

  • 从不敢作长寿想 有违养生之道

    从不敢作长寿想 有违养生之道

      常接触到一些老年病人,虑自己为日无多而长吁短叹,甚至无病呻吟、等待时日,从不敢作长寿想。这种思想实对健康不利,有违养生之道。   现代的研究调查结果告诉我们,人可活到150岁左右。中医经典著作《内经》早就指出“气血正平,长有天命”。人们只要维持气血平衡就可达到百岁以上的寿命。   正确认识健康与长寿的道理,不仅是养生的基本要素,也是疾病转归的关健之一。   “乐观者长寿”。有人做过这样试验,一个人在情绪好的时候来测试他的生化功能和其情绪悲观时相比较...

  • 养生健身法 拍手功

    养生健身法 拍手功

    拍手功,是一种全方位的养生健身法。许多有疑难杂症的人,练习拍手功后,往往会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其练法如下: 以拍手的打击面来分,可分为: (1)标准的拍手功:这种拍手功必须使尽最大的力量来拍手,因此它发出的声响最为清脆响亮。方法是将十指张开,两手的手掌对手掌,手指对手指用力拍击。这种拍法叫做“实心掌练法”。它的优点是打击面最全,刺激量最大,所以治病强身的效果最好。其缺点是,练习时所发出的噪音令人难以消受,容易引起家人及周遭人士或邻居的不满,所以只适合于空旷之处练之。 (2)空...

  • 实现长寿之善 养生观

    实现长寿之善 养生观

      长寿是人类的美好愿望,美好愿望的实现需要有正确的养生观指导。千百年来,许多仁人志士对此进行过详尽的探讨和论述。然而,真正从医学角度对养生之道和长寿之法进行系统论述的,《黄帝内经》则为首创。因此,弄清《黄帝内经》养生观对于实现长寿之善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随从四时变化规律   《四气调神大论》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与之相适应,结合四时变化进行了形象地论述:春三月(立春至立夏),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人们应夜卧早起...

  • 古代名人是如何抑怒养生的

    古代名人是如何抑怒养生的

      生活中,常有人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发怒,不仅伤了朋友间的和气,还有损自己的身体健康。很多古代名人都很长寿,这些古代名人是如何抑怒养生的呢?   西门豹“佩韦以缓气”。《韩非子》载,春秋时魏国邺令西门豹性情暴躁,易怒,为自控,“佩韦以缓气”。韦者,熟牛皮也,其质地柔软。西门豹效其特性以自戒,每当脾气发作,即用手抚之良久,怒则消除。   张发“写字以散气”。韩愈《送高闲人序》介绍,唐代文人张发爱好写字,但非练技,而是消遣。每遇不...

  • 生升麻 蜜炙升麻

    生升麻 蜜炙升麻

      升麻为毛茛科植物升麻、大三叶升麻或兴安升麻除去须根的干燥根茎。本品味辛、微甘,性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功能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主治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胃下垂、胃轻瘫,脱肛,子宫脱垂等病症。入煎剂常用量每天3~9克。本品对于阴虚阳浮、喘满气逆及麻疹已透等病症应当忌服。服用本品过量可产生头晕、震颤、四肢拘挛等不适症状。本品炮制方法不同分为生升麻和炙麻黄,二者性状不同功效也有差别。   生升麻是将原药除去地上茎等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筛去灰屑而成。本品为...

  • 清肠养生排毒 缓解疲劳

    清肠养生排毒 缓解疲劳

    市场上有很多宣传清肠排宿便的保健品,甚至有中老年人为了排体内宿便去洗肠。这是养生排毒进入了误区。 中医里的排毒,除了正常的大便、小便及出汗三种排毒通路外,古代人甚至还有春秋放血排毒的说法。但洗肠容易让肠管变粗.长时间反复刺激还会使肠管麻痹,最终人为导致一些疾病。长期用药品排宿便,会导致结肠黑变病。或菌群失调等,加重便秘症状,对健康会有不利影响。 便秘虽对人体有很大害处,但只要在生活、饮食上多一些注意,就能有效预防和缓解,达到健康“清肠” 的目的。例如: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淡盐水,能清理肠部内...

  • 养生健身防病治病 春夏养阳

    养生健身防病治病 春夏养阳

      春夏应用寒凉药治疗阳热证时要防伤阳,秋冬应用温热药治疗阴寒证时要防伤阴。所以,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冬月宜加苦寒之药”、“夏月宜加辛热之药”的方法,以防春夏阳之不足及秋冬阴之不足。   并非说夏天绝对不用麻黄,冬天绝对不用石膏,而是说夏天用麻黄、冬天用石膏要慎重,因为夏季腠理开泄、汗出较多,要防麻黄辛散发表更致汗出伤阳;冬季多外感风寒,要防石膏寒凉郁闭肌腠。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意为...

  • 立秋后养生 防暑降温要继续

    立秋后养生 防暑降温要继续

      立秋刚过,不过,由于今年秋后还有一伏,“秋老虎”威力依然十足。立秋后应该注意些什么,养生进补是否正当时?记者就此采访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中医养生堂副主任医师李宝华。李宝华建议,立秋后养生应与长夏季节生活起居有所不同。   防暑降温要继续   一般来说,“立秋”预示着炎热的夏天进入尾声、凉爽的秋天即将来临。不过,今年“三伏天”有40天,其中,“中伏”从7月23日开始,到8月11日结束,共计20天,&ldqu...

  • 帮助男性提升性能力的“养生术”

    帮助男性提升性能力的“养生术”

    古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在我国古代医学中,有不少帮助男性提升性能力的“养生术”,其中一些简单实用,符合现代医学理念,值得学习。 小便时踮脚尖。小便时踮脚尖对男性好处非常多,首先,踮脚尖能够通畅足三阴经,达到益肾壮阳的效果;其次,踮脚尖时双侧小腿后部肌肉收缩,挤压出的血液量,可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增强盆底肌肉的强度,从而提高阴茎硬度和维持勃起时间。最后,小便时踮脚能使排尿更流畅,保护前列腺,对于患有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肥大的男性尤其有帮助。方法是:小便时,双足与肩同宽,用力踮...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