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第1599页
-
《马派中医传承》既有名老中医马有度传承工作室
我与马有度教授结缘始于1986年,在庆祝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上,马有度作为学校首届毕业生代表六千余名校友讲话,他开口便说:“谁不爱自己的母亲呢?谁不爱自己的母校呢?我爱母亲,我爱母校,我爱中医!”他发自肺腑的深情感言,立即赢得全场热烈掌声。彼时,马有度已是颇有影响的中医专家,我则是初尝中医传承发展甘苦的青年教师,但正是这种对母校、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使这位“小马哥”在我心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使我们成为能“把酒话岐...
-
门纯德临证思维浅析 从时间医学角度探究“联合方组”作用机制
联合方组是“山西门氏杂病流派”代表性的治疗方法之一,由流派创始人门纯德先生创拟,其子门九章整理继承而成。该法可用于治疗慢性病、疑难病,如痹证[1]、肺癌[2]及慢性肝病[3]等均有临床验效报道。本文从中医整体观角度探讨联合方组与时间医学的相关性,并进一步阐述中医整体观具有时间属性。笔者承袭该法,临证受益,认为联合方组与时间医学具有相关性,现总结如下。 1 联合方组机制概述 联合方组即每次临证用药,均一次性开立2、3首甚至更多的方剂,或轮流服用,或按一定顺序依次服用。门纯德以整体...
-
脉诊在四诊之中的作用是第一位
在正确运用脉诊技能和办法的条件下,脉诊在四诊之中的效果是第一位的,望闻问诊可辅其后,四诊相互完善诊断。有时脉诊剖析足以完整客观地反映疾病的病机改变,其他三诊只起到旁证、印证的效果。即使在脉诊剖析尚不完善的状况下,也能够帮助确定其他三诊剖析的大方向,这时其他三诊对脉诊定论发挥完善补充的部分批改效果,但笔者从未遇到望闻问诊定论能够全盘推翻脉诊定论的状况。所以,笔者认为脉诊的在四诊中位置是首要的,有专家学者将脉诊在四诊中的意义喻为灯塔、指南针、路标,丝毫不为过。 任何医学理论和技能都源于必定前史的生产力条件,存...
-
中医用药如用兵论 集中指挥与君药作用 治则治法辨证论治
清代名医徐灵胎提出“用药如用兵论”,运用类比手法,以战术喻医术,以用兵喻用药,明确治病的指导思想,提出临证的用药原则,读之受益匪浅。笔者借鉴“用药如用兵论”,采用取象比类的方式,浅谈一些临证用药思路。 单兵素质与药材质量 单兵素质是指单个士兵的野外作战及生存能力等的综合素质。军队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及不同军种等而编有不同的体系和机构,但每一个作战单元则多由领兵军官和作战士兵等组成,每个作战单元中的个体即为一个个单兵。高素质的单兵可以利用手中的武器...
-
介绍一道用豆渣制作的咸味小点心
近来,婆婆的餐后血糖有点升高,医生建议从饮食方面进行调整,减少主食的摄入量,多吃豆类食品。好在她老人家不仅爱喝豆浆,对豆渣更是情有独钟。往常,我用豆浆机打豆浆后,滤出的豆渣,一般都是和鸡蛋或葱花炒着吃。这次我用豆渣做成几种小点心,变着花样让婆婆吃得开心,在保持营养的基础上,有效地控制了主食的摄入量。 其实豆渣是个宝,它富含粗纤维、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有降脂、防便秘、防治骨质疏松、降糖、减肥和抗癌等作用;只要动动脑筋,精心调配,豆渣也能制成营养丰富且独具风味的美食。今天为大家先介绍一道用豆渣制...
-
走路小动作“花样走路”
春暖花开,正是外出行走的好时光。尤其是出门游玩,难免要走很多路。其实,走路时可以加上一些小动作,采用“花样走路”的形式,在路程较长时,让枯燥的走路变得有趣起来。不经意间,也能达到健身的目的。 一是腹式呼吸伴着脚步走一边走,一边有意识地进行腹式呼吸,就是吸气时肚子鼓起,呼气时肚子凹下,在吸气、吐气、再吸气、再吐气的过程中,增强了心肺功能。 二是“脚尖步”和“脚跟步”穿插走走了一段路后,可以抬起脚后跟,试着只用脚尖走步。这样会动用比平常...
-
养心小动作 祛火除烦躁
夏季天热,人易上火,随手做一些小动作,可以祛心火除烦躁。 推手搓臂:端坐位,两手伸直,掌心相对,平托于胸前,用右手食指从左手中指末端沿手掌中线推移,至肘窝中点,做 25次;用右手食指从左手小指尖端沿手掌靠身体侧一线推移至肘窝,做25次;换手,用左手推右手,方法同上,分别推 25次。具有清心、祛火、除烦的功效。 上举托物:端坐位,左手按于右腕 上,两手同时举过头顶,调匀呼吸。呼气 时,双手用力上举,如托重物,吸气时放 松,反复做10至15次,左右手交换,再 做1遍,动作如前。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功效。 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