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 第25页
-
中医药浴验方 辨病辨证选药
说到冬病夏治,大部分人会想到穴位敷贴,其实,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除穴位敷贴外,还有艾灸、刮痧、火罐、药浴等。其中,药浴形式多样,有全身药水澡,局部烫洗、熏洗、坐浴、足浴等,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的记载。为保证效果,药浴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药要对证。药浴用药与内服药一样,亦需遵循处方原则,辨病辨证选药,即根据各自的体质、时间、地点、病情等因素,选用不同的方药,各司其属。 其次,方法要得当。初浴时,水位宜在心脏以下,约3-5分钟身体适应...
-
推荐凉茶药茶 根据体质 辨证服用
人们俗称的凉茶,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人体内热的中草药煎水做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的草本饮料。在炎热夏季,喝上一大杯凉茶消除暑热,已经成为很多人清凉惬意地度过炎热夏天的好方法。 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营养学专家聂宏教授介绍,作为大多数人都可以喝的茶汤——凉茶在我国历史悠久,源于南蛮之地的湿热天气,人容易因热气熏蒸而上火,老百姓常用可食用的草本植物制成凉茶,能有效祛除人体的毒素,起到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可去湿生...
-
高考药膳 辨证施膳
所谓药膳,就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选择适当的中药与食物搭配,通过特殊的烹调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保健食品。其主要作用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具有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作用。药膳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大类,可根据考生的体质状况辨证施膳。 核桃芡实粥核桃仁、芡实各30克,小米60克。将以上原料入锅,加水适量,共煮成粥,每天晚上温热服食,能补脾肾、填髓益智。对阳虚体质、智力日渐衰退的考生,食之有效。 龙杞莲子瘦肉汤龙眼肉、枸杞子、莲子各15克,猪瘦肉100克。将龙眼肉、枸杞子、莲子洗净,猪瘦...
-
西医诊断 中医辨证 中药为主 西药为辅
西医重视局部中医重视整体 现代医学乘坐了现代科技的快车,使其突飞猛进,尤其利用现代大工业提供的先进仪器,对疾病的局部了解得一清二楚。原子弹的爆炸为医学带来了X光机,核素的发明为医学带来了PETCT、ECT,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为医学带来了CT等。尤其是各种内窥镜的产生应用使西医对疾病的局部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没有为中医带来多大的帮助,X光看不见相火妄动,电子计算机看不到木火刑金,中医始终还是延用传统的整体观念诊病。这些整体观念因为时间悠久,又是临床实践的产物,在临床上能够起到...
-
面肌抽搐的辨证食疗
面肌抽搐又称面肌痉挛、面肌阵挛或颜面部痉挛。本病病因尚不明确,故称原发性面肌抽搐,多为面神经通路上受到病理性刺激所产生。面肌痉挛者表现为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搐,多起病缓慢,常从眼轮匝肌内间歇性抽搐开始,随后波及口轮匝肌,甚至一侧面部,严重者可累及同侧的颈阔肌。可因疲劳、精神紧张、自主运动而加剧,但不能自行控制。患者在安静时症状减轻,入睡后消失。继发性面肌抽搐可由于颅内病变如肿瘤、炎症、外伤所致,个别癫痫病患者发作时也可出现面肌抽搐。临床上应注意区别,对继发性病变应注意原发病的治疗。 本病属中医学的“筋惕...
-
失眠四诊不到位 导致辨证失误
失眠一证,临床极为常见,但其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说到效果不理想,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四诊不到位,才导致了辨证失误。下面这个病例就是个典型。 患者为47岁女性,患顽固性失眠3年,长期服用西药阿普唑仑,每晚睡眠时间仍不到4个小时。也曾多次求诊中医,只可惜也没有明显效果。看到这个患者时,我细细地问诊,结果是既无寒热、饮食、二便之变,更没有书本上那些特有证型的症状,视其舌象亦无明显异常。 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临床医生可能就开出张所谓的经验方打发病人了,反正长期失眠的病人也不会出什么大事,对吧?要是这样做,那可...
-
中医辨证体系的创新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精华,是中医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湖南中医药大学朱文锋教授自1976年开始,以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为宗旨,潜心探讨中医辨证方法,勤求辨证内容,构建辨证体系,继承、研究、实践,三十余年未曾间断。朱文锋教授编著的《证素辨证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朱文锋教授数十年进行中医诊断规范化、标准化研究的标志性成果。该书内容包括辨证方法、证素辨证量表、证素诊断标准、常见证诊断、证素辨证诊疗软件的研制及证素诊疗应用举例等,现将该书的主要贡献评述如下。 明确病、证、证候等有关概念...
-
辨证论治 中医学的主要法则之一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主要法则之一,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等,不一而论。“这些辨证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疾病的内在联系,现今仍是中医临床认识和揭示疾病本质的主要手段。”面对如此庞大的辨证体系和历朝历代医家们的多种诠释,后世学者几乎是在眼花缭乱中去学习认知、选择应用的。当看到上海中医药大学严世芸、李其忠两位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经过16年的努力,在国家立了专项的研究成果《中医藏象辨证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一书时,心想:...
-
中药处方用药是否符合辨证论治原则
编者按:随着中药自身优势的凸显、大量的成方被应用、药物品种不断增加、新剂型不断推出及中西药联用的增多,中药的合理应用问题也日益突出。处方点评作为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的一种方法,对于确保药物的合理使用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处方点评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尚无国际经验借鉴,国内缺乏必要的标准和经验,不同单位点评深度和水平也参差不齐,如何开展中药处方点评工作成为困扰全国各级中医医院临床药学人员的一个棘手问题。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梅全喜作为《广东省处方点评实施规范(试行)》的起草专家,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