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药 第14页
-
舌痛症方药沙参麦冬汤化裁
舌痛症是以舌体烧灼样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西医学称为灼口综合征,又称舌感觉异常、舌黏膜感觉异常等,常无特征性的组织学改变,临床常以舌体灼痛或刺痛为主症,伴有味觉异常、口腔异物感、胃脘不适、情志不遂等症状,甚则影响饮食睡眠。舌痛症的西医学病因尚不明确,临床以神经性疼痛论治,治法以营养神经为主。疼痛剧烈者,予封闭治疗,但疗效不甚理想。单纯舌痛发病率较小,剧者更甚,因此中医古籍中缺乏相应论述,仅《口齿类要》中有部分论述。也有将舌痛与舌疮混为一谈者,而舌疮以舌体黏膜溃疡为主要表现,因伴有创面,在中医学属于“疮疡...
-
麦粒肿方药:小青龙加附子汤合四逆散加减
患者,女,14岁。一年前患有麦粒肿,后予手术切除,近半年左眼已反复发作3次,此次来诊已是第4次发作。每次发作时,予以红霉素眼膏外涂结合热敷都会消解,此次麦粒肿发作予以同样处理,却不见好转,肿痛愈甚。刻见患者左上眼睑有明显红肿结节,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沉取无力。询问得知患儿麦粒肿每在懊恼抑郁时发作。 主证:少阳枢机不利兼少阴病阳郁表证。 方药:小青龙加附子汤合四逆散加减。生麻黄8g,杏仁8g,肉桂12g(碎),赤芍12g,生半夏12g(碎),细辛8g,干姜12g,生附片12g(碎),柴胡12g...
-
癫痫经验治则方药羚羊角
全国名中医刘茂才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深悟医经,勤于临证,尤在脑病论治方面颇有建树。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匪浅,现将刘茂才论治癫痫经验总结如下。 辨治特色 辨因审机,重风痰瘀现代中医认为癫痫之病因病机,总以痰为主,每由风、火触动,痰瘀内阻,蒙蔽清窍而发病,以心脑神机失用为本,风、火、痰、瘀为标。刘茂才强调,癫痫可由先天异常或外感邪气、情志内伤、饮食失调、跌扑损伤等引起。急性发作,每多风动或挟火,触动伏痰,痰随气升而蔽窍,亦可兼瘀血,共蒙清窍,瘀滞脑络,发为痫病。癫痫大、小发作的区分要点在于清窍受...
-
咳嗽治疗方药 清肺化痰清宣肺热
首都国医名师孔光一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医药工作,学验颇丰,善治温热病及各种疑难杂症。在肺热咳嗽的治疗中积累了独特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对于风热袭肺、痰热蕴肺、肝肺郁热3种类型的咳嗽治疗效果颇佳。咳嗽多见于急、慢性气管,急、慢性咽炎,支气管扩张等疾病。现简述孔光一对于下面3型咳嗽的治疗经验。 医案一 风热袭肺型咳嗽 李某,男,12岁,2009年1月13日初诊:一周前着凉后咳嗽,两天前开始发热。刻下症见:咳嗽频作,痰色黄白相间易咳出,体温37.2℃,咽红,食欲下降,大便干,脉浮滑,...
-
产后抑郁 中医治则清利湿热方药
产后抑郁 患者某,女,35岁,2018年5月14日初诊。6年前患产后抑郁症,经心理治疗、规律服用抗抑郁、抗焦虑药物近4年后症状好转,已停用药物近1年。近期因计划二胎,情绪不稳定。 2012年剖宫产一女,产后月经量多如崩,日浸透10片卫生巾,后服中药调理经量至正常。2018年3月孕2月自然流产,阴道流血1个月,经服用中药10剂血止。月经后期,5/28~42,量色可,大量血块,无明显经行不适。现症:咽部异物感明显,难以咯出,常觉胸闷气短,眠差、多梦,常从梦中惊醒,醒后有强烈恐慌感。平素情绪低落,性急...
-
面瘫,口眼歪斜,验案举隅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面瘫又叫口眼歪斜,现代医学称面神经麻痹或面神经炎,分中枢性和周围性(本文只讨论周围性面瘫)。近几年因使用风扇、空调及乘车船的人群增多,呈多发倾向。其病多因风邪侵袭头面,产生口眼歪斜等症状。经过多年临床治疗观察,传统治本病多以牵正散、大秦艽汤为主,笔者立分期分型辨证之法,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曾撰写发表论文《面瘫的辨证与防治》。笔者治疗面瘫多例,亦均在短期内治愈。 分型:本病以风寒、风热两型居多,间有寒湿及湿热型。如舌红、脉浮数,面部松弛有烘热感,咽红或疼痛者,为风热型,可用银翘散加祛风解毒药,发汗解外邪;如...
-
儿童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治法方药
朱珊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临证经验 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1],是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部肿痛、扁桃体充血肿大、化脓等[2],其病理特点为扁桃体实质充血、肿胀、化脓,甚至有脓细胞、细菌等组织渗出物自隐窝口排出。近年来受生活环境、饮食结构、情志因素的影响,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春秋季节及气温变化时容易发病[3],好发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4]。目前临床治疗主要是抗感染及对症治疗,但由于抗生素耐药率升高[5],且长期使用抗生素对儿童消化系统...
-
阿胶四物汤 配方药方
阿胶四物汤 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一。组成:阿胶、川芎、当归、白芍、地黄。主治血虚咳嗽。 阿胶四物汤是补血、养血的经典方剂,也是妇科最常用的药方。中医学界的人对此完全可以用耳熟能详、如雷贯耳来形容。 阿胶四物汤:川芎、党参、黄芪、当归各10克。阿胶5克,鸡蛋1个. 功效:调和气血。其中当归、川芎是补血的,黄芪和党参是益气的,长期服用这些药,自然气血充盈、畅通,肤色细腻,透亮,去黄,肤如凝脂。 【煎服方法】: 1.黄芪、党参、川芎、当归各10克,还有洗净的带壳鸡蛋一只,放进砂锅内大火煮开后,中火再煮10分钟. 2.将...
-
历经千年的临床检验方药 半夏泻心汤
张仲景《伤寒论》为治疗脾胃病提供了众多良方,这些方药历经千年的临床检验,疗效卓著,有很高的临床价值,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易经》泰否二卦和脾胃病 坤上,象征地,乾下,象征天,地天泰卦,上坤下乾。地在天上,乃天地相交,乾坤相互之象,上下相当,内外相得,升降相调,刚柔相济。 乾上,象征天,坤下,象征地,天地否卦,与泰卦相反,系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天地不交,万物不通,所以否卦表明的否塞,仅守着表面的规矩,其实已经与大道相悖。 由上述否泰二卦的象辞我们可以看到:否卦是乾上坤下,处在这...
-
化脓性汗腺炎 清热解毒利湿的方药
化脓性汗腺炎,是一种好发于腋部及会阴部之大汗腺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主要是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而引发。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脾胃湿热内蕴,加之潮湿多汗,挠抓破伤染毒所致。本病常见于中青年女性,多发于腋窝、会阴、乳晕、腹股沟、肛门周围等大汗腺部位。皮损初起为硬结,触及疼痛,之后逐渐增大,高出皮面,显著红肿,伴有疼痛或发热等全身症状。表面多溃破化脓,发生于会阴部者,可形成肛瘘。病程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常可导致硬化和瘢痕形成。笔者临床应用以下清热解毒利湿的方药治疗本病,获得了良好疗效。 方药组成:白花蛇舌...
-
参苓白术散 方药组成及作用 临床应用
经方参苓白术散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参苓白术散源于宋朝政府编纂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药物组成:莲子、薏苡仁各9g,茯苓、人参片(现多用党参代替)、白术、山药各15g,桔梗、砂仁各6g,白扁豆12g,甘草片10g,大枣3枚。通过现代临床广泛实践,此方可治疗各种肺脾两虚类疾病,由于组方精良,效果显著,一直被广大医者尤其是中医医者所推崇。本研究对参苓白术散的临床运用进展进行概述。 1 方药组成及作用 参苓白术散由党参、茯苓、白术、山药、莲子、薏苡仁、桔梗、砂仁、白扁豆、甘草、大枣等11味方药组成。其...
-
滚痰丸《泰定养生主论》方药组成
方药组成:大黄(酒蒸)250g,黄芩(净)250g,沉香15g,礞石(硝火煅金黄色)30g。 用法:共研细末,水泛如梧子大,每服5~9g,温开水送下。 此方出自《泰定养生主论》,为元代王珪(王隐君)所制,诸多方家载录而略有差异,有加朱砂者;有去黄芩加前胡者;有加元明粉者;有大黄生用者。贵州名医石恩骏认为《医学正传》所载滚痰丸方(即上方)力大功专,可以采用,并认为临床也可随症加减使用,并不拘于上方。然既为丸药,仍相对固定为是。 方中大黄除痰实,泻火毒,荡积滞,行瘀血,推陈致新为本方君药;...
-
血府逐瘀汤方药组成是桃红四物汤打底 主治头痛 治胸痛
瘀血有什么特点?嘴唇偏乌暗的,舌下静脉怒张的,曲张的,脸印堂发黑的,黑暗的。脉象一摸下去呢,涩涩的,好像刀刮竹一样,流得很无力的,有瘀堵。局部呢,痛得像刀刮一样,这些都是淤血在体内的表现。 一个清朝的武举人,他号称清朝怪医,三大怪医之一,叫王清任,他写了一本书叫《医林改错》。这本书通读好了,世间的疾病的治疗呢,你已经有七八成把握。 方子神验。它里面有五逐淤汤,五首可以把淤血追逐赶走。有血府逐瘀汤,身痛逐淤汤,膈下逐淤汤,少腹逐瘀汤,通窍活血汤。 逍遥散是治情志的,血府逐瘀汤治血瘀的。...
-
肛窦炎治则方药,肛门湿疮验方,术后肛缘水肿案,肛旁脓肿案
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柴胡、生甘草10味中药组成,具有清肝胆实火,利下焦湿热的作用。全国名中医陈民藩从事中医肛肠科工作40余年,学验俱丰,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良多。陈民藩擅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肛肠疾病,现择验案四则,以飧读者。 肛窦炎 林某某,男,32岁,1997年10月16日初诊。诉近3天肛内灼痛,下坠不适,排便不尽,便时痛甚,时常肛周潮湿,舌质红苔黄,脉数。肛镜检:肛管后正中肛瓣充血,肿胀,色泽鲜红,轻压肛窦溢出少量白色分泌物。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