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方药 第8页

方药 第8页

  • 类风湿关节炎方药 独活寄生汤合甘草干姜汤加减

    类风湿关节炎方药 独活寄生汤合甘草干姜汤加减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其中肺间质病变是类风湿关节炎引发的最常见肺部病变,见于约30%的患者。类风湿关节炎可属于中医“痹证”“历节病”或“尪痹”等范畴。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隶属于“肺痹”或“肺痿”范畴。本病单纯西医治疗效果不佳,是导致死亡的原因之一。全国名中医范永升在应用西医治疗基础上运用中医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提高了有...

  • 左振素治湿六法及临证方药运用整理

    左振素治湿六法及临证方药运用整理

    •不同部位之湿病,病情不同,各有特点,故立法处方各有不同。因此临证需熟知湿邪的致病特点,针对病因病机立法处方遣药。 •左振素治湿六法,选用的祛湿药物各有特点,但总体以健脾为纲,化湿为主,针对病位病性,选用不同的化湿方药。 湿之为病非常广泛,可及全身多脏器,涉及临床各科。不同部位之湿病,病情不同,各有特点,故立法处方也各有不同,因此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需要熟知湿邪的致病特点,针对病因病机立法处方遣药,灵活变通而不拘泥于一方一法。 湿之为病,与脾有关,可及他脏。病位...

  • 溃疡性结肠炎辨治特色方药炒白术

    溃疡性结肠炎辨治特色方药炒白术

    全国名中医王坤根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临证经验丰富,擅长治疗脾胃病及内科疑难杂病。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经验总结如下。 王坤根指出,UC病位在肠,同时与脾、肝、肾密切相关。脾虚肝郁、肾阳不足为其本,湿热、食积、瘀血为其标。王坤根治疗UC时,既综合考虑宏观与微观的辨证关系,又充分发挥口服给药与外用灌肠的优势,常取佳效。 辨治特色 健脾疏肝温肾UC患者脾虚肝郁、肾阳不足为其本,王坤根治疗UC首重健脾,健脾则用甘温,常取仲景健中法,用东垣补...

  • 内伤发热中医方药治法

    内伤发热中医方药治法

    医案 气虚发热案 牛某,女,45岁。2014年5月15日初诊:间断性发热、乏力、头晕1年余,加重5天。症见:语声低微,面色潮红,乏力,头晕,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形体消瘦,纳差,寐差,易感冒,大便秘结,小便正常,舌质淡、苔薄,脉细弱。 诊断:(气虚发热型)内伤发热。 治法:益气健脾,甘温除热。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方药:黄芪50g,党参15g,白术15g,甘草15g,陈皮15g,当归15g,茯苓15g,砂仁(后下)15g,酸枣仁15g,夜交藤15g,柴胡10g,升麻10g,防...

  • 便血,结肠多发性息肉 治法方药

    便血,结肠多发性息肉 治法方药

    医案一 藤某,男,37岁。1991年5月8日初诊。诉大便间断出血1年多。患者近1年来出现大便出血,量少,有时大便伴有少量黏液,大便不成形,无明显腹痛,大便每日1~2次,食欲尚好。1991年3月29日外院X线钡剂灌肠摄片示:全结肠多发性息肉;病理报告示:“直肠管状腺瘤伴不典型增生急性细胞侵润”;乙状结肠镜检查诊断同上;1991年4月8日GI示:“胃窦部1处息肉,空肠中段3处息肉。”1991年3月在某职工医院用活血行瘀药后,大便带血已止。刻下:一般情况好,神色佳...

  • 老年人习惯性便秘方药:增液承气汤合麻仁丸加减化裁

    老年人习惯性便秘方药:增液承气汤合麻仁丸加减化裁

    笔者从事基层中医临床工作四十余年,对近几年来临床常见的、多发的老年人习惯性便秘和中年人青春痘(痤疮),运用中医辨证理论、结合自已临床探索和有关专家经验介绍,总结出了有效的治疗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老年习惯性便秘案 向某,男,84岁。反复出现大便干结、便时腹胀痛、难解费力2年余。患者2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大便干结如羊粪,便时腹胀痛,难解费力,2~3天解1次,曾多次行胃肠镜检查,除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外,其余肠道均未发现异常。遍寻当地名中医求治,首服2~3剂有一定效果,但连续服用5剂以上后,效果不显,病...

  • 治疗肝硬化 利水消肿不忘养阴 方药北沙参玉竹

    治疗肝硬化 利水消肿不忘养阴 方药北沙参玉竹

    全国名中医邱健行是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主任医师,对于运用中医药治疗内科疾病经验独到,尤擅长应用岭南特色草药治疗胃肠肝胆疾病及血证,其中运用培本健脾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显著。笔者现整理总结邱健行治疗肝硬化临床经验,以飨同道。中医没有肝硬化腹水这一病名,但结合症状,与中医病名臌胀最为贴切,临床上腹胀如鼓、腹壁经脉拘急、皮肤萎黄是臌胀的主要表现,其病机复杂,病程缠绵,与“风、劳、膈”成为中医四大顽症之一。《灵枢·水胀篇》就有“腹胀……色苍黄...

  • 高月求治疗慢性肝病方药

    高月求治疗慢性肝病方药

    岐黄学者高月求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教授、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医药防治慢性肝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笔者有幸伺诊半年,现将高月求慢性肝病处方用药经验总结如下。 常用方剂 参葛方参葛方由丹参、葛根、白术、垂盆草、片姜黄、女贞子等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益气健脾、补益肝肾的功效。 主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高月求认为NAFLD的病机为先天脾胃虚弱或后天过食肥甘油腻,导致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脂浊痰湿内生,久则阻滞气血,气结血瘀;痰脂气瘀互结,贮于肝脏,发...

  • 反复出现尿频尿急腰酸 淋证治法方药

    反复出现尿频尿急腰酸 淋证治法方药

    王晖是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侍诊于侧,兹撷其运用小柴胡汤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王某,女性,57岁。初诊日期2015年10月。诉反复尿频尿急3年余,加重半月。3年来反复出现尿频尿急,无尿痛、腰酸、外阴瘙痒等。至本院多次查尿常规示:白细胞+~+++,予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治疗后,尿白细胞减少。半月前尿频尿急症状加重,伴心悸心烦,入睡困难,月经调,大便少。苔薄白微腻、舌尖略红,脉数、左寸脉大。查体:腹软,肾区叩击痛(-)。尿常规:白...

  • 便秘治法方药 验案举隅

    便秘治法方药 验案举隅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名中医、国家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田振国,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数十年,对中医肛肠疾病治疗有独特见解,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会长,出版论著11部,发表论文60余篇。 中西医认识 便秘是临床常见疾病。从病理学角度看,本病可由以下因素导致:情绪紧张、忧愁焦虑引起植物神经紊乱;肠道运动迟缓,内分泌失调;肠道运动亢进,副交感神经异常兴奋,肠道痉挛性收缩;肠道受到的刺激不足...

  • 骨关节炎滑膜炎 方药薏苡仁除湿消肿法

    骨关节炎滑膜炎 方药薏苡仁除湿消肿法

    国医大师刘柏龄长期致力于骨伤科疑难病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师聆听教诲,现将刘柏龄应用活血化瘀、除湿消肿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赵某,女,46岁。2000年3月19日初诊。左膝关节肿痛半月余。有轻度外伤史,自服滑膜炎冲剂和壮骨关节丸,不见效果。诊查:左膝关节肿胀,两膝眼饱满,局部轻度压痛,皮温略高,浮髌试验(+),关节活动受限。X线摄片示:左膝关节间隙略增宽,胫骨髁间隆起变尖。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诊断:左膝骨关节炎、滑膜炎。 辨证:此系局部捩伤出血,积瘀与...

  • 大便经常秘结不通 增液汤方药加减

    大便经常秘结不通 增液汤方药加减

    大便经常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有便意而排便困难者称便秘。一般表现为大便燥结,排出困难,经常三五日或七八日才1次,有时甚至更久。便秘日久,常可引发其他症状,轻则可见腹中胀满,甚则出现疼痛、食欲减退、头晕脑涨、睡眠不安等症。长期便秘,还会引起痔疮、肛裂等。江苏省扬州市名中医张恩树主任医师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喜用中草药望江南通便,效果较理想。 望江南,味苦,性寒,入肝、胃经有清肝明目,健胃,通便,解毒作用,主治咳嗽气喘,头痛目赤,大便秘结,痈肿疮毒,蛇虫咬伤。《现代实用中药》有云:“(望江南)健...

  • 轻度脂肪肝伴肝功异常 治法方药

    轻度脂肪肝伴肝功异常 治法方药

    重庆市奉节县卫生学校副校长郑家本从医38年来,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泌尿、消化道结石、肝胆及胃肠疾病,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妇科疾病。脂肪肝的治疗属于需长期治疗的疾病,现节选郑家本治疗脂肪肝案有典型意义的几次治疗过程,供大家参考。 次某,45岁。2014年2月15日初诊。患者高血脂多年,轻度脂肪肝伴肝功异常1个月,停经近4个月,末次月经2013年10月17日,经色黯红,夹大量血块。2014年1月8日某三甲医院肝功检查:甘油三酯2.25mmol/L,总胆固醇7.34mmol/L,低密度脂蛋白4.56mmol...

  • 便秘病机概括 便秘治法方药

    便秘病机概括 便秘治法方药

    便秘是指排便困难或费力、排便不畅、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量少的一类病症,包括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饮食和运动习惯的改变或老年人气血津液亏虚,往往容易导致功能性便秘的发生,这尤其对老年患者的生活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困扰。西医治疗功能性便秘常应用导泻剂或类泻剂药物,但往往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且容易导致老年患者体内津液的进一步亏损。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采用畅气机、护津液、通大便的治法,临床疗效显著,且基本没有药物依赖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全国名中医王行宽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载,治学严谨,对...

  • 中医胆石症的论述 治则方药

    中医胆石症的论述 治则方药

    胆石症是胆汁郁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病或胆固醇代谢失调形成结石后引起的一种疾病,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胆石症的自然人群发病率约7.8%。据报道,胆囊结石与胆囊癌的发生有着较强的相关性,随着胆囊结石数量的增多,胆囊癌发病风险亦升高。目前胆石症的治疗仍以手术及内镜治疗为主,以熊去氧胆酸为代表的内科溶石存在着疗效慢、周期长、适应症窄等弊端。胆石症的外科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术中损伤、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结石复发等问题仍困扰临床医师。 中医关于胆石症的论述首见于《灵枢经·胀论...

  • 中医方药护胃治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慢性胆囊炎

    中医方药护胃治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慢性胆囊炎

    全国名中医赵文霞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首届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赵文霞不仅专于诊治肝系疾病,对脾、胃、胆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遣方用药更是精准巧妙。现就赵文霞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慢性胆囊炎经验略陈固陋如下。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指因过多胆汁反流引起的胃黏膜损伤性炎症性病变,可分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和继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其中发生于非手术胃的称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生于胃部手术或胆囊切除术后的称为继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胆囊炎是指由胆囊结石、高脂饮食所诱发的胆囊炎症性病变,据其发...

  • 瘀血头痛 辨治方药

    瘀血头痛 辨治方药

      头部外伤所致瘀血阻滞经络,络脉瘀阻而致头痛经久不愈,或因头颅血管病变而致血行不畅、血脉痉挛等等,皆可致瘀血头痛,是头痛中较为常见的证型。   辨治方药   临床表现:头痛经久不愈,一般痛处固定,如锥如刺,疼痛多于夜间或阴雨天加重,或有头部外伤史,或有脑血管硬化及血脂、血黏稠度偏高等病变,舌质常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沉细。此为瘀阻脑络。   治法:祛瘀通络,疏风止痛。可选用血府逐瘀汤或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   方药:柴胡、炒枳壳、当归、白僵蚕、桃仁各10克,川芎、赤芍各12克,生地15克,红花...

  • 胃脘痛 必当辨证审因投以方药

    胃脘痛 必当辨证审因投以方药

      胃脘痛之病情,虽有虚、实、寒、热或虚实并见、寒热错杂之殊,就其病因、病机推之,则可辨为气滞、血瘀、寒凝、火郁、食伤、停饮、中虚、津伤以及虫积等不同。故治疗时,必当辨证审因,相机立法,投以方药,可得而治焉。   气滞胃痛   胃脘部膨满作痛,其痛串走无定处,频发噫气,或呃逆不休,心烦易怒,屡欲太息,逢恚怒则胀痛增剧,食少口干,舌赤苔白,脉象沉弦而滑。治宜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方药:香陈理气汤(自拟方)。处方:香附15克,陈皮20克,柴胡15克,紫苏15克,枳壳10克,麦芽20克,木香4克,薄荷8克。加减...

  • 治气虚头痛 辨治方药验案举隅

    治气虚头痛 辨治方药验案举隅

      头为诸阳之会,气虚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头痛绵绵,清窍不利。气为血之帅,气升则血升,且气血互生,故气虚者往往血虚;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肺主气,故气虚头痛,与脾气的升发输布、肺气的宣降治节,密切相关。   辨治方药   临床表现:头痛绵绵不愈,时发时止,倦怠乏力、畏寒少气;或遇劳则剧,食欲不振;或说话吃力,声音嘶哑;或反复感冒,鼻塞流涕;或视力减退,目畏强光;舌质淡,脉虚大而空、或细弱。   治法:益气升清,祛风降浊。以补中益气汤加减。   基本方药:黄芪15克,党参、白术各12克,当归、防风...

  • 头痛昏重中医辨治方药

    头痛昏重中医辨治方药

      脾主运化水湿,脾失健运,湿聚为痰为饮,痰饮中阻,清阳不升,故清窍蒙蔽而致头痛;或肝失疏泄,诸气愤郁,可致痰饮上逆而致头痛。   辨治方药   临床表现:头痛昏重,或呕恶痰涎,或胸脘痞闷,或便溏尿少,或身体偏胖,舌苔白腻,脉滑。   治法:温化痰饮,健脾降浊。   基本方药:桂枝10克,茯苓、泽泻各15~30克,猪苓、白术、白芍各15克,吴茱萸、炙甘草各6克;水煎日服1剂,分3次餐后1小时温服。   方解:本方即五苓散加白芍、吴茱萸、甘草组成。方中主以五苓散加炙甘草,健脾利水,温化痰饮;加...

  • 晚上失眠怎么办 中医核心方药随证方药

    晚上失眠怎么办 中医核心方药随证方药

      失眠,古称“不寐”,又名“不得卧”“不得眠”“不能眠”等。失眠可仅仅是某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而表现于疾病的过程之中,笔者认为此种失眠可称为“继发失眠”。本文所述之“失眠”指一个独立的疾病,即“原发失眠”。失眠病机十分复杂,“原发失眠”的病机及其形成的证候,常以阴虚为主,精虚次之,阳虚又次之,而气机不畅、虚实寒热夹杂则系常见病机...

  • 失眠十多年 中药汤剂方药

    失眠十多年 中药汤剂方药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患者张先生,诉说其因学习劳累引起头晕、失眠十多年,整天昏昏欲睡而求治。 失眠症,主要原因是患者精神方面过度紧张和兴奋,或是长时间用脑思虑过度;也可由于疼痛、环境不安静或服用兴奋性饮料或药物等原因引起。中医中药治疗,宜滋补肾阴,清心宁神为主,谨献上中药内服汤剂方药如下: 党参15克,黄芪15克,黄连3 克,茯苓10克,朱砂5克,杜仲12 克,生地12克,当归身15克,丹参12 克,酸枣仁12克,桂圆肉15克,五味子12克,灯心草5克,炙甘草6克,川芎6克,白芷6克。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

  • 治病毒性脑炎辨治方药

    治病毒性脑炎辨治方药

      编者按: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在农村和社区常见病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很多中医名家在基层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湖南省名中医袁长津主任医师曾在基层医疗实践多年,擅用中医药辨治常见病,本栏目将连续刊出,敬请关注。   专家简介   袁长津,男,湖南中医药大学二附院主任医师,湖南省名中医,全国第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名医工作室”。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从事中医工作四十...

  • 主治爪甲空虚症 方药组成

    主治爪甲空虚症 方药组成

    方药组成 组成:女贞子60克,旱莲草60克,枸杞子60克,五味子30克,沙苑子60克,白蒺藜30克,熟地黄60克,当归60克,白芍30克,金樱子30克,龟板胶60克,地骨皮60克,牡丹皮60克,柴胡30克,陈皮30克。 加减:有虚汗加浮小麦、霜桑叶;便秘加玄参、郁李仁;心烦急躁加生栀子、炒栀子;舌尖红赤加麦冬、生百合。 功效:滋阴养血,补益肝肾,清热疏肝。 主治:爪甲空虚症。 用法:上药3剂,共煎煮3次取液混合,约800毫升,再放锅内加热,煎煮至500~600毫升,边搅拌边加蜂蜜...

  • 老年痴呆症难治病 方药组成典型病例

    老年痴呆症难治病 方药组成典型病例

    老年痴呆症是当今难治病。老年痴呆大多为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而其中血管性痴呆以老年人居多,常易发于中风病之后。临床表现为智力进行性下降,记忆、判断、计算等认知功能障碍,并可伴有情感障碍、行为及人格异常。呆傻愚笨,智能低下,失算、善忘,神情淡漠,寡言少语,反应迟钝,严重时喃喃自语,闭门独居,苦笑无常,理解力、执行力、判断低下,并伴有食欲不振,疲劳无力,头昏目眩,腰腿困乏等。 老年痴呆的认知障碍属于中医“遗忘”“健忘”“呆病”&ldq...

  • 胃火炽盛证 治法清胃泻火 方药白虎汤

    胃火炽盛证 治法清胃泻火 方药白虎汤

    李某,男,26岁,2013年4月24日就诊。 主诉:饥饿难忍,进食复饿1月加重7天。 现病史:起病于1月前患感冒、鼻塞、头痛、发烧,自服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每次1粒,日服2次,连服3天,症状消失。间隔3天出现,等不到早、中、晚进餐时间,就感觉肚里饥饿,未引起重视,就忍受着饥饿折磨,照常工作。由于症状逐渐加重,饥饿难忍,影响工作,呈做过相关检查多次未发现异常。刻下症:饥饿难忍,每天须进食6~7次。2小时后复饿重现,得食暂缓解,甚者晚上再进餐,否则苦诉饥饿难以忍受,饥饿得睡不着觉。微渴,软便、一日排3~4次。无多...

  • 吐血中医辨治方药

    吐血中医辨治方药

      吐血是血从胃中经口吐出或呕出。常夹有饮食残渣。多因胃中积热,或肝火犯胃,而损伤脉络所致。有部分因为中气虚损,血失统摄而致吐血。另外,某些急性热病出现热伤营血证时,亦可出现吐血。   辨治方药   胃中积热型   吐血色红或紫暗,或夹有食物残渣,多伴有脘腹胀满或痛,嗳气或呕逆,口渴或干苦,大便秘结等症,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胃泻火,降气止血。   基本方药:大黄、黄芩、侧柏叶各10克,代赭石、白芍各15克、黄连、法半夏、甘草各6克;水煎日服1剂,分3次餐后1小时服。   方解:方中主以大...

  • 治腹部痞满隐痛 方药三才汤加减

    治腹部痞满隐痛 方药三才汤加减

    张某,男,24岁。 主诉:脘痞、纳差5月。 现病史:患者于5月前进食火锅后出现上腹部痞满,隐痛,食欲减退。症状逐步加重,6月初在某医院行胃镜检查,报告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给予“奥美拉唑,多潘立酮”等口服,效果不佳,就诊中医,现症见:精神萎靡,形体羸瘦,怠倦乏力,口唇干燥,腹平软,左上腹压痛,舌红少苔,脉弦细。 中医辨证:胃气阴两伤。 治法:补益气阴。 方药:三才汤加减 组成:人参10克,天冬6克,生地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天花粉10克。水煎温服,每日1剂,...

  • 散寒治咳喘 方药用小青龙汤加减

    散寒治咳喘 方药用小青龙汤加减

      咳喘,简言之,即咳嗽与喘两个症状都有,是肺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咳喘证在临证中较常见,不易治愈。咳喘日久,后期一般也合并有多脏腑病变。如不及时治疗或久治不愈,很容易出现“喘脱”危侯,甚则死亡。咳喘病因一般分为外感与内伤,病机有寒热虚实之别,也有兼而有之者,临证时需仔细辨别。寒饮咳喘为咳喘证型之一,其主要症状为:咳喘反复发作,遇气候变冷或受凉后更明显,痰白多清稀,夜间更甚,活动后喘更明显,或发热,或不发热,恶寒,或畏寒喜热,不欲饮水,面色多见晦暗,舌暗或紫暗或淡暗,苔白或白腻,脉弦紧或沉弦...

  • 咳血 辨治方药治咳嗽咯血

    咳血 辨治方药治咳嗽咯血

      咳血,又称咯血。指咳嗽时,血自肺中经气管咯出,或纯血鲜红,或痰血相混,均称为咳血。主要由于外邪犯肺,或阴虚火旺,而致肺络受损,血溢气道,咳嗽而出。   辨治方药   中医辨治咳血一证,一般分为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燥气犯肺、肝火犯肺、肺肾阴虚、气不摄血等7种类型进行论治。咳血为病,总以肺为主。肺为华盖,主气,故表邪易犯,气郁化热;肺为储痰之器,痰热蕴结,难免咳喘气逆;肺为金脏,火克金,阴虚火旺,每灼伤肺脏。总之,肺为娇脏,肺络易损,表邪犯肺、痰热壅肺、阴虚火旺,皆可损伤肺络而致咳血。而从临床实际来看,...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