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参
-
肺癌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
曾某某,女,65岁,湖南邵阳市人。 患者于2011年4月起,因受凉感冒出现咳嗽,咯白痰,量较多,曾出现痰中带血丝1次,色鲜红,量少,伴胸闷,活动后气促。遂至当地医院行抗感染治疗。于2011年5月6日至我院行CT示:左上肺肿块性质待定,左上肺癌可能性大;右肺多发结节,疑为肺内转移瘤,纵膈淋巴结肿大,双侧少量胸腔积液。门诊以:左肺癌?于2011年5月10日收住我科。于2011年6月16日在局麻下行CT模拟定位下肺穿刺,活检病理:分化好的腺癌。予2011年6月21日至7月25日行化疗2周期,化疗过程中求吾师中药治疗。 症...
-
沙参麦冬饮治剥脱性皮炎
李某,女,68岁。半月前颈部、腹部、双上肢、腰部、双小腿被蚊虫叮咬后皮肤发痒,自行用雄黄酒、红花油外搽。两小时后局部皮肤潮红,并逐渐扩展蔓延至头皮、颜面、躯干、四肢,呈现出大片状弥漫性红色皮损,上覆细薄糠状鳞屑,痒感剧烈。在社区服务站,静脉注射葡萄糖、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地塞米松,外用肤轻松软膏、哈西奈德乳膏数日,皮疹未消。查见除上述皮损外,触之有灼热感,患者口渴欲饮,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诊断为剥脱性皮炎,辨证为外中药毒,入里化热,伤阴化燥所发。治宜滋阴清热润肤、解毒止痒,予以沙参麦冬饮...
-
治慢性咽炎 沙参黄菊花金银花
黄柏煎液雾化治慢性咽炎 取黄柏30克,加水150毫升,煎煮至100毫升。使用时每次取5毫升装入雾化瓶中(药液温度保持在25℃-35℃),一端接氧气,打开氧气便可雾化吸入。如无氧气用空气压缩机亦可,每日1-2次,4-5天为1个疗程。 慢性咽炎服药茶治 气温下降,不少慢性咽炎患者反复 出现胸闷、咽喉部异物感、咽痒咳嗽等症 状,可以自制慢性咽炎茶饮用,能起到良 好的缓解效果。 取沙参、黄菊花各10克, 金银花6克,生甘草5克,加水煎煮代茶 饮。沙参具有养阴润肺、止咳利咽的功 效,而金银花配...
-
声音嘶哑慢性咽炎 沙参苦丁茶
沙参是常用的滋养药物之 一,其性微寒,味甘、苦,归肺、胃 经,具有养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 效。《本草从新》说它“专补肺阴, 清肺热,治久咳肺萎”。传统上,沙 参的功用一是用于阴虚肺燥或阴 虚津亏、口干咽燥、大便干结等 症;二是用于治疗肺结核等。 声音嘶哑多由肺阴不足或伤 风感冒以及声带过度疲劳引起, 易感人群容易因声带过度疲劳而 感到唾液缺乏、说话底气小足、声 音发嘶等。老年人津液不足、声爵 嘶哑也是常见症状,如果用药物 进行调理,首先便应选择沙参。 其方法是取沙参15克,玉 竹、麦冬各...
-
沙参凤蜜汤巧治咽喉炎
我患有慢性咽喉炎多年,服用多种药物,均未治愈。后来,一位朋友告诉我一个中药方,我用过之后,咽喉炎果真治好了。具体方法为:北沙参、麦冬各10克,凤凰衣(鸡蛋内膜)5克,蜂蜜1匙。将它们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隔水蒸熟(水开约20 分钟)后,去渣稍冷后服用。同时禁烟酒,忌食辛辣食物及强刺激调味品,多饮淡盐开水。连服10天后,喉炎症状可消失。 北沙参养阴清肺、祛痰止咳;麦冬养阴生津、洲肺清心;凤凰衣滋阴、利咽、止咳,3药合用,共同发挥滋阴利咽、生津润燥功效,因此,对于慢性喉炎阴虚肺燥者有一定疗效。 广东惠州 罗美娟...
-
慢性浅表性胃炎“胃脘痛”百合生地北沙参
慢性浅表性胃炎 陈某,女,57岁,2017年10月6日初诊。缘患者于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隐痛,微有灼热感,嘈杂似饥,时有嗳气、反酸、无恶心欲呕。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现症见:神志清,精神疲,胃脘部隐痛,微有灼热感,嘈杂似饥,时有嗳气返酸,偶有胸闷心悸,神情焦躁,头晕,无视物旋转,无腹泻,纳眠差,大便干结,小便正常。舌红少苔,脉细数。 处方:百合15克,生地10克,北沙参10克,麦冬15克,玉竹15克,白芍15克,甘草6克,柴胡10克,黄连5克,砂仁5克(后下)。 连服7剂后复诊,诉...
-
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燥伤肺阴 慢性支气管炎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胡佑志 慢性支气管炎属喘症、咳嗽范畴。发病因素为外袭侵袭,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脏腑功能失常以及久病体虚等,寒冷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慢性支气管炎发病严重时,造成心阳虚衰、心气不足,甚至喘汗致脱等。使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燥伤肺阴、津液亏损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处方:麦冬、沙参、扁豆、玉竹、山栀子、瓜蒌、浙贝母各10克,天花粉、杏仁、桔梗、桑叶各6克,甘草5克,丹皮、黄芩各12克。 加减:①口苦咽干、胸胁胀痛者,加海蛤壳、青黛...
-
燥咳论治 予桑杏汤 沙参麦冬汤
5、6月梅雨季,气候波动强烈,晴雨交替频繁,机体卫外不足,故发热、咳嗽患者颇多。发热易退,咳嗽却缠绵难解。此咳嗽夜重,气呛阵作,咳声不扬,痰黏白或淡黄量少,甚难咯出。若无痰,则可见咽喉干涩,但不思饮,或饮亦不解,伴见音哑、脘痞、纳呆、大便溏、口中干腻不爽,苔腻或白或黄,脉象初现寸关或寸关尺三部浮滑,但加压至中位,有濡、滑、满等象,后期脉象为气不浮,转呈濡满数、滑满数、郁满数、细濡数等。 此病按燥咳论治,予桑杏汤、沙参麦冬汤、二冬二母饮、清燥救肺汤等剂润肺止咳乏效。若按风热合邪论治,用华盖散、麻杏石甘汤、止...
-
张恩树用沙参麦冬汤治消渴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糖尿病。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认为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是引起消渴的原因,其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与肺、胃、肾三脏有关,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大法。 沙参麦冬汤源于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原方由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冬桑叶、生扁豆、生甘草组成,具有清养肺胃、润燥生津之效,主治燥伤肺胃或肺胃阴津不足,咽干口渴,或热,或干咳少痰。临床上用于气管炎、肺结核、胸膜炎、慢性咽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