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
-
小青龙汤治疗感寒发热,头痛,脉沉细,或呕或咳,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肺痈肺痿,恶寒喘嗽,寒邪内蕴;伤风冒寒,咳嗽喘急,肺胀胸满,鼻塞流涕,或干呕热咳,或作渴。小青龙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小青龙汤的秘方制作方法,小青龙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感寒发热,头痛,脉沉细,或呕或咳,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肺痈肺痿,恶寒喘嗽,寒邪内蕴;伤风冒寒,咳嗽喘急,肺胀胸满,鼻塞流涕,或干呕热咳,或作渴。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小青龙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感寒发热,头痛,脉沉细,或呕或咳,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肺痈肺痿,恶寒喘嗽,寒邪内蕴;伤风冒寒,咳嗽喘急,肺胀胸满,鼻塞流涕,或干呕热咳,或作渴。...
-
小青龙汤治疗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咳嗽喘促,痰多而稀,不渴饮,或身体疼重,肢而浮肿,舌苔白,脉浮或浮滑。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溢饮;咳逆倚息不得卧;妇人吐涎沫。肺气不利,咳嗽喘急,胸膈烦闷,痰盛涎多,喉中有声,鼻塞清涕,头痛目眩,肢体倦怠,咽嗌不利,呕逆恶心。时行风邪在肺,咳嗽喘急多痰,而阴寒气甚,邪不易解者;瘟疫,若伤风兼寒而发热咳嗽者;外感之嗽,若冬月寒盛气闭,邪不易散者;实喘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小青龙汤的秘方制作方法,小青龙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咳嗽喘促,痰多而稀,不渴饮,或身体疼重,肢而浮肿,舌苔白,脉浮或浮滑。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溢饮;咳逆倚息不得卧;妇人吐涎沫。肺气不利,咳嗽喘急,胸膈烦闷,痰盛涎多,喉中有声,鼻塞清涕,头痛目眩,肢体倦怠,咽嗌不利,呕逆恶心。时行风邪在肺,咳嗽喘急多痰,而阴寒气甚,邪不易解者;瘟疫,若伤风兼寒而发热咳嗽者;...
-
小青龙汤治疗下肢水肿案一则
宋某,女34岁,2020年7月初诊。诉下肢水肿一月余。每逢下午下肢水肿,恶寒,下肢肿胀发紧,上肢亦肿胀,但是不明显,恶寒明显,身体困重,懒惰嗜睡,饮食二便正常,烦躁,口稍渴,但不想喝水,舌淡红苔水滑,脉浮弦有力。方药:生麻黄10g,桂枝15g,生白芍15g,炙甘草10g,干姜15g,细辛3g,五味子6g,清半夏12g。7服,日1服,水煎温服,日分2次服。早中服,天黑不服。 此患者拿药之后并未复诊,后带其母亲看病,询问得知7服药吃完已愈。 案:此患者是个典型的溢饮。她的水肿并不是阳虚水饮不化的状态...
-
散寒治咳喘 方药用小青龙汤加减
咳喘,简言之,即咳嗽与喘两个症状都有,是肺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咳喘证在临证中较常见,不易治愈。咳喘日久,后期一般也合并有多脏腑病变。如不及时治疗或久治不愈,很容易出现“喘脱”危侯,甚则死亡。咳喘病因一般分为外感与内伤,病机有寒热虚实之别,也有兼而有之者,临证时需仔细辨别。寒饮咳喘为咳喘证型之一,其主要症状为:咳喘反复发作,遇气候变冷或受凉后更明显,痰白多清稀,夜间更甚,活动后喘更明显,或发热,或不发热,恶寒,或畏寒喜热,不欲饮水,面色多见晦暗,舌暗或紫暗或淡暗,苔白或白腻,脉弦紧或沉弦...
-
寒饮咳喘 张仲景用小青龙汤治之
张仲景用小青龙汤治疗寒饮咳喘证,什么是寒饮咳喘呢?也就是寒性的水饮引起的咳嗽、气喘病,这种咳喘病的表现特点,兹通过一个病例加以说明。 寒饮咳喘的特征 2006年10月份初的一次晚诊时,进来一位50多岁中年女士,她的装束打扮引起了我的注意,外披棉袄,内穿两个毛衣,脱掉棉袄,见前胸与后背都有凸起物,看我有疑,这位女士就从衣服内取出两件东西,一看是两个大热水袋,前胸放一个,后背放一个。病人对我说,她患支气管哮喘多年了,一到秋冬季节天气寒凉时哮喘就会发作,发作时胸部憋闷,气喘不能平卧,睡觉时须背后垫...
-
小青龙汤治咳喘
小青龙汤出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是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证的效方。本方由麻黄、白芍、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6味组成。哮喘辨证属寒实者(又名冷哮),首先可考虑用本方治疗。症见喘息气促,喉中有哮鸣声或水鸡声,咯痰色白清稀,或多泡沫,胸膈胀闷,面色晦滞,口不渴或口干不欲饮,舌苔薄白或白腻,舌面滑润,脉弦滑或浮紧等。临床可辨证加减,如在喘而无热的情况下,可去桂枝、白芍;汗出较多时,可去桂留芍,以敛阴和营;冷哮患者素体阳虚,或由于病情演变,阴盛阳微,尤其是肾阳亏虚,摄纳失职,在治疗时既要温肺平喘,又要扶...
-
小儿哮喘方用小青龙汤
彭宝宝,男,3岁。2011年4月13日初诊。因反复咳喘1年,加重1天就诊。曾多次就诊于儿科,诊断为:小儿支气管哮喘,其有过敏性鼻炎史,每因受寒及疲劳而发作哮喘。静脉用药、口服西药效果不佳。症见咳嗽,伴气喘,咯泡沫样白色稀痰,微有恶寒,无发热、无吐泻,察其舌淡红苔白,诊其咽红,扁桃体Ⅱ度肿大,听诊两肺可闻及哮鸣音,脉浮紧。此乃风寒之邪侵于肺卫,肺失宣肃,肺气不利,内引伏痰所致气机升降不利,治宜温肺散寒,化痰定喘,方用小青龙汤加葶苈子:炙麻黄5克,桂枝8克,炒白芍10克,淡干姜6克,炙甘草6克,姜半夏10克,五...
-
咳嗽十余年 辨证外寒内饮 处方小青龙汤加减
□ 黎崇裕 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某,女,45岁,2016年3月1日初诊。 主诉咳嗽十余年。患者从十多年前感冒后一直咳嗽至今,头部、背部、双上肢遇冷后咳嗽加重,每次咳嗽时有少量白痰,每逢春季则咳嗽加重,大便黏软,舌淡苔薄黄白,脉细滑。另有慢性咽炎病史,患者为此咳嗽多方求治,中西药叠进,疗效不佳,又因珠海春季雨水增多,咳嗽严重,经朋友介绍来诊。 诊断:咳嗽。 辨证:外寒内饮。 处方:小青龙汤加减。 用药:桂枝尖10克,杭白芍10克,北细辛6克,淡干姜...
-
小青龙汤合四君子汤治咳嗽
咳嗽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多因六淫外邪乘虚而入,伤及肺系,肺失宣降所致,临床以风寒、风热、燥邪咳嗽多见;内伤咳嗽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内干于肺所致,它分为肺脏自病和他脏及肺两种,如痰湿蕴肺,肝火犯肺等。临床中的咳嗽包含很多证型,其中多种病例都涉及兼夹证型,这就需要医生认真细致的询问病人,从而更准确地辨证论治。 跟师王步青老师抄方,见咳嗽每多兼夹证型,常需合方治疗。现举病案说明之。 范丽娜,女,37岁。2014年10月18日来诊。 患者主诉间断性咳嗽3年,受...
-
小儿鼻塞流清鼻涕方用小青龙汤化裁
熊某,男,3岁,于2015年3月24日初诊。其母代述:小儿鼻塞、流清鼻涕2周。现小儿鼻音重,鼻塞,流清鼻涕,无发热,睡中打鼾,大便不调,苔白厚腻,脉略紧。上周因发热惊厥曾在本院儿科住院治疗,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经输液治疗后烧退出院,但一直鼻塞、流清鼻涕至今未愈,故而来诊。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志龙教授认为,此患儿现虽没有恶寒等症,但是结合病史考虑是外寒内饮证,当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方用小青龙汤化裁。 处方:细辛3克,法半夏5克,炙甘草3克,生姜片3克,桂枝尖5克,白芍3克,五味子3克,炙麻黄3...
-
风寒恋肺型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病篇。后世治外感痰喘者,多以它为主方,国医大师李佃贵对此方驾御熟练,临床医治痰多久咳,效果甚佳。 张某,男,45岁,于2018年5月13日初诊。患者于就诊前半年开始咳嗽,阵发性,夜间加剧,影响睡觉,遇冷空气、影响味加剧,咳痰量少色白,伴后背发凉,经常厚衣加身,冬季甚至夜间需穿棉背心就寝。曾多家医院就诊,服抗生素及多种中成药医治效果不佳。刻诊:咳嗽、少痰、背部怕冷、欲加衣被、咳嗽常遇冷空气、影响味等加剧,夜间重,纳食尚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 确诊:风寒恋肺型...
-
小青龙汤浴足 穴位贴敷治疗咳喘的经验详解
《伤寒杂病论》有丰富的外治法内容,近十余年来,笔者对其进行了梳理,并将其应用于临床而疗效颇佳。除对原著中的外治法拓宽应用之外,还将书中内服汤剂变为外用。清代医家吴师机长于外治法,其在《理瀹骈文》中指出,“变汤剂为外治,实开后人无限法门”。临证时凡遇不愿服药者,或服药困难之病,便可把内服汤剂变为外用,亦殊途同归而取效甚捷。本文将小青龙汤浴足、穴位贴敷治疗咳喘的经验体会分述如下,与同道共赏。 小青龙汤释义 小青龙汤方证出现在《伤寒论》第40、41条,《金匮要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