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方药 第13页

方药 第13页

  • 喉原性咳嗽 祛风润燥止咳方药

    喉原性咳嗽 祛风润燥止咳方药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赵作伟   张某某,女,43岁,因咽喉部干痒咳嗽2个月于2017年11月12日首诊。患者素有慢性咽炎,常感咽部干痒不适。2月前因感冒引起咳嗽,经治感冒愈但遗留咽痒咳嗽不止。屡服消炎药、止嗽立效丸及止嗽散汤剂等不效迁延至今。现症:咽喉干痒,痒则引咳,每发则连续呛咳十余声,直至涕泪交流。无痰或仅能咳出少量颗粒状痰,痰咳出则感轻松。咳嗽白天较重,每早晚必咳一阵,夜里不咳。病来曾拍胸片和多次化验血常规,未见异常。   诊见:脉细缓,舌较淡少津,咽部不红。   诊断:喉原...

  • 糖尿病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理法方药的运用

    糖尿病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理法方药的运用

    糖尿病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是指糖尿病引起的肺脏组织学和功能变化的病变,是继发于糖尿病的以肺功能损害为特点的一种慢性并发症。老年糖尿病患者各脏器抵抗体力均明显下降,且免疫力降低,易合并细菌感染[1],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类型[2],且感染的发生与血糖、年龄等密切相关[3]。目前认为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机制涉及分子生物学、炎症免疫、氧化应激、肺部微血管病变等多种因素[4]。在治疗上尚缺乏全面有效的防治方法和药物,主要是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入抗炎、祛痰镇咳、解痉平喘、增强免疫的药物。但是这种方法多有自身的局限性,...

  • 反复咳喘2年加重1月 辨证方药

    反复咳喘2年加重1月 辨证方药

    裴永清,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京城名医。余有幸跟师学习,侍诊左右,师常言中医必“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师其法不泥方”,且以其数十年临证经验肺热咳喘方示教,使吾深受启发。今以医案阐述之,虽不能尽言师之全意,愿能助同道晓其理。   【典型案例】   高某,女,59岁。2016年10月25日初诊。   主诉 反复咳喘2年加重1月。该患者2年来反复咳喘,每于气候变化则病情复发加重,近1月因进食海鲜,复感寒后病情复发加重,咳喘,时喉中有喘鸣声,咽痒,咳吐...

  • 肺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辨治思路和方药

    肺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辨治思路和方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师承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国医名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张杰,长期从事《金匮要略》教学工作,临床实践50余载,学验并茂,擅用仲景方治疗各种内科杂症,师古不泥,颇有成效。现将其运用仲景方治疗肺系疾病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肺系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可归属于中医学“咳嗽”“哮证”“喘证”“肺胀”“痰饮”等范畴。《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

  • 过敏性哮喘方药 中医典型病案

    过敏性哮喘方药 中医典型病案

    过敏性哮喘是由变应原引发的过敏性哮喘疾病,易感人群容易出现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由炎症引起的症状。过敏性哮喘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疾病, 如果忽视治疗, 可以伴随终身。本病在中医学中属于“哮证”范畴。“哮证”是指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 甚则喘息不能平卧。病机以痰为主, 痰因肺脾肾功能失常, 津液凝聚而成。痰伏藏于肺, 复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过度等多种诱因而引起发作。但临床也发现许多因接触刺激性气体熏呛等引起。...

  • 小儿感冒后出汗较多 方药治则

    小儿感冒后出汗较多 方药治则

    小儿易感出汗方 小儿感冒后出汗较多,与体质虚弱、卫外功能失调有关,常表现为时时汗出,以头颈部多见。 治则:益气固表,和营敛汗。 方药组成:黄芪10克,炒白术5克,防风3克,白芍5克,桂枝3克,浮小麦5克,炙甘草3克。水煎2次混合,分2次温服。 功效:益气固表,补脾实卫,和营敛汗。 调护:小儿除了穿衣或盖被过多引起多汗外,与饮食也有直接的关系。肥甘厚味、麻辣膨化食品均可产生高热量,机体因虚弱不能及时代谢出去,熏蒸于外,而致多汗。...

  • 小儿哮喘反复发作 方药小半夏加茯苓白术汤合桂枝汤

    小儿哮喘反复发作 方药小半夏加茯苓白术汤合桂枝汤

    患者,女,7岁。哮喘反复发作多年,近日因外感牵动哮喘发作,入夜尤甚。现发热38.7℃,恶寒,咳嗽,头晕,食少,汗出较少,伴有呼气性呼吸困难与哮鸣音,咽喉梗阻感较明显,口渴不欲饮,咳喘剧烈时牵扯腹痛与呕吐,2日未大便。舌质淡,苔白腻,中间有2条裂纹,腹直肌挛急,脉沉细紧,心率112次/分,因近2日哮喘发作,患儿精神状态不佳,白天较萎靡。 诊断:小儿哮喘反复发作。 辨证:本病具有哮喘的病理基础,内外感召(外感引动夙疾),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与哮鸣音等,故患儿处于哮喘发作期,隶属于太阴病水毒表证;腹直肌...

  • 感冒发热 兼见鼻塞流涕喷嚏咳嗽 方药组成

    感冒发热 兼见鼻塞流涕喷嚏咳嗽 方药组成

    因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神气怯弱,感冒之后,容易化热,初起为寒象,可能第二天就转为热性表现,这一点也是和成人感冒不一样的。究其病因,小儿稚阴稚阳,肌肤娇嫩,脏气未充,肺脾尚虚,卫外不固,容易受到风邪的侵袭,以致阴阳失衡,营卫不调,外感风寒,入里化热。又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阳气相对比较旺盛,所以,感受外邪,更容易出现发热症候。 方药组成 玉屏风散加柴胡、黄芩、甘草。 功用 益气固表,补脾实卫,疏风散热。 主治 感冒发热,或同时兼见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症状。 方解 方中以玉...

  • 变应性咳嗽治则治法特色方药

    变应性咳嗽治则治法特色方药

    徐丽华运用祛风止咳方治疗变应性咳嗽经验 变应性咳嗽(allergic cough,AC)以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夜间咳嗽剧烈,吸入烟味、粉尘等可诱发或加重咳嗽。AC具有与哮喘类似的气道炎症,但有不同的功能异常,有研究表明其可能存在非特异性炎症[1],或Th1/Th2免疫失调[2],与哮喘有所差别。调查显示,AC占慢性咳嗽的比例为12.3%[3],反复咳嗽,久治不愈,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困扰。西医对于AC尚无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止咳、抗过敏等药物治疗。AC归于中医“咳嗽”&ldquo...

  • 清肺排毒汤是治疗新冠肺炎的经典方药

    清肺排毒汤是治疗新冠肺炎的经典方药

    清肺排毒汤是治疗新冠肺炎的经典方药,它的组成与疗效给人许多启发。首先是对经方治疗疫毒疾病的可靠性与科学性增强了信心;其次是扩大了临床视野,可将该方用于治疗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肺心病、肺部肿瘤等。大凡属中医咳嗽、哮喘、痰饮、胸痹等病范畴的肺系疾患,均可考虑加减使用。今就其组成、方义以及引申应用叙述如下。 组成与方义 组成: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射干,生姜,细辛,紫菀,款冬花,半夏,柴胡,黄芩,茯苓,泽泻,白术,桂枝,猪苓,枳实,陈皮,藿香,生山药。...

  • 发热方药:清暑益气汤加味

    发热方药:清暑益气汤加味

    刘某,男,7岁。缘患者6月16日突然发病,高烧至39.6℃。急入某医院住院治疗,诊为“小儿夏季热”。经打针、服药(用药不明。家属代诉:打了消炎针,吃了退烧药)连用3天,患儿体温仍在38.6℃~39.4℃之间。家属心急如焚,携患儿自动出院,求治于余。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气血。患儿精神疲惫乏力,口渴心烦,舌红而干,脉大而虚。 诊断:发热(暑热伤气,耗伤津液)。 治则:清暑泄热,补气生津。 方药:清暑益气汤加味:西洋参10g,石斛10g,麦冬10g,知母10g,...

  • 发热(邪阻少阳)方药:小柴胡汤

    发热(邪阻少阳)方药:小柴胡汤

    储某,男,61岁。2018年5月7日初诊。近10天,每天均继续寒热来往。伴胸胁满闷不舒,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大便不梗,耳似失聪,舌质淡,舌苔白厚腻,脉弦缓。 确诊:发热(邪阻少阳)。 治则:宽和少阳。 方药:小柴胡汤:柴胡12g,黄芩8g,生姜10g,大枣5枚,法夏10g,人参5g,陈皮10g。5剂。 患者服药3剂后,寒热来往已退;进药5剂后,康复。 患者因冰伏阳气,太阳之邪未解,邪陷少阳,故见来往寒热;一起伴见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明示邪传少阳。因为...

  • 发热伴咳嗽阵阵方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发热伴咳嗽阵阵方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戴某,女,4岁。因发热2天伴咳嗽前来就诊。告知2天前因饮食不节,当夜即发热,最高达39℃,伴咳嗽阵阵,咳痰不多,大便不畅。平时易感冒,咳嗽,且迁延不愈。脉浮数有力,舌淡红苔白厚,手心热、腹热、腹胀。诊断:积食、咳嗽。 方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颗粒:桂枝30g,赤芍30g,炙甘草20g,生姜30g,大枣24g,厚朴20g,炒杏仁20g。1服。冲水服用。1服未尽,即排大便,量多,酸臭味大,体温渐退,咳嗽亦轻。 效不更方,原方减量:桂枝10g,赤芍10g,炙甘草7g,生姜10g,大枣8g,厚朴7g,炒杏仁7g。...

  • 流感的三种主要证型与治疗方药

    流感的三种主要证型与治疗方药

    近日全国各地流感爆发流行,患者多以发热、恶寒、咽干、咳嗽以及腹泻,泻下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等为主。多数患者起病后发热迅速,并且退热较难、发热反复,且后期咳嗽迁延日久,缠绵难愈,究其临床表现,当属寒疫范畴。今天小编就与大家一同分享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特聘专家徐书老师是如何从伤寒六经辨治今冬流感的。 寒疫是感受寒邪所引起的具有较强染易性、易流行的一类急性发热性疾病,《温病条辨·寒疫论》载寒疫表现为:“憎寒壮热,头痛骨节烦疼,虽发热而不甚渴,时行则里巷之中,病俱相类,若役...

  • 耳闷耳闭自觉耳朵里面发肿 中医方药

    耳闷耳闭自觉耳朵里面发肿 中医方药

    龙胆泻肝汤出自《医方集解》,由龙胆草、栀子、黄芩、木通、泽泻、车前子、柴胡、甘草、当归、生地组成。临床上龙胆泻肝汤应用较广,可以治疗带状疱疹、盆腔炎、带下病、绣球风等以湿热下注为主要证候的疾病,同时对于肝经实火上扰的疾病也有较好疗效,举例如下。 患者女性,55岁。因耳闷耳闭一个月来诊。患者诉一个月前因为感冒后出现耳闷耳闭,自觉耳朵里面发肿。近一周又出现鼻塞、咳嗽咳脓痰,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腻,脉细滑,耳闷耳闭白天加重。 本患者肝经实火上扰,故出现耳肿、耳闷耳闭,湿热下注故大便不畅、小便黄。而鼻塞...

  • 主治小儿暑热方药

    主治小儿暑热方药

    暑热证中医称为“疰夏”(或苦夏),认为是幼儿体虚感触暑热之气所造成的。暑热证一般分暑伤肺胃、下虚上盛两种证型,前者主要与肺胃阴虚有关,医治以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为主;后者多因脾肾阳虚复感暑邪所造成的,医治建议温下清上、护阴潜阳为主。小儿暑热证,又称夏天热,是3岁以下婴幼儿特有的热性病,临床以长时间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为特征。下面推介一个治小儿暑热症的简效方。 治则:温下清上,伏阴潜阳。 主治:小儿暑热,症见发热、精力萎靡、面色少华、虚烦不安、口渴多饮、纳呆、便溏、汗闭...

  • 湿郁发热 方药:三仁汤加味

    湿郁发热 方药:三仁汤加味

    张某,男,46岁,已婚,2010年8月12日初诊。患者午后低热月余,体温在37.5℃~38℃之间,曾在某医院诊为不明原因发热。医治两周未见改进,故前来就诊。就诊时该患头胀昏眩,口中黏腻,胸脘痞闷,纳呆食少,汗出乏力,身热不解,伴见阵咳、咳痰不爽、色黄白相间,大便不畅,1日1次,小便量少,尿道口火热不适;舌淡红,苔黄腻,脉细而滑。体温37.8℃,血常规:白细胞9.5×109/L;余均正常。 确诊:湿郁发热。 治则: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方药:三仁汤加味:炒杏仁10g,生薏苡仁...

  • 儿童反复外感 六经辨证理法方药临床之经验

    儿童反复外感 六经辨证理法方药临床之经验

    易感儿童是指禀赋不实,反复外感,低热不已者。广东省英德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祝建华根据仲景六经辨证理法方药之旨,集多年临床之经验,选用《伤寒杂病论》柴胡桂枝汤用之,取其调和营卫、透邪达外、和解表里之法,不失攻中有补,常常收效喜人。今整理一案,以供赏析。 罗某,男,3岁半,2016年3月6日初诊。家长述患儿反复外感,三五天就要就诊一次,常见背部汗出受凉后,轻则鼻流清涕,重则当晚发热40°C,找西医对症治疗后,见汗出肢凉症缓。患儿家长因工作忙无法顾及,在患儿症状改善以后,往往不当一回事,患儿下次发作时如前一...

  • 痰饮咳喘 温肺解表 治则方药

    痰饮咳喘 温肺解表 治则方药

    痰饮咳喘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等多种疾病,病程多较长,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国医大师韩明向是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数十年致力于中医肺系疾病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积验甚丰,基于肺喜温而恶寒的理论,善用温法治疗痰饮咳喘。笔者跟师学习,现将其临床经验整理如下。 治疗方法 温肺解表,散寒蠲饮痰饮咳喘常因外感诱发,尤以感寒居多,治疗上既要外散风寒,又要内蠲痰饮。寒痰伏肺是哮喘发病的主要病理环节,而阳虚(或兼外寒)是哮喘发病的主要原因。韩明向临...

  • 逆转萎缩治则方药 慢性萎缩性胃炎

    逆转萎缩治则方药 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灶性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或消失,伴或不伴有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为特征的胃部疾病,且具有癌变的风险。一项多中心的全国性研究发现,受访人群中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患病率分别是25.8%、23.6%、7.3%,因此阻断或逆转CAG的发生、发展对胃癌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CAG属中医胃脘痛、嘈杂、痞满等范畴,临床实践证实中医药可以控制、截断胃黏膜萎缩的进展,甚至可以逆转萎缩。 全国名中医刘启泉是河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河北中医药大学教授,长期从事脾胃病的研究,并在CAG的诊疗中形...

  • 中医治疗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有较成熟的治疗方药

    中医治疗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有较成熟的治疗方药

    口腔溃疡简称“口疮”。口腔溃疡发作时疼痛剧烈,局部灼痛明显,严重者还会影响饮食、说话,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可并发口臭、慢性咽炎、便秘、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烦躁、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口腔溃疡因为常年反复发作苦不堪言。西医一般认为口腔溃疡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包括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营养不良、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西医治疗会补充维生素B族和微量元素,严重者会使用激素,如市面上很常见的“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

  • 六腑之咳的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

    六腑之咳的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

    《素问·咳论》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梁宏正在数十年临床实践中,系统研究了“六腑咳”的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现整理总结如下。 六腑之咳乃病位传变于脏与腑之间,其传变是按脏腑之间表里关系而发生。由于表里相合脏腑的经脉直接属络,其病气可以相互移易,正所谓“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素问·咳论》)。六腑咳的表现均反映了本腑各自功能失常的特点。...

  • 喉乳头状瘤 中医病因病机治法方药

    喉乳头状瘤 中医病因病机治法方药

    支楠治疗小儿喉乳头状瘤学术思想与经验 喉乳头状瘤 (laryngeal papilloma, LP) 是喉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任何年龄均可患病, 10岁以下儿童尤为多见, 又称小儿喉乳头状瘤 (juvenile laryngeal papilloma, JLP) 。目前认为本病由人乳头状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感染所致, 儿童发病以HPV6、HPV11感染为主[1], 其中, 感染HPV11患儿发病年龄更小, 病灶性状及临床症状更严重[2]。JLP最常见的发病部位...

  • 痄腮 流行性腮腺炎方药应用 验案一则

    痄腮 流行性腮腺炎方药应用 验案一则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见,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该病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常见的并发症为病毒性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 病因病机 江苏省扬州市名中医张恩树认为该病因感受风温邪毒,壅阻少阳经脉而引起,其主要病机为邪毒壅阻少阳经脉,与气血相搏,凝滞耳下腮部。风温邪毒从口鼻肌表而入,...

  • 嗅觉失灵8年方药用通窍活血汤

    嗅觉失灵8年方药用通窍活血汤

    患者齐某,男性,63岁,2017年7月10日初诊。患者经营熏鸡店20余年,患嗅觉失灵8年,给其生活带来巨大困扰。据患者自述,无论是厨房里的香味还是厕所里的臭味,均闻不到,做饭炒菜时烧焦烧糊是常有的事。夫妻二人常因此生气吵架。经多家三甲医院及大小诊所施治,中西医皆用,久经治疗,均未见好转。刻下:双侧鼻孔通气,但闻不到任何气味,有时偶尔闻到一点时好像感觉鼻腔里的鼻梁塌下来堵住鼻腔,短时过后又闻不到任何气味。无头痛、发热、恶寒、喷嚏、流涕,饮食、二便均正常,身体无其他不适。舌质淡暗,脉细涩。 诊断:鼻窍络脉瘀阻...

  • 宣肺法与宣肺方药刍议

    宣肺法与宣肺方药刍议

    •宣肺药主要有两类,即解表药与化痰药。这反映了宣肺的两种形式:解表药通过发汗以解除表闭而达宣通,重在解决宣发的通路问题;化痰药则通过化痰祛壅而达宣通,重在解决肺脏自身的塞滞问题。 •宣肺为临证常用治法,涉及范围颇为广泛。概括而言,通过宣肺,可以收到止咳、平喘、通腑、透疹、利水等效果。 宣肺,即宣通肺气,适用于肺气不宣证。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宣肺在临证中颇为常用。而从文献资料来看,关于本法的认识并不一致,表述也较为杂乱,让人莫衷一是,难以把握。兹对其加以梳理分析。 肺宣...

  • 面神经麻痹针灸治则方药

    面神经麻痹针灸治则方药

    谢某,男性,64岁。突发左侧面神经麻痹2天伴有头痛便秘口苦。查体:左侧鼻唇沟变浅,左眼不能闭合,有半指缝间隙,流眼泪,左侧口角漏涎,舌质红舌苔薄白。血压138/75mmHg。长桑君脉法,双关见骨脉二级,双尺凹陷,中气下陷。肺气虚(经常咽喉疼痛,感冒咳嗽有痰)。左寸浊硬。人迎、气口均一盛,病在少阳肝胆。伤寒脉法,双侧脉浮而数,紧弦滑。病在少阳、阳明,阴不足阳陷入中,结胸。 治则:黄芪建中汤、小柴胡汤、秦艽汤加减。 方药:葛根20g,黄芪20g,桂枝10g,白芍10g,甘草6g,生姜6g,大枣4g,...

  • 治疗痴呆健忘病 中医方药探源

    治疗痴呆健忘病 中医方药探源

    韩冠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痴呆经验 痴呆是以获得性认知损害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表现为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等多方面受损。痴呆的类型多样,分为阿尔茨海默病、路易体痴呆、额颞叶变性、血管性痴呆及混合性痴呆等。其中阿尔茨海默病为最常见的类型,占痴呆的50%~70%[1]。痴呆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目前为止,西医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故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来控制延缓病情极其重要。中医治疗痴呆有一定的优势,可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平衡人体气血阴阳,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辨治思路与方药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辨治思路与方药

    岐黄学者朱明军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朱明军在内科急症、心血管病、老年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现将其益气温阳法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经验介绍于下。 病因病机 朱明军认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脉迟、头晕、心悸、胸闷、乏力、喜温恶寒等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学之脉迟症、心悸、眩晕、胸痹等范畴,病情严重者引起的阿-斯综合征,则属于厥症范畴。本病最大特点是迟脉,故中医切诊在对病窦综合征诊断中应为四诊之首。经过多年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朱明军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是阳虚、气虚,标...

  • 新冠病毒感染 中医经验方药

    新冠病毒感染 中医经验方药

    •正气未复,余邪未尽,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是“长新冠”的核心病机,其影响脏腑主要在肺脾,并波及其他脏腑。常见症状包括乏力、心悸、咳嗽、咽痒、失眠、耳鸣、听力下降、食欲不振,味觉、嗅觉减退或丧失,甚或长时间低烧不退等。经方不但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急性期效果良好,对“长新冠”同样具有显著的疗效。 新冠病毒感染急性期过后,多数人可恢复如初,但仍有部分患者会有一些症状长期存在,迁延难愈而成“长新冠”。“长新冠”可...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