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儿暑热

小儿暑热

  • 土龙膏治疗小儿暑热入心肺,身热烦渴,吐泻,小便不利。土龙膏秘方制作方法。

    土龙膏治疗小儿暑热入心肺,身热烦渴,吐泻,小便不利。土龙膏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土龙膏的秘方制作方法,土龙膏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小儿暑热入心肺,身热烦渴,吐泻,小便不利。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土龙膏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小儿暑热入心肺,身热烦渴,吐泻,小便不利。...

  • 小儿暑热的简易疗法

    小儿暑热的简易疗法

    小儿暑热症是夏季常见病,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主要由于小儿身体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不能很好地维持产热与散热平衡,排汗不畅,散热又慢,不能适应酷热环境所致。表现为发热、烦躁、易哭、唇于舌燥、口渴多饮、食欲减退、多汗、多尿、疲乏、消瘦。因主要发病季节为夏季,故又名“夏季热”。现介绍几则中医简易疗法: 三叶饮:荷叶、竹叶、薄荷叶各10克,水煎,取汤,加蜂蜜。代茶饮,可生津止渴,清热解暑。 西瓜皮荷叶饧:鲜西瓜皮、鲜荷叶各适量,煎汤代茶饮。 绿豆茶:绿豆250克,红枣15枚,煎汤,加白糖,温...

  • 小儿暑热症 清暑扶正为本方

    小儿暑热症 清暑扶正为本方

    郑某,男,2岁4个月。持续发热12天,同时伴少汗,多饮多尿,纳呆。查枕部热两足清,舌淡红,苔薄白,脉滑数。辨证为暑热交蒸,气阴两虚。治宜解暑清热,益气养阴。立方:太子参9克、香薷6克、薏仁9克、生扁豆9克、藿香5克、佩兰叶5克、生石膏15克、生谷芽9克、麦冬5克、甘草3克、乌梅5克。每日1剂,煎汤代茶频饮。 二诊:服药2天后,体温降至37.5°C,第3天降至37°C,4天后体温正常,诸症亦渐消失,后未再发。 体会:本病为小儿夏季热,又名暑热症,是由于小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善所致。治疗多采用扶...

  • 小儿暑热证 孙浩六鲜清暑汤

    小儿暑热证 孙浩六鲜清暑汤

    孙浩,男,1928年生,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国医名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仪征市“臣”字门中医儿科术第五代继承人。早年跟随其父孙谨臣学医,后又跟随当代中医儿科泰斗江育仁教授左右,临证擅治儿科内科杂症。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管理60年,出版著作《孙谨臣儿科集验录》《医学存心录》,发表论文160余篇。 组成:鲜金银花...

  • 主治小儿暑热方药

    主治小儿暑热方药

    暑热证中医称为“疰夏”(或苦夏),认为是幼儿体虚感触暑热之气所造成的。暑热证一般分暑伤肺胃、下虚上盛两种证型,前者主要与肺胃阴虚有关,医治以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为主;后者多因脾肾阳虚复感暑邪所造成的,医治建议温下清上、护阴潜阳为主。小儿暑热证,又称夏天热,是3岁以下婴幼儿特有的热性病,临床以长时间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为特征。下面推介一个治小儿暑热症的简效方。 治则:温下清上,伏阴潜阳。 主治:小儿暑热,症见发热、精力萎靡、面色少华、虚烦不安、口渴多饮、纳呆、便溏、汗闭...

  • 小儿暑热症三款药膳有防治作用

    小儿暑热症三款药膳有防治作用

      小儿暑热症,是炎夏酷暑时节婴幼儿常患的一种发热性病症,好发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表现为发热、烦躁、易哭,唇干舌燥,口渴欲饮,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形体消瘦等。下面三款药膳有防治作用。   芦根山药莲子粥   配料:莲子15克,山药30克,太子参10克,芦根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太子参、芦根淘洗干净后,加入1升水先煎20分钟,弃渣过滤后,放入洗净的莲子、山药、粳米。用文火慢慢煮成稀粥,再加入适量的白糖调至稀粥刚有甜味即可(注意不可过甜)。   功效:益气养阴,健脾宣肺。...

  • 小儿暑热症

    小儿暑热症

    入夏以来,有些孩子出现发热、口渴、多尿、出汗少的症状,服用退烧药物效果也不太明显,到医院检查却又查不出什么病,但到秋凉后会自然痊愈,这种疾病就是小儿暑热症。 小儿暑热症多发于周岁前后至2岁间,发病原因是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汗腺功能不足,出汗少,不易散热,不能正常维系产热与散热间的动态平衡,难以适应盛夏酷暑环境而发病。 小儿暑热症常表现为发热,天气越热,体温越高,口渴多饮,小便量多,无汗或少汗,烦躁易哭,食欲不振,甚至精神萎靡、嗜睡。多数历时1—2个月,长者可达3—4个月,直至秋凉后...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