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药 第15页
-
治疗迁延性肝炎验方【方药中】
方药中简介:1921年生于四川重庆,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国家科技进步奘评委、卫生部药品评审委、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方氏40年从师名医陈逊斋先生,1944年即在重庆执业, 1952年在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学习59-,长期从事中医理论和内科临床研究工作,理论造诣深,-l自床经验丰富,对肝病、肾病的诊治尤为擅长.提出了新的认识和有效系列方药,疗效卓著。 通讯地址: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邮码:100091 升麻甘草汤(方药中) 【主治】本方为治疗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之辅助方。一般与后面所述之加味一贯煎、加味异功散、...
-
判断妊娠脉要点 方药试探
现代医学技术发达,怀孕很快就可以通过抽血、B超、小便等方式检查出来,但这些检查不足以应对复杂多变的临床,如常有遇见在怀孕期间感冒用了感冒药之后月经推迟才知道其实当初已经受孕,或者去医院做体检,照了某光之后月经推迟才知道当初已经受孕,但往往此时悔之晚矣。 一般人在月经没有推迟之前是没有意识去了解是否受孕,而我们作为医生,很有必要在这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来保护好自己,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二来有能力尽早判断是否受孕,也是对患者负责,对生命的尊重。 判断妊娠脉要点 判断妊娠脉要点有二:一是肺脉和肝脉之间...
-
中西医理 通过理法方药四个程序治疗
现在西医大夫开中药的现象非常普遍,但大多不对证。 这样做不仅对患者的疾病治疗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还可能使病情加重。由于大部分西医大夫像开西药一样照着说明书开中药,而又没有经过专业的中医学习,并不能辨证论治,因此西医大夫开中药的做法值得商榷。 中西医理论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所以中成药的说明书与西药的说明书的使用方法有很大的区别。然而,许多没有系统学过中医,或者只是学了一些中医皮毛的西医大夫,却在大量使用中成药,甚至乱开中药处方。我了解到一个西医大夫,不懂中医,为了...
-
张学文教授 新观点新方药 治疗疑难病中药心得
张学文,男,陕西汉中人,陕西中医学院主任医师、终身教授,首届国医大师,博士、硕士生导师,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张老从事中医工作60余年,精通内科,尤擅长杂病、中医心脑疾病的治疗。 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治疗疑难病中药应用心得 牛膝分川怀,补消两擅长 牛膝,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平,其味甘苦酸,临床用途甚广。《神农本草经》载其“主寒湿痹痿,四肢拘挛,膝痛不可曲,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现代药理研究已知其对子宫和肠胃有收缩作用,并能扩张心脑血...
-
消食积经典方药——保和丸
保和丸是一剂经典方药,主要有消食、导滞、和胃等功效。无论成人、小孩都适用。成人主要由于暴饮暴食、过食油腻、饮食不节造成食滞、小孩主要是因为消化功能弱,或偏食过度,出现食欲减退、咯痰、大便秘结,甚至胃腹胀痛、恶心呕吐、舌苔厚腻等症状。 保和丸不寒不热、药性平和,是常用的非处方药物。用法与常见用量:口服,水丸一次6-9克,大蜜丸一次1~2 丸,一日2次;小儿酌减。 值得提醒的是,保和丸虽是一剂药性平和的经典药,但它的服用也有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食过凉、过甜、过油食物,宜减少食肉量,以免加重痰湿食滞;孕...
-
方药量效关系的特点
中药是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四个重要环节中直接落实到临床疗效的关键环节,包括了药味的选择和药量的确定。长期以来多数中医强调了对药味选择的准确性,体现在偏重于中医辨证论治的鸿篇巨论,却往往忽视了具体药量的确定把握。诚然药味的选择犹如定靶位的方向,这固然重要,但是药量的精准把握却譬如对靶位距离感的判断,决定了射靶的力道和技巧。这也许是中药复方,尤其是经典名方,虽大多经过千百年来临床验证,临床疗效肯定,但其中奥妙难以清晰明了的直接原因。很多医家在行医数年,摸索前行中终于发现了问题的关键,从而慨叹:中药不传之秘在药量...
-
中医方药进行迂回治病
医者治病,在多数情 况下,是有是病,即用是 方。如风热咳嗽,用桑菊饮 疏风散热、肃降肺气;肝气 郁结,用柴胡疏肝散畅达 肝气;胃寒痛,用良附丸温 中止痛……等,即是其例。 但是,有些病证,特别是一 些内伤杂病,久病一则按 有是病,即用是方治之,其 效不著,二则按上法治之, 反而弊多利少。如阴血亏 损之病,不受滋补,补则反 见腹胀腹泻等。在此情况 下,摆脱有是病,即用是方 之束缚,并采用方药给予 迂回冶疗,就能化弊为利, 也能收到治彼愈此的效 果。这种治法,在医书里, 是屡见不鲜的。中医所...
-
读《毛德西方药心悟》临证之纪实
近读《毛德西方药心悟》(毛德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一书,感触良多。毛德西教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医传承工作室导师,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是书汇集了毛德西教授从医50余年的临床经验和治学思想,其显著特点是突显丰富的临床经验,独具辨证论治的特色,对中医临床工作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临证之纪实 《毛德西方药心悟》记述了毛德西教授临床喜用、善用、常用之方剂180首,其中经方40首,时方46首,经验方44首,简易方50首。对于经方、时方、经验方,书...
-
方剂配伍因方药配伍选择用量
方剂配伍时,一般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选什么药,二是每味药用多少量。当药确定后,每味药的剂量成为影响方剂疗效的关键因素。如何选(确)定中药的用量,才能实现药物最好、最大的疗效和最少的不良反应呢?调控中药剂量一般有因人(患者、医者)施量,因时地(季节、地域)施量,因证(病因、病机、病位、病势)施量,因药(方)施量等原则。所谓因药施量就是依据药物本身因素而确定剂量。因药施量作为调控剂量的重要一环,施量时则要考虑中药质量、质地、性味、有毒无毒、配伍、剂型、用药目的、用法等多个因素。 因质量选择用量 质量...
-
止咳化痰的食物 止咳化痰偏方药膳
咳嗽,是肺气不利而引起的。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种。外感咳嗽是当人体由于某种病因而致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气候变化或气候的急剧异常变化,超过了人体适应能力时,风、寒、暑、湿、燥、火就成为致病的条件,侵犯人体而引起疾病的发生。止咳化痰的食物, 风为百病之首,一般都以风为先锋侵入人体而引起咳嗽;内伤咳嗽,主要为饮食、七情、劳倦、情志和生活上的失调,而伤害了肺气引起咳嗽。 不论外感咳嗽或内伤咳嗽,都是由于肺气不利而罹患的,因此,在治疗上,必须针对肺气而采取治疗、预防措施.方能收到较好疗效。止咳化痰偏方药膳 南...
-
风热感冒 食疗偏方药膳
风热感冒主要症状:发热,微恶风寒,头痛,鼻塞,鼻涕黄稠,咽喉肿痛,咳嗽痰黄稠。用辛凉解表药膳。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风热感冒多见于夏秋季,外感风热所致。中医认为,风热感冒是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的表证。 桑菊饮 【配方】菊花、桑叶各6克,白糖30克。 【制作】 1.将桑叶、菊花挑选干净,洗净,除去杂质; 2.将桑叶、菊花放人大杯内,加入白糖和沸水,浸泡3~5分钟即成...
-
祖国医药宝库 壮医方药
壮医方药是祖国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人民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经验和知识,壮医的方药,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还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传统性,其大量的行之有效的单方、复方、验方,秘方,干百年来在壮族地区被用做主要的医疗药方,为一代代壮族人民的健康繁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至今仍是广大壮族人民尤其是偏远的缺医少药的地区或山区的壮族人民赖以防病治病的有力武器。 壮族聚居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草木茂盛,四季常青,动植物繁多,山地广阔,矿藏十分丰富,因此,是中草药、动物药、矿物药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