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感冒

热感冒

  • 解表汤治疗麻疹前期或风热感冒,发热,鼻塞,流涕,眼泪汪汪,咳嗽,声音嘶哑。解表汤秘方制作方法。

    解表汤治疗麻疹前期或风热感冒,发热,鼻塞,流涕,眼泪汪汪,咳嗽,声音嘶哑。解表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解表汤的秘方制作方法,解表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麻疹前期或风热感冒,发热,鼻塞,流涕,眼泪汪汪,咳嗽,声音嘶哑。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解表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麻疹前期或风热感冒,发热,鼻塞,流涕,眼泪汪汪,咳嗽,声音嘶哑。...

  • 薄荷粥治疗中老年人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并可作炎夏防暑解热饮料。薄荷粥秘方制作方法。

    薄荷粥治疗中老年人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并可作炎夏防暑解热饮料。薄荷粥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薄荷粥的秘方制作方法,薄荷粥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中老年人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并可作炎夏防暑解热饮料。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薄荷粥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中老年人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并可作炎夏防暑解热饮料。...

  • 银翘合剂治风热感冒

    银翘合剂治风热感冒

      感冒,百姓常说的“感冒”实际是指两种疾病,即“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一般我们所说的都是普通感冒。普通感冒也称“上呼吸道感染”。   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提供治疗感冒的有效偏方:银翘合剂治风热感冒   [方 剂] 板兰根、银花、连翘各30克,荆芥10克(后下)。   [制用法] 煎成50%浓液,每服30-60ml , 1日3次,儿童酌减。服药后多饮水。   [加 减] 咳嗽加生甘草、桔梗、杏仁各10克。,咽喉肿痛加锦灯笼、山豆根各10克   [功 效] 主治风热感冒,咽红喉痛,目赤发热或咳嗽痰黄等。   [验...

  • 风热感冒常用的中医饮食偏方

    风热感冒常用的中医饮食偏方

      1.桑叶薄荷饮桑叶5克,菊花5克,薄荷3克,苦竹叶30克。做法:将上药用清水洗净,放入茶壶内,用开水泡十分钟即可,随时饮用。功效:本品对风热感冒既有辛凉解表作用,又可做为预防茶剂饮用。2.银花薄荷饮银花30克,薄荷10克,鲜芦根60克。做法:先将银花、芦根加水500毫升,煮15分钟,后下薄荷煮沸3分钟,滤出加适量白糖,温服,日服3~4次。功效:本饮剂解热作用较强,适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咽干口渴突出者。3.粉葛豆豉粥粉葛根10克,淡豆豉10克,葱白3茎(洗净),麦冬10克,粳米50克。做法:将粉葛根、淡豆豉、麦冬放入...

  • 风热感冒偏方

    风热感冒偏方

      方1         【组成】葱白头、生姜各30 克,食盐6 克。      【用法】共捣如糊,加白酒30~50 毫升,用纱布包,擦涂前胸、后背、手足心。然后安卧,3 分钟后汗出热退。      【主治】感冒发热。         方2         【组成】茶叶、葱白、胡桃、生姜、绿豆各等份。      【用法】水煎服。      【主治】感冒发热。         方3         【组成】茶叶5 克、薄荷2 克。      【用法】沸水冲泡后服。      【主治】风热感冒。         方4...

  • 风热感冒 食补偏方

    风热感冒 食补偏方

    风热感冒 :   临床表现 身热较重,微恶风寒,汗出不畅,头痛,咳嗽,痰黏或黄,咽喉干痛,鼻塞,流黄浊涕,口渴欲饮,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白菜根葱白汤】   配方: 大白菜根3个,葱白连须2根,芦根10克。   制法: 上三物以水煎煮10~15分钟即可。   功效: 辛散解毒,清热祛湿。   用法: 每日1剂,趁热分2次服用。   【西瓜番茄汁】   配方: 西瓜、番茄各适量。   制法: 西瓜用纱布绞汁;番茄先用开水烫,剥去皮,也用纱布绞挤汁液,然后将两汁合并即可饮用。   功效: 清热生津。   用...

  • 初秋风热感冒的食疗偏方

    初秋风热感冒的食疗偏方

    初秋气温不稳定,气候干燥。感冒病毒在空气中随处都有,如果身体体抗力差或者是稍微的饮食穿衣不当,就会引起流鼻涕、打喷嚏、浑身发冷等感冒的症状。而春秋季节交替季节,最容易引发的就是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如何预防初秋感冒的发生呢?   初秋风热感冒的食疗偏方   1、杭菊糖茶:杭菊糖30克,白糖适量。将杭菊花放茶壶内开水浸泡,加白糖适量。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适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发热患者。   2、生姜红糖茶:生姜10克,红糖适量。将生姜切片,用沸水浸泡,加入少量红糖,代茶饮。能散寒解表,温肺止咳,增进食欲,治疗风...

  • 治风热感冒方

    治风热感冒方

    紫苏、荆芥各15克,大青叶、四季青、鸭跖草各30克,加清水500毫升,浓煎,每日分3-4次服。适用于风热感冒。...

  • 小满前后防风热感冒

    小满前后防风热感冒

    立夏、小满两个节气气温回升很快,人们容易忽视高温对身体的影响。这时,骄阳易侵袭人们的身体,故风热感冒是这一时期的好发病。常表现为鼻塞、黄涕、怕风、自汗,兼有头痛、疲劳,重者腹泻。 应采取下面的办法予以防治。夏天太阳升得早,清晨空气清新,应早起到室外参加活动,如慢跑、打太极拳、做保健功、广播操等,以利于人体阳气的升发壮大,预防外邪的侵袭。饮食上可早晚服用杏仁粥。此粥可补益肺气,坚持服用可防病健身,预防风热感冒。其做法:甜杏仁50克,大米240克。将甜杏仁研成泥,加到淘净的大米中,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煮烂,即食即用。...

  •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与治疗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与治疗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辛温解表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流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辛凉解表药,代表方剂为银...

  • 风寒风热感冒防治便方

    风寒风热感冒防治便方

    感冒俗名“伤风”,是一种四季都可能发生的疾病,天 气时冷时热的时候,受凉受热,最容易得病,一般有头痛、 鼻塞、流鼻涕、打喷嚏、怕风怕冷、个身发烧等症。但由;于 气候的冷热和人体体质不同,又有风寒,风热的分别,治疗也应分别对待。 风寒 发烧怕冷,头痛,颈项活动不灵活,鼻塞,流清 涕,打喷嚏,咳嗽,吐痰稀白,浑身酸痛,不出汗,口不 干。脉浮有力,舌苔薄白。治疗宜用辛温解表,疏散风寒。 处方 (1)鲜葱头(切碎)5个 淡豆豉10克 生姜3片 水煎服。 (2)紫苏10克 路边荆15克 水煎服。...

  • 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有何区别?

    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有何区别?

    读者马先生:我前天感冒发烧,烧退后出现咳嗽、流鼻涕,打喷嚏,想买中成药吃,但感冒药的说明书上写的有的是治风热感冒,有的是治风寒感冒?请问二者有何不同? mifang.fuwenhao.com: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等。风...

  • 维族治风热感冒偏方

    维族治风热感冒偏方

    夏季患风热感冒者较多,主要症状为头痛、咽喉肿痛、咳嗽、流黄鼻涕等症状。维吾尔族民间广泛流传着一些治疗风热感冒的偏方,方法简单,疗效显著,不妨一试。 1.治疗鼻塞流涕 ①将生葫芦捣碎,挤出汁喝,并把葫芦渣塞进鼻孔;② 将洋葱切碎、压烂,用鼻子闻后贴敷于双足心;③把姜捣碎,与牛骨髓混合起来,贴敷在鼻子上。 2.治疗头痛 ① 取一块毛巾泡在羊奶里,持续敷在头上;②将小茴香、莲藕泡进1碗开水里,饮汁后将小茴香和莲藕压碎,贴于头上;③把檀香木放进用香菜挤出的汁里,然后抹在头上、手心;④孜然捣碎,用水泡后贴于头上。 3....

  • 刮痧治疗风寒风热感冒

    刮痧治疗风寒风热感冒

    感冒一年四季皆可发病,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由于外感病邪不同,感冒有风寒和风热之分。刮痧对感冒有效,特别对发热、鼻塞、咽喉疼痛、头痛症状的改善明显。刮痧后,应多饮热水,以助发汗退热。 以下是刮痧治疗各型感冒具体操作方法: 风寒感冒 (一)症状 以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流清涕、痰稀白、口不渴、舌苔薄白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风池、大椎、风门、肺俞及肩胛部、中府及前胸、足三里。放痧穴:少商、大椎。 (2)定位 风池:在头后项部,头枕骨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 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身柱穴疗治

    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身柱穴疗治

      中医学认为感冒是由于风邪乘人体御邪能力不足时,侵袭肺卫皮毛所致。主要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此外,时令之暑、湿、燥邪也能杂感而为病。故又有夹暑、夹湿、夹燥等不同兼证。《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此可见调理人体自身的抵抗力(卫气)对于防治感冒是至关重要的。笔者针刺身柱穴,通过调整鼓舞人体正气,达到防治感冒的目的。   风热感冒:以发热重,恶寒轻,咽干疼痛,甚至咽喉、扁桃体红肿疼痛,鼻塞、流黄鼻涕,口渴,咳嗽吐黏痰,舌边舌...

  • 治风热感冒2方

    治风热感冒2方

    治风热感冒: ① 芦根、金银花各30.克,竹叶 15克,薄荷、白糖各10克。水煎服,日3次,每日1 剂。 ② 芦根50克,竹叶10 克,冬瓜仁30克,大米100 克。先将前3味入锅加水浓煎,滤渣取汁,入洗净的大米煮粥服食,每天2次,连服3日。...

  • 可治风热感冒的葛根

    可治风热感冒的葛根

    葛根,产于浙江、四川、贵州、河南、湖南等地,春秋两季采挖,切片晒干入药。生用或煨用。花名葛花,秋季采集。性味甘、辛、凉,归脾、胃经。功效: 1、发表解肌,用于治外感表证,发热头痛,项背强直等。属风寒者,常与麻黄、桂枝、白芍等配用。 治感冒:葛根15 克,干地龙10克(包),水煎15分钟,取汁200 毫升,加蜂蜜2匙口服, 1日2次,连服3日。 2、生津止渴,用于治热病口渴或消渴症。 3、透发麻疹,用于治麻疹初起或疹透不畅。 4、升阳止泻,用于治脾虚泄泻。 用法:6~20克,煎服。发表解肌,生津止渴宜生用,治脾虚泄泻...

  • 风热感冒宜选三种中成药

    风热感冒宜选三种中成药

    人夏后,有些怕热的老人晚上喜欢开窗睡觉,而这十分容易诱发感冒,这种人夏后多风、多热环境下发生的感冒,大多属于中医所说的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用的药物包括菊花、薄荷、桑叶等。 隋代著名医书《诸病源候论》中说:“风热病者,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于肺也。肺为五脏上盖,候身之皮毛,若肤腠虚,则风热之气,先伤皮毛,乃人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

  • 桑叶风热感冒 结膜炎 黄褐斑

    桑叶风热感冒 结膜炎 黄褐斑

    风热感冒:霜桑叶9克,野菊花10克,竹叶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5日为1个疗程。 结膜炎:霜桑叶、野菊花各9克。上药以清水2500毫升,煎沸10分钟,取药液外熏眼部。每日早、晚各熏治1次,每剂药可用1日,连熏2~3日。 黄褐斑:取冬桑叶500克,隔水蒸煮消毒,去除杂物,干燥处理后备用。每日取15克,沸水浸泡当茶饮。1个月为1个疗程。...

  • 马鞭草治咽喉肿痛风热感冒等症

    马鞭草治咽喉肿痛风热感冒等症

    验方1 取马鞭草30克,射干6克,牛蒡子10克,生地10克,蒲公英10克,地丁10克,牛膝6克,甘草6克,上药水煎温服,早晚各1次,治咽喉肿痛。 验方2 取马鞭草18克,防风6克。连翘10克,苏叶10克,菊花10克,青蒿10克,板蓝根10克,甘草6克,上药水煎,治疗风热感冒。 验方3 取马鞭草20克,益母草15克,当归10克,香附10克,白芍10克,红花6克,丹参10克,甘草6克,上药水煎,早晚各1次,治疗月经不调。 验方4 取马鞭草30克,茵陈20克,郁金10克,冬瓜皮10克,玉米须10克,牛膝10克...

  • 预防热感冒推腮

    预防热感冒推腮

    双掌推腮 祛暑散寒 中医认为,天气炎热时人体汗毛孔开放,汗液外泄,此时受凉会使汗毛孔突然闭塞,热和汗不得外泄,进而出现热感冒。每天推腮,可帮助我们祛暑散寒,预防热感冒。 具体做法是:起床后,用双手掌贴在腮颊部,缓缓地以中等力度往头上推移,至头顶后再往头后推到后枕部即止,连续做10~40下。 蒋霄云 每天补钙 能防结石 泌尿道结石最常见成分是草酸钙,但是千万不要因为有结石就减少摄取钙,否则会有过量的草酸在肠道被吸收,使结石加剧。最理想的方式还是从食物摄取(牛奶、酸奶被证实是很好的钙来源),钙片次之,但须与食...

  • 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   1.葱白头、生姜各30克、食盐6克,白酒一盅,将前3味药共捣烂呈糊状,入酒调匀,用纱布包紧,涂擦前后背、手足心及腘窝,涂擦一遍后,让患者安卧,一般30分钟后即有汗出。   2.白芷3克,冰片0.6克,共研细末,过筛,贮瓶密封,用时取药粉适量,药棉裹之,塞入一侧鼻孔内,每侧鼻孔交替塞30分钟,每日3次,3日为1疗程。   风热感冒   1.桑叶、菊花、薄荷10克,连翘20克,生姜10克,桂枝6克,青葱1根,将诸药打碎分2份装入布袋,水煎20分钟,先取1袋熨颈、项、肩、背等处,稍冷...

  • 夏季暑湿感冒暑热感冒 自制茶饮防治

    夏季暑湿感冒暑热感冒 自制茶饮防治

    夏季感冒患者初期一般会出现鼻塞流涕、头昏脑涨、怕冷、出汗、心烦口渴、四肢无力等不适,而且整个过程比一般感冒的症状都重。   从内在的因素来看,引起夏季感冒除了天气炎热影响人们正常的休眠、饮食和锻炼外,与个人的抵抗力,尤其是肺脏自身的强弱密切相关。肺脏不耐受寒热,是“娇脏”。中医理论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且形寒饮冷则伤肺。   如果肺部因人们贪图过量的冷饮、冷气,受到直接刺激,就容易使人体的抵抗力下降,病毒、寒气便乘虚而入,从而导致感冒的发生。这和近年来...

  • 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区别

    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区别

    最近天气渐渐变凉了,早晚温差很大,有些人开始感冒。一谈到秋天的感冒,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会想起“秋燥”这个词,其实,一年四季的感冒,大抵相似,只是其中有各个季节的特点而已,但是我们必须把大的规律掌握好,才能真正应对感冒。 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区别 四季感冒,多数是寒邪入侵,少数是燥热伤津,期间也有湿邪的作用,而在其中,风邪是载体,是平台,会承载着邪气来袭。所以,中医把外邪分为:风、寒、暑、湿、燥、火(热)。其中“风”为载体,其他的分为:&ldquo...

  • 风寒热感冒和气虚感冒 几款食疗方

    风寒热感冒和气虚感冒 几款食疗方

    在有雾霾的天气里,人们得感冒的概率会增高,因为雾霾中含有硫酸盐、铅、锰等细颗粒有害物质,再加上冬令后,气候寒冷干燥,导致人体肺阴不足,不能有效抵抗外在的病菌和病毒,就造成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的高发。尤其是感冒人群,入冬后呈集中性高发趋势。 河南省中医院肺病科主任孟泳针对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和气虚感冒,开出了几款食疗方。 风寒感冒 秋冬发生较多。常见症状是发热、无汗、头疼、四肢酸疼、鼻塞流清涕等。中医治疗一般以辛温解表为主,可选用的成药有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

  • 风热感冒别吃感冒清热颗粒

    风热感冒别吃感冒清热颗粒

    很多人乐于自己用药治疗感冒,像“感冒清热颗粒”就是人们常用的感冒药,但这种药并非包治感冒,如果是风热感冒,吃了“感冒清热颗粒”可能反会火上浇油。 冬天也有热感冒 白丽君主任介绍,中医将感冒分成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气虚感冒、阴虚感冒等临床类型,前两种最为多见。风寒感冒,主要是劳累,再加上吹风或受凉引起,一般起病较急,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无汗、咳痰稀而白等症状;风热感冒即热伤风,是风热之邪侵袭肌表、肺气失和所致,表现为...

  • 凉肺润肺 吴金莲治疗燥热感冒方

    凉肺润肺 吴金莲治疗燥热感冒方

    名医治燥热感冒方 处方:桑叶、杏仁、北沙参、川贝母、梨皮各9克, 栀子皮6克。 加减:如干咳厉害,可加枇杷叶、前胡、款冬花各 9克;如目赤肿痛,可加杭菊花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宣燥热,凉肺润肺。用于治疗燥热 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微恶风寒,少汗,口渴心 烦,鼻干咽燥,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咳嗽不爽,舌 红,苔薄黄干,脉浮数。 创方者:吴金莲 名医治凉燥感冒方 处方:苏叶、杏仁、桔梗、前胡、茯苓各9克,枳 壳、橘皮、法半夏、甘草各6克,生姜3片,大枣3枚。 用法:...

  • 风寒感冒足浴方 风热感冒外敷方

    风寒感冒足浴方 风热感冒外敷方

    风寒感冒足浴方 麻黄15克,胡椒20克,生姜10片。水煎取汁,药液与热水同入木盆中,先熏后浸泡双足,每次30分钟,每日1次,用后微微汗出即愈。主治风寒型感冒,有价廉、方便、小孩易于接受等优点,值得一试。 风热感冒外敷方 桑叶30克,菊花15克,生石膏50克,共捣成泥,敷肚脐上,外盖纱布,胶布固定,全身外盖棉被取汗。主治风热型感冒,也适宜于发热患者,一般用药30分钟后可退烧,对儿童效果尤佳。 感冒鼻塞饮荆防汤 处方:荆芥、防风、牛蒡子、甘草各 10...

  • 清凉涤暑治暑热感冒

    清凉涤暑治暑热感冒

    处方:生石膏、滑石各15克,连翘12 克,知母、金银花、青蒿、扁豆衣各10克,薄荷、炒黄芩、通草各6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清凉涤暑。 主治:暑热感冒,中医辨证为阳暑型,症见壮热心烦,口渴欲饮,蒸蒸自汗,面垢气喘,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王桂英...

  • 中医分风寒感冒、风热感冒、体虚感冒

    中医分风寒感冒、风热感冒、体虚感冒

    感冒是风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外感疾病。中医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体虚感冒。 荆芥粥 原料 荆芥5~10克,薄荷3~5克,淡豆豉5~10克,粳米50~100克。 制作 先将荆芥、薄荷、淡豆豉煮沸5分钟(不宜久煮),取汁去渣。另将粳米洗净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同煮为粥。 用法 每日2次,温热服,2~3日为1疗程。 功效 发汗解表,清利咽喉,退热去烦。适用于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头痛、咽痛、心烦失眠以及面神经麻痹初期。 防风粥...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