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丸方

丸方

  • 自拟增效调经丸方剂临床应用

    自拟增效调经丸方剂临床应用

    地黄10克,当归6 克,党参10克,炒白术 10克,陈皮10克,菟丝子10克,川续断10克,制香附10克,月月花3 克。水煎服或按剂量比例成丸剂。此方有补肾培本,养血调经功效。用于妇女月经不调。 随加减:因血热而致月经先期者;加地骨皮、丹皮;证偏阴虚血热、迫经先行者加麦冬、女贞子、白芍;因寒客胞脉而致月经后期者加桂 随加减:因血热而致月经先期者;加地骨皮、丹皮;证偏阴虚血热、迫经先行者加麦冬、女贞子、白芍;因寒客胞脉而致月经后期者加桂心、艾叶;证偏血虚者加枸杞、枣皮;证见郁滞腹 痛者加元胡、台乌药;因肝郁而致月经...

  • 咳嗽晕厥 乌梅丸方证

    咳嗽晕厥 乌梅丸方证

    乌梅丸首见于《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和《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乃治疗厥阴病之主方。因又有“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之论,故后世视此方为治蛔厥和治久利之方。然自清代以来,诸多医家却多以其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的特点,将其广泛用于治疗寒热错杂、虚实并存的多种疾病,且疗效显著。笔者在临床中运用乌梅丸治疗多种疑难病均取得良效,现将用乌梅丸治疗咳嗽晕厥综合征的经验体会简述如下,以飨同道。 乌梅丸方证 对《伤寒论...

  • 越鞠丸方——治六郁的示例方

    越鞠丸方——治六郁的示例方

      越鞠丸方出自《丹溪心法·六郁》:“越鞠丸:解诸郁。又名芎术丸。苍术,香附,抚芎,神曲,栀子。各等分。上为末,水丸如豆大。”   何为“诸郁”?“戴云: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此为传化失常,六郁之病见矣。气郁者,胸胁痛,脉沉涩;湿郁者,周身走痛,或关节痛,遇阴寒则发,脉沉细;痰郁者,动则喘,寸口脉沉滑;热郁者,瞀闷,小便赤,脉沉数;血郁者,四肢无力,能食便红,脉沉;食郁者,嗳酸,腹饱不能食,人...

  • 越鞠丸方的主药

    越鞠丸方的主药

      越鞠丸方的主药为何?或者说治疗六郁是否有主药?   也许有学者会说,原方本以示法,六郁各有偏重,也就不可能有固定主药。   如《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故用香附以开气郁,苍术以除湿郁,抚芎以行血郁,山栀以清火郁,神曲以消食郁。此朱震亨因五郁之法,而变通者也。五药相须,共收五郁之效。然当问何郁病甚,便当以何药为主。至若气虚加人参,气痛加木香,郁甚加郁金,懒食加谷蘖,胀加厚朴,痞加枳实,呕痰加姜、夏,火盛加萸、连,则又存乎临证者之详审也。&r...

  • 保和丸方药组成也极简易平实

    保和丸方药组成也极简易平实

      尝读朱丹溪所著《格致余论》,感慨于开篇即是“饮食色欲箴序”:“传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予每思之,男女之欲,所关甚大;饮食之欲,于身尤切。世之沦胥陷溺于其中者,盖不少矣。苟志于道,必先于此究心焉。因作饮食、色欲二箴,以示弟侄,并告诸同志云……”   病分外感内伤。内伤之因,饮食所伤、色欲所伤实为两大主因。和平盛世,饮食已非单纯解饥止渴,更是一种生活中的享受。加之“食补”盛行,过食、偏食自也不免。朱丹溪...

  • 桂枝茯苓丸方证特征

    桂枝茯苓丸方证特征

      桂枝茯苓丸又名夺命丹(《妇人大全良方》)、催生汤(《济阴纲目》),源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本方可以活血化瘀,缓消癥块。主治下焦瘀血的妇人癥病,即“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从条文可见,“宿有癥病”、“漏下不止”、“血不止”是本方方证辨证关键...

  • 《伤寒论》理中丸方

    《伤寒论》理中丸方

      《伤寒论》理中丸方后加减中有“悸者,加茯苓二两。”   茯苓有定悸之功,也有利水之用。倘不悸而有水湿内停,是否可以加用茯苓呢?   张景岳制有“五君子煎”,即理中丸加茯苓。《景岳全书·新方八阵》:“五君子煎: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而兼湿者。人参二三钱,白术、茯苓各二钱,炙甘草一钱,干姜(炒黄)一二钱。水一盅半,煎服。”   同样是兼湿,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可以用苍术,也可以加茯苓,二者是否一样呢?   如果我们...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