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利
-
苦瓜 清热祛暑明目解毒利尿凉血
苦瓜味苦,南方人多食为蔬。夏秋间都可吃到苦瓜,用作配茉佐膳,只觉可口,不觉其苦。中国粤人以苦瓜切片,晒干贮存,作药用,此即治暑天感冒之苦瓜乾也。中医学以果实入药(根、叶亦入药),性寒,味苦,功能解毒、明目、清暑涤热。民间验方精选如下,供参考。 1. 治疗毒痛不可忍 鲜苦瓜叶适量,烘干,研细末。每次10克,淡黄酒送服,每日2~3次。同时可用苦瓜根研末,蜜调敷患处。 2. 治小儿夏季热 鲜苦瓜叶、鲜丝瓜叶、鲜南瓜叶、鲜荷叶、鲜艾叶各等份,共捣烂取汁。每次取20~30毫升,凉开水调服。每日3次。 3. 治暑天痈...
-
马勃解毒利咽 善止咽痛
马勃有解毒利咽之功,善止咽痛。治疗喉阻咽痛,余常用《温病条辨》中的银翘马勃散。方用:连翘50克,牛蒡子30克,银花25克,射干15克,马勃10克。喉不痛,但阻甚者,加滑石30克,桔梗25克,苇根25克。共为散。每服30克,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病重者,约2时1服,日3服,夜1服;轻者3时1服,日2服,夜1服;病不解者,再服。 治疗热毒蕴结、气滞血瘀所致的声音嘶哑、声带充血、肿胀者,余常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金嗓散结丸。方用:马勃25克,莪术(醋炒)、三棱(醋炒)、桃仁、红花、浙...
-
解毒利湿香囊 预防感冒香囊 提高抵抗力香囊
欲织双鸳鸯,终日才成匹。 寄君作香囊,长得系肘腋。 ---郑旦《子夜歌》 香囊又叫香袋、花囊,也叫荷包,是将芳香性中草药碾成细末装入特制布袋中,佩在身上以预防疾病的一种传统民间艺品。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就提及到一种端午香囊“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香囊里芳香性中药的挥发性气味通过口鼻黏膜、肌肤毛窍、经络穴位,经气血经脉的循行而遍布全身,起到调节气机、疏通经络的作用。不同药物组成发挥的作用各异,以芳香辟秽、祛邪解毒药物为主可预防感冒,...
-
解毒利湿凉血止血 主治过敏性紫癜
裴正学,男,1938年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第二、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甘肃省首批名老中医,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甘肃省中医院首席专家,甘肃省文史馆馆员。 他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载,学验俱丰,擅长治疗肿瘤、肝病、血液病、自身免疫病等疑难杂症;提出“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中西医结合十六字方针已成为当前...
-
化脓性汗腺炎 清热解毒利湿的方药
化脓性汗腺炎,是一种好发于腋部及会阴部之大汗腺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主要是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而引发。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脾胃湿热内蕴,加之潮湿多汗,挠抓破伤染毒所致。本病常见于中青年女性,多发于腋窝、会阴、乳晕、腹股沟、肛门周围等大汗腺部位。皮损初起为硬结,触及疼痛,之后逐渐增大,高出皮面,显著红肿,伴有疼痛或发热等全身症状。表面多溃破化脓,发生于会阴部者,可形成肛瘘。病程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常可导致硬化和瘢痕形成。笔者临床应用以下清热解毒利湿的方药治疗本病,获得了良好疗效。 方药组成:白花蛇舌...
-
清热解毒利尿药膳 吃什么消水肿
热毒病症是指由于火热痈盛、郁结成毒的病症。热毒炽盛型病人全身关节肌肉酸痛,皮肤有红斑、烦躁或昏迷、咽喉肿痛、口渴、喜冷饮。清热解毒,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清解里热作用的治法,用于里热实证的证候。正常来说,由食物和饮料中吸收的水分经血液和淋巴循环后会由汗腺和尿道排出体外,容易浮肿的人可能是这两个系统出了毛病。 胖大海蜂蜜饮 【配方】胖大海2颗,蜂蜜适量。 【制作】 1.将胖大海洗净,放入杯中.加入蜂蜜; 2将沸水冲入杯中,上盖,3—5分钟之后,将蜂蜜拌匀即成。 【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