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祖传秘方 第5094页

祖传秘方 第5094页

  • 认识桥本氏病 桥本氏病可治可控

    认识桥本氏病 桥本氏病可治可控

    许多桥本氏病患者都会问,我们怎么会得外国人的病?其实这个病的真正名字叫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日本学者桥本根据其组织学特征于1912年首次报道,所以又叫桥本氏甲状腺炎、桥本氏病。本病多发生在20~50岁的女性,中老年女性是桥本氏病的高发群体。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早期往往没有临床症状,部分人出现颈前不适感或压迫感、颈前肿胀等表现。 桥本氏病的症状 桥本氏病患者早期部分无明显临床表现,部分出现甲状腺肿大,可有结节,重者可有颈前压迫感。很多桥本氏病患者会同时伴有甲亢或甲减。桥...

  • 长寿有许多“好朋友”能助你长命百岁

    长寿有许多“好朋友”能助你长命百岁

    健康长寿不只是吃得好、睡得香那么简单。长寿有许多“好朋友”,经常与“他们”相处,就能助你长命百岁。 与友为伴澳大利亚研究发现,朋友圈广的人平均延寿7年。因此,退休后不要憋在家里,要多和老朋友聚聚,试着主动向邻居问好。接触的人多了,自然就会更多地锻炼记忆和语言表达功能。经常说话还能使面部肌肉和咽喉得到锻炼,有利于保持耳咽管通畅。 与动为伴适度运动不仅能强健骨骼,还会促进骨的生长。老人应经常做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如慢跑、骑车等,每周5次,每次30分钟;扫地、...

  • 常吃豆豉助长寿

    常吃豆豉助长寿

    豆豉是人们餐桌上不可多得的调味品和菜品,素有“营养豆”的美誉。豆豉属于发酵食品,更是老人的“长寿豆”。老人常吃豆豉不仅有助于开胃消食、祛风散寒,还能预防脑血栓和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豆豉营养丰富,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及钙、磷、铁、钴、硒、钼、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微量元素。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它的功效记载最为详细,黑豆性平,作豉则温,既蒸暑,故能升能散。得葱则发汗,得盐则能吐,得酒则治风,得蒜则止血,炒熟则又能止汗,亦麻黄根节之义也。意思是说,豆豉可...

    养生秘方 2024-03-06 742 0 豆豉长寿
  • 长寿保养经

    长寿保养经

    七旬老军医的保养经 解放军第202医院消化内科副主 任医师赵秀文,从医45年,对消化系 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经验, 擅长身心疾病同治,将药物治疗与心 理疏导相结合,提高治疗效果。她常跟 病人说,胃就是人的“第二张脸”,在饮 食上,她自备小秤饭前称米做饭。 头脑清晰。精力充沛 已经年至七旬的赵秀文,目前仍 以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工作在临 床第一线。赵秀文平常每天都要接诊 七、八十名患者,最多曾经一天接诊了 一百二十个患者。她头脑清晰,思维敏 捷,没有发生医疗差错。 赵秀文的记忆...

    养生秘方 2024-03-06 742 0 长寿保养
  • 试析王旭高 章次公瘾疹案各一例

    试析王旭高 章次公瘾疹案各一例

    瘾疹是常见的病证,笔者“众里寻他千百度”,分别从《增评柳选四家医案》及《章次公医案》中,选出王旭高(案一)、章次公(案二)治验各一例,就其证治及原书的评按略加演绎,以明其旨要,未必允当,聊供参阅。 案一 原文:周身碎痒而痛,似疥瘰状,心中烦热,肤上出脓水,证属肺风。 马勃象贝母荆芥黄芩杭菊蒺藜(炒) 诒(柳宝诒)按:此湿热走于血分之病,当兼疏血络,拟加归须、丹皮、赤芍、忍冬藤、浮萍、细生地。 邓(邓养初)评:此风、火、湿三气为患,如防风己、羚...

  • 针药并用从气血论治皮下脂肪萎缩

    针药并用从气血论治皮下脂肪萎缩

    贾某,男,4岁,2017年5月16日初诊。主诉:右侧面颊萎缩2个月。患儿家属在2个月前发现其右侧面颊部凹陷,无红肿、疼痛,经某三甲儿童医院诊断为皮下脂肪萎缩。西医告知无特效药物治疗,嘱密切观察,并建议中医治疗,遂来诊。现症见患儿精神可,发育正常,可见右面颊部凹陷,面积约6cm×3cm,萎缩处皮肤为暗褐色,扪之皮肤弹性可,皮下脂肪萎缩,舌红,苔白而干燥,脉细数,余无异常。 诊断:局部性皮下脂肪萎缩(血虚失荣)。 治则:滋阴养血。 处方:①针灸处方:阿是穴、合谷、足三里、脾俞。...

  • 姜花制作成美食

    姜花制作成美食

    周末早上逛农贸市场,数丈远即已闻到一股清新的花香。 我呆立,无所适从,这似曾相识的偶遇,使我重温旧日的温馨。我沿着花香寻觅,就在小巷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姜花灿烂地开着,笑着,像精灵一般。 姜花又称为野姜花、蝴蝶姜,为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1~2米,其块状根味辣如姜。姜花的叶片呈V字形,两两对生,长约一尺。远望,顶端白色花朵,花瓣三片,中间花瓣大,两边两瓣儿略小,四五朵花紧紧拥在一起,似蝴蝶纷飞,清香扑鼻,且越闻越香。姜花的茎长而饱满,立得直直的,花却开得高,又微微低着头,像极了亭亭玉立的骨感女子。...

  • 辨证管理疫情防控和有序诊疗

    辨证管理疫情防控和有序诊疗

    随着国外疫情持续发展,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在加大,疫情防控警惕性不能降低,要求不能降低,在分区分级差异化推进开展正常医疗服务工作的同时,对疫情防控必须慎终如始。辨证论证是中医学精髓。辨证是中医诊治疾病的过程,也是中医诊治疾病的根本方法,是用系统思维处理具体事情的方法。临床上,辨证就是把多种症状加以分析综合,探讨病因,从而确定证候的思维过程。比如头痛是症状,若与发热、身痛及脉浮等结合起来,便为外感证候。可见,辨证是如何去认识疾病,论治是怎样来确定治疗,是中医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我们可以辨...

  • 强体质 动起来

    强体质 动起来

    “生命在于运动”是句脍炙人口的话,最早提出它的是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差不多同时期,在我国也产生了类似的积极养生观。战国时期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中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以流动着的水不会腐败,转动着的门枢不被虫蛀为比喻,说明坚持不懈的运动是生命力经久不衰的保障。这个观点提出后,受到此后众多养生家的推崇。南北朝时陶弘景在《养生延命录》中说:“劳苦胜于逸乐也。能从朝至暮,常有所为,使之不息乃快。”并明确指出:&ldqu...

  • 吃石榴营养价值高 入药多用石榴皮

    吃石榴营养价值高 入药多用石榴皮

    又到了吃石榴的时节,晶莹剔透的石榴籽十分讨喜,令人垂涎三尺。自古石榴象征着“多子多福”,被视为吉祥之物,同时也是秋季养生的“黄金果”。 营养价值高 据分析,石榴果实中含碳水化合物17%,水分79%,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苹果高1~2倍,而脂肪、蛋白质的含量较少。果实以鲜吃为主,也可制成饮料,石榴汁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抗胃溃疡、助消化、软化血管,降血脂、血糖和胆固醇等多种功能,可达到健胃提神、增强食欲、益寿延年之功效,对饮酒过量者还有解酒作用。...

  • 孕期怎么吃才科学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食

    孕期怎么吃才科学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食

    老一辈人常喜欢劝孕妇多吃,所谓“一个人吃饭两个人补”、“你不吃孩子还要吃”。其实,这种“怀孕后吃饭就是多多益善”的观念并不科学,还可能造成孕妇体重过重等不良后果。那么,孕期到底要怎么吃才科学呢? 食物多样 谷类为主食 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为了保证摄取食物的多样性,平均每天摄入食物12种以上、每周25种以上。 孕早期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00-300克,孕中晚期每天350-450克...

  • 郑板桥怎能有如此高寿呢?高寿原因

    郑板桥怎能有如此高寿呢?高寿原因

    提起郑板桥,人们都会想起他那自我写照的四个字:“难得糊涂”。其实他并不糊涂,他在官场不会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心里明白装糊涂;但在百姓面前,他心里是非常清楚,正直廉洁,体贴民情,他把文人的骨气都表现在诗、书、画上。他一生坎坷,幼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又因为请赈灾民被罢了官,可谓生不逢时,痛苦不堪。处此逆境,他却怡然自得,乐以忘忧,竟活了73岁,在那个人均40岁的封建社会,怎能有如此高寿呢?究其他的高寿原因有四: 胸怀豁达 郑板桥有着豁达的胸怀和乐观的精神。他虽然因荒年开仓放赈而...

  • 喝汤与肾脏的健康

    喝汤与肾脏的健康

    福建人是出了名的爱喝汤,我国八大菜系之一的闽菜,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重汤”,更有“无汤不行”之说。为了让汤的味道更加香浓,许多人还喜欢用紫砂锅细火慢熬,一煲就是大半天。许多酒店也拿“慢火煲煮”作为滋补的招牌。殊不知,喝汤与肾脏的健康息息相关。 熬汤时间过长嘌呤含量增加 “细火熬汤易伤肾。煮汤时,最好先把食材焯水,炖煮时间最好控制在30分钟内。”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营养师段海燕介绍说,即使煲...

  • 新的长寿良方

    新的长寿良方

    一些平时看似不重要的生活细节、习惯都可能影响寿命。日前,美国《about》杂志的长寿专栏载文推荐了六个新的长寿良方: 轮流使用勺子和筷子吃饭 一般来说,每口食物咀嚼15~20次,一顿饭所用时间不少于20分钟,有助消化,避免发胖,还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所以,不妨尝试在吃饭时用筷子来夹菜,然后放下筷子,再用勺子吃米饭。即使想快也快不起来,保证每口食物都能充分咀嚼。 喝“粗”点的茶 “粗茶”指的是较粗老的茶叶,尽管又苦又涩,但其中的茶多酚、丹宁含量丰...

    养生秘方 2024-03-06 848 0 长寿良方
  • 端午节与健康相关的习俗

    端午节与健康相关的习俗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流传下来很多与健康相关的习俗。 一挂 《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时近夏至,正是寒气暑气交互转换之时,气温骤升忽降,有谚语曰:“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此时的气候特点致使疾病多发,所以自古以来人们习惯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

  • 追寻古代中医的医患交流方式

    追寻古代中医的医患交流方式

    编者按:近年来,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不少医生抱怨患者越来越挑剔,不少患者却指责医生服务态度差、收费贵、潜规则多。医生与患者,从过去的相敬如宾,到现在的“势不两立”,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本版今日聚焦医患关系,追寻古代中医的医患交流方式,或可为今日之医患关系带来启发。 •当你把“帮助病人”作为工作的重心,我们就自然而然从“生物医学”走向“人文医学”,我们也才会真正找到职业幸福感。 •...

  • 炙甘草汤:阴阳并调 快慢皆治

    炙甘草汤:阴阳并调 快慢皆治

    •炙甘草汤在当下临床多应用于伴心动悸、脉结代的消耗性疾病。这些疾病核心病机多为阴虚阳损、营卫失调、络脉瘀阻。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具有“快慢皆治”的中医药特色。 •炙甘草汤补阴津大于益心气,但心动悸、脉结代之心律失常多伴宗气虚陷、血瘀络阻,可合用升陷祛瘀汤以益气举陷、祛瘀通络,以达更为全面的阴阳、营卫、气血、升降、制化的调整。 心悸在临床较为常见,大多为各类心律失常,目前西医细胞电生理、动作电位、离子通道等有关心律失常的病理生理研究已相当精细,对应治疗也...

  • 杨震师从丹溪学派传承人王新午先生 秉承相火学说提出六型相火

    杨震师从丹溪学派传承人王新午先生 秉承相火学说提出六型相火

    国医大师、西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杨震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数十年,学验俱丰,发扬经典,别出机杼,先后提出了“六型相火”“治肝五论”“治肝十法”等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现简述如下。 秉承相火学说,提出“六型相火” 杨震师从丹溪学派传承人王新午先生,精研相火相关理论。他指出“相火学说”是在《黄帝内经》“少火、壮火”说的基础上,继承刘河间、李东垣等之观点,由朱丹...

  • 基于“标本根结”探析针灸临床应用远近配穴的理论依据

    基于“标本根结”探析针灸临床应用远近配穴的理论依据

    远近配穴是针灸临床应用中常见的腧穴配伍方法,在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和生殖系统疾病中广泛应用[1]。但由于教材及文献缺乏系统论述,远近的概念及指导理论模糊不清,临床工作者更多地从字面意思理解远近配穴,即从病变部位的相对关系而言,以病变部位为近,远端穴位为远。这种简单的解释局限了远近配穴的深层含义,阻碍了临床研究的发展。《针灸处方学》定义远近配穴,以病变部位的局部和远端穴位配合应用,局部穴位多位于头部、胸腹及背腰等躯干部,远部穴位多位于四肢肘膝以下部位[2]。本文将从“远”&ldq...

  • 中医治疗痿病,阴吹,异位妊娠,虚劳,臁疮的典型病案

    中医治疗痿病,阴吹,异位妊娠,虚劳,臁疮的典型病案

    补中益气汤最早出自金元时期李杲所著《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立方理论可溯源到《素问·至真要大论》,其中有“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的记载。后原方在《脾胃论·脾胃损在调饮食适寒温》中有记载,主治“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补中益气汤主治中气不足,脾胃气陷。患者多见面色萎黄,或面白虚浮,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肢软,腹泻便溏,自汗,下血,带下,发热,头痛,渴喜温饮,舌质淡,舌苔薄白等。 李杲立...

  • 外用中药散剂验方四首

    外用中药散剂验方四首

    本文介绍臣字门儿科第五代传人孙浩外用中药散剂验方四首,并附医案。 生天南星醋调消疖肿 生天南星9~15g,研细末,用时加食醋调如糊状,涂敷患处,每日1~2次。该外用单验方有散肿消痈之功,主治小儿疖肿。生天南星味辛而苦,性温有毒,《本草从新》谓其能“治风散血,攻积拔肿”,常用外治痈毒疥癣、毒蛇、毒虫咬伤。《疡医大全》中“铁箍散”即用本品治诸般肿毒。 典型医案:刘某,男,一岁半。患儿暑令汗出较多,未及时清洗,暑毒、汗污伤于肌肤,以致头、颈、胸...

  • 五色食物分别包括什么 都有哪些功效呢

    五色食物分别包括什么 都有哪些功效呢

    早在三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人要健康长寿,就要多吃“五色”食物。可见我们的祖先早已意识到饮食均衡的重要性。中医认为,五色入五脏,通俗来讲就是:心肝脾肺肾,红绿黄白黑。那么,食物的颜色从何而来呢?食物的颜色其实来自于所含的色素。色素不同,食物营养成分便不同,当然对健康的影响也就不同。五色食物分别包括什么,都有哪些功效呢? 绿色 中医理论中绿属木,对应人体的肝及胆。现代医学认为肝脏具有消化、凝血、解毒等重要功能。绿色植物是食物链中最基础的一环,是人和动物的食物之源,所以绿色可...

  • 中医讲究膳食调理 包括日常饮茶

    中医讲究膳食调理 包括日常饮茶

    中医讲究膳食调理,包括日常饮茶。《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写道:凤姐道:“前日我打发了丫头送了两瓶茶叶去,你往哪去了?”……宝钗道:“味倒轻,只是颜色不大好些。”……林黛玉道:“我吃着好,不知你们的脾胃是怎样。” 薛宝钗只言片语,道出了茶的浓淡与汤色。林黛玉觉得“吃着好”,末了还问了一句“不知你们的脾胃是怎样”,这一句就问到了中医的根上。...

  • 记武汉雷神山医院里的抗疫画面

    记武汉雷神山医院里的抗疫画面

    “阿婆,感觉胸闷吗?”张兴看着手中的CT片,厚厚的护目镜密不透风,使一些雾气堆积在镜片上,好在还不影响读片。CT片上显示,炎症已侵袭患者大半部分的肺脏,还有一些陈旧病灶,或许有过肺部感染史。他看向面前的阿婆,问道。 阿婆摇摇头,看了张兴一眼。 “您之前住在哪家医院?” 她又摇了摇头。 “确诊多少天了?” 她依然摇头。阿婆目光和蔼,却稍显迟缓。 这样的反应,让张兴有点困惑。为何只摇头不说...

  • 大枣红枣养生解读 膳饮品鉴 红枣糯米藕 大枣解郁粥

    大枣红枣养生解读 膳饮品鉴 红枣糯米藕 大枣解郁粥

    秋来红枣压枝繁,堆向君家白玉盘。 甘辛楚国赤萍实,磊落韩嫣黄金丸。 聊效诗人投木李,敢期佳句报琅玕。 嗟予久苦相如渴,却忆冰梨熨齿寒。 ——宋·欧阳修《寄枣人行书赠子履学士》 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欧阳修给友人寄枣时写下的,诗中写道:在庭院里,有一棵高大的枣树。秋天来了,满树的红枣压得枝条弯曲倒垂,仿佛是要折断一样。这些红枣是要送给友人的,堆满他家里的白玉盘。这红枣味道甘美,像楚国紫萍结的果子,形状滚圆,其价值如同韩嫣弹射...

  • 当心儿童肘外伤留后患

    当心儿童肘外伤留后患

    儿童生性活泼好动,一不小心就会发生肘关节跌伤或摔伤,有些家长因对小儿肘外伤不够重视,认为可能就是伤筋,小胳膊也还能动,就不到医院检查;也有些人认为孩子就是“摔大的”,越摔越皮实,没必要那么娇气。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骨科主任医师尹吉恒提醒,这样做会延误早期诊治,容易导致儿童肘关节发育障碍,甚至遗留肘内、外翻畸形,俗称“撇胳膊”,影响身体健康。 在儿童全身各关节中 ,肘外伤发生率很高,这是因为儿童行走不稳,喜爱跑动,又爱攀爬高处,一旦摔倒则肘部常先着地,故受...

  • 口罩——防疫的盾牌

    口罩——防疫的盾牌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至今仍在扩散。为了纪念广大医务人员奋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国邮政部门于5月11日发行特11“众志成城,抗击疫情”邮票一套两枚,由王虎鸣、刘向平设计。 两枚邮票用连票的方式向人们呈现出各行各业抗击新冠疫情的场景。第一枚“众志成城”主图上出现了奋不顾身驰援武汉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专心致志潜心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日夜坚守一线救治病人的医务人员、维护人民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公安干警、挨家挨户上门排查疫情的社区干部、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志愿...

    养生秘方 2024-03-06 560 0 口罩防疫
  • 李时珍 梦碎科举励承医学 格物致知精修本草

    李时珍 梦碎科举励承医学 格物致知精修本草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梦碎科举 励承医学 李时珍出生于世医之家,其祖父是走街串巷的铃医,父亲李言闻为蕲州名医,由于有高超的医术与文化素养,被当地人誉为“李仙”。李言闻曾担任过太医院的吏目,行医之余还编写了多种医书,如《人参传》《艾叶传》《痘疹证治》《四诊发明》《四言举要》等。父亲在医药学上的成就对李时珍起到了良好的启迪作用。 李言闻最初希望次子李时珍走仕途以博取功名。14岁那年,...

  • 王玉光:从请战非典到抗击新冠

    王玉光:从请战非典到抗击新冠

    2月10日21点左右,一阵急速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夜的寂静。我拿起手机,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周老师,我是北京中医医院的王玉光,现在武汉市中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想要一些抗击非典的资料,拜托您给找找。”放下电话,我急忙翻箱倒柜找出了曾经采写的十多篇新闻报道,立刻发给了他。此时,17年前采访王玉光从非典隔离病房凯旋的场面,像电影一样在脑海中闪现。 非典时期,王玉光正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读博士,导师是我国著名中医呼吸热病专家周平安教授。周平安教授受命起草了全国第一部非典中医药诊治方...

    养生秘方 2024-03-06 171 0 新冠相火
  • 抗“疫”前线,有我中医

    抗“疫”前线,有我中医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是当前全国人民的头等大事。面对突如其来且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几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援鄂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紧急驰援,奋斗在抗“疫”最前线。 在抗“疫”前线,有我无数的好兄弟。江苏省苏州市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周运海带领9名医护人员,出征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上海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刘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李斌带队进驻雷神山医院…… 听到他们来自抗疫一线的消息:&l...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