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祖传秘方 第5008页

祖传秘方 第5008页

  • 清嘉庆御医汪必昌考略

    清嘉庆御医汪必昌考略

    “汪必昌, 字燕亭。 清代安徽新安人。 御前太医。 对医学造诣颇深, 尤潜心于仲景学术。 著有 《医阶辨 证》一卷, 《聊复集》 五卷” [1] 。 上世纪90年代编著的 《伤寒论研究大辞典》 中对汪必昌之记载转引如上, 可见甚为简略。 其他著述如《新安名医考》和《新安 名医及学术源流考》等所含相关条目之记载亦大抵如 是, 对其生卒年也未有明确结论。 2017年, 汪必昌晚年 遗著《聊复集 ·怪症汇纂》等4种未刊稿本现世 (见封 三彩图1-彩图2) , 将这位几乎已被遗忘的传奇...

    养生秘方 2024-03-06 18 0 御医
  • 三月初一祭扁鹊

    三月初一祭扁鹊

    农历三月初一既是扁鹊诞辰的纪念日,又是河北省内丘县扁鹊庙会的“正日”。每年农历二月初十至三月初一,全国各地的游客都会不约而同地聚集于此,观光游览、祭祀祈福。此时的扁鹊庙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用摩肩接踵来形容也不为过。内丘县神头村是华夏医祖扁鹊的封地、行医圣地、死后葬地,因而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祭祀地。 扁鹊庙是主要祭祀场所,始建于汉代,占地面积200余亩,现存27座单体建筑,庙内有相传种植于战国时期的柏树。参加庙会的人包括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内蒙古等地的中医从业者,...

  • 访天津市级非遗项目荀氏经筋推拿点穴法传承人刘明钧

    访天津市级非遗项目荀氏经筋推拿点穴法传承人刘明钧

    初春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一位身着白色大褂的老者身上,他目光炯炯有神,丝丝白发映出从医50载的年轮。本该是颐养天年的古稀之年,却依然用精湛医术为患者解除痛苦——他就是天津市泰达医院中医推拿科主任、天津市级非遗项目荀氏经筋推拿点穴法传承人刘明钧。 立志学医 传承非遗 刘明钧从小就立志当一名医生,毕业后转学中医,在天津制药厂当了保健医生。他的启蒙老师是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当时的按摩科主任胡秀璋,在胡主任的身上,他学到了终身受益的中医基本理论和按摩手法技术。1983年,他在天津医...

  • 访国家非遗达仁堂清宫寿桃丸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郭玉凤

    访国家非遗达仁堂清宫寿桃丸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郭玉凤

    “我们每一位制药老师傅在炮制过程中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能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治业祖训,将昔日供奉皇家所保持的高品质和高标准保持至今,按照御药的要求精制细作,以供百姓大众之需。”近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达仁堂清宫寿桃丸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郭玉凤,在天津市南开区古文化街达仁堂国药文化展览馆内道出了清宫寿桃丸制作技艺得以传承发展和保护的“秘诀”。 达济天下 仁者博爱 “达则兼善世多寿,仁者...

  • 红军村里老将军们的养生秘诀

    红军村里老将军们的养生秘诀

    遐迩闻名的大连红军村,坐落在景色秀丽环境幽静的大连星海湾畔,这里居住的大都是老红军、老将军,平均年龄94-2岁,可谓是“长寿村”了,这些年高德劭的老寿星如此健康长寿,其秘诀是什么呢? 钟情丹青 一些老红军、老将军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钟情书画艺术,步入书画艺术殿堂,挥毫泼墨,运筹方寸,30多年来长期坚持临池。书画既是一种陶冶性情的好方法,也是一种最适宜老年运动的好方式,在习书作画中用全身之力,聚精会神,手指、手腕、肘、肩同时运动,协调一致。粗犷之处,大刀阔斧,一挥而就;细...

  • 睡眠可消除疲劳 强体抗衰

    睡眠可消除疲劳 强体抗衰

      睡眠作为生命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的重要环节,就像空气、阳光和水分一样,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通过充足、高效的睡眠可消除疲劳,养颜护肤,强体抗衰,促进身心健康。睡眠养生关键要做到以下“三要”:   一要规律。常言道:“眠不过子时。”中医认为,“阳入于阴则寐(入眠),阳出于阴则寤(醒来)”。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阴主静,故夜半应长眠,在子时(23点~1点)前...

  • 远离辐射伤害

    远离辐射伤害

    现代人生活在到处都可能是辐射线的环境下,如何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免除过多的疑虑,是准妈妈最关心的话题之—。 辐射是一种能量,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无所不在。能量高的辐射,会穿透物体,破坏物体内部组织,产生辐射生物效应,造成各种程度的伤害。依据能量的强弱,可将其分为短波长的高能射线和长波长的低能射线;伤害性比较大的高能射线如X光、y射线等,低能射线如微波炉、超声波、电磁辐射、热辐射等。由于能量会在人体内累积,平时接触过度就会产生不良影响。 辐射对胎儿的伤害,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广岛和长崎两地,在美国投下屈子弹...

  • 李时珍诞辰500周年祭文

    李时珍诞辰500周年祭文

    沃土泱泱,河美山壮;天地精华,药草多样。 古老中医,炎黄开创;悠悠华夏,代代弘扬。 文以载药,甲骨刻镶;造纸印刷,典籍秘藏。 远古燧帝,轩辕羲皇;陶烹罐煮,钻火煎汤。 神农本草,炎帝亲尝;上中下品,药学华章。 伊尹汤液,惠民局方;大医精诚,国粹隆昌。 梁陶弘景,山中宰相;大唐盛世,孙氏药王。 北宋慎微,证类经方;明代时珍,本草巨匠。 蕲山苍苍,蕲水汤汤;山水斯灵,钟毓吾邦。 唯我李公,鼎鼎扬扬;唯我医圣,赫赫皇皇。...

  • 忆名医祝谌予二三往事

    忆名医祝谌予二三往事

    编者按:2019年是中医名家祝谌予(1914—1999)诞辰105周年。祝谌予一生勤恳敬业,君子风范,在患者及业界有较高威望。本文作者张素珍是祝谌予之子祝肇刚之妻,是“施门祝氏”医学传承发展的亲历者与见证者,值此回忆祝谌予生前二三往事,以作后辈怀念之想。 祝谌予生于一个殷实之家,家中人口众多,是个无忧无虑、活泼开朗的青年,是大家族中的“孩子王”。由于其母亲的一场病,改变了他的生活。为了医好他母亲的病,家里遍请中西名医,祝谌予有机会看到了不同医德、...

  • 别样的“养生之道”

    别样的“养生之道”

      丘吉尔是两任英国首相的著名政治家,也是现代政治家中的长寿者,1874年11月30日诞生于英国牛津郡布伦海姆宫,于1965年1月24日辞世,寿高91岁。他一生历经坎坷,最终以91岁高龄辞世,这得益于他非同寻常的人生态度和别样的“养生之道”。   在二战那些艰苦的岁月里,他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乘车时一上汽车他就闭目养神乃至酣睡。他诙谐地说:“我的觉有一半是在车上睡的。”他睡眠质量极高,一向喜欢酣睡,一进入卧室,就旁若无人,把衣服脱得一丝不挂地躺在床上。他一上...

  • 苏礼:大医书中坐,精研莫求名

    苏礼:大医书中坐,精研莫求名

    3月的西安市温暖而舒适,保存完整的明城墙将喧嚣阻隔在外,给这个城市留下一方古韵天地。 在西安市中医院旧址旁的臧平立中医工作室中,从事古方医案研究工作40余载的“老学究”、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研究所原所长苏礼,默默地躬耕于这方小天地。 很多人对这个名字感觉到陌生,但如果提到《千金方医方辞典》《百病效验方》等这些中医临床必备的医案类工具书,则没有人能否定这位老者响当当的功绩。 乡村医生成文献名家 苏礼,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人。上世纪70年代末,中医药行...

  • 章太炎的中医情怀

    章太炎的中医情怀

    章太炎(1869~1936年),名炳麟,号太炎,浙江余杭县人,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国学大师。他思想进步,学识渊博,融通古今,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鲁迅称其为“有学问的革命家”“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毛泽东主席曾指示相关人员注释章太炎的著作,周恩来总理高度评价章太炎“学问与革命业绩赫然”。 章太炎自述“不为良相,当为良医,此亦吾人之志也。”“余时少年锐进,不甚求道术,取医经视...

  • 李振华:儒医人的楷模

    李振华:儒医人的楷模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借用诗人藏克家此说,国医大师李振华先生虽然去世三年了,但他仍然活在我们心中。首届国医大师李振华(1924—2017),原河南中医学院院长、终身教授、主任中医师,首批全国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李振华生前从事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7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学术造诣精湛,擅治急性热性病、脾胃病及疑难杂症。其一生硕果累累,桃李满天,德艺双馨,仁心为本,济世德全。电影《精诚大医》即以先生为原型拍摄...

  • 太医难当与医而升官

    太医难当与医而升官

    清代太医院基本上承袭了明代的编制和职能,除了负责宫廷人员的看病诊治外,还要负责皇帝有关医疗事务诏令的贯彻落实,医生的培训考试等工作。 太医院的主要职责是侍直,即在宫廷内伺候听命或宿夜值班。院使、院判、御医、吏目、医士各以所业专科,分班入宫,轮流侍直。“掌分班侍直,给事宫中曰宫值,给事外廷曰六值。西苑寿乐房以本院官二人值宿。”光绪十三年(1887年)议定, 西苑(现中南海及北海)寿乐房,每日须有两名太医院官值宿,药库的库掌、笔帖式等,遇差传唤;乾清宫御药房,每日由太医院大、小方脉二科...

  • 三位中医同诊室的岁月

    三位中医同诊室的岁月

    这张老照片现存于福建省人民医院的院史馆中,照片中的诊室是人民医院的旧址,坐落在福州市延平路12号。照片中的三位医生同在一间诊室,同时给三位患者诊病。在前排的中医叫李学耕,后面两位医生已无法判断,拍摄者、拍摄时间也已无法准确考证。这张小小的黑白照片,是新中国成立后福建首家公立医院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福建省人民医院创建于1954年12月1日。建院之初,由福建省卫生厅拨款6万元,将延平路罗宅改建而成,建筑面积为2787平方米。1954年福州市中医进修学校从鼓东路都司巷迁至此处,设立门诊部,为福建省人民医院的前...

  • 怀念敬爱的父亲 恩师张琪教授

    怀念敬爱的父亲 恩师张琪教授

    2019年11月13日,我敬爱的父亲、恩师张琪教授因病逝世。送别父亲的悲伤与对父亲无尽的怀念交织在一起,几十年与父亲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情景历历在目。 慈父成师春风教 1983年,我在父亲的鼓励下考取了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现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内科专业硕士研究生,从师于父亲张琪教授。当时父亲已年过六旬,依旧投身于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中。3年的跟师学习,父亲广博的学识、敏锐的中医临床思维、超前的科研创新意识,以及循循善诱的教导,像一盏明灯照耀了我前进的道路。198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我留...

  • 张伯礼:抗疫中挺起中医人的脊梁

    张伯礼:抗疫中挺起中医人的脊梁

    在没有针对性的药物和疫苗之时,他推动中医药尽早参与病人救治,展开研究;在众人因传染惶惶之时,他破谣立论,稳定民心。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张伯礼。 随着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不断更新,中医药的参与力度不断加大;看着越来越多的新冠肺炎患者经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痊愈出院,他挺起了中医药人的脊梁。 “在风中在雨中在火中,在一切故事发生的时刻;在城市在原野在旅途,在任何苦难欢乐的现场……”1月27日,为中医药事业发...

  • 饮水健康喝水

    饮水健康喝水

    一直以来,人们就误认为,控制饮水可以减肥。其实,减少水分摄入,使人体内水分入不敷出,只会使人体发生奇妙的代偿机能,即缺什么,储什么,形成体内水储留。水储留,当然体重就增加了,并给全身各系统脏器功能带来不利影响,只有妨碍减肥。事实上,适量摄入水分是减轻体重的关键。因为人体没有水分的参与,脂肪的分解就不能正常进行。另外,体内水分减少,肾脏功能就不能达到正常发挥,处理体内毒物的任务就会落在肝脏上。而肝脏另一功能是参与体内能量代谢,当体内水分少时,肝脏分解脂肪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这样势必对减肥不利。其实,如果能在正确的...

  • 一个治疗鼠标手的妙招

    一个治疗鼠标手的妙招

      随着现代办公自动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人每天长时间使用电脑,这些上网族多数每天重复着在键盘上打字和移动鼠标,导致腕部肌肉或关节麻痹、肿胀、疼痛、痉挛,有人将这种症状称为“鼠标手”。   对于鼠标手,我是有切身体会的。由于工作需要,我在办公室里长时间使用电脑,右手使用鼠标时,总是反复集中机械地活动一两个手指,同时,手腕背伸一定角度,掌侧与桌面接触积压,使腕管处压力增大,长期反复的挤压摩擦,使通过的神经和血管受损伤,产生相应的症状。日积月累下来,我得了“鼠标手”...

  • 正常的出汗只是健康的一种标志

    正常的出汗只是健康的一种标志

      笔者提倡治疗的目标是健康,而正常的出汗只是健康的一种标志。   如何出汗就算健康了呢?有三点:一是范围,全身均匀;二是量,微微有汗、微似有汗,说白了就是发潮、发润而不至于形成汗珠、汗滴;三是时间,可持续,符合前面两点的话,时间越长越好。   运动是达到正常汗出的一种手段,很多医生和患者都明白这点,笔者也将“适度多动”列为“四多”之二,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误区。   如以“更高、更快、更强”为目标的运动就与健康无关,如打篮球...

  • 柳公绰《太医箴》的预防医学思想

    柳公绰《太医箴》的预防医学思想

    柳公绰(763年~832年),字宽,小字起之,唐朝书法家,唐代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柳家塬)人。 柳公绰任吏部郎中时,见唐宪宗爱好武功之事并多次外出游猎,乃献上《太医箴》以讽谏宪宗。文曰:“天布寒暑,不私于人。品类既一,高卑以均。人谨好爱,能保其身。清静无瑕,辉光以新。寒暑满天地,浃肌肤于外;好爱在耳目,诱心知于内。端洁为堤,奔射犹败。气行无间,隙不在大。谓天高矣,氛蒙晦之;谓地厚矣,横流溃之。饮食资身,过则生患;衣服称德,侈则生慢。唯过与侈,心必随之。气与心流,疾乃伺之。畋游恣乐,流情...

  • 黄元御身世书香门第 为明代名臣黄福十一世孙

    黄元御身世书香门第 为明代名臣黄福十一世孙

    黄元御(1705~1758年),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清代闻名医学家。黄元御曾任乾隆皇帝的御医,乾隆皇帝亲书“妙悟岐黄”以奖励其学识,亲书“仁道药济”概略其一生。 黄元御身世书香门第,为明代名臣黄福十一世孙。少年时代,其父黄钟为之延请侨寓山东昌邑的名儒于子遽先生为师,学习举业制艺,遍览经史作品,希望他能够及第入仕,光耀门庭。黄元御“常欲奋志青云,以功名高天下”,效其先祖黄福,做出轰轰烈烈的勋业。 但在...

  • 张锡纯,创大气下陷理论理法 方药自成体系

    张锡纯,创大气下陷理论理法 方药自成体系

    张锡纯是中西医汇通学派的“四大家”之一,是近代中医学界一个泰斗级代表人物。他是一个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医学大家,在精心研读中医经典著作、认真学习前贤医学理论和实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医疗实践,对中医学术理论、中药性味功能、方剂配伍和防病治病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大胆的探索和积极的创新,取得了多方面的巨大成就。他在《医学衷中参西录》的自序中说:“夫事贵师古者,非以古人规矩准绳限我也,惟藉以沦我性灵,益我神智。迨至性灵神智洋溢活泼,又贵举古人之规矩准绳而扩充之,变化之,引申触长之,使古...

  • 中国明代外科学家陈实功

    中国明代外科学家陈实功

    中国明代外科学家陈实功(1555—1636),字毓仁,号若虚,江苏东海(今江苏南通)人。陈实功自幼精研外科医术,“心习方,目习症,或常或异,辄应手而愈”。中医史学泰斗李经纬评价说:“陈实功为我国外科学发展史上的著名医学家。从青年时代习外科学,肆力久而求益精,凡四十余年,学验俱丰,所著《外科正宗》一书,影响广泛而深远。陈氏的外科学术思想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国医大师朱良春赞其曰:“先生学识渊博,善施刀圭,创外症必根于内之说,立消托补三法,倡开户逐贼...

  • 用汗水温润五寨热土

    用汗水温润五寨热土

    在国家脱贫攻坚阶段,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让我有机会到山西五寨县中医院挂职内科副主任,进行为期一年的驻点帮扶工作。要是没有这个机会,我根本不可能知道在晋西北地区还有五寨县这个地方。虽然在偏远山区,但五寨清新的空气和朴实的民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寨县位于山西省忻州市西部,海拔约1400米,是一个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无酷暑,四季分明的地方。作为一个出生在黑龙江、经历过严寒又长期生活在北京的人,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五寨的寒冬。但是再冷的寒冬,也抵挡不住一颗炙热的、希望为国家扶贫攻坚作出...

  • 吕氏春秋对疾病重在预防和养生

    吕氏春秋对疾病重在预防和养生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著作,又名《吕览》,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其中的养生之道,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吕氏春秋》对于人的认识,提出了“贵生”、“重生”的思想。《吕览》云:“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贵生”,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养生”。如何“养生”《吕览》云:“凡养...

  • 中医书法家

    中医书法家

    这些年,我时常会想起多年前的一位中医老先生,他渊博的中医知识和精湛的书画技艺,以及对待患者的真诚、热情和耐心,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我家是1990年由吉林省东辽县搬到辽源市的。从我家沿街道走三百多米,过一座桥后往左拐,有家药店叫龙山药店。店老板和我的父亲相识,他儿子又是我同学,因此我经常去药店里玩。 药店有一位坐堂的老中医,60多岁的年龄,叼着一个黑色烟斗,常在诊桌上写毛笔字或者画画。有人来看病,他把笔墨砚台推到桌子左边,取过脉枕放在患者腕下,微闭眼目,把脉会诊。然后看舌苔、眼睛等,又详细询...

  • 国医大师李振华逝世三周年祭

    国医大师李振华逝世三周年祭

    “高山之仰止,中原一奇峰”。“昔之杨栗山,今之振华公”。这都是中医学人对已故国医大师李振华先生的赞辞。李振华自幼精求医儒,博采众长,临床70年拯危救厄,起死回生无数,尤其是治疗疑难重病,屡起沉疴,一生广济众生,德艺双馨,桃李天下。 李振华1924年出生于“河洛文化”发源地河南省洛宁县。悠久的文化积淀孕育出中州的贤达名医。李振华之父李景唐为豫西名医,尤善治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李振华自幼切从父教,“真善为本,济世成德&rdqu...

  • 人体有4个地方最脏

    人体有4个地方最脏

      家里的卫生死角要经常清理,身体的卫生死角也不能落下。美国《预防》杂志刊文指出,人体有4个地方最脏。        1.头皮。研究发现,每平方厘米的头皮上约有100万个微生物,其中最多的是毛囊脂螨,他们喜欢把家安在头皮的表皮层之内,三五成群地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齐心协力地靠吸吮皮脂腺分泌的脂质为生,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脱发。想要与它们抗争,除了勤洗头,每天早晚最好用梳子梳梳头发,这样能刺激头皮,让其通风。      2.口腔。口腔是食物的必经之地,但你知道吗,...

  • 冯梦龙借方剂讽秦桧

    冯梦龙借方剂讽秦桧

    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曾经创作戏曲《精忠旗》,描述了金兵攻陷汴京,掳获徽、钦二帝,行将席卷全国之际,南宋政权内部出现了“力战”与“通和”两种截然相反的主张。丞相秦桧卖国求和,并以“莫须有”之罪名加害于岳飞、岳云等。该作品讴歌了“岳家军”精忠报国以及冤屈最终得以昭雪的英雄壮举。其中第33折“奸臣病笃”里有一段以中药方剂嘲讽、鞭挞秦桧的精彩描写。 秦桧加害岳飞、岳云之后,终日精神恍惚,一日突发...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