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传秘方 第5006页
-
刘景源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探析
刘景源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著名的温病学专家。其学有渊源, 师从多位中医名家, 曾深入学习经典著作并得到名师的指教。一生致力于中医温病的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 著述丰富, 博学多通, 系统研读历代温病诸家著作, 尤对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温病学家的学术思想有深入研究, 并在继承创新过程中, 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见解。具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和独到的临证经验。 天人合一, 辨识系统整体 中医历来十分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人处自然之中, 无时不受天时气候、地理环境的影响。《黄帝...
-
贴膏药前用姜块擦涂皮肤 效果更好
贴膏药前,应先用热毛巾将患处皮肤擦净,若有毛发需剃去,以免影响膏药的粘贴牢度。确定好病变部位后,应使膏药中心贴于病变中心。贴膏药前,用姜块擦涂皮肤,效果更好。 生姜性味辛温,外擦能使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使毛孔张开,让膏药中的有效成分更迅速、充分地进入病灶部位。用生姜擦皮肤,还能起到抗过敏作用,防止贴膏药部位出现瘙痒、皮疹等过敏现象。需要注意的是,用生姜擦拭,多用于治疗寒凉病症的膏药使用前。 天气冷时,膏药不易贴住,可用热水袋敷一下,以便其能粘贴牢固,增强治疗效果。皮肤出现发痒、灼热、刺痛时,应停止...
-
张从正虽以攻下著称 但其运用补法也具有独到的经验
探讨张从正补法运用特色 张从正, 字子和, 号戴人, 金元四大家之一, 攻下派代表人物, 强调邪留正伤, 邪去正安。攻下派主要以汗、吐、下三法作为攻邪治病的主要手段, 虽然张从正以攻邪著称, 但其运用补法也颇具特色, 本文将就张从正运用补法的特色进行探讨。 《儒门事亲》中有专篇介绍补法, 如《推原补法利害非轻说十七》《补论二十九》, 都论述了当时补者人之所喜、攻者人之所恶的社会流弊, 强调滥用温补的危害, 指出虚证应先攻再补, 补亦以食补为主, 正所谓:“先论攻其邪, 邪去而元气自复...
-
冯茂荣:我有个二十余载的中医梦
我叫Marc FREARD,中文名字叫冯茂荣,是一位热爱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的法国人,今年6月刚刚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完成了我的博士学业。 从小我就对医学很感兴趣。因为喜爱小动物,对生命充满好奇心,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梦想当一名兽医。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阴差阳错地成为了一名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减轻癌症患者病痛的人类医生。这一选择成就了今天的我,也让我的家人引以为荣。 1997年至2008年,我在法国南希大学和巴黎第六大学医学院获得了西医博士学位。期间我有幸结识了我的中医启蒙老师马业宜教授。当时在法国取得...
-
周兆山遵照传统中医学证治规则
周兆山主任医生是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山东中医药大学隶属青岛市中医医院主任医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呼吸科主任、内科教研组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常务委员,是山东省突贡专家,全国第一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历承继作业指导老师,山东省第一批名中医药专家,第五届中国医生奖取得者。 周兆山主任医生首要学术思想总结 其首要学术思想特征总结如下: 1.遵照传统中医学证治规则。 辨证论治,是传统中医的特征与精华,也是差异于现代医...
-
抗疲劳 少喝咖啡多吃桑葚蓝莓
咖啡可以喝,别放奶精 一些中青年上班族出现的肥胖症状,这属于过劳性肥胖。 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没时间运动或者不想运动,另一方面也与饮食不均衡有关。好些人是早饭来不及吃,中午条件不允许就吃个盒饭,晚上下班很晚吃得非常丰盛。这样的饮食方式一天的总量可能是没超,但是晚上过盛,加重了肠胃的负担,再加上晚上不活动,对身体是很不好的。总量不超过的话,建议多餐,同样量的食物,按照6顿吃肯定比2顿都吃完要好。 针对很多上班族喜欢靠喝咖啡来提神抵抗疲劳的情况,建议喝点咖啡,但要喝苦咖,可以放牛奶,但不要放糖,不要放奶精...
-
缅怀国医大师李振华老师
2017年5月23日,首届国医大师、著名中医药学家、中医教育家、原河南中医学院院长、终身教授李振华因病仙逝,享年94周岁。李振华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博学广识,从事中医药临床、教育工作60余载,为中医药传承与教育呕心沥血。仅以此版纪念李振华先生。 时光荏苒,转瞬间我的恩师、首届国医大师李振华仙逝已届周年。老师的音容笑貌仍时常浮现于我眼前。 1982年,我有幸师从李振华教授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伊始,导师即以医德授人:“医学乃仁人之术,学医必具仁人之心,以仁为本,济事活人,方可学有成就...
-
施今墨,祝谌予,薛钜夫三代中医人倾力培养明医之路
在20世纪前50年,中医发展之路可谓坎坷,好在道路虽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这离不开老一辈中医人的奋进拼搏与砥砺前行。其中,老一辈中医大家施今墨(1881—1969)力主通过“编书、办医院、开学校”三位一体的途径复兴和发展中医,并毕生为之努力。施今墨创办的华北国医学院,被誉为培养中医大师的摇篮,其影响力绵延至今,又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以金方书院的形式再现其光芒。 施今墨创办华北国医学院 20世纪30年代初,施今墨清楚地认识到,要以科学的方法整理和发展中医,必须开办...
-
国医大师周信有因病逝世 享年98周岁
2018年3月10日,国医大师周信有因病逝世,享年98周岁。惊闻凶讯,作为周信有的入室弟子,我无比悲痛。 记住我第一次跟教师碰头时,既兴奋又严重,但他和蔼的情绪、慈祥的目光和儒雅的举止登时使我放松了下来。从那时起,无论是为学仍是做人,教师都给了我永生难忘的辅导和协助。 教师治学十分谨慎,对我要求很严厉。我写的文章,教师都会仔细修改,指出问题,提出改正定见。记住有一次,我为学术研讨会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对几个专业名词翻译掌握禁绝,本想蒙混过关,成果被教师发现,他苦口婆心地对我说:“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学...
-
王烈泉:从“赤脚医生”做起的名医
王烈泉是原广东省揭阳市东山区第一人民医院(现揭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他从医49载,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和揭阳市名中医、省劳动模范,是广东省第八届党代表,广东省第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揭阳市第一届人大代表。 王烈泉出生于农村普通家庭。青年时目睹农村缺医少药,不少家庭因病致贫,逐步萌发学医救人理想。1970年高中毕业后,他到村合作医疗站学医,一面当药童,一面向当时医疗站医生学医。在合作医疗站工作这几年间,他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大力推广中草药治常见病,很受群众欢迎。几年后,王烈泉到揭阳县卫生学校...
-
读国医大师王烈《婴童释问》有感
做过父母的都有一个切身体会,为了哺育孩子,都曾怀着非常忠诚的心情做很多“功课”,包含吃、穿、住、行各个方面,尤其在孩子健康生长方面,家长们费尽了心思。因而,家长手里应必备家庭育儿书,学习怎么哺育孩子。我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国医大师王烈著、孙丽平主编的新书《婴童释问》是一本深受欢迎的育儿书。2017年11月出版不久,就销售一空,2018年4月又重新印刷。 《婴童释问》是国医大师王烈教授,是长春中医药大学教授,第三届国医大师,第一批至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历继承作业辅导老师。他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