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传秘方 第5002页
-
国医大师熊继柏论如何学习中医
国医大师熊继柏13岁习医, 16岁行医, 从事中医临床60余年, 从事中医高等教育30余年。通晓中医经典, 谙熟方药, 临证善于辨证施治, 因证选方, 因方用药, 是国内外著名的中医专家。善治各种内科杂病, 妇科、儿科病证, 以及各种疑难杂证。熊老学习中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其学习中医的经验值得我们传承和挖掘, 本文对熊老之前的有关如何学习中医的录音和文章进行整理。 坚定志向, 端正学习中医的目的 熊老指出中医学的典籍浩瀚, 内容广博, 理论精深。欲求学精, 确非易事。需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终生奋斗的...
-
学用国医大师王世民《实用中医方药手册》50年
国医大师王世民于1968年一手写成的《中医方药手册》,最初是内部印行五千册。由于不能满足各地的需要,王世民又作了修改,于1970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量达62万册。到2016年科学出版社出版已是第4版。从1984年版开始,每版发行之后,王世民老师都会亲笔题签赠阅于我。50年来,该书已成为一部以典示范、执简解难、合宜适用的案头枕边书。 我初学中医那年,就买到这本《中医方药手册》,那是第1版,书名没有“实用”二字,收集方剂646首,中药447味,制作64开本,红塑料皮,携带方...
-
张介眉出生于中医世家 遣方用药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历承继作业指导老师张介眉,出生于中医世家,是武汉市黄陂区名中医张氏第六代传人。他提出的中西医结合方法和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种概念,推动了中西医在各领域的结合。 学徒时练就厚实基本功 张介眉的祖辈是当地的有名中医,拿手儿科和内科。他从小就在父亲的要求下,吟诵《药性赋》《汤头歌诀》《医学真实易》《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等中医古籍。16岁时,他跟从大伯张百川学习中医,大伯给患者医治时,他就在一旁帮着抄方抓药。 大伯对他的要求比外人还严,一有闲暇,就考他《...
-
深切缅怀中医学家王玉润
2019年9月6日,著名中医学家、教育家王玉润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隆重举行。王玉润一生孜孜以求、学贯中西,识病求本、锐意创新,在中医儿科学、中医防治血吸虫病研究、中医现代教育管理等方面都作出了杰出贡献。 王玉润是沪上中医儿科名家,出身于中医世家,祖父王仲康、父亲王超然均享沪上一时之名。1935年,王玉润考入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并师从沪上儿科名医徐小圃学习中医。王玉润195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晚年主动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院长。...
-
中医妇科名家肖承悰
中医妇科名家肖承悰教授于1940年出生于北京,祖父是闻名京城的四大名医之首萧龙友。肖承悰毕生致力于中医妇科事业,勤奋钻研,学贯中西,60年来,经历了无数风雨与坎坷,正如她所言:“从事中医妇科60年,知之愈深,爱之愈深;爱之愈深,愈感到中医之博大精深,非吾辈穷毕生精力所能完全领会。我深知与我祖父一辈的名中医相比,在对中医的理解和贡献上我都还有很大的距离,但先辈筚路蓝缕复兴中医的信念,仁医仁术的博大胸怀,始终在激励我、鞭策我。”她现虽已是耄耋之年,但仍坚持在临床一线致力于中医妇科的研究与探索、传...
-
这个春天 拥有美好的唤醒方式
不少人到了春天就容易犯困,为了让自己能够按时醒来,很多人会给自己床头放个闹钟或者用手机做闹钟,然而,专家指出,睡眠中如被闹钟这种机械叫醒,人体的植物神经会突然受到刺激而产生应急反应,体内肾上腺素水平提高,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长期受到这种刺激,会给心血管带来压力,增加高血压和心脏病的患病风险。 这个春天,我们怎样才能拥有美好的唤醒方式呢? 睡足觉是前提 应尽量保证睡眠规律,争取睡足6至8个小时。与只睡四五个小时的人相比,睡足6至8小时的人对闹铃声的敏感度会小很多,所受的刺激也会较小。 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