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 第339页
-
中医临床治法 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作为中医治疗的一种重要治法,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近年临床及实验研究的逐步深入,又深化了对血瘀证的认识。实践证实,活血化瘀法在临床各科都有较好的疗效。 我国第一部血证治疗的专著《血证论》亦成书于晚清,可见当时活血化瘀法使用广泛。血瘀证形成原因较多,凡寒凝、气滞、热结、浊阻、出血、外伤等均可导致瘀血。加之瘀血不仅为病理产物,又为其他疾病的致病因素,所以活血化瘀法在临床中有其相应之变化。对于活血化瘀方药的选用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仅对清宫疗效确切的活血化瘀医案进行简要举例,供大家点评。 活血化瘀不...
-
活血化瘀研究 用于治疗老年病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是传统中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当前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陈可冀院士率领团队将我国传统的活血化瘀疗法及有关方药的理论与现代医学病理生理结合,开展了一项深入、系统、全面的研究工程。 通过对中医古典医籍的深入发掘和系统研究,结合现代临床医学视角,建立了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理论。通过对不同时期血瘀证认识的总结归纳,不断探索制定血瘀证诊断标准,为标准规范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现代研究中深化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病理机制,从血液流变学、炎症相关、...
-
五子衍宗丸 抗疲劳 降血糖血脂
五子衍宗丸为治肾虚精亏之阳痿遗精、不育症所设,具有补肾益精功效。用于肾虚精亏证,症见阳痿不育,遗精早泄,腰痛,神疲乏力,眩晕耳鸣,尿后余沥,舌淡苔白,脉细弱。该方药在临床应用中,还有以下作用: 抗疲劳:用于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倦怠乏力、精神不振、头晕耳鸣等肾虚精亏等症状。 抗骨质疏松:用于骨质疏松引起的全身无力,腰脊部疼痛而酸软少力、不能持重,目眩等症状。 降血糖:现代中药药理学证实,方药中的枸杞子、五味子、车前子所含的黏多糖等均可降低血糖。用于高血糖症引起的神疲乏力,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咽干口燥,腰膝酸冷,...
-
现代活血化瘀学派临床实践与研究
发展简史 1956年,高血压研究小组成立;1959年,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协作研究心血管病起步;1962年,首篇动脉粥样硬化中医治疗经验论文发表;1972年,周恩来总理指示成立北京地区冠心病协作组,16家医院合作研究活血化瘀复方冠心II号;1978年,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成立;1981年,创建中国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1992年~2000年,中日、中日韩等国活血化瘀国际会议;1997年,首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海峡两岸活血化瘀学术会议;2013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
-
养生按摩 疏通经络淤滞气血
中年人一般有五脏亏虚的表现,尤其是心、肝、肾功能下降,气血不足,容易出现失眠、便秘、腰腿痛等,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该年龄人群应重点强化心肝肾功能与补益气血,同时疏通身体内部经络上淤滞的气血。所以,中年人一定要记住下面几个部位: 1.手腕。先将两手掌掌心相对,然后用两手的腕部相互撞击,再将两手的手背相互撞击,不限次数,可以起到激活心包、肺、大肠、三以及小肠功能的效果。 2.活动脚踝。可以在平躺时用自己的双脚划圈,左右脚划的圈方向相反,左脚划逆时针方向时右脚划顺时针,然后左脚划顺时针时右脚划逆时针。 3....
-
寒冬保暖 双脚是运行气血贯穿上下经络的重要部位
一到寒冬,人们都会很注意保暖,但是不少人却会忽视脚部的保暖。中医学认为,双脚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经络的重要起始部位。 双足分布有60个穴位,占全体穴位的1/10,许多通往全身各处的穴位大都交会于足部。肾为先天之本,滋养各脏腑;脾为后天之本,化生食物中的精微物质滋养各脏腑;肝脏能调畅气机,疏通气血,利于气血的运行。膀胱经卫外主表,能抵御外邪的入侵。由此可见,足部与全身各脏腑关系密切。脚位于人躯体的末端,离心脏较远,血液的供应较少,再加之脚的表面脂肪层又薄,保温能力较差,所以脚的皮温较低...
-
自血疗法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
自血疗法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集针刺、放血、穴位注射于一体的中医特色疗法之一。该法始于20世纪50年代,因其结合了多种中医传统治疗的功能,根据不同的病症取穴,具有较为明显的增效减副的优势,适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皮炎、慢性荨麻疹、泛发性湿疹、青年痤疮和全身皮肤瘙痒症等疾病,在某些顽固性皮肤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自血疗法是将患者自身的静脉血抽出,再注入其自体穴位或肌肉组织,通过针刺来调和阴阳,借助放血以祛瘀生新,利用自血促使免疫应答,从而激活人体的脏腑经络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主穴常取...
-
按揉阴跷穴 抬腿补养气血
脚跟疼痛按操肩膀 祖国医学认为,阴跷穴起于脚后跟 内侧,阳跷穴起于脚后跟外侧,并分别伴 随着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上行, 两条经脉在肩膀头的凹陷处交汇。经常 按揉这里,可使两条经脉的气血通畅,减轻脚跟部疼痛。 按揉方法:左脚跟痛时用右手按左 肩膀头的凹陷处,右脚跟痛时用左手按 右肩膀头的凹陷处,同时伸直患侧的大 腿,放松脚底板,当肩膀头有酸麻胀的感 觉时说明按揉的部位正确。每天按揉两 次,每次20~30分钟,若配合热水烫脚, 止痛效果更好。 小颖 睡前抬腿补养气血 由于重力的作用,人在长时间站立 或坐...
-
药泡黄酒活血保健
黄酒的酒精度数低,含有大量核 黄素、氨基酸及碳水化合物等对人体 有益的物质,适量饮用,不伤肝胃,具 有加速血液循环、增强体质、舒筋活血 等功效。黄酒中加入食物或药材浸泡, 对老年人可起到调养滋补之效,黄酒 在其中起着溶解、析出、稳定、调和味 道等作用。 一、黄酒泡黑豆黑豆含有丰富 的优质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还 有较多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具有调 中下气、滋阴补肾、补血明目、利水消 肿、活血美肤等功效。取黑豆O.1公斤 炒熟,放入500毫升黄酒中,密封保存 1个月。滤渣取酒,每次喝50毫升,每 日喝1次。...
-
滋肾养心 祛湿化痰 活血化瘀
滋肾养心 肾性水属阴,位居 于下;心性火属阳,位居 于上。在正常情况下,心 火下降于肾,以资肾阳, 共同温煦肾阴,使肾水 不寒;肾水上济于心,以 资心阴,共同濡养心阳, 使心火不亢。这种上下 升降、阴阳相交、水火既 济的关系,习惯上叫做 “心肾相交”。如果这种 上下相交的关系失常, 肾水不升,心火不降,往 往出现心烦、心悸、失 眠、寐则多梦,甚则遗 精、口舌生疮等阴虚火 旺的证候,治当用交通 心肾之法,方用知柏八 味丸之类以滋阴降火。 肾水足而心火降,则水 火既济,阴阳相交,升降 气化功能...
-
老年人改善血液回流不畅 多做逆向按摩
老年人普遍存在血液循环不畅的情况,其中,又以静脉血液回流减慢的问题最为突出。尤其在久坐或久站后,老年人会出现下肢酸痛、肿胀等一系列症状,久而久之,容易出现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曲张等疾病。 专家指出,静脉回流的基本力量是由皮肤张力和肌肉收缩挤压作用所形成的压力差而提供的,但大多数老人的皮肤比较松弛,肌肉体积和力量减退,不能给静脉血液的回流提供足够动力。老年人若要改善血液回流不畅的问题,应该在日常多做逆向按摩。 指导专家 陈磊 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正骨理伤室主治医师 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