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 第338页
-
初春乍暖还寒 按摩督脉调畅气血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正是季节转换之时,人们的身体也面临“换季”。此时正是养生保健的重要转折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规律,如果我们按这个节奏走,就会顺应自然的运势;如果不按这个节奏走,就会背离自然的运势。 按摩督脉预防传染病 季节交替之际,感冒患病的人数常常直线上升,尤其是中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稍不注意就惹病上身。究其原因,一是春季气候回暖,病毒、细菌容易滋长传播;二是刚到春季很多人就迫不及待地脱下棉袄,而体质较弱者往往难以抵御风寒而受凉生病。预防感冒,增强抵抗力才是根本。天气转暖...
-
今天的国医大师 承续着几千年中医药血脉
一个“向国医大师学习”的行动倡议,引出两封书信的往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对青年人的殷殷希望,坚定了万千学子传承中医的信念。近日,王国强写给长春中医药大学学生的回信,在中医学子们的朋友圈被一再转发,激发了青年学子效法国医大师的热潮,更鼓舞了他们坚守专业、学好中医药的士气。 今天的国医大师,承续着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中医药血脉,在当下风起云涌的中医药改革发展中,成就了一个个医德医风和医术学术的高峰。他们是中医药行业的标杆,是中医药从业者的楷模,也是广大中医学子前进的榜样、学习的...
-
舌头紫暗是 缺血缺氧
据中医临床研究发现.舌头紫暗主要与体内血液循环较差:脏腑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有着密切关系。中医学认为,舌色紫暗多与瘀血证有关.是一个人体内气滞血瘀的典型表现。 舌头发紫暗的老人.以心血管疾病患者为最多,其次是肝胆系统疾病,再次是呼吸系统疾病。另外.癌症病人出现青紫舌的比例也较高。这说明紫暗舌的形成与心脏功能衰弱、体循环障碍和肝脏损害、门静脉高压、血黏度升高等病理变化导致瘀血有较密切的关系。同时.有不少舌头紫暗的老人常出现气短、哮喘、呼吸困难等症状,有的还出现口唇发青发紫、面色紫暗等。这些病例大多为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
-
拍肘窝净血液 做手腕操缓腕疲劳
拍打肘窝净化血液 血液黏稠对于现代人来说并不少见,尤其是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生比例较高,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大大增加。 肘窝、膝窝部位是手足经脉的必经之路。肘关节和膝关节活动较为频繁,当血液中代谢产物过多,黏稠度增加时,经脉气血极易在此淤滞。间隔一段时间拍打此处,只要血液内代谢产物增多引起微循环障碍时,就会出痧。通过出痧的方式及时排除体内的代谢产物是非常简便的净化血液的方法。 具体方法是:在肘窝或膝窝处涂上刮痧油,肘关节和膝关节的肌肉要放松,关节窝朝上;拍打者一手托住被拍打者的肘关节或膝关节,另一...
-
梦游症怎么治疗 活血通窍养血安神
周某某,女,32岁。1977年2月6日初诊。患者3年前有夜间迷糊史,未予治疗,逐渐发展成夜间默然自起,或在家中做如扫地等家务事,或出户游走,然后归床入睡,次日问其皆自不知其事。日复如此,久而面黄肌瘦,精神疲惫,头昏脑涨,食欲减退,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腿酸痛。舌暗淡,脉沉细。 辨证为心血不足、气血逆乱为主,治以养血安神、活血通窍为主。 处方:丹参30克,夜交藤30克,云茯苓15克,麦冬12克,玉竹12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远志10克,石菖蒲10克,郁金10克,炒酸枣仁5克,...
-
骨伤科专家宋贵杰教授 毕生心血从事中医事业
宋贵杰,汉族,1938年2月生,甘肃省清水县人。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中医骨伤科教授、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甘肃省首届名中医。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研究会常务理事,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中医骨伤学会主任委员,《中医正骨》、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甘肃中医杂志》《甘肃中医学院学报》编委,甘肃省高等院校、甘肃省中医药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 满腔热诚 传承创新 宋贵杰教授早年就读于河南...
-
活动上肢 畅通血脉
人体的上肢活动度大,经常锻炼上肢可以畅通血脉,治疗诸多疾病;况且,其动作简单易学,行之有效,不受时间、地点、设备、环境的限制,很适合中老年人锻炼、练习。 预备双脚开立与肩同宽,挺胸、沉肩、伸掌,掌心紧贴大腿,吸气时,慢慢向上提胸收腹,微微吸气。呼气时,下肢不动,周身放松,以意领气沉丹田 (肚脐下三横指)。 单举挺胸直腰,右手握拳紧贴后腰部。同时左手松拳成掌,手心向下,目注视手背,慢慢经身体左侧上举,身直勿倾,同时吸气。然后翻腕,掌心向上,稍停3~5秒,左臂慢慢下落.还原成开始姿势。目视左手,同时呼气。稍停3~5...
-
妇人气血失调血瘀 行气活血通之
妇人常以气血失调为病,故气滞血瘀者多,家父认为,妇人之病初,多为气结在经,可循经疏导,调肝为先,久之则入络。邪伤血络,成为隐伏较深的疾病。络病形成以痛为主,可见舌色紫暗,脘腹痞胀,切之脉涩。治络病,多用辛温通络,或以柔剂通之,重在活血化瘀,常用行气活血之品。 1986年初夏,邻村张姓妇人,37岁,患乳房胀痛有块,痛如针刺,汗出心烦,急躁易怒,面红脉涩。家父诊后,观前医用方,多取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类方药,但服后罔效。今乳房胀痛有块,多为肝经络瘀痹阻。观其心烦急躁,面红,乃阴虚而有血热瘀结也。古人云:...
-
五音入五脏 调理气血和脏腑阴阳平衡
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把人的体质分为九种,分别是:平和、阳虚、阴虚、痰湿、湿热、气郁、气虚、血瘀、特禀。其中比较健康的平和体质仅占32.75%,其他8种偏颇体质占到了67.25%。 古琴五音入五脏,可调理气血和脏腑阴阳平衡,明白自己的体质有针对性的多听相应的调理琴曲,对改善偏颇体质很有帮助。下面为您介绍几种体质特性及调理曲目。平和质的人身体基本健康,暂不论述。 气虚体质 气虚是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所谓气,是人体最基本的物质,由肾中的精气、...
-
惊蛰节气养生 舒筋活络 调气活血
3月6日是二十四节气的“惊蛰”。惊蛰是中国农历的第三个节气,同时也是古人记载气象转变的一个标志。此时,天气渐暖,春雷声鸣,冬眠的蛰虫、蛰兽被惊醒。春耕始,万物长,一切生机勃勃。 《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发陈,顾名思义,即是蓄积力量,除旧迎新。春天万物始发,人体精气也顺应自然,开始疏发伸展。但经过冬藏后,人体的阳气如同早上初升的太阳,温煦而不热烈,未透达于全身。故在惊蛰复苏之时,养生的重点在于气机的调达、经络的舒展。 舒筋活络 调气活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