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 第341页
-
梳子梳头 活络筋骨疏通血脉
今年107岁的黄没芬老人平时有个习惯,就是梳不离身。每天都要用木梳子梳头发;一天好几次。本来她的头发全白了,由于常用梳子梳头,竟然长出了黑发。谈到梳头的健身之道,老人说:人体许多经络汇总于大脑,常用梳子梳头,可活络筋骨,疏通血脉。 黄没芬现住上海浦东新区祝桥镇。她是个庄稼人,春种秋收样样挑得起,练得了一身好身骨。九十岁时还能种丝瓜,一千就是两三小时。黄没芬的饮食也很特别,每餐都喝一碗粥,粥的品种也非常多,皮蛋粥、葱油粥、小排粥、八宝粥、红枣粥、百合粥、绿豆粥十来种,轮番吃。她说:老了肠胃功能不如年轻人,粥...
-
清热化痰养血治痉病
彭某某,男,64岁。2010年4月17日初诊。诉头部摇动2年余。2年前即头部摇动,难以控制,且伴有后项不适。偶有痰涎溢流,尚有轻度脂肪肝。诊见脉濡,舌质红,舌尖尤甚,苔白。证属痰热上扰,血虚生风。治宜清热化痰,养血祛风。方投黄连温胆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味:黄连6g,制胆星6g,竹茹10g,枳实10g,陈皮15g,法半夏10g,茯苓15g,甘草8g,生姜3片g,桃仁10g,红花10g,熟地10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地龙10g,钩藤10g,生地15g,焦山楂30g,黄芪20g,羌活10g。15剂,...
-
活血化瘀法研究不断开创新领域
活血法、化瘀法是中医医疗中十分古老的治病法则之一,将两法合而并用而成的,活血化瘀法也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历代医学家在其医疗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使其日趋完善。在他们的著作中,对各类临床疾病何以需要活血化瘀治疗,活血化瘀的理、法、方药,以及疗效观察,都有内容十分广泛的记载。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中西医结合方针确立后,活血化瘀的显著疗效又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中得到了现代医学的验证,进而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多年来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研究先后被列入四个五年计划,成为中西医结合学术研究有活力、见成效、受国内外关注的领域之一...
-
常海沧热性体质 清明养生调气血
本报记者 韩彬 指导专家 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副秘书长 常海沧 主任医师 清明时节,杨柳泛青、桃花初绽,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养生专家常海沧教授建议人们要逐步增加户外运动,补充阳气。 我国历代养生家认为,春天外出踏青寻柳,登高赏花,游山玩水,是非常有益的养生活动,尤其是在清明前后,由于雨水增多,空气潮湿,人最好不要在家中坐卧太久。“久视伤神、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盘、久坐伤肉。”此时应有规律地早睡早起,切记熬夜。 专家建议,可约上亲朋好友外出踏春赏花、游山戏水、散...
-
女性养生 中医养血
现代女生多爱美,但是日常生活中却不知怎样调养,中医专家告诉你,女性养生重在养血,这样才能使女性的身体更健康。 人体是血肉之躯。只有血足,才能使皮肤显得红润,面有光泽;只有肉实,才能使肌肉发达,体形健美。对于女性来说,追求面容靓丽,身材窈窕,应重在养血。 由于女性生理有周期耗血多的特点,祖国医学早就指出:妇女以养血为本。女性若不善于养血,就容易出现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发枯、头晕、眼花、乏力、气急等血虚症,即贫血。严重贫血者,还极易过早产生皱纹、白发、脱牙、步履维艰等早衰症状。可见,女性养血补血尤为重要。那...
-
活血化瘀治口渴
李某,女,54岁,2009年5月19日初诊。患者3年来自觉口中干渴,并黏滞不爽,隔几分钟则需饮温水数口以润之。甚时,连续饮水也未能止渴,遇有外出也必须自带水壶,以解口渴之急需。每日晨起口干异常,四季如此,心情郁闷。为此病四处求医,也经各种检查,未见异常。查其所服方药多为沙参麦冬饮、六味地黄汤、麦门冬汤、参麦散等养阴之剂,治之罔效。也曾用健脾利湿之剂治疗,始有小效,后服无功。刻诊:患者唇紫而干,两颧微红。舌暗红,边紫暗,脉弦而沉。辨为瘀血内阻,津不上承。治以活血化瘀兼养阴,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处方:当归15克,生...
-
护血管新秀——马齿苋
马齿苋是夏秋季节最常见的—种野菜。中医认为,马齿苋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的作用。民间常用它煎汤内服治疗肠炎、痢疾等多朴疾病;还可将马齿苋捣烂外敷,治疗疔疮痈疽、无名肿毒等,均可获得明显的疗效。 最新研究表明,马齿苋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美国科学家发现,经常食用马齿苋的地中海某区域居民,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其他地区;法国人喜欢把马齿苋调和在沙拉中食用,心脏病发病率亦较低。科学家对马齿苋进行研究,发现其中含有丰富的钾盐、黄酮类、强心甙、生物碱等药理成分,可以降低血压、抑制心肌兴奋性、减慢心率、...
-
滋养女人气血桂圆归枣粥
桂圆归枣粥:取糯米250克,桂圆肉、红枣各30克,当归20克,红糖60克。将当归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用中火煮沸后,去渣取汁备用。淘净糯米放入锅内,加药汁、桂圆肉、红枣(去核)、水适量,武火煮烂后放红糖,稍煮片刻即成,佐餐食。具有双补气血、滋润肌肤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血亏虚、心失所养所致的失眠心悸、面色苍白、身体瘦弱、倦怠乏力等症。 羊乳红枣粥:取羊乳300毫升,粳米250克,红枣15个,生晒参、冰糖各30克。将粳米、生晒参(切片)、红枣(去核)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煮30分钟,倒入羊乳,再煮片刻,加...
-
中医食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医认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因脾虚血弱所致,食疗原则以清凉滋润为主,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在服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采取食疗,可加快康复。 大枣汤:取大枣20~30克,加水适量煮烂后,吃枣喝汤,每日1次。 花生餐:取花生仁(连衣)60克,每日分4次嚼食。 花生龙眼肉大枣汤:取花生仁(连衣)、大枣(去核)各20克,龙眼肉15克,加水适量煮30分钟左右即可食用,每日1次。 花生煲大蒜:取花生仁(连衣)100克,大蒜肉50克,放瓦煲内煲熟食用,每日或隔日1次。 上海市中医医院血液科夏乐敏...
-
降血脂保护脑血管食疗方
许多人都习惯炖肉时放点山楂,这样可以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但因山楂会刺激胃酸分泌,因此不适合胃溃疡患者食用。实际上,苹果与猪肉一起炖也是不错的选择,不仅可以降血脂,而且胃不好的人也可以放心食用。 这是因为,首先,苹果的果香可消除猪肉的独特异味,给人们带来味觉上的享受;其次,苹果中富含苹果酸、膳食纤维、果胶等物质,这些物质可在肠中与胆酸结合,阻碍肠内胆酸重新被吸收,从而促使血中胆固醇向胆酸转化,起到降低胆固醇的效果,这样人们在食用肉类时就可以避免吸收过多的胆固醇;最后,苹果富含钾盐,进入人体血液后,能将钠盐置换...
-
气血两亏 红枣桂圆粥
适宜人群:气血两亏的女性。 原料:红枣、桂圆、莲子、花生、栗子各100克,大米、糯米、秫米(黏高粱米)各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莲子去衣去心放入碗中加水浸泡,用旺火蒸约1小时取出备用。将桂圆去掉皮、核;将栗子剥掉壳及衣。锅内放入适量的水,把秫米、花生、红枣洗干净倒入锅内煮,待煮成半熟时,再将大米和糯米倒入锅内,水开后,转用微火。将粥煮熬到七八成熟时,把蒸熟的莲子倒入粥内搅拌均匀,开锅后再煮一会,盛入清洁消毒的锅内,撒上白糖。 点评:小枣、桂圆、花生、糯米等,不但可以补血,还能补钙和补铁;秫米还有和胃安眠...
-
药膳消除低血压
进入夏季以来,许多人出现头晕的症状,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头晕现象更为明显,很多人误认为是中暑了。其实,夏季头晕。甚至晕倒在地,并非都是中暑造成的,可能与人的血压低有很大关系。 一项健康体检资料表明,18~65岁人群中,低血压占4.7%,其中老年人占一半以上。夏天气温升高,血管容易扩张,加上出汗多,没有及时喝水,导致血容量相对不足,血压下降,从而引起头晕、疲倦、四肢乏力、记忆力减退、面色苍白或青紫,甚至发生晕厥、休克;老年性低血压还可能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因此.夏季要特别警惕低血压。一般来讲,血压经常低于90/60毫米...
-
茯苓焖豆腐药膳适合肥胖、血脂高
用料:茯苓粉20克,豆腐0.5 公斤,胡萝卜、香菇各适量。 做法:豆腐、胡萝卜切小块,将茯苓粉与豆腐拌匀,用盐、料酒调味,再将胡萝卜和发好的香菇放人锅内炒至半熟,然后将豆腐放人锅中,加入适量水,调小火慢慢焖煮,最后调味起锅食用。 健康提示:茯苓性甘味淡,具有健脾和中、利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痰饮停聚、水湿潴留所导致的浮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豆腐性凉味甘,为清热养生食品,具有和中益气、清热润燥的功效;膳中添加适量胡萝卜、香菇,不但色香味俱全,而且胡萝卜、香菇本身也具有降脂功效,因此本药膳适合肥胖、血脂高的人士食...
-
羊肉可益气补虚 补血助阳
最近天气日渐寒冷,不少人在下班后都会叫上三五好友吃一顿热腾腾的羊肉火锅,羊肉可益气补虚,补血助阳,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不过羊肉好吃应适可而止,羊肉甘温大热,过多食用会促使一些病灶发展,加重病情。因此凡有发热、牙痛、口舌生疮、咳吐黄痰等上火症状的人都不宜食用。患有肝病、高血压、急性肠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病人,或者在发热期间也不宜食用。另外需要提醒人们注意的是,羊肉与其他食物在一起吃的时候,也要注意有所禁忌: 部分病症忌食羊肉 经常口舌糜烂、眼睛红、口苦、烦躁、咽喉干痛、牙龈肿痛者,或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