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 第167页

中医 第167页

  • 基于科学性、经验性、文化性的中医传承

    基于科学性、经验性、文化性的中医传承

      ●中医的科学性、经验性、文化性与中医传承息息相关,中医人必须牢牢把握关乎中医本质的核心内容,树立正确的中医科学观,把握对于古圣先贤、当代名医名师、自己个人三种经验的学习积累,并通过持之以恒的文化积累涤清中医学习之路。   ●今时之中医不仅要有坐堂行医的本事,还应具备创新发展学科的信念和能力。当我们的中医人视野更宽、思维更广的时候,不仅是给予了自己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也同样是为我们的中医学科开启了一扇扇发展之门。   ●产业化意味着一门学科的知识、产品具备了更为广阔的服务天地,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

  • 继承发扬中医传统

    继承发扬中医传统

      以“弘扬祖国医学,发展中医中药”为己任,北京康济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医药的发展,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康济乃“健康天下,济世惠民”之意,企业的宗旨就是继承和发扬医者仁心,以“悬壶济世”的精神来解决民间疾苦,济众惠民,解除大众的病痛,使天下所有的人健康长寿,从而展现康济医药企业的仁心和大爱。   发挥中医药特色   康济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彭程介绍说:“康济医药从成立...

  • 中医药不是点缀 应发挥重要作用

    中医药不是点缀 应发挥重要作用

      亲戚的孩子咳嗽了一个月没见好,带到我们医院来看看。儿科中医师给开了3剂中药,孩子病情明显好转。问及亲戚治疗过程,她说孩子在镇上卫生院看病,连续换了好几种抗生素,每种吃一个星期左右。笔者听到,甚是无奈,也颇为感慨。抗生素不是“万能药”,在许多疾病的诊疗方面,中医药不应只是点缀,应当发挥重要作用。   早在2004年,国家卫生部就发出了关于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按照标准贯彻执行。虽然随着“医院管理年”、&ldqu...

  • 带你走出中医药养生误区

    带你走出中医药养生误区

      当前,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于养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养生方式和方法更是门类繁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基于对中医药的信任,选择中医药养生。但是,由于中医药知识的匮乏,造成了很多人对中医药养生的误区,以下简单谈一下笔者的认识,供人们参考:   误区一中药没有副作用   随着人们对各种药物、生物制剂副作用的深入认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中医药,加之很多医药产品的宣传,将中药的副作用几乎忽略,给人一种“中药是纯天然的,中药是无害的”认识。   我们应该知道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是...

  • 打通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宣教最后“一公里”

    打通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宣教最后“一公里”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共同发布全国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结果:全国中医药科普普及率为84.02%,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为8.55%,“十三五”期间,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核心指标到12%。 虽然,各地广泛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宣传单、讲座等形式,加大对中医药科普知识的宣传,普及率达84.02%。 但据笔者了解,不少地方中医药科普形式仍然单一,重在宣传、疏忽教育,互动模式少,导致大多数公民虽然知道中医药,但对养生保健理念、养生保健信息理解等仍然不足...

  • 把国学纳入中医药高等教育课程

    把国学纳入中医药高等教育课程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高度融合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医学的学理,包括理论体系的内在建构,都体现出浓郁的人文色彩。国学的基本意思就是本国的传统学术,中医学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中医药院校文化课程设置的重点应该立足于国学知识的教育。   历代名医大师皆具深厚国学底蕴   纵观历史上的名医大师,大都具有极为深厚的国学底蕴和文史哲修养。西汉初,公孙光称名医淳于意“其人圣儒”;东汉的郭玉也是以儒者游艺于医;张仲景曾“举孝廉”;华佗“游学徐...

  • 养生功法做起来 中医药助力健康

    养生功法做起来 中医药助力健康

    “每隔两周我都会带团队来高碑店社区进行带教活动,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了。中医专家进社区是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健康乡村试点建设工作的一部分,目前团队共牵手5个社区,我们一方面在这里出诊,一方面带教社区乡村中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肾病内泌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张宁告诉记者。 健康乡村多起来 中医健康乡村活动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实施开展,旨在通过5年努力,实现农村、社区中医服务模式的转变、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服务理念的转变和村民生活行为方式的转变,提高村民健康素质。到2020年实现3...

  • 打造中医药养生旅游新格局

    打造中医药养生旅游新格局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同时又由于工作和生活环境各种压力的侵蚀,人们对生活质量、身心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广大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正在持续增长,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正是满足群众迫切需要、提升全民健康素质、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服务业水平、有效扩大就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之一。   今年8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决定“要培育相关支撑产业,加快医疗、药品、器械、中医药等重点产业发展,提升中医药医疗保健...

  • 培养有国际视野的中医科研人才

    培养有国际视野的中医科研人才

      7月的南京,烈日炎炎,与气温同样火热的还有南京中医药大学举办的“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研究生暑期学校。本次暑期学校邀请了美国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Emory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0位专家,以英文授课为主,介绍国际最前沿的研究和技术,使广大学员获得“科学技术的高峰体验”,从而激发广大研究生的创新思维。   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是教育部推出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思想交流、...

  • 群众征哥和中医小婷的生活

    群众征哥和中医小婷的生活

    编者按:2月26日,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以下简称《战略规划》),明确了未来15年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并提出发展目标:“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各领域得到全面协调发展”“到2030年,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 《战略规划》提出了7个方面24项重点内容,全景式地勾勒出中医药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

  •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建院三十年回眸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建院三十年回眸

      四川泸州,这个依水而建、绕山而起的城市,不仅是座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美酒飘香的酒城。在这个美丽的城市,有一所驰名川南,大力弘扬祖国医学的中医院——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泸医中医院)。2013年10月19日,泸医中医院迎来了建院30年华诞。30年来,一代又一代泸医中医院人克服困难,不懈奋斗,医院规模明显扩大,医疗水平持续提高,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创造了医院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成绩,谱写出一曲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杏林华章。   30年艰苦拼搏,几代人励精图治,泸医中医院已...

  • 中医药文化在幼儿心里不断萌芽

    中医药文化在幼儿心里不断萌芽

      多年来,亳州市充分发挥中药产业的特色优势和中医药文化的引领作用,始终将人文教育作为办学和育人的主线,并贯穿于学校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全过程,致力于创办有灵魂的学校,培养有思想的校长,成就有品位的教师,培育有生命活力的学生,努力铸造教育的灵魂,有效地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生态,提升了教育的层次品位,引领了正确的价值追求。特别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在“说、唱、弹、跳、画”的各个环节,在幼儿教学的语言、艺术、健康、社会、科学五大领域,无不体现中医药的哲学思想、文化情景,把中医药引进课堂,把幼儿带进药圃、...

  • 挖掘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

    挖掘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

      广东省中医院是拥有5家三级甲等医院的医院集团,2012年门诊量达680万人次,是全国门诊量最大的医院。作为全国中医医院规模最大的急诊科,已经建成了包括急诊门诊、急诊抢救室、急诊留观区、急诊病房、急诊ICU全套体系;全科开放床位90张,其中抢救床位2张、临观床位15张、留观病床39张,综合病区床位26张、EICU8张,形成了以院前急救和院内急危重症救治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急救中心。   广东省中医院不仅重视人才培养和中西医医疗技术的提高,更重视医院的文化建设,塑造具有高尚医德的医疗技术人才。在医院文化的感召...

  • 中医养生调理师 调养身体

    中医养生调理师 调养身体

    从镜中看着自己日益枯黄的脸色,毫无血色的皮肤,就算用再多的化妆品都没有掩盖丝毫的憔悴。其实早有医学证明,女性想美容最主要的是调经顺血,血调好了,女性自然不用担心“面子”问题了。   很多女性常常在乎的是外补,比如说用名贵化妆品等。其实内补才更有效,把女性的血气调顺了,比任何化妆品多有效。当然女性调血不能盲目,中医将女性血异常划分四种类型:血虚、血瘀、血热、血寒,解决之道在于对证调血,因人而异。   中医调养之补血   表现特征:血虚的女性常常会觉得身体倦怠,眼睛也总觉得酸涩难受,照镜子...

  • 中医师承教育 中医药学术传承的中继站

    中医师承教育 中医药学术传承的中继站

      中医师承教育有着几千年的光辉历史和顽强的生命力,是中医生存、传承、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形成医学流派的重要原因。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是其一生甚至囊括了几代传承的学术精华,具有丰富的学术内容,更重要的是比课堂教学和医院实习有着更鲜活的中医临证特点。名老中医工作室作为师承教育发展的高级模式,是围绕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的团队建设与平台建设,它集教、学、研于一体,密切结合临床,是中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是中医科研成果的孵育地,是中医学术传承和流派交流的平台。随着名老中医工作室制度化、规模化开展,将对中医药学术的传承、...

  • 著名中医理论学家:干祖望

    著名中医理论学家:干祖望

      他终身从医,经验丰富。21岁起在上海松江开业行医;1951~1956年进入上海松江第四联合诊所,挂出了第一块“中医耳鼻咽喉科”招牌;1956年调至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在医史文献和外科临床工作,并负责中医喉科学教学工作;1972年主持成立耳鼻咽喉科,耳鼻喉科于1984年成为国家卫生部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他于1985年被评为首届江苏省优秀教师,1987年主持成立全国中医耳鼻喉科学会并担任主任委员。国家科技部启动的“十五”攻关计划课题—...

  • 声名显赫的省长 原是一位中医

    声名显赫的省长 原是一位中医

      民国年间,辽宁有一位声名显赫的省长,原是一位中医,且有医学专著问世,虽然他自诩“不慕良相慕良医”,却走上一条从良医到良相的人生之路,他就是王永江。   王永江,字岷源,号铁龛,大连金州人。生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卒于民国十六年(1927),终年56岁。祖籍山东登州府蓬莱县,世代以商为业。上溯六代,时值山东灾荒,赤地千里,饿殍盈野。王家生意不振,始祖移居关外谋生,道光年间定居辽宁金州。其父王克谦在城内南街开“永庆和”杂货店。由于经营有方,生意兴隆,遂为...

  • 中医骨伤科

    中医骨伤科

      时下,由于种种因素,车祸的,工伤的等等,骨科患者越来越多,而医治骨伤是中医的强项,于是中医骨伤科就成了中医医院和不少基层综合医院的“大专科”之一。中医骨伤科的业务势头看好,这本是一件好事。不过,喜中有忧。喜的是传统骨伤医术的特色和优势得到了不断发扬光大;忧的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在经济利益链的驱动下,有的医疗机构利用患者对中医的信任,出现了骨伤科门诊、住院“手术搞创收”的现象。   当然,中医骨伤科不是不可以使用骨科手术,要看到传统中医骨伤科有一...

  • 著名的中医临床专家万友生

    著名的中医临床专家万友生

      我的恩师万友生,是当代著名的中医临床专家、理论家和教育家,江西省首批国务院特殊津帖专家。   恩师自幼习文十载,不求仕进,而志于医,求学于江西国医专修院,学成出而问世,行医数十年,不仅为江西省中医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而且连续多年应邀赴北京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讲课,还应约为新加坡中医学院和马来西亚马华医药学院多期毕业纪念特刊以及台湾《华佗医药杂志》等撰写专稿,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还在《伤寒论医学之继承与发展》一书中发表了恩师的著名论文《欲识厥阴病,寒温合看明》。   恩师治学崇尚《伤寒论》与《温...

  • 强化中医技术传承创新

    强化中医技术传承创新

      在“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活动推进过程中,石家庄市中医院坚持立足中医行业和医院实际,以文化建设为载体,不断拓展功能、丰富内涵,靠越做越浓的“文化味”,为实现医院发展和中医振兴插上了梦想的翅膀,并荣获“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称号。如今的石家庄市中医院,已经发展建设成为石家庄市中医联合体牵头单位,全国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创先争优工作先进单位,实现国家、省、市重点中医专科和全院优质护理病区全覆盖单位。   坚持以德为先,构建医德...

  • 西医与中医

    西医与中医

      @微明   有人说:西医让人明明白白地死,中医让人稀里糊涂地活。乍一听很有道理,其实则不然。事实上,即使最顶尖的西医也可能遇到无法做出诊断的疾病;而一个优秀的中医若能治好某病,也必能讲清楚其中的道理。不管中医还是西医,治得了病就是好医。我们信的是大医、良医,而不是庸医、劣医。   观当今医学态势,虽曰中西并进,实则处处以西学为主。故我辈医者,切不可再闭门造车,亟当遍访高人,转易多师,并积极沟通,互相学习,始能不断有所提高。出山之后,亦不宜仗技独行,当须联合益友,广结善缘,齐心协力,精诚互助,始能成就...

  • 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

    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

      近年来,基层中医院西化、临床疗效不稳定、中医药治疗率偏低等问题,直接制约了中医事业的持续发展。对此,笔者结合本地域的现状和所在医院的实际情况,对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实施2年后,各项指标得到明显优化,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问题   配套政策落实不力   为了推动中医药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扶持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若干意见》,各地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但阻碍中医事业发展的问题还很多,致使有部分...

  • “明妃传”剧中中医养生之道靠谱吗

    “明妃传”剧中中医养生之道靠谱吗

    2016年热播剧《女医·明妃传》,虽然开播时间不长,但是手指放血治中风等中医剧情吸引了不少观众。那么,这些剧情有多少是靠谱的呢?听听中医专家的解读吧! 疑问一:铁皮石斛真的是救命“仙草”? 剧情回访 允贤被徐府院子里的铁皮石斛吸引,称其为救命“仙草”,说比人参还要灵。 专家点评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中医师王东旭介绍,铁皮石斛在历史上的确有“仙草”的美誉,《本草纲目》中对铁皮石斛的评价是&...

  • 传统的中医沃土上深耕细作 开拓发展

    传统的中医沃土上深耕细作 开拓发展

      郑州市中医院暨郑州市红十字医院,是河南省郑州市的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医院。医院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现有职工1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80人,开放床位800张。   医院的脑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河南省重点中医专科、郑州市临床特色专科;心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河南省重点中医专科、郑州市临床医学重点专科;儿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中医调理“节后综合征”

    中医调理“节后综合征”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平常各自忙碌的亲朋好友汇聚在一起,共享欢聚时刻。有人在家补觉,一不小心睡多了;有人旅游、逛街,不知不觉动多了;有人朋友聚餐胡吃海喝,又吃多了,个个都抱怨“放假比上班还累”。那么假期结束后,我们该如何调理“节后综合征”呢? 疲倦乏力 由于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聚会、路途劳顿等因素较多,极易造成疲倦乏力。此时除适当休息外,还可采用下面的方法,迅速消除疲倦乏力的症状。 防治妙招 艾条温和灸关元穴和足三里穴各15分钟,然后...

  • 加快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建设

    加快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建设

      继今年6月中旬、7月下旬分别在武汉、昆明举办的两期培训班之后,8月28~29日,全国基层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第三期培训班在西安举办。此次培训学员是来自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等中西部地区21个省(区、市)的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人员。培训班旨在整体提升基层中医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强化基层中医医院信息化服务保障能力建设。   中医药信息化发展重点在基层   长期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中医药信息化人才培养工作。“十一五”、&l...

  • 甲状腺疾病的中医保健

    甲状腺疾病的中医保健

    甲状腺疾病的中医养生保健包括精神养生、经络养生、饮食养生、体质养生等多方面。 精神养生:要战胜甲状腺病,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避免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经络养生:甲状腺病可以选择相应脏腑经络的穴位进行保健按摩。如肝火旺可选择足背的太冲穴,心慌可按摩手部的内关穴,甲亢选择补阴的重要穴位三阴交,甲减可按摩和艾灸强壮穴足三里、昆仑、照海、关元穴等等。 饮食养生:碘是制造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亢患者要忌食含碘食物。海产品中以海带和紫菜含碘最多。辛辣、烟酒等刺激性食品要不吃或少吃。甲鱼、乌龟有补肾滋阴散结作用...

  • 中医情志疗法 治厌食

    中医情志疗法 治厌食

    中医情志疗法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许多诊疗奇闻佳话,大有“喜怒哀乐”皆是药之感,中医对一些疑难怪病具有独特的情志疗法,神奇的疗效蕴藏着丰富的科学道理。 传说古代名医张子和,善治疑难怪病,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信。一天,一个名叫项关令的人来求诊,说他夫人得了一种怪病,只知道腹中饥饿,却不想饮食饭菜,整天大喊大叫,怒骂无常,吃了许多药,都无济于事。张子和听后,认为此病服药难以奏效,告诉病人家属,找来两名妇女,装扮成演戏的丑角,故作姿态,扭扭捏捏地做出许多滑稽动作,果然令病人心情愉悦。...

  • 中医除顽疾 辨证施治

    中医除顽疾 辨证施治

    ——广西中医学院一附院(广中医)消化内科治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凸显 38岁的张某来自平南县大瑶山区,由于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时常出现腹泻和便秘,有时大便中还有红色粘液。为了治病,两年多来,张某成了南宁的常客,在区内好几家有规模的医院几乎都住院治疗过,疗效微乎其微,医药费却花了不少,这让原本家境就不宽裕的张某痛苦不堪。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报上看到有关广西中医学院一附院(广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报道后,就打来电话咨询,该院消化内科李桂贤主任在倾听他讲述症状后大致作了一些分析,然后建议他过来...

  • 中医肛肠科常见病治疗指南

    中医肛肠科常见病治疗指南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承了几千年,进入现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医疗技术手段不断的被引进与开展,规范化的现代医疗模式更多地被人们所接受。中医因为理论体系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原因,规范化的程度一直不高,还不能为国际性的生命科学体系所完全接受,中医的科学研究在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况下还不能发挥最大作用。因此,中医药的标准化就成为目前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和突破口。中医肛肠学同样迫切需要在继承传统经验、吸收现代研究成果、应用现代科研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和制定具有中医药...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