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位 第5页

位 第5页

  • 中药内服穴位敷贴治疗尿毒症

    中药内服穴位敷贴治疗尿毒症

      尿毒症是人们共知的慢性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尿毒症有明显的特色。良好的疗效应该建立在各种方法协调配合的基础上,除了透析和药物治疗外,中医在治疗尿毒症上的优势也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也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的一个研究方向。   尿毒症患者由于体内毒素、废物长期侵蚀,代谢严重紊乱,各种器官功能遭到破坏,使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导致的各种感染是尿毒症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也是影响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中医治疗尿毒症在调节人体免疫方面有十分确切的作用。更难能可贵的是许多中医治疗尿毒症的方法都具有双...

  • 坐位体操延缓慢性肾衰

    坐位体操延缓慢性肾衰

    很多老人罹患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之后,心情很消极,认为自己患了绝症,不予积极治疗。然而,慢性肾衰老人除了药物治疗外,饮食和生活多方面都要注意。另外,每天做坐位体操也可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①向后靠坐在椅子上,手和脚以中等速度模仿踏步动作,持续30~60秒。 ②两臂下垂,缓慢交替前平举,每只手臂重复3~5次。 ③两手叉腰,两脚跟同时慢慢提起,重复6-10次。 ④两手叉腰,两腿平稳交替上举,每条腿重复5~8次。 ⑤两手放在小腹下,掌心向上,缓慢地深呼吸3—5次。 ⑥ 两手抱头,两臂缓慢上举...

  • 中医经络穴位治落枕

    中医经络穴位治落枕

    根据手指头的疼痛、麻木与否,可以预测疾病的有无。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于三阴经(太阴肺经、厥阴心包经、少阴心经)从胸走头,手三阳经(阳明大畅经、少阳三焦经、太阳小肠经)从手走头,并连接相应的脏腑。人们手指头上有很多经穴,分别与相应的经络、脏腑联系。如果某个手指尖有疼痛、麻木等不适的感觉,则表明相关经脉、脏腑可能出了问题。 根据手指的不适感觉预测相关疾病的方法是:用一手的拇、食指捏住另一手的指甲根部位,用力揉压、转动手指。从拇指开始,依次(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一个一个地捍揉,感觉是否有特别的疼痛或麻木感出现、不同...

  • 颈椎病的穴位保健治疗

    颈椎病的穴位保健治疗

    颈椎保健选穴:   ①风池穴。在头后枕骨下方的凹陷处。   定位: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中与风府穴相平处。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颈项强痛,感冒,癫痫,中风,热病。   ②大椎穴。大椎穴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与肩相平。病人正坐平肩,略低头,在第7颈椎下,第1胸椎上陷凹处取穴。当低头时,颈后与肩平处,出现一个高突,即第7颈椎,其下即大椎穴。   ③肩井穴。   定位:在肩上,当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处。简易取穴法:左手搭右肩,中指尖下是穴。   主治:头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难产,乳痈,...

  • 大便不顺畅 试试穴位与经络疗法

    大便不顺畅 试试穴位与经络疗法

      平常生活中可能有一些我们不经意间做的小动作,对身体却有着大影响,所以说我们想要养生并不需要刻意地去做些什么。那么你平常没事的时候不妨转手腕,可以帮助你改善身体的很多症状,长期坚持就能收获到好的效果。   人体十二正经有6条经过手腕,分别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慢慢地转手腕,不用力,不着急,却会对身体有很多改善。   以前大便不顺畅,后来发现转手腕后,就会有便意,可能是转的时候对小肠经和大肠经有一个活动疏通的作用,并且大便时如果解不出来也可以立...

  • 矢状位整脊法 冠状位多角度整脊法

    矢状位整脊法 冠状位多角度整脊法

    “定位整脊法”就是利用杠杆原理使脊柱被拉伸的同时,引发椎间隙产生变化、髓核移动,从而使突出的髓核回缩或移位,以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空间关系,或松解神经根的粘连,使症状得到消除或减轻。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矢状位整脊法 患者取仰卧位,双臂交叉放在胸前,并握住对侧肩部。术者站在患者一侧,用靠近患者一侧的手作为托垫手,拇指伸直,其余四指屈曲呈握拳状,置于患者棘突的下方,使患者棘突落在大鱼际肌与屈曲的四指之间,将患者双肘抱压于前,嘱患者深吸气,屏住呼吸,用适当力度向下冲压,可听到...

    精品偏方 2024-03-08 8 0 角度
  • 神阙穴位贴敷治便秘

    神阙穴位贴敷治便秘

      便秘多因大肠积热,或气滞,或寒凝,或阴阳气血亏虚,导致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所致。笔者治疗该病多用大黄粉30克,蜂蜜或75%乙醇调匀外敷脐部及其周围皮肤,用胶布固定,持续敷10~12小时,每日换药1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治疗简单、安全,无不良反应,价格低廉,易为大多数患者接受。   中医学认为,脐为任脉之神阙穴,任脉乃奇经八脉之一,贯穿于十二经脉之间,为经络之总枢,气通百脉,布五脏六腑。在脐部外敷药物,可通络活血,行腹部气机,消除腹胀。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的最晚闭合处,皮下无脂肪组织,脐内有丰富的血管...

  • 突出的椎间盘变性移位 三步六法复位术

    突出的椎间盘变性移位 三步六法复位术

    三步六法复位术属于运动关节类手法,通过摇、扳、拔伸等方法,运动脊柱和下肢关节,使突出的椎间盘变性、移位,改变神经根在异常结构中的走行方向,减轻神经根受压程度,松解炎性粘连,神经根的周围环境得到改善。调整椎管和根管的内外平衡,加强脊柱稳定性,提高代偿能力。本法通过纠正脊柱稳定因素的紊乱状态,缓冲和分担因椎间盘突出所导致的功能失调,而达到治疗目的。 第一步:第一法,仰卧位。屈髋屈膝顿拉法:病人仰卧位,助手双手抵住腋下,固定病人;术者立于患侧,一手握踝,一手扶膝,用力使患者屈膝屈髋,内收外展,然后顿拉;做2~3...

  •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传染吗 病位在膜原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传染吗 病位在膜原

    乙肝携带者会传染吗? 多数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有传染性的,因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有病毒的复制。判断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有无传染性,主要取决于乙肝病毒在肝内的复制程度。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母婴、性生活三种方式传播。 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而言,其在临床上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仅表现为化验检查的异常,给中医的辨证论治提出了难题。现代医家习惯把慢性乙肝归属于中医“胁痛”范畴,认为其病位在肝,恰好与现代医学所证实的病位相稳合,所以就提出了“疏肝、利胆”等一系列治疗方案,但西医所说之肝脏是...

  • 穴位贴敷治习惯性便秘疗效好

    穴位贴敷治习惯性便秘疗效好

    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 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 病症,习惯性便秘为经常性的大便 不畅,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临床以 “十枣汤”贴敷穴位治疗该病48例, 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48例患者中,男18例,女30 例;年龄小于16岁者4例,17—40岁 者21例,41~60岁者17例,61岁以 上者6例;兼有腹胀腹痛者28例, 纳食减少者20例。 二、治疗方法 处方:芫花、大戟、甘遂各等量, 大枣适量。 制法:上药共研成粉,以蜂蜜和 丸,密封于干燥处保...

  • 从脾胃论治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从脾胃论治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是指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保肛手术治疗后出现大便急迫、大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感,甚至大便失禁等一系列肠道习惯改变的症候群[1]。LARS可归于中医“泄泻”范畴,笔者从脾胃论治LARS,以调理脾胃为主,佐以益气、疏肝、补肾,现将临证体会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样而势急者称为“泻”,而现今临床上不再区分,一...

  • 脂肪肝中医按摩以下穴位

    脂肪肝中医按摩以下穴位

    脂肪肝需要积极的治疗,否则可能引发严重的肝脏疾病。中医按摩以下穴位,能够有效防治脂肪肝。 一、内、外关穴。位置:内关位于前臂内侧正中,掌腕横纹上2寸,两手筋之间。外关位于前臂外侧正中,手背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与内关相对。功用:能通经脉,调气血。方法:以一手拇、食指相对分别按压内关、外关穴位,用力均匀,持续5分钟,使局部有酸重感,有时可向指端放射。 二、足三里穴。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中指)。功用:疏肝理气,通经止痛,强身定神。方法:以拇指或食指端部按压双侧足三里穴。...

  • 痔疮的对策良方 调理两个穴位

    痔疮的对策良方 调理两个穴位

    痔疮,真是一种令人尴尬的病 并且任何人、任何年龄都有可能得 小小的痔疮犹如一枚“定时炸弹” 不但蹂躏着菊花,让人坐立不安 稍不注意还会引发“血案”场面甚为惨烈... 万一咱不幸中招 有啥好使的对策良方吗? 先来看看引发痔疮的原因 哪类人群最容易患痔疮呢? 早在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明确指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由此可知,痔疮的形成与饮食不节、起居不时、感受湿热等都有...

  • 中药敷贴穴位妙治乙肝“大三阳"

    中药敷贴穴位妙治乙肝“大三阳"

    临床在常规药物治疗的 基础上,加用中药敷贴穴位治 疗乙肝“大三阳”,取得较好疗 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60例均为乙肝大三阳患 者,肝功能化验全部正常, HBV—DNA阳性者49例;患者 年龄11岁~56岁;病程3个 月~10年;男36例,女24例。 二、治疗方法 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 加用中药敷贴治疗。 敷贴方一:金银花、虎杖、苦参、田基 黄、丹参各50克,黄连、藿香各25克。 敷贴方二:何首乌50克,五味子、当 归、沙苑子、赤芍、党参各25克,肉桂10 克...

  • 黄疸病 辨分类阐病因 明病位述病机

    黄疸病 辨分类阐病因 明病位述病机

    张仲景对黄疸病的证治探述与临证发微 黄疸病名虽始见于《黄帝内经》 , 但确立黄疸病 辨证论治体系, 追其渊薮, 当首推张仲景。 黄疸病在 《伤寒论》中有散在论述, 《金匮要略》则立专篇讨 论。 全篇论述黄疸22条, 出方10首, 内容系统全面, 丝丝入扣, 翔实可依, 实为诊治黄疸病之指南。 历代 医家对张仲景有关黄疸诊治理论, 多有研究阐发, 但对黄疸的分类、 病机、 病位, 治疗立法的理解, 能真正合符仲师本意者盖寡。 笔者多年来从事肝病 的临床实践, 浸馈于仲景之学, 深有领悟, 现阐述 于下。 辨分类,...

  • 何为肾虚 艾灸养肾的穴位

    何为肾虚 艾灸养肾的穴位

    补肾是一个十分受关注的话题,很多人觉得自己肾虚,也不去医院证实,就胡乱给自己开始补,各种方法都用尽了,可是情况却不见好转。 何为肾虚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生殖发育的根源,脏腑机能活动的原动力。肾的精气从功用来说可分为肾阴、肾阳两方面。肾阴与肾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当这一平衡遭到破坏后,就会出现肾阴、肾阳偏衰或偏盛的病理变化。 目前人们常说的“肾虚”,如遗精、阳痿、早泄、性冷淡、不育、不孕等,实际上是狭义的肾虚。广义上的肾虚包括一系列...

  • 肾绞痛频发 穴位快速止痛法

    肾绞痛频发 穴位快速止痛法

    肾绞痛多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移动所致,尤以后者为多见。本病好发于深夜凌晨,发作时一侧腰腹绞痛,难以忍受。患者常大汗淋漓或手足厥冷,可伴有频繁呕吐,或有小便色深及小便不畅。西医多临时用杜冷丁、吗啡等强效止痛剂配合解痉的阿托品、6-542等治疗。如果肾绞痛频发,或者经检查确诊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者,可用指压承山穴止肾绞痛,或针刺肾结石点以救急。 1.指压承山穴 《人民军医》报道,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用一手或双手拇指重压肾绞痛发作一侧的承山穴,重压15秒左右,有明显酸痛感后,肾绞痛可立刻消失或明显缓解。笔者近...

  • 腰椎间盘突出一个穴位 助你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一个穴位 助你康复

    腰背颈椎的问题,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腰椎间盘突出等,也是大家关心得最多的话题。腰椎间盘突出,可以算是一种“都市高发”疾病了。究其原因,主要和现代人的腰背脊椎旁的肌肉力量下降,引起的脊柱稳定性下降有很大关系。而当脊柱的稳定性比较弱时,在有外力刺激的情况下,腰椎间盘很容易就被破坏,从而导致髓核组织突出或脱出,造成疼痛等问题。 腰椎间盘是什么? 腰椎位于脊柱下部,上接胸椎,下连骶椎,具有运动、负荷和保护功能;腰椎间盘位于两个椎体之间,是一个具有流体力学特性的结构。...

  • 中医骨学对髋的认识 髋脱位复位方法

    中医骨学对髋的认识 髋脱位复位方法

    中医骨学是中医骨伤科学重要组成部分, 多分散 在历代名医学著作中, 并为骨伤科学、 针灸推拿学提 供形态学基础, 髋关节为人体大关节之一, 髋脱位为 其重要损伤之一, 历代各类伤科类著作也总结了许多 治疗方式, 我们以 《黄帝内经》 为基础对历代各类医学 著作关于髋关节内容进行总结分析。 中医对髋的认识 1 《内经》 对于关节的认识 关于骨与关节, 《内经》亦有描述, 提到骨具有支 撑、 屈伸、 藏髓作用。 《灵枢 ·经脉》云 “骨为干” 。 《灵 枢 ·...

  • 预防骨质疏松 揉按膝盖上的穴位

    预防骨质疏松 揉按膝盖上的穴位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关节疾病。再加上年纪越大通常肠胃吸收也不好,容易造成钙和维生素D的吸收不足。因此除了多吃钙含量多的食物,老年人还应该额外补充钙片,多从“嘴”上解决缺钙的问题。除此之外,老人们平时还应注意多从“腿”上预防骨质疏松。 用手来回搓腿 方法:坐在一个高度适宜的椅子上,身体微微前倾,用手来回揉搓腿部,保持先“大腿-膝盖-小腿”后“小腿-膝盖-大腿”的顺序,反复揉擦,每次擦20~30下。...

  • 益寿延年 养肾是第一位的

    益寿延年 养肾是第一位的

    肾为人的先天之本,要想益寿延年,养肾是第一位的。《内经》里说,年过四十,肾气自半,可见,40岁以上的人更需要学习养肾的常识。养肾的秘诀总结起来,可归纳为以下“三字经”。 护好脚 肾经起始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因此要特别注意足部保暖。袜子最好包住脚腕,不要赤脚在潮湿的地方长期行走。睡觉时,别把脚晾在外面,盖被一定要下过脚底,上超肩膀;不要将双脚正对着空调或电扇吹。足底有许多穴位,睡前按揉脚心的涌泉穴,可起到养肾固精的功效。 大便畅 大便不畅...

  • 中国蒙医整骨术骨折复位独具特征

    中国蒙医整骨术骨折复位独具特征

    论中国蒙医整骨术骨折复位特征、特质及其准则 至今为止, 骨折复位方法有两类:一类为立足于现代科技肩上, 带有创伤性, 称作手术复位;一类为立足于生命自然法则, 具有无创伤性, 称作手法复位[1,2]。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前者已后来者居上, 似乎成为当今骨折复位概念之代名词。 随着自然疗法、天然药物、传统医学的回归与认可, 二者的疗效互补性越来越突显。大量临床实践进一步证明, 中华大地上千年传继下来的手法整骨 (手法正骨) 对四肢骨骨折, 尤其是在基层、边远山区患者乃至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应对上手法整骨...

  • 老年人腰痛 腰背代温灸膏穴位敷贴

    老年人腰痛 腰背代温灸膏穴位敷贴

    老年人腰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病史较长,常反复发作,在劳累、用力不当、咳嗽、下蹲或起立等情况下易诱发或加重,无明显外伤史,年龄因素相关的椎间盘退变、骨质疏松、腰椎失稳等,是导致老年人腰痛的主要原因。近两年笔者采用腹部穴位针刺结合腰部使用代温灸膏的方法(简称“针代”疗法)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研究资料 本组共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50~65岁,平均58.6岁;病史6个月~12年,平均3.6年。 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

  • 代温灸膏穴位敷贴治疗肩周炎验案举隅

    代温灸膏穴位敷贴治疗肩周炎验案举隅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指肩部酸重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强直的临床综合征。由于该病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并且临床症状以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故中医学中肩周炎又被称为“五十肩”“冻结肩”“肩凝症”等,属于中医学痹症范畴。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国内肩周炎的发病率高达8%。如果该病得不到正确的诊治,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三角肌萎缩,甚至致残,该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中代温灸膏已逐渐成为肩周炎最常用的膏药,其对该病的治疗...

  • 肋闻神经痛的穴位按摩 风湿疼痛的穴位按摩

    肋闻神经痛的穴位按摩 风湿疼痛的穴位按摩

    肋闻神经痛的穴位按摩 肋间神经痛是指—个或几个肋间部 位从背部沿肋闯向胸腹前壁放射,呈半 环状分布。多为单侧受累,也可以双侧同 时受累。咳嗽、深呼吸或打喷嚏往往使疼 痛加重。查体可有胸椎棘突,棘突间或椎 旁压痛和叩痛,少数患者沿肋间有压痛, 受累神经支配IX可有感觉异常。其疼痛 性质多为刺痛或灼痛,有沿肋阀神经放 射的特点。可按以下穴位缓解。 具体方法:取外关、临泣穴。指压时 只要在这两处穴位上,一面缓缓吐气一 面轻压6秒钟,左右各按10次就能缓解 疼痛。. 冯文轩 风湿疼痛的穴位按摩 风湿...

  • 寰枢关节半脱位验案举隅

    寰枢关节半脱位验案举隅

    张卫华教授是国医大师郭诚杰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所所长、郭诚杰学术技术传承人,硕士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床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针灸学会副秘书长和临床分会副主任委员,市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杰出人才贡献奖获得者。从事针灸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5年,在诊疗寰枢关节半脱位方面,颇有经验和心得,大多患者经他一次治疗即可治愈或显效。笔者跟随张卫华临床学习,深得其教诲,应用其诊治方法屡验屡效。   寰枢关节是位于颅底与脊柱交界处无椎间盘,关节囊较薄弱、主靠韧带维系的特殊结构,其协调完成颈椎约50%的旋转功能...

  • 腰椎小关节紊乱 坐位脊柱旋转法 三搬法合下蹲法

    腰椎小关节紊乱 坐位脊柱旋转法 三搬法合下蹲法

    腰椎小关节紊乱又称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是骨伤科门诊的常见病,多见于青壮年。此病易由日常生活中旋转动作不协调引起,如猛然床上翻身、蹲位起立、猛然打喷嚏等,一般无明显外伤因素。由于腰椎小关节排列为冠状位,当腰椎屈伸或旋转时,滑膜被挤入关节面之间,故伸直位发生嵌顿。X线片可见腰椎曲度变直或棘突偏歪。症状为腰部僵硬,弯腰活动受限,坐卧困难,无坐骨神经痛症状,每需用手托扶腰部行走,检查下腰部可有压痛点。 《金匮翼》说“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卒痛,不能转...

  • 病位在骨的特异性症状

    病位在骨的特异性症状

    《黄帝内经》中有 “肾藏精,主骨,生髓” 的说法,那么肾精亏虚出现的齿迟、骨软、囟门迟 闭及发育畸形等症状的病位在肾还是在骨? 病机是 关于病因与证候之间、证候与证候之间、证候与症 状之间因果关系的中医理论解释,是一个由论题、 论据和论证方式三要素组成的论证过程 [1 ] 。如 “肾精亏虚何以出现囟门迟闭”是论题 , “肾藏精 充骨”是论据,论证方式是演绎推理,即各种原 因导致肾精亏虚,骨不得充,故出现囟门迟闭。某 症状能且仅能用某证候要素直接...

  • 后溪穴为治疗落枕的首选穴位

    后溪穴为治疗落枕的首选穴位

    落枕又称“失枕”,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以冬春季多见,多由于睡眠时枕头高低不适、姿势不良或颈肩部感受风寒,引起颈肩部软组织痉挛疼痛,活动受限。此病多于晨起时发现,自觉颈部活动受限。若经常发生落枕,往往是颈椎病的表现。 中医很早便对落枕有过探究,《素问·骨空论》首次论述:“失枕在肩上横骨间,折使揄臂齐肘正,炙脊中。”指出了本病的发病病位及治疗方法。清·胡廷光《伤科汇篡·旋台骨》载有:“有困挫闪及失枕而...

  • 常见骨折的手法复位

    常见骨折的手法复位

    编者按:中医正骨,指用拔伸、推挤、按压、旋转等手法复位,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脱臼等疾病的技术。“正骨”是我国传统医学“十三科”之一,亦有称为伤科或骨伤科的。现在很多骨伤科医师对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已经不熟悉,中医正骨面临断代、失传的局面。为更好地传承中医正骨术,避免临床上很多不必要的骨伤开刀手术,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特邀全国中医骨伤名师、首都国医名师韦以宗教授,为大家介绍常见骨折的手法复位经验。 锁骨骨折 锁骨骨折复位容易固定难。实践证明...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