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位 第3页

位 第3页

  • 穴位推、拿、揉、捏治疗小儿发热

    穴位推、拿、揉、捏治疗小儿发热

      发热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因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很多急慢性疾病均有发热的症状。有不少家长一见到孩子发热立即就给予退热药、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有的家长认为用抗生素就能退热。但是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只能杀灭或抑制若干特定的菌种,且对病毒无效,如果盲目长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逐渐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且易发生“二重感染”。   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儿科采用中医传统疗法,根据患儿发热证型﹙外感发热、肺胃实热、阴虚内热、气虚发热﹚,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

  • 治小儿腹泻点刺穴位

    治小儿腹泻点刺穴位

      笔者曾在《新中医》1991年第3期阅读到由河北保定市第二医院李玉环、毛正民、李胜芝等撰写的“穴位点刺治疗小儿腹泻”一文,深受启发,验之临床多年,每每获效。现将此法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取穴:止泻三穴。止泻一穴在大拇指桡侧第一、二指骨弯指横纹头处。止泻二、三穴分别在食指第一、二和二、三指骨弯指横纹头处。针时屈指或伸直取穴均可。   治法:伤食泻或单纯性消化不良,针双手一、二穴点刺出血,为泻法,隔天1次;脾虚兼消化不良腹泻,针双手一、二穴点刺出血为泻法,三穴点刺不出血,为补法...

  • 中医艾灸敲打穴位治遗尿

    中医艾灸敲打穴位治遗尿

    中医学认为,肾气不足,膀胱约束功能失调,不能制约水道,是造成小儿遗尿的主要原因。多数遗尿患者夜间熟睡不易唤醒,即使唤醒也常处于神识模糊的状态。因此治疗上宜用醒脑开窍和温补肾阳的治疗方法。根据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阳气的理论,选用督脉上的穴位,可温补人体的阳气,另外选用头皮上的其他穴位,可醒脑开窍。 具体的治疗方法是,取督脉上的百会穴(在头顶两耳尖连线中点),以及此穴旁开1寸处,从前向后的纵向线,用手指尖在这些部位敲打。每个部份各5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以上治疗部份正处于大脑皮层尿便中枢的投射区,刺激此处有助于提高...

  • 穴位贴敷治小儿夜啼

    穴位贴敷治小儿夜啼

    小儿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或每夜定时啼哭者,称为夜啼。本病多见于3个月以内的婴儿。若因伤食、饥饿、尿布浸湿、衣带过紧、皮肤瘙痒等原因引起者,不属本病范畴。 中医认为,小儿夜啼多为脾胃虚寒,心火内盛或惊吓所为,治宜温脾散寒,清心导滞,镇惊安神。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有明显疗效。现介绍如下: 1.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米醋调为稀糊状,放在伤湿止痛膏中心,外贴双足心涌泉穴及肚脐,每晚1次,连续2-3天。可引热下行,适用于脾胃虚寒及脏热心烦所致的夜啼。 2.朱砂0.5克,五倍子1.5 克,陈细茶适量,将2味中药研末,陈...

  • 呕吐刮痧部位

    呕吐刮痧部位

    呕吐是胃容物通过口腔的一种剧烈的排出过程。呕吐的特点是先感觉恶心,然后由一系列协调配合的腹部肌肉收缩和相反的食管蠕动引起。呕吐是胃肠紊乱的一个常见信号。但流质和电解质的不平衡、感染、代谢、内分泌、迷路神经、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功能的紊乱也会导致呕吐。另外它也有可能由药物治疗、手术或辐射引起。 刮痧部位 背部:脾俞、胃俞。 腹部:中脘、天枢。 上肢部:内关。 下肢部:足三里。(王尚全) 呕吐刮痧部位...

  • 按摩穴位治小便不尽

    按摩穴位治小便不尽

      老年人经常会出现小便不尽的情况,有人推荐,只要平时按摩双腿的阴陵泉穴(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150下左右,坚持1个月左右就有明显效果。...

  • 推拿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积滞

    推拿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积滞

    小儿积滞病,又称“伤食”“食积”“食不消”“乳滞”“乳积”等,是因小儿喂养不当,内伤乳食,停积胃肠,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致的一种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腹部胀满甚者疼痛、大便酸臭或稀溏或秘结,可伴随有烦躁不安、夜卧啼哭、呃逆、呕吐等。久病失治的患儿,会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或微量元素缺乏,体现为生长发育迟缓、个子矮小、形体消瘦、精神疲乏等。 对于小儿积滞,西医目...

  • 平时灸灸这个穴位“关键时刻”别掉链子

    平时灸灸这个穴位“关键时刻”别掉链子

    情人节了 单身汪们的哀嚎声一浪高过一浪 出于人道主义关怀,小编特奉上实用技能贴一篇 ↓ 《男人,“关键时刻”别掉链子》 广大的男性朋友们,是时候保养一下自己了! 有没有无缘无故出现身体疲劳、记忆力减退、腰酸腿痛、头昏、失眠等症状….这些有可能是你的肾“虚”了。平时灸灸这个穴位,“关键时刻”别掉链子哦 肾俞是肾的背俞穴,不管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都离不开它,它是阴阳同补的一个穴位,...

  • 遗精的穴位按摩 盆腔炎的穴位按摩

    遗精的穴位按摩 盆腔炎的穴位按摩

    中老年人遗精的穴位按摩 中老年人遗精的原因通常和前列 腺病的病变有关,比如前列腺炎症、前 列腺肥大等。对这种病情如何进行有 效的按摩辅助治疗呢?现介绍如下。 具体方法:治疗主要温肾补气为 主,可以取肾俞穴,关元穴,气海穴,三 阴交、会阴穴等。按摩会阴穴对,取仰 卧位,以食指或中指按揉,同时做吸气 提肛收腹动作,一张一弛,每次做20 分钟,每日睡前一次,15次为一个疗 程。其余穴位用点按法。每个穴位点按 2~3分钟,每日一次。 李荣胜 盆腔炎的穴位按摩 盆腔炎表现为:下腹疼痛、发热、 寒颤、头痛、食欲不振...

  • 宫寒“子宫寒冷”采取按压穴位防治

    宫寒“子宫寒冷”采取按压穴位防治

    青青是个爱美的女孩,即使秋冬季也喜欢穿裙子,最近不知何故,她常常头痛,月经也来得不正常,严重地影响了她的学习和睡眠。她来到医院检查后被医生告知,这是过度受凉引起的“宫寒”。 宫寒,是中医学中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子宫寒冷”,但这里所说的“子宫”要比西医概念里的子宫概念范围更大,而所涉及的临床症状也更广,包括月经周期不规律、月经量少且色黑及月经前或经后小腹疼痛、白带清稀量多等,甚者还可导致女性不孕,或孕后胎儿发育迟缓等。我们平时可以采...

  • 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方

    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方

    处方:党参15克,赤芍、川芎各12克,三七粉2克(分吞)。辨证加减:经期加琥珀粉1克(分吞);经后加黄精10克。非行经期加莪术、三棱各10克。水煎分3次服,第1个月为每日1剂,1个月后改为隔日1剂,3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化瘀定痛。 主治:子宫内膜异位症。 疗效:治疗11例,痊愈(子宫后壁结节及自觉症状消失)4例,显效(结节缩小,自觉症状消失)6例,好转(给节形状同前但变软,自觉症状减轻)1例。...

  • 助虚寒体质者受孕 艾灸调整胎位

    助虚寒体质者受孕 艾灸调整胎位

    前段媒体传出刘德华近50岁的妻子朱丽倩怀上二胎的消息,说是全靠中医艾灸助孕。虽然该消息后被刘德华否认,但中医专家认为,艾灸的确能助女性受孕,尤其是虚寒体质者。 助虚寒体质者受孕 从中医角度看,体质虚寒者最易引起宫寒,宫寒是中医病名,简单说就是子宫寒冷。宫寒往往是由于女性肾阳不足,胞宫失于温煦所引起的下腹坠胀、疼痛,得热则缓,白带多,痛经,月经不调,舌苔薄白等一系列症状。这类患者由于“子宫寒冷”,胚胎不容易着床发育,因此容易引发不孕,大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

  • 胎位不正 治疗民间三方

    胎位不正 治疗民间三方

    【简介】胎位不正是指妊娠30周以上的初产或经产妇于产前检查发现胎位呈臀位、横位等。 【治法】 1   [药物] 熟艾(陈久之艾)500克。  [制法] 取上药制成艾条备用。  [用法] 孕妇取半仰卧位(仰坐在靠背椅上亦可),缓带自持,一下肢屈膝自然,下垂着地(膝略低于筋关节),另一下肢伸膝并低于髋关节30度左右,自然斜放(舒适为度)。取点燃艾条熏疗伸直膝之足15-30分钟,1日1次。左右足调换体位熏疗。熏疗时,孕妇感觉熏疗之足温烫舒适,宫内胎儿翻动增强,翻动次数增多者佳(孕妇无痛苦感)。用于胎位不正。  [出处]...

  • 纠正臀位妊娠经验

    纠正臀位妊娠经验

    经验方:黄芪、党参各10克,当归、熟地、白芍、续断、白术各9克,川芎6克,枳壳8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空腹服,每日1剂。3 剂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1日。 疗效:本方用于纠正臀位妊娠孕妇32 例,治愈29例,无效3例。...

  • 胎位不正 中医灸疗治之

    胎位不正 中医灸疗治之

    二胎政策放开以来,孕妈妈也多了起来。顺产对母婴的益处不言而喻,而胎位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孕妇能否顺产。灸“至阴”治胎位不正很多人都知道,但具体如何操作却不一定清楚,咱们看看专科医生怎么说。 操作方法 孕妇坐位,脚踩在凳子上,解开腰带,或仰卧,放松衣裤及腰带,两脚自然分开,脚掌随意外展放松。 取“至阴”穴, 标准定位: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先灸一侧,再灸另一侧,分别灸15分钟。可以用悬灸(温和灸)或直接灸。当晚睡觉时解开腰带。 治疗后2...

  • 肖承悰:葫芦巴丸治子宫内膜异位症

    肖承悰:葫芦巴丸治子宫内膜异位症

    肖承悰,京城四大名医之首萧龙友先生之嫡孙女、学术继承人,全国著名老中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资深专家,首席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传承博士后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医51年,为传承发扬中医事业、学术发展、培养人才,做出了很大贡献,治疗妇科疑难病症疗效显著,具有独特的学术观点和治疗方法,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肖承悰认为瘀血阻滞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贯穿始终的基本病机...

  • 化瘀消症 来齐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方

    化瘀消症 来齐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方

    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气滞血瘀)方 处方:益母草20克,血竭3克,川芎、三棱、莪术、当归各lO克,桃仁、红花各6克,元胡、川楝子各 12克,路路通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活血理气,化瘀消症。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症见经前经行小腹剧痛,经行不畅,量少,色紫黯有块,血块下则痛减,伴经前乳胀,舌紫黯有瘀点,脉沉弦或涩。 创方者:来齐 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寒凝血瘀)方 处方:小茴香、炮姜、乳香、没药各5克,乌药、蒲黄、五灵脂各6克,当归、川芎各10克。 用法:...

  • 排卵障碍性不孕 试一试穴位治疗

    排卵障碍性不孕 试一试穴位治疗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女性存在月经不调的情况,婚后不能如愿生育自己的宝宝,特别是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后,治疗不孕症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多囊卵巢综合征就是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一个主要原因。若经西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疗效还不理想,不妨试一试穴位治疗。 常规治疗不理想 试试穴位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女性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以慢性无排卵(排卵功能紊乱或丧失)和高雄激素血症(女性体内男性激素产生过剩)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多毛或痤疮,是最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疾病。...

  • 按摩穴位轻松增乳、消乳、断乳

    按摩穴位轻松增乳、消乳、断乳

      哺乳期妇女常因乳汁不足、乳汁淤滞及断乳后乳汁壅积使乳房胀痛难忍而痛苦。其实,不用吃药、打针,通过按摩穴位也可轻松增乳、消乳、断乳。   增乳   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缺乳”,亦称“乳汁不足”。很多人以为是营养不足所致,要补。其实乳汁还需与肝木之气相通,因为乳属厥阴,肝与胃一个“先锋”一个“主力”,互相配合乳汁才能正常。而气滞引起的乳少是因肝气郁,乳头不通,乳汁出不来,所以乳房发胀发痛,有硬块。此时不...

  • 胎位不正 中医“艾灸至阴穴”

    胎位不正 中医“艾灸至阴穴”

    胎位不正,一听到医生说这个词,准妈妈们都会紧张起来,这会不会导致难产?会不会对宝宝有影响?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医师何爱桦说,除了“头位”,其它胎位都是不正的。但事实上,胎位不正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在怀孕8个月之前,胎位不正是常见的现象,准妈妈们不必过于担心,加强观察就行了。在孕30周前,胎儿相对子宫来说还比较小,而且子宫里羊水较多,胎儿有活动空间,胎位会自动转为正常。 如果在孕30-34周还是胎位不正,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膝胸卧式运动”、&l...

  • 乳腺癌的好发部位是哪

    乳腺癌的好发部位是哪

    乳腺癌的好发部位以乳房外上象限者为多。乳房肿块也以外上象限最多见。据有关资料统计,乳腺癌有60%发生在外上象限;12%发生在乳晕下;12%发生在内上象限;10%发生在外下象限;6%发生在内下象限;肿块累及全乳,占满全乳房者较少。...

  • 呵护女性乳房穴位疗法

    呵护女性乳房穴位疗法

    中医认为,呵护女性乳房健康可选有益乳房健康的穴位进行保健按摩是不错的方法。为此,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主治中医师李萍为大家精选和推荐了以下五个“护乳穴”,赶快来学一学! 膻 中 穴位位置:胸骨正中线上,两乳头正中间。 按摩要点:以手指指面或指节向下适度按压,并做顺时针圈状按摩。用力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和轻度温热感为度。 功效解读:膻中穴又名元见,因其偏于治疗上焦气病又称之为上气海。它属于任脉,是心包经的经气聚集之处。此外,...

  • 治胎儿臀位经验方

    治胎儿臀位经验方

    经验方:当归、川芎、白芍、川断、桑寄生、菟丝子、泽泻、大腹皮各10克.陈皮6克。 用法:水煎分3次空腹温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妊娠超过7个月、胎儿臀位的孕妇50 例,结果显效(服药3剂胎位正常,分娩时顺产)34例,有效 8例.无效8例。...

  • 胎位不正利用灸药并用

    胎位不正利用灸药并用

      胎位不正是妇产科很常见的疾病,对母婴造成很大的危害。以往常用的方法均采用膝胸卧位的方法,孕妇往往不能坚持,半途而废。笔者利用灸药并用的方法,效果理想。   具体方法是:用艾条灸双侧至阴穴,至阴穴在足小趾外侧,距趾甲角约0.1寸处。每日两次,每次大约20分钟。另外服用中药胶艾汤。基本方药为:生地18克,艾叶9克,阿胶6克,川芎6克,当归9克,白芍12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灸药并用,一般坚持7日。(巩在顺)...

  • 乳腺癌的好发什么部位

    乳腺癌的好发什么部位

    乳腺癌的好发部位以乳房外上象限者为多。乳房肿块也以外上象限最多见。据有关资料统计,乳腺癌有60%发生在外上象限;12%发生在乳晕下;12%发生在内上象限;10%发生在外下象限;6%发生在内下象限;肿块累及全乳,占满全乳房者较少。...

  • 什么是小叶的原位癌呢

    什么是小叶的原位癌呢

    是从乳腺小叶内导管及腺上皮发生的原位癌,少见,多发生在35~50岁之间,以易多发和双侧性为突出特点,临床检查不易检出,常因乳房良性病变行乳房切除时术后病理检查时发现,病理切片病变不明显。进一步发展可演变为浸润性小叶癌,但进程慢,预后好。...

  • 孕妇胎位不正 经验方

    孕妇胎位不正 经验方

    孕妇胎位不正经验方: 当归、 白芍各12克,白术、茯苓各15克,川芎6克。 用法:水煎服,每晚服1剂,连服3 剂为1疗程。服药1疗程,每周复查1 次,连查2周,转正后再服1疗程。 疗效:本方治胎位不正患者80 例,其中横位8例,斜位2例均转正,臀位70例转正65例。...

  • 异位妊娠中医疗法

    异位妊娠中医疗法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位着床称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为1%,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本病以输卵管妊娠最多见,约占异位妊娠的95%。且以壶腹部最多,其次是峡部、伞部,间质部最少。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孕妇宿有少腹瘀滞,冲任不畅,使孕卵运行受阻;或脾肾气虚,运送孕卵乏力、迟缓,而使孕卵滞留子宫腔外等有关。孕卵在子宫腔外发育,日久则胀破脉络,血溢于内,蓄积少腹,而形成少腹血瘀之实证;若脉络大伤,则血崩于内,阴血暴亡,气随血脱,变生厥脱之危急重证;或瘀血...

  • 什么是导管原位癌呢?

    什么是导管原位癌呢?

    又称为导管原位癌,是一种可以治愈的早期乳腺癌,其癌细胞局限在乳腺中小导管内而未浸润周围间质,不易触及肿块,常在乳腺X腺摄片时因异常钙化而被检出,治疗预后最好。妇女健康体检时应注意乳腺检查。...

  • 虚火上亢月经早到 穴位调节冲任

    虚火上亢月经早到 穴位调节冲任

      由于计划生育,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很多准爸爸准妈妈们对孩子非常重视,甚至视为家中之宝,各种各样的营养品、补品堆砌成山。时不时就给孩子补一补,生怕孩子营养不良。如果是市区的,还要动不动带孩子去肯德基、麦当劳潇洒一回,吃一些炸鸡、汉堡等高热量的食品。殊不知正是大人们这样让孩子乱吃乱补,使得不少孩子早早地成了“小大人”,一些女孩子才七八岁就已经月经来潮,乳房发育。   虚火上亢月经早到   人身体里“肾”就是一座水火兼容的神秘宅院,它内藏元阴和元阳两...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