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代温灸膏

代温灸膏

  • 肾绞痛 中药代温灸膏止痛效果

    肾绞痛 中药代温灸膏止痛效果

    肾绞痛的表现为腰部或腹部的突发剧烈疼痛,可有腹股沟、会阴、尿道放射痛,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大汗淋漓、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缓解疼痛是肾绞痛患者就诊的主要诉求,也是泌尿外科急诊的重要课题。笔者在临床中对肾绞痛采用西药解痉、镇痛联合中药代温灸膏外用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止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经治输尿管结石肾绞痛患者6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男性30例,女性6例;年龄(42.25±13.83)岁;结石直径0.7...

  • 老年人腰痛 腰背代温灸膏穴位敷贴

    老年人腰痛 腰背代温灸膏穴位敷贴

    老年人腰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病史较长,常反复发作,在劳累、用力不当、咳嗽、下蹲或起立等情况下易诱发或加重,无明显外伤史,年龄因素相关的椎间盘退变、骨质疏松、腰椎失稳等,是导致老年人腰痛的主要原因。近两年笔者采用腹部穴位针刺结合腰部使用代温灸膏的方法(简称“针代”疗法)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研究资料 本组共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50~65岁,平均58.6岁;病史6个月~12年,平均3.6年。 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

  • 代温灸膏穴位敷贴治疗肩周炎验案举隅

    代温灸膏穴位敷贴治疗肩周炎验案举隅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指肩部酸重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强直的临床综合征。由于该病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并且临床症状以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故中医学中肩周炎又被称为“五十肩”“冻结肩”“肩凝症”等,属于中医学痹症范畴。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国内肩周炎的发病率高达8%。如果该病得不到正确的诊治,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三角肌萎缩,甚至致残,该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中代温灸膏已逐渐成为肩周炎最常用的膏药,其对该病的治疗...

  • 偏头痛采用代温灸膏联合耳穴压豆法进行治疗

    偏头痛采用代温灸膏联合耳穴压豆法进行治疗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主要临床症状为发作性中重度、搏动样的偏侧头痛,常持续4~72h,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病者女性多于男性。部分患者即使经过治疗,但头痛发作控制效果不佳,甚至终身受其干扰,严重影响其生活和工作。流行病学显示,全球每年约有2.4亿人偏头痛发作,据统计我国偏头痛发病率约为9.3%。偏头痛属于中医学“头痛”“头风”“厥头痛”等范畴,其病因分为外感头痛、内伤头痛,其中内伤头痛有肝阳证、肾虚证、气血虚证、痰浊证、瘀血证5个证型...

  • 肠易激综合征 代温灸膏用于长蛇灸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 代温灸膏用于长蛇灸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IBS)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以排便性状改变、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其中以腹泻型IBS占据比例最大。IBS 发病率调查显示,全球发病率为 2%~15%,欧美国家为 9%~20%, 我国为 7%~12%,可见各地发病率基本相仿。腹泻型IBS病机复杂,目前认为常由多因素致病,与菌群失调、神经内分泌等因素相关。IBS治疗难度大,病情常反复发作,西医治疗效果有限。本病隶属于中医“泄泻”范畴,疾病日久不愈,加之失治误治,患者常表现为脾胃虚寒证。长蛇灸有温阳散寒、扶正通络功效,是中医常用外治法。...

  • 代温灸膏联合温阳抗寒汤治肾阳虚型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代温灸膏联合温阳抗寒汤治肾阳虚型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慢性支气管炎为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高,容易反复发作,可导致肺气肿、肺心病等并发症。高龄患者在原有咳嗽、气喘症状基础上,往往伴随乏力、怕冷、腰酸等肾阳虚衰症状,为达到预防和减少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的目的,笔者采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名老中医吴银根的温阳抗寒汤内服联合代温灸膏穴位敷贴的方法,治疗肾阳虚型慢性支气管炎,现介绍如下。 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缓慢起病,病程长,反复急性发作而病情加重。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早期症状轻微,晚期因炎症加重,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2年...

  • 代温灸膏敷贴穴位防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代温灸膏敷贴穴位防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常见的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疾病之一,是一种“只咳不喘”的不典型哮喘,部分患儿可迁延发展为典型哮喘而出现明显喘息症状,中药穴位敷贴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历史悠久,但针对小于5岁CVA患儿的治疗和预后的研究报道不多。2008年1月,笔者用代温灸膏代替传统剂型贴敷穴位对CVA患儿进行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本研究将62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均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3个月,按需口服丙卡特罗片;治疗组加用代温灸膏贴敷穴位,咳嗽发作期贴风门、...

  • 代温灸膏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

    代温灸膏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是鼻腔黏膜的一种变应性疾病,为 IgE 抗体介导的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Ⅰ型变态反应,表现为鼻痒、连续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有的还伴有眼结膜及外耳道部位的奇痒。由于大气污染,加之饮食结构的改变及工作压力的增加,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其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社会生活。西医治疗本病有药物脱敏疗法、免疫疗法、手术疗法等,但疗效均不明显。近2年,笔者采用中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本病,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69例观察病例为201...

  • 代温灸膏

    代温灸膏

    代温灸膏是湖南中医药研究院詹永康教授带头的学术团队历时8年共同研发而成,是构建在中医经络学、阴阳学说基础上的治疗方法。由辣椒、肉桂、生姜、肉桂油等组成,具有温通经脉、散寒镇痛之功效。临床适用于风寒阻络所致腰背、四肢关节冷痛及风寒内停引起的脘腹冷痛、虚寒泄泻,本试验采用角叉菜致足拓肿胀大鼠、醋酸炎症小鼠及竣甲基纤维素钠炎症大鼠模型,观察其对模型大鼠的抗炎作用,总结如下。 代温灸膏对角叉菜致大鼠足拓肿胀的影响 取雄性SD清洁级大鼠60只,体质量(162.4士11.2)g,随机分成6组:模型对照组,基...

  • 针刺加贴代温灸膏治疗面瘫80例

    针刺加贴代温灸膏治疗面瘫80例

    面瘫,又称“卒口僻”等,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患者多在疲惫、情绪低落,感受寒凉等情况下突发面部肌肉失用,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面部经气不足,络脉空虚,风寒之邪趁虚而入。其起病之急与“风”性相关。气血失和、筋脉失养缘于“寒主收引”,因此在治疗此病时,笔者采用针刺加贴代温灸膏之法,以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收到较好效果。 一般资料:80例患者均来自近年来门诊及住院部会诊病人。其中男性48 例,女性32例;年龄最大7...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