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 第87页

一 第87页

  • 一本颇具特色的养生百科全书

    一本颇具特色的养生百科全书

    近日读到一本颇具特色的养生读物——《365天养生趣谈》,由河南省中医院毛德西教授编著。该书以公历日序编写,从元月1日写到12月31日,每日1篇,共计365篇。其内容包含节气、体质、饮食、起居、睡眠、心理、节日、运动、气功、礼仪、文化、房事等诸多方面的养生知识,其中不乏雅俗共赏的文人轶事、寓言与民间故事等。每篇文章千字左右,读起来趣味盎然。 有趣味性 正如书名一样,这本书很有趣味性,所选择的内容,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如二十四节气的养生、九种体质养生,以及饮食、起居、运动、中药...

  • 同行泯恩仇 一剂白虎汤

    同行泯恩仇 一剂白虎汤

    乾隆年间,叶天士和一位叫薛雪的医生在当时都享有很高的声望。有一年,苏州流行大瘟疫,官府为救治百姓,在当地设立医局,规定名医轮流坐诊。这一天,医局里来了一名更夫,全身浮肿,皮肤肿成了黄白色。 薛雪给这更夫诊脉后,对他说:“你的病很重,没法治了。”当这位更夫正要出门的时候,正好碰上叶天士来医局。叶天士听了更夫的讲述后,便说:“你这病是由于烧蚊香中毒引起的,不用害怕,吃两剂药就会好的。” 薛雪认为叶天士这是在有意让他难堪,心中又恼又恨,回家后把自己的书房改名为&...

  • 桃树一身都是宝

    桃树一身都是宝

      桃子不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桃树还是常用的药用植物,其果、仁、叶、花、根、皮均可入药,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鲜桃性温,味甘、酸,具有补中益气、养阴生津、润肠通便的功效,生食即可用于治疗胃阴不足的咽干口渴;蒸熟食用或鲜桃蘸蜂蜜食用,可治疗肠燥便秘;鲜桃加冰糖,隔水炖烂食用,可治疗虚劳咳喘。   桃仁是常用的中药,性平,味苦、甘,具有破血散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治疗闭经不通、痛经、阑尾炎、跌打损伤等症;取桃仁、杏仁、柏子仁、郁李仁、松子仁、火麻仁各10克,水煎服可治疗津液不足、大便不畅;取桃仁、...

    养生秘方 2024-03-06 15 0 一身
  • 湖边一站病邪除,养心养性胜药补

    湖边一站病邪除,养心养性胜药补

    钓鱼是一项怡养性情,增益身心的运动。过去许多文人墨客把“烟波垂钓”视为文雅活动,相传,辅佐周文王打天下的姜子牙,曾垂钓于渭水之滨。三国的诸葛亮垂钓,为的是转移一下心情。 夏天每当你来到池塘边,在繁茂的树荫下,清风吹拂,可阅繁茂生长万物之气态,闻斜阳中蝉鸣,视绿波中“白浮”跳跃……寻得这舒悦和宁静,自然心地清凉,驱烦抑躁之情志,是多么惬意啊!而经常体验这种怡乐之情,自然有利于健康,益寿延年。明代李时珍曾指出,垂钓能解除“...

  • 洗澡加入一点中药 有祛暑润肤止痒通络等功效

    洗澡加入一点中药 有祛暑润肤止痒通络等功效

    夏季出汗较多,洗澡次数也较其他季节增加。洗澡除了能使身体保持清洁外,如果加入一点中药,还能起到祛暑、润肤、止痒、通络等功效,对某些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风油精浴 在浴水中,加入几滴风油精。洗浴后,会感到全身凉爽,精神抖擞,还能防止生痱子。 菊花浴 菊花30克,煎汁去渣,将药液加入浴水中洗浴。此浴有解暑、明目、醒脑之功。 金银花浴 金银花30克,煎汁去渣,将药液加入浴水中洗浴。浴后凉爽舒适,对小儿生痱子效果较好。 藿香正气水浴 藿香正气水1支,兑入洗澡水中。此浴能预防蚊虫叮...

  • 代煎中药冰箱储存不宜超过一周

    代煎中药冰箱储存不宜超过一周

    中医师开中药通常一次要开4~7天的药量,若是慢性病患者可能一次开出两周的量,很多患者会选择将所有的中药一次在医院或药店代煎,然后将煎好的药汤保存在冰箱里。那么,代煎中药在冰箱里到底能保存多久? 保存多少时间,首先要了解代煎中药汤剂的包装形式。目前代煎的中药汤剂最常见的包装是真空密封包装,其次也可用患者自己提供的器皿来盛放。 为了服药安全起见,专家建议,密封真空包装的中药汤剂最好在冰箱冷藏室0℃~5℃度范围内保存,保存时间应在7~14天,但最好不要超过7天。一方面是因为汤药煮好后,在拿回家冷藏前常有半天到...

  • “冬病夏治”药浴用药与内 服药一样

    “冬病夏治”药浴用药与内 服药一样

    说到“冬病夏治”,大部分人 会想到穴位敷贴,其实,“冬病夏 治”的方法很多,除穴位敷贴外,还 有艾灸、刮痧、火罐、药浴等。其中, 药浴形式多样,有全身药水澡,局部 烫洗、熏洗、坐浴、足浴等,早在《黄 帝内经》中就有“其有邪者,渍形以 为汗”的记载。为保证效果,药浴过 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药要对证。药浴川药与内 服药一样,亦需遵循处方原则,辨病 辨证选药,即根据各自的体质、时 间、地点、病情等因素,选用不同的 方药,各司其属。...

  • “三伏天”介绍一套降火操

    “三伏天”介绍一套降火操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近段时间又雨水连绵,湿热难挡,容易让人烦躁不安,心火亢盛。下面向大家介绍一套降火操,不妨一试。 下蹲吸气 屈膝下蹲,两臂前平举,掌心向下。两腿慢慢站直,上体起立,同时慢慢吸气,两臂向上稍抬起。配合呼吸做4次后还原。稍休息,再做4次。这个动作可调和气血、宁静心神。 弓步伸臂 左脚屈膝呈弓步,两臂前伸与肩平,掌心向上。重心前移,右脚上步与左脚并拢,同时两掌心向外划弧至两腰时抱拳。换右侧,交替5~10次。这个动作有行气活血、疏郁...

  • 天人合一思想体现在中药治病上

    天人合一思想体现在中药治病上

    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就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应顺应自然界发展规律,天人合一思想也体现在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天人合一思想首先体现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汉服中的深衣,其特点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象征着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中国传统美德。深衣的袖口宽大,象征天道圆容;领口左右相交,象征地道方正。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人的生活起居顺应四时、十二月之序。 天人合一思想体现在人体的结构上:例如《灵枢·邪客》说:"天圆地方,人头圆...

  • 漫漫长夏 一味“吃苦”难护心

    漫漫长夏 一味“吃苦”难护心

    漫漫长夏,气温持续升高,炎热的天气让不少人心烦意乱,容易疲劳,感觉整个人都“不在状态”。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而言,夏天更容易有“心事”。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梁东辉表示,由于夏季炎热,人特别容易烦躁,血压易波动。此外,夏天出汗多,人体水分流失多,血液黏稠度增高,大大增加了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病率。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指导专家   梁东辉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 立秋一到调脾在先 因人而宜

    立秋一到调脾在先 因人而宜

    “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到,天气虽然早晚凉爽,但白天仍有秋老虎肆虐,所以人的身体极易出现倦怠、乏力等情况。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进补是十分必要的,但进补不可以乱补,应注意避免以下问题。 调脾在先 夏季人们常进冷食,脾胃功能下降,如果一入秋就大量进补肉食,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厌食、腹泻等症状。因此,秋冬进补之前重要的是先调理脾胃,为更好地接受秋冬季节的补品做好准备。调理脾胃须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不妨多吃一点...

  • 香佩疗法 中医外治法的一种

    香佩疗法 中医外治法的一种

    佩戴香囊防治疾 病,这是中医外治法的 一种,称为香佩疗法,至 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 史。香囊又称香袋、荷包 等,一般用丝绸制作,绣 以各种图案,里面装有 雄黄、茱萸、艾叶、冰片、 藿香等中药或香料,佩 戴于身上,人们通过嗅 吸药物散发出来的气 味,作用于人体,提高机 体的免疫力,可避瘟疫, 防治某些疾病。 防治感冒香囊黄 芪、党参、白术、白芍、柴 胡、防风、贯仲、香白芷、 山奈、甘松、细辛、玫瑰 花各等份,研末,装入布 囊,佩戴于颈前,可以防 治四时感冒和避瘟疫。 避瘟疫香囊荆芥、 防风、藿香、薄荷、贯众、...

  • 端午时已入夏季 一方一粥助调养

    端午时已入夏季 一方一粥助调养

    端午调摄重养心。常言道,养生先养心。高濂《遵生八笺》说“心静可以固元气,百病不生,百岁可活”。《灵枢·口问》云:“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中医有七情致病说,情志不遂,气机失调,郁而不达,可以致病。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或迫于生计奔波在外,离多聚少,来回奔波,多有不易,对一些传统节日,如端午节等,也是逐渐淡化;另外很多父母与子女相隔甚远,还有很多空巢老人,“每逢佳节倍思亲”,思念之情,难免有之。或有目见他人端...

  • 一组治疗腹泻的食疗方

    一组治疗腹泻的食疗方

    脾肾阳虚证引起的腹泻多在天亮之前发生,故也称“五更泻”,通常腹泻病程超过2个月称为慢性腹泻。腹泻除了要注重病因治疗以外,首先应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以纠正酸碱失衡,饮食口味不可太淡,应及时补充盐分,适当增加碱性食物,防止因腹泻引起的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 具有止泻作用的食物有糯米、小米、山药、莲子、芡实、栗子、红枣、黑枣、柿饼等。 下面提供一组治疗腹泻的食疗方:   1、白面约200克,慢火微炒至发黄,取出少许,用滚开水冲炒面,酌加糖盐调味。   2、粳米200克煮粥,至八分熟时加入茯苓粉约50克...

  • 写字也是一种养生之道 静心怡情修身养性

    写字也是一种养生之道 静心怡情修身养性

    我父亲的同学是著名的书法家,年逾八十岁,鹤发童颜,身材匀称,手脚灵活,一点也不像这个年纪的人。在讨教了书法之道后,我便向程大师请教起了养生之道。只见程大师哈哈一笑,说:“我哪有什么养生之道,我只是把字写好了而已。”原来程大师虽然年逾八十,仍然处于一个精进的创作状态。他每天早上7点钟起床,第一件事便是去写字,一般写三个小时,他说早上起来写字,让他眼睛明亮,神气充沛,有如早起练了一套太极拳一样。说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写字也是一种养生之道,就是静心怡情,修身养性。 人在写字时&ld...

  • 葱也是一味中药

    葱也是一味中药

    葱除了是烹饪中常用的调料外,也是一味传统的中药。其药用部分指的是靠近根部的鳞茎,俗称葱白,其性温、味辛,有发汗解表、祛风散寒、通阳、活血消肿等功效。现介绍民间验方如下: 治痔疮肿胀疼痛:用连根葱白,煎汤,分早中晚3次熏洗患处。 治痈疮肿毒:葱全株适量,洗净、捣烂,以醋拌之,炒热敷于患处。 治蜂伤:被黄蜂刺伤后,可立即用葱白切片擦患处,可立刻止痛消毒。 治流行性感冒:取葱白和大蒜切片,夹在纱布中做成口罩戴,有预防和治疗的功效。 治伤风感冒:葱白头3—5 枚,洗净切碎,沸水冲泡(或加生姜3片,水煎...

  • 夏天在精神调养上要体现一个“放”字

    夏天在精神调养上要体现一个“放”字

    夏天是万物生长茂盛的季节,在精神调养上要体现一个“放”字。即是夏天要使精神象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样秀美,使精力充沛、饱满,气机宣畅,通泄自如,情绪外向,呈现出对外界事物浓厚的兴趣。这是因为,只有神气充足才能使人体的机能旺盛而协调,若神气涣散则人体的机能便会发生紊乱甚或受到破坏。 火热主夏,内应于心。心主血,藏神,为君主之官。这说明,夏天不正常的情志皆可损伤心的功能,而心的功能受到影响,则可影响人的一切机能活动。夏季暑气当令,赤日炎炎,腠理开泄,心气最易耗伤,人常表现出心烦不宁,坐卧不安...

  • 春节过后应该调理照顾一下肠胃

    春节过后应该调理照顾一下肠胃

    经过春节期间的海吃海喝,美了口中的味蕾,可苦了勤劳的肠胃了。所以,春节过后,应该调理照顾一下肠胃了,让它也减轻一些负担,以恢复到正常状态。其调理的方法是快改改口味。 吃点粗粮节后几天的主食要以谷类粗粮为主,可以适量增加玉米、燕麦等成分,要注意增加深色或绿色蔬菜的比例。同时,多喝粥和汤,比如新鲜的绿叶蔬菜、小米粥、面条汤、疙瘩汤等,不妨配点咸菜,这些汤汤水水都具有良好的“清火”作用,让你已经“不堪重负”的胃肠道休息调整。 吃些纤维节后几天要特别注意膳食纤维的...

  • 经方的用量是第一惑

    经方的用量是第一惑

      我用经方,常有很多困惑。经方的用量是第一惑。   先说说绝对剂量。《伤寒论》原方一两等于当今几克?一升等于现在多少毫升?如果按一两等于3克换算,则桂枝汤中桂枝仅9克,似乎量过小,如何能够分三次服用的?但如果按一两等于15.625克换算,又与习惯用量相差极大,比如,黄连阿胶汤黄连四两,60克黄连的药液病人能否下咽?大青龙汤麻黄达六两,近百克的麻黄煎汤下肚,病人将是何种反应?就是病人肯服,但因用量远远大于《中国药典》的规定,其法律风险如何规避?   规定绝对剂量有困难,那相对剂量是否可行?相对剂量,就是...

  • 冬至喝一碗温胃暖心的羊肉汤

    冬至喝一碗温胃暖心的羊肉汤

      冬至,是一个节气,是一句“冬至大如年”的俗语,是一碗温胃暖心的羊肉汤。农历节气的习俗也通过不同地域的不同食俗来传承。对我来说,提起冬至,便会想到飘香的羊肉汤。   冬至时节,天寒地冻,雪花飘飞,身体需要温暖,此时进补,羊肉为佳。《本草纲目》记载,羊肉具有“暖中补虚,健脾健胃,补肺助气,滋肾,养肝,明目”等功效,可谓“冬吃羊肉赛人参”。   冬至的羊肉汤就像一条暖和的羊毛毯,将严寒里空荡荡、冷冰冰的胃给包裹起来。饮完,冬至记忆光影...

  • 伤寒包括了一切外感疾病

    伤寒包括了一切外感疾病

      外感病在临床中最为常见,包括中风、伤寒、温病等在内。伤寒又有狭义与广义之别。广义伤寒包括了一切外感疾病,有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狭义伤寒专指太阳病伤寒证,下文所论“伤寒”为狭义“伤寒”。   吴鞠通氏在《温病条辨》中提出:“若真能识得伤寒,断不致疑麻桂之法不可用;若真能认得温病,断不致以辛温治伤寒之法治温病。”然而临证辨治时,伤寒与温病不易区别,临床医生用药时常不知所宗。   对于伤寒与温病的鉴别,天津市名老中医、蓟县中...

  • 介绍一些煎中药的小技巧

    介绍一些煎中药的小技巧

      会煎药,其药性才能够发挥得更充分,效果也更好,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中医师、副主任医师佘序华向市民介绍一些煎中药的小技巧。   准备工作。首先,除去中药中的沙尘和沙土,然后,用冷水浸泡20分钟。之后,把药材倒入砂锅中,边加水边搅拌,水以浸泡中药并高出药面3厘米为宜,以大火煎药10分钟后再以小火煎熬15到20分钟即可。   服药方法。一般中药是每日一剂,煎出的药量以一小碗为宜,每剂药要复煎1次,分为2次温服,一般上午和下午各服用一次。   特殊煎煮的药物要注意。中药袋中标明有先煎、后下、包煎和...

  • 经方是指一个医学体系

    经方是指一个医学体系

      2013年3月30日门诊,一青年患者从诊室走出,一会儿又走回来问:“给我开的是经方?还是普通中药方?”引在座者皆笑,我却无语,不禁想起10年前人们对经方还生疏,或谓“用经方不赚钱!”近10年来通过业内人士弘扬经方、宣传经方,人们的观念出现重大改变,出现了经方热,老百姓相传“有病找经方!”学术界亦倡发展经方,甚者开学术会多标以经方为时尚。这是可喜可贺的事,但何为经方?经方的概念?经方的定义?至今尚不明晰。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

  • 一粒助消化的开胃丸

    一粒助消化的开胃丸

    一天,张景岳正在家中休息,忽然听见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几个人抬着一“急症”妇女来到他家门前,只见该妇女口鼻皆冷,僵卧在地。张景岳发现该妇人虽气息如绝,但脉象缓和,与病情明显不符。故忙向家人问及发病的经过,原来那妇人是因为家中小事与家人怄气后才发病的。 张景岳听后知道那妇人是想以诈病来吓一吓家人,于是大声说:“她的病很危险,我要用大壮艾绒灸她的眉心、人中及小腹,否则将性命难保。”转而又说:“不过,我这有一特效药丸,病人若能吞下此药丸,就会药到病...

  • 邪正是一家 祝味菊邪正论

    邪正是一家 祝味菊邪正论

      理解祝味菊邪正论思想,有助于我们理解与认识其擅于匡扶人之正气、阳气,增加人体之自然疗能。有时药物发挥作用是扶阳助正之结果,并非药物直接发生作用。   祝味菊(1884年~1951年),别号傲霜轩主,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出生于四川成都。祝味菊是民国时期上海著名中医学家,火神派沪上领军人物,其“学贯中西,擅用附子,”人送雅号“祝附子”。祝味菊从中西医相关性理论研究着手,深刻理解正气和邪气二者的关系,这在其所著《伤寒质难》等书的著述中,充分体现出他注重匡扶人...

  • 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

    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

      《伤寒论》理中丸方后加减中有“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   腹满,为何去术?为何加附?似不易理解。但后世确有理中丸加附子一方,即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脾胃冷弱,心腹绞痛,呕吐泄利,霍乱转筋,体冷微汗,手足厥寒,心下逆满,腹中雷鸣,呕哕不止,饮食不进,及一切沉寒痼冷,并皆治之。附子(炮,去皮脐)、人参(去芦)、干姜(炮)、甘草(炙)、白术各三两。上为细末,用炼蜜和为丸,每两作一十丸。每服一丸,以水一盏化破,煎至七分,稍热服之,...

  • 一年四季都适合吃姜

    一年四季都适合吃姜

    吃鲜生姜、干生姜的好处有很多,如增食欲,缓衰老。然而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姜,也不是一年四季都适合吃姜。 古代医书中有“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的警示,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会损伤肺脏,这时再吃姜等辛热之物,会加重人体的燥热,损伤津液,所以会有“夭人天年”的危害。那为什么夜不食姜呢?夜里是阳气收敛之时,天地之气都闭合了,而姜性温味辛主发散,这和自然界的规律不符,这就好像我们应该夜里睡觉,白天工作,可有些人偏偏反过来,这自然会对健康造成损...

  • 药膳是一种有治疗作用的膳食

    药膳是一种有治疗作用的膳食

      药膳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有治疗作用的膳食,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即“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既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药膳对机体益处很多,不同个体怎样使用药膳呢?   少儿处在不断生长、发育阶段,尚未成熟与完善,属于稚阴稚阳,脏腑娇嫩,易虚易实。根据少儿生理特点,易出现热证、阳证。少儿处于生长期需较多的营养物质,且脾胃不足,过食生冷、油腻之品极易损伤脾胃,引起消化不良。与...

  • 小儿宜一周食用两次鸡血

    小儿宜一周食用两次鸡血

    中医认为,吃什么补什么,小儿气血生成非常重要。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医师江涛称,小儿可以每周食用两次鸡血。 江涛表示,血在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对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充分的营养和滋润作用,鸡血性味咸平,能益血补虚、活血,小儿多食用,可以补充气血,帮助身体发育。 江涛介绍,小儿食用鸡血一般可做成鸡血粥或鸡血汤,鸡血比猪血更容易让身体吸收。...

  • 治疗流感掌握一些饮食方法

    治疗流感掌握一些饮食方法

      健康管理   进入春季后,流感患者飙增。但是,目前治疗流感还没有特效药,部分药物及一些中草药,如双黄连等对流感的治疗与预防有一定效果。专家指出,掌握一些饮食方法,也对流感的治愈有重要作用。   1.板兰根、鲜芦根各30克,葛根15克,生甘草5克,生姜数片,加水1000毫升,煮沸20分钟左右,热饮。每日分2次服用,适用于流感高烧、咳嗽。   2.姜糖饮。生姜15克,红糖20克,葱白3根。用500毫升水加姜丝、葱丝煮沸后加入红糖,趁热一次饮完,卧床盖被,以出微汗为度。适用于高烧无汗的流感。   ...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