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85页
-
寒冷季节百味白菜 枸杞一小把
寒冷季节,一些人容易感觉手脚冰冷,特别是一些女性朋友,更是容易感觉嘴唇发白、脸色不佳,经常手脚冰冷,要想调理不妨常用枸杞红枣冲泡服用。 取枸杞一小把,大约20至30粒、红枣3至4粒,将枸杞和红枣放入玻璃杯中,以开水冲泡服用,或者用水煮沸后服用。 如果熬夜后口干舌燥很严重或者火气很大的话,可另加白菊花1-2朵一起冲服,冲服时,注入开水后不要立即服用,应该让枸杞和红枣在水中充分浸泡后再喝,效果更好。 红枣味甘性温,能够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多用于脾胃气虚、血虚萎黄、失眠多梦等症的治疗,与枸杞搭配对于经...
-
中药外治法小汇(一)
中药的保留灌肠、热熨 疗法、中药敷脐、中药敷贴 涌泉穴等,都属于中医的外 治法,这些外治法均具有洽 法简便,适应证广,疗效显 著,副作用少等优点,如能 在熟练地运用内治法的同 时,又能不失时机地运用外 冶法施治,则定能开阔思 路,提高疗效。 本文将中药保留灌肠、 热熨疗法、中药敷脐、中药 敷涌泉穴等四种外治法作 一简要介绍。 中药保留灌肠 近年来,灌肠治疗慢性 肾功能衰竭、慢性结肠炎、 慢性盆腔炎和急腹症等,均 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 1.慢性肾功能衰竭:是 多种慢性肾脏病晚期的严 重综合症,其他一些疾病也...
-
一代名医刘云鹏 注重察舌切脉强调辨证使用成方
一代名医刘云鹏行医济世80余年,临证经验丰富,治验无数。“诊重舌脉,治必有方”是刘云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我作为刘云鹏学术经验继承人,在跟师过程中体会这句话应该是注重察舌切脉、强调辨证、使用成方。 察舌切脉是中医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医医生必备的基本功之一,舌脉对中医诊断及治疗意义重大。刘云鹏非常重视舌脉,他认为人体内在的疾病,多从舌脉表现于外,因此舌脉是辨证之关键,施治之权衡。教科书上对各种舌脉虽然有明确的表述,但掌握察舌切脉这一技能,还必须经过大量临床积累。针对当今越来越多...
-
一封七言信,一份感恩情
浙江省桐乡市中医院骨二病区收到一封押韵的感谢信,赞扬李青忠主任医师及全体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服务好,随叫随到任劳怨;环境卫生又干净,食堂饭菜更可口;问长问短不摆谱,医术精湛人人夸;医德高尚数一流……”细细品读此信,我们内心激动不已,为得到病人的理解高兴,为骨科团队的医术医德喝彩。 事情要追溯到2014年12月,张先生因车祸致右踝部骨折、右足跟皮肤挫裂伤入住骨二病区。张先生本是湖北荆州人,在嘉善西塘工作,住院第二天就想回嘉善或荆州治疗。李医师考...
-
一方脉枕三根指头
脉枕是中医大夫诊脉时放在病人腕下起衬垫作用的用具。具有收藏价值的古代脉枕,多为瓷枕。瓷枕最早出现于隋代,唐朝时期开始大量生产,宋、金、元时期最为鼎盛。在瓷枕发展史上,以宋代磁州窑烧制出的瓷枕最具代表性。 古代实用的小型陶瓷枕有多种:一种是袖枕,因为当时交通不发达,人们外出长途旅行风餐露宿时,常随身带个小枕,便于在休息时使用;一种是腕枕,在人们长期书写时,为防腕子发酸,将小枕垫于腕部;再一种就是脉枕,体积很小,重量很轻,为的是大夫出诊时携带方便。箱型脉枕下面一般有一两个小孔,它们是烧制时为防止爆裂而设的排气孔。...
-
别让中医下社区成一纸空文
据调查了解,目前相当一部分中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医疗业务水平不高,医技力量还比较薄弱,加上没有医疗特色,没有名医、专家,服务水平跟不上,社区卫生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病人纷纷流向大中医院。尽管各地相继开展了大中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及其医生晋升前必须到基层工作一年以上的活动,但往往都是到农村乡镇卫生院,很少到城市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往往被忽略,很少有大中医院医生定期坐诊。 如何提升城市社区中医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疗服务功能是值得迫切思考的问题。说实在的,大中医院医生定时下社区比到农村更具有可操作...
-
宋坪:中医符合现代科学一体化新趋势
中医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医疗、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的医学体系。 中医药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展示了现代科学一体化的新趋势。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和临床思维模式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底蕴,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高度融合和统一。中医宏观上把握疾病的变化规律,以人体功能状态为切入点,形成独特的思维模式,符合现代科学一体化的新趋势。 中医药在保障人民健康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愿意接受中医或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药医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