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 第85页

一 第85页

  • 中医让我一觉不知东方白

    中医让我一觉不知东方白

    今年6月,我赴德法意瑞四国旅游,历时13天,纵横万余公里。玩得开心,住得舒适,吃得满意,唯有睡眠不佳。 出国时,我有备无患地带了一些药品,多为中成药:人丹、保和丸、藿香正气胶囊、丹参滴丸、黄连上清丸、穿心莲内酯滴丸等,这些中成药极其“忠诚”地发挥着保驾护航的作用。身在异域,我肠胃无虞,食欲强劲:品尝西餐,海吃美味,大快朵颐,全无水土不服之情状。但是,原本就有的以及时差带来的睡眠障碍难以克服、雪上加霜,不得不吃安定片助睡。旅游地的时差与北京时间相差五六个小时,对于我来说,五六个小时就...

  • 麦芽健脾疏肝不一般

    麦芽健脾疏肝不一般

      麦芽系大麦之芽,全国各地均有生产。它的主要功效为消食健胃,回乳消胀。其消食健胃功效主要是促进淀粉性食物的消化,如米、面、薯芋类的积滞不化,常与山楂、神曲、鸡内金配伍使用;回乳消胀功效与其疏肝解郁作用有关。   生麦芽偏于消食健胃,炒麦芽多用于回乳消胀。授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麦芽新研究   麦芽含有淀粉酶、转化糖酶,维生素B、D、E,脂肪、卵磷脂,麦芽糖、葡萄糖、糊精等,另含大麦芽碱、甜菜碱、胆碱、腺嘌呤、氨基酸、细胞色素C、磷脂等。   麦芽糖和糊精有助消化作用;麦芽浸剂可使血压降低;大麦芽碱有抗真菌作用。...

  • 中医专家教您一套捏手捏脚操

    中医专家教您一套捏手捏脚操

      如今高压的生活状况,久坐少动、饮食不规律等不良习惯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有些人甚至用“忙、没时间”等借口不进行身体锻炼,结果导致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等。下面,中医专家教您一套捏手捏脚操。   捏手   先从小手指开始,一个一个捏,如果感到疼痛,就证明身体某些部位不适。专家表示,拇指疼痛可能肺有疾患,食指疼痛可能大肠有问题,中指疼痛可能心脏不适,无名指疼可能是喉痛或头痛,小指疼痛可能是心脏或小肠有毛病。   平日可以利用看书或不用手的时间揉捏十指,如有痛感,表示所对应的部位不...

  • 养生良药捶一捶

    养生良药捶一捶

    古往今来,人们对养生保健一直比较重视,在民间流传了许多养生格言谚语,通俗易懂、言简意赅,读来饶有趣味,思索其中含义,对我们自身保健也大有益处。 养生格言谚语是人们长期以来生活经验的总结、语言的结晶,一些养生谚语不仅富含哲理,且寓含医理,如“枪不擦不亮,身不炼不壮”、“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暴富欺贫,暴寒欺人”、“甜言夺志,甜食坏齿”、“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ldquo...

  • 寒冷季节百味白菜 枸杞一小把

    寒冷季节百味白菜 枸杞一小把

    寒冷季节,一些人容易感觉手脚冰冷,特别是一些女性朋友,更是容易感觉嘴唇发白、脸色不佳,经常手脚冰冷,要想调理不妨常用枸杞红枣冲泡服用。 取枸杞一小把,大约20至30粒、红枣3至4粒,将枸杞和红枣放入玻璃杯中,以开水冲泡服用,或者用水煮沸后服用。 如果熬夜后口干舌燥很严重或者火气很大的话,可另加白菊花1-2朵一起冲服,冲服时,注入开水后不要立即服用,应该让枸杞和红枣在水中充分浸泡后再喝,效果更好。 红枣味甘性温,能够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多用于脾胃气虚、血虚萎黄、失眠多梦等症的治疗,与枸杞搭配对于经...

  • 一日三餐 吃点药膳

    一日三餐 吃点药膳

      药膳是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更加个体化的辨证施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膳食的要求早已不再停留在温饱水平,一种具有科学性、促进健康,又富有文化内涵的膳食备受欢迎。人们通过食疗药膳,便可品味美食、获取健康、享受生活。“药食同源”历史悠久,道出了药膳的广泛性。如今,药膳已悄然融入了许多人的一日三餐中。   1.早餐 莲子大枣粥、芝麻玉米饼、白芍绿菜花。这些药膳具有益气健脾、养心安神和滋阴清热的作用。对于气血亏损、脾胃虚弱、肠燥便秘者较为适用。   2.中餐 淮山木瓜煲乌鸡 、熟地香菇扒芥兰...

  • 鸡汤 冬季第一汤

    鸡汤 冬季第一汤

      俗话说“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冬季人体对能量与营养的需求较多,经常喝鸡汤进行滋补,不仅可以御寒,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流感。可以说,味美滋补的鸡汤是名副其实的冬季第一汤。   鸡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补脾开胃,增进食欲,此外还有温阳补气、增强免疫力的功效,有“济世良药”的美称。公鸡和母鸡的食疗作用稍有区别:公鸡属阳,温补作用较强,比较适合阳虚气弱者食用;母鸡属阴,比较适合产妇、年老体弱及久病体虚者食用。   美国梅奥诊所一项最新研究...

  • 中药外治法小汇(一)

    中药外治法小汇(一)

    中药的保留灌肠、热熨 疗法、中药敷脐、中药敷贴 涌泉穴等,都属于中医的外 治法,这些外治法均具有洽 法简便,适应证广,疗效显 著,副作用少等优点,如能 在熟练地运用内治法的同 时,又能不失时机地运用外 冶法施治,则定能开阔思 路,提高疗效。 本文将中药保留灌肠、 热熨疗法、中药敷脐、中药 敷涌泉穴等四种外治法作 一简要介绍。 中药保留灌肠 近年来,灌肠治疗慢性 肾功能衰竭、慢性结肠炎、 慢性盆腔炎和急腹症等,均 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 1.慢性肾功能衰竭:是 多种慢性肾脏病晚期的严 重综合症,其他一些疾病也...

  • 韦陀献杵第一势导引法:中正平和
  • 从形神一体角度看治病养生

    从形神一体角度看治病养生

      恩师胡不群先生的《黄帝内经理法秘要》,现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付梓。该书文献资料搜罗之广,阐发立意之深,令笔者这接受了11年科班教育的中医学子有醍醐灌顶之感。   从道和气的层次认识生命   当今研究中医气化理论的学者很多,但大多是从气的功能和物质基础层面所做的试验性阐释。胡不群以《易经》理论作为开篇之讲,该书的第一章“道、无极、太极”便引《周易》、《道德经》、《太极图说》等来阐发“道”、“无极”、“太极”以...

  • 吐法乃中医八法之一

    吐法乃中医八法之一

    吐法乃中医八法之一,在我国医著中早有记载,如《素问》“其在高者,引而越之”,就是吐法的理论依据之一。在历代医家的临床医案中,也常可以看到吐法治疗疾病的记载,如公孙阳庆有“郁金吐蛊毒”之说,张仲景有“大法春宜吐”之论等。 吐法是利用能够引起呕吐的物理刺激,或促使病人呕吐的药物,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宿食、痰涎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此法通常是用在一些病情急迫,病邪在上焦(咽喉至胸膈)或中焦(脾胃)的实证上。 用干净的手指...

  • 粳米粥 第一养人之品

    粳米粥 第一养人之品

    粳米,即粳稻的种仁,一般呈椭圆形,属于大米的一种,常见的天津小站米、上海白粳米、东北米、江苏圆米都属于粳米。中医认为,粳米味甘,性平,是最普通的滋养佳品。唐代医家孙思邈《干金要方》中称其补脾胃、增力气、长肌肉。现代研究表明,粳米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比较全面,还含有脂肪、钙、铁、镁、磷以及B族维生素等。食疗专著《随息居饮食谱》认为,粳米粥可代人参汤,为补虚佳品,最宜于老人、妇女和儿童。《黄帝内经》中介绍,在治病的同时,推崇“食养”,谷肉果菜之中,五谷为首,粳米是谷物中第一养人之品。用粳米与药食同...

  • 晨斋枸杞一杯羹

    晨斋枸杞一杯羹

      “雪霁茅堂钟馨清,晨斋枸杞一杯羹。”这是南宋长寿诗人陆游服枸杞羹治眼目昏花而赞美枸杞的诗。   枸杞,又名枸杞子、枸杞果、血杞子,与人参、何首乌并称益寿中药三宝,其性平味甘,入肝、肾经,滋肾、润肺、补肝、明目。《养老奉亲书》中说,长期服枸杞,可使人“明目驻颜,轻身不老”;《本草纲目》也说它“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风湿。”“补精气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枸杞还可防...

  • 佛教医药属于中医的一部分

    佛教医药属于中医的一部分

      佛教医药的实用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寺院的医疗经验、诊疗方法和单验秘方,至今仍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开发研究价值;二是佛学理论和佛教思想,对人生的启迪和心理疾病的治疗具有无与伦比的生理与心理效应;三是史料价值、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   从广义来说,佛教医药属于中医的一部分。但从狭义来讲,中医指的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医药体系,这时的佛医、藏医、蒙医等与中医则为并列关系,他们长期以来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和相互包容,共同构建了辉煌灿烂的中华医药文化。   佛教医药是以古印度“医方明”为...

  • 中医到底是一门什么科学?

    中医到底是一门什么科学?

      笔者与《中医是无形的科学》一书的作者,山西科技出版社郭博信总编辑相识已久,常在一起讨论如何振兴发展中医。   中医到底是一门什么科学?经过多年研究,他以道家的思想、儒家的文化,悟出了“中医是无形的科学”的论断,可谓医医之大方矣。笔者拜读后更坚定了对中医的信念,即中医决不能走西化之路,必循中医之道,用西医研究中医,必然死路一条。   “中医是无形的”含义有多方面,但主要是指中医重视功能,不像现代医学那样囿于解剖实体。西医着眼于人体与疾病有形的一面,而中医...

  • 食疗关节炎每天一碗豆粥

    食疗关节炎每天一碗豆粥

      红花芸豆中富含花色苷和皂苷,可降低关节局部炎性组织的含量,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关节炎患者可起到消炎、缓解疼痛的功效。因此建议关节痛患者常食红花芸豆粥来治疗。   取红花芸豆50克用温水浸泡3~5小时,与100克大米一起煮粥食用,每日1剂。若长期坚持食用,则效果更好。郭旭光...

  • 泡一杯美丽又保健的花茶

    泡一杯美丽又保健的花茶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秋天的肃杀清冷需要生机的点缀。瑟瑟秋风中,坐在自家阳台上,嗅着玫瑰的芬芳,薄荷茉莉的清新,闲来无事时,揪几片花瓣或叶子泡一杯美丽又保健的花茶,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哪些花草有养生的功效呢?记者近日采访了西安植物园温室负责人李艳,给您一一介绍。   玫瑰 美容养颜降血脂   玫瑰是一种珍贵的药材,有美容养颜,通经活络,软化血管的功效,对于高血压、心脏病及妇科有显著疗效。国外科研人员研究发现,经常饮用玫瑰花茶有助于降低人体血液中的总胆固醇值和甘油三脂值,防治心...

  • 预防疾病 一日三餐

    预防疾病 一日三餐

    “美国新闻网”最新文章指出,预防疾病最有力的“武器”不是什么灵丹妙药,而是一日三餐。他们邀请了全美最顶级的22名医学营养专家,根据营养价值、预防疾病的作用等对全球的饮食方式进行了评价排名,选出了综合排名的前三名,这些饮食方式不仅包括常规三餐,还包括零食,这就是DASH(DietaryApproachestoStopHypertension饮食方法阻止高血压)饮食方式、TLC(TherapeuticLifestyleChanges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饮食方式和地中海...

  • 中医所重“天地人合一”

    中医所重“天地人合一”

      @选择中医__董洪涛   中医所重,在“天地人合一”,其学问精微渊深。必有聪颖明达之士,肯花得数十年功夫,忍受得住寒窗、贫困、寂寥,且能透悟医理,明了人事,然后或能成就大医事业。吾自知才薄智浅,不能比翼前贤,但深明学问在于居敬持志、循序致精,故用功不懈,朝晚于斯。纵然毕生未能契合大道,亦终可跟得前贤步伐。   中医不仅是医学体系,亦是文化,是哲学,是历史。因此,我认为学习《黄帝内经》,需尽量多地了解春秋战国时的人文历史,需多读先秦诸子著作;同理,学习张仲景,亦需多了解汉代的文...

  • 中医看来 瘫痪不是一种病

    中医看来 瘫痪不是一种病

    临近春节,铁道部购票网站12306如中国足球般稳定得可怕,毫无悬念地“逢节就瘫”了。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好不了多少,受北极冷空气影响,一些城市几乎陷入瘫痪状态。 瘫痪,一个多么可怕的词。不仅是网站、城市,连人也会瘫痪。例如被誉为“宇宙之王”的斯蒂芬·霍金,就是因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被禁锢在轮椅上,身体严重变形,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 在一些经典的文艺作品中,我们也能发现“瘫痪”的身影。《水浒传》中记载:“林冲风瘫,...

  • 丰富一带一路内涵 让中医药惠及更多民众

    丰富一带一路内涵 让中医药惠及更多民众

    中医药全行业正努力紧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整合资源、争取支持、形成合力,开创新局面。本报记者日前专访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振吉,介绍了世界中联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将工作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整体规划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大局,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经验和下一步计划。 问:作为国际性学术组织,世界中联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基础和条件是什么? 答:目前,我们在&ldquo...

  • 钟一棠:世纪老中医

    钟一棠:世纪老中医

    今年7月,中医行业的世纪老人钟一棠100周岁了。他80多年如一日,医者仁心,悬壶济世,除了内科以外,也擅长儿科、妇科和皮肤科,堪称中医大家。 钟一棠,1915年农历六月出生于浙江宁波中医世家。十五岁考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上海中医学院前身)。毕业后悬壶甬城。1958年调入宁波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1977年受命筹建宁波市中医院,为该院首任院长。1983年被授予“浙江省名中医”称号;1991年被评为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1992年被评为全国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一代名医刘云鹏 注重察舌切脉强调辨证使用成方

    一代名医刘云鹏 注重察舌切脉强调辨证使用成方

    一代名医刘云鹏行医济世80余年,临证经验丰富,治验无数。“诊重舌脉,治必有方”是刘云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我作为刘云鹏学术经验继承人,在跟师过程中体会这句话应该是注重察舌切脉、强调辨证、使用成方。 察舌切脉是中医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医医生必备的基本功之一,舌脉对中医诊断及治疗意义重大。刘云鹏非常重视舌脉,他认为人体内在的疾病,多从舌脉表现于外,因此舌脉是辨证之关键,施治之权衡。教科书上对各种舌脉虽然有明确的表述,但掌握察舌切脉这一技能,还必须经过大量临床积累。针对当今越来越多...

  • 一封七言信,一份感恩情

    一封七言信,一份感恩情

    浙江省桐乡市中医院骨二病区收到一封押韵的感谢信,赞扬李青忠主任医师及全体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服务好,随叫随到任劳怨;环境卫生又干净,食堂饭菜更可口;问长问短不摆谱,医术精湛人人夸;医德高尚数一流……”细细品读此信,我们内心激动不已,为得到病人的理解高兴,为骨科团队的医术医德喝彩。 事情要追溯到2014年12月,张先生因车祸致右踝部骨折、右足跟皮肤挫裂伤入住骨二病区。张先生本是湖北荆州人,在嘉善西塘工作,住院第二天就想回嘉善或荆州治疗。李医师考...

    养生秘方 2024-03-06 15 0
  • 一方脉枕三根指头

    一方脉枕三根指头

    脉枕是中医大夫诊脉时放在病人腕下起衬垫作用的用具。具有收藏价值的古代脉枕,多为瓷枕。瓷枕最早出现于隋代,唐朝时期开始大量生产,宋、金、元时期最为鼎盛。在瓷枕发展史上,以宋代磁州窑烧制出的瓷枕最具代表性。 古代实用的小型陶瓷枕有多种:一种是袖枕,因为当时交通不发达,人们外出长途旅行风餐露宿时,常随身带个小枕,便于在休息时使用;一种是腕枕,在人们长期书写时,为防腕子发酸,将小枕垫于腕部;再一种就是脉枕,体积很小,重量很轻,为的是大夫出诊时携带方便。箱型脉枕下面一般有一两个小孔,它们是烧制时为防止爆裂而设的排气孔。...

  • 别让中医下社区成一纸空文

    别让中医下社区成一纸空文

    据调查了解,目前相当一部分中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医疗业务水平不高,医技力量还比较薄弱,加上没有医疗特色,没有名医、专家,服务水平跟不上,社区卫生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病人纷纷流向大中医院。尽管各地相继开展了大中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及其医生晋升前必须到基层工作一年以上的活动,但往往都是到农村乡镇卫生院,很少到城市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往往被忽略,很少有大中医院医生定期坐诊。 如何提升城市社区中医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疗服务功能是值得迫切思考的问题。说实在的,大中医院医生定时下社区比到农村更具有可操作...

  • 《本草纲目》一书的出版

    《本草纲目》一书的出版

      明朝李时珍编写的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堪称为划时代的著作。书中对中国医学、养生学、营养学、动物学,植物学等都有客观的记录、精辟的分析与论述。400多年了,这部书一版再版,长销不衰,影响深远。不过,当初《本草纲目》的初次出版却很不容易,颇费周折。   说起《本草纲目》的初次出版,不能不说一下明朝文学家王世贞。   李时珍和王世贞是同时代的人。当时,李时珍的名气还不是很大,但王世贞已是文坛领袖了。   李时珍花费了27年的时间编写了《本草纲目》。万历七年(1579年),李时珍带着《本草纲目》的手稿...

  • 追逐着一所西医院校的中医梦想

    追逐着一所西医院校的中医梦想

      2002年,率先在山东省内同类西医院校开设中医学本科专业;2006年,顺利获批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2010年,成功获批康复治疗学专业;2012年,与兄弟院系特殊教育学院联合创办中医学专业(针灸推拿方向),招收首批视障学生;2012年,学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开创了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的新局面……这就是山东滨州医学院中医学科,一个在西医院校成长起来的传统学科,一路走来,追逐着一所西医院校的中医梦想。...

  • 宋坪:中医符合现代科学一体化新趋势

    宋坪:中医符合现代科学一体化新趋势

    中医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医疗、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的医学体系。 中医药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展示了现代科学一体化的新趋势。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和临床思维模式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底蕴,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高度融合和统一。中医宏观上把握疾病的变化规律,以人体功能状态为切入点,形成独特的思维模式,符合现代科学一体化的新趋势。 中医药在保障人民健康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愿意接受中医或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药医疗服务...

  • 陕甘宁边区第一个中医团体:国医研究会

    陕甘宁边区第一个中医团体:国医研究会

    陕甘宁边区自然环境恶劣,社会经济文化落后,医疗卫生整体状况极差,几乎没有正规的医疗机构。人民群众虽大多相信中医,遍山郊野也皆有中药,中医人才亦复不少,但真正有研究、有经验的中医却寥寥无几,一些中医肆意无忌。为“提高边区国医质量,达到国医科学化;培养新国医人才,一方面解除人民痛苦,同时以新鲜血液灌溉国医事业”(《国医研究会呈文》),边区政府于1940年成立了第一个中医学术团体:陕甘宁边区国医研究会。 为使“国医科学化”而成立 为充分发挥陕甘宁边区一千...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