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保留灌肠、热熨 疗法、中药敷脐、中药敷贴 涌泉穴等,都属于中医的外 治法,这些外治法均具有洽 法简便,适应证广,疗效显 著,副作用少等优点,如能 在熟练地运用内治法的同 时,又能不失时机地运用外 冶法施治,则定能开阔思 路,提高疗效。
本文将中药保留灌肠、 热熨疗法、中药敷脐、中药 敷涌泉穴等四种外治法作 一简要介绍。
中药保留灌肠
近年来,灌肠治疗慢性 肾功能衰竭、慢性结肠炎、 慢性盆腔炎和急腹症等,均 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
1.慢性肾功能衰竭:是 多种慢性肾脏病晚期的严 重综合症,其他一些疾病也 可出现肾功能衰竭。肾衰, 因肾脏排泄和调节功能失 常,出现许多代谢紊乱的表 现,常危及生命。
对肾脏病晚期出现的 慢性肾衰,可采用附片、大黄 各10克,槐花、牡蛎各30 克,浓煎灌肠,可使血中非蛋 白氮下降,临床症状改善。
尿毒症可用生大黄、生 牡蛎、地榆各30克,广木香 15克,浓煎200毫升作保 留灌肠,每晚1次,连续3~. 7天为1个疗程。
尿毒症病人,非蛋白氮 等多种代谢产物潴留体内, 中药保留灌肠有透析毒邪, 疏通三焦,使水毒下利,清 阳得升,从而达到缓解病 情,延长生命的目的。方中 生牡蛎能通过结肠壁血管 吸附蓄积在体内的尿毒症 毒素,木香、大黄降气导下, 使毒素随大便排出体外,地 榆能减轻大黄、木香对肠道 的刺激。
对流行性出血热肾衰, 可采用大黄、蒲公英、槐米 各30克,赤芍、生地各15 克,板蓝根、厚朴、枳实各 12克,芒硝18克,煎取药 汁500毫升,保留灌肠。
出血热肾衰的发病机 理是肾血管痉挛、缺血或肾 实质损伤所致。中医认为系 温热之邪充斥气营,烁津伤 阴动血,而致阴损及阳i气化 无力,造成尿闭等后果,用中 药保留灌肠有助于毒素从 大便排出。(待续)(欧阳军)
本文将中药保留灌肠、 热熨疗法、中药敷脐、中药 敷涌泉穴等四种外治法作 一简要介绍。
中药保留灌肠
近年来,灌肠治疗慢性 肾功能衰竭、慢性结肠炎、 慢性盆腔炎和急腹症等,均 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
1.慢性肾功能衰竭:是 多种慢性肾脏病晚期的严 重综合症,其他一些疾病也 可出现肾功能衰竭。肾衰, 因肾脏排泄和调节功能失 常,出现许多代谢紊乱的表 现,常危及生命。
对肾脏病晚期出现的 慢性肾衰,可采用附片、大黄 各10克,槐花、牡蛎各30 克,浓煎灌肠,可使血中非蛋 白氮下降,临床症状改善。
尿毒症可用生大黄、生 牡蛎、地榆各30克,广木香 15克,浓煎200毫升作保 留灌肠,每晚1次,连续3~. 7天为1个疗程。
尿毒症病人,非蛋白氮 等多种代谢产物潴留体内, 中药保留灌肠有透析毒邪, 疏通三焦,使水毒下利,清 阳得升,从而达到缓解病 情,延长生命的目的。方中 生牡蛎能通过结肠壁血管 吸附蓄积在体内的尿毒症 毒素,木香、大黄降气导下, 使毒素随大便排出体外,地 榆能减轻大黄、木香对肠道 的刺激。
对流行性出血热肾衰, 可采用大黄、蒲公英、槐米 各30克,赤芍、生地各15 克,板蓝根、厚朴、枳实各 12克,芒硝18克,煎取药 汁500毫升,保留灌肠。
出血热肾衰的发病机 理是肾血管痉挛、缺血或肾 实质损伤所致。中医认为系 温热之邪充斥气营,烁津伤 阴动血,而致阴损及阳i气化 无力,造成尿闭等后果,用中 药保留灌肠有助于毒素从 大便排出。(待续)(欧阳军)
- 上一篇: 消除眼袋白扁豆花粥安全可靠
- 下一篇: 重伤消防战士 处方治疗 中医药急救治能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