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 第284页

医 第284页

  • 写在国医大师裘沛然诞辰百年之际

    写在国医大师裘沛然诞辰百年之际

    裘沛然(1916年1月30日~2010年5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市裘市村。11岁师事姚江学者施叔范先生,1931年求学于一代医擘丁甘仁先生创办的上海中医学院,师事丁济万先生。1958年应聘进入上海中医学院担任教学工作,1984年后任上海中医学院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上海文史馆馆员、《辞海》副总编兼中医学科主编,是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的导师之一。1979年后担任上海市市政协常务委员兼“医卫体委员会”副主任,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

  • 刘清泉指出急症是中医真正的优势

    刘清泉指出急症是中医真正的优势

    刘清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兼任北京市中医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急诊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卫生计生委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医急诊质控中心组长。长期从事中医急诊一线临床工作,多次参与SARS、甲流、登革热、禽流感等救治与指导工作。 急症是中医真正的优势 中医在急诊中的作用不大,救急主要靠西医,中医的优势在慢性病。西医界这么认为,中医界抱有此想法的也大有人在。对此观点,中医急诊出身的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说:&l...

  • 中医人才如何引得进留得住?

    中医人才如何引得进留得住?

    近年来,安徽省初步形成以112所中医医院为骨干、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为枢纽、村卫生室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为基础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中医诊疗如何更便民、更规范、更有效。近日,安徽卫生计生委和有关部门在回复该省5位人大代表关于基层中医药发展问题时,介绍该省加强基层中医药工作做法,或可为其它地方提供参考。 中医诊疗如何更好服务基层? 张丽代表:中医作为传统医学在治疗疾病、防病养生方面有其不可忽视的功效。但在基层医疗服务中,中医药服务相对薄弱。如何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保障中医药在基层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 刘德洋重庆名中医 爱惜元气 生活有律

    刘德洋重庆名中医 爱惜元气 生活有律

    刘德洋,男,重庆市名中医。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随父亲刘国衡(重庆市名老中医)学习,深得真传,博采众长,勤学研究,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妇科、儿科疾病有丰富的经验。 在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不管刮风下雨,人们总能看到一位老中医早早来到诊室的身影,几十年如一日,从无二异。他就是重庆市名中医刘德洋,小小的个子,腰不弯,背不驼,眼不花,手不抖,显得特别年轻,特别精神。由于他医术好,名气大,很多病人慕名而来,以至于他退休了也停不下来。 刘德洋从小随其父刘国衡习医,并潜心研究祖传秘方,从中得到真传。加之擅于思...

  • 善医者先医其心

    善医者先医其心

    古时,不少读书人信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因而在能诗善赋的同时还能行医治病者不在少数,大家熟知的施耐庵就是其中的一位。 相传施耐庵在江苏兴化县城居住时,曾遇到过一位叫顾斐的病人。顾斐患病数月,神情恍惚,不断念叨“五月艳阳天……”,许多郎中都以为他精神出了问题,诊治均不见效。施耐庵来到顾斐床前,仔细观察后看出了门道,所以当顾斐再次自言自语“五月艳阳天……”时,他对出了事前想好的&l...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 培养名医应从中医基本功抓起

    培养名医应从中医基本功抓起

    1981年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极富医史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的书——《名老中医之路》1~3辑。书中收集了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一代名医的成长经历、学术成就、临床特点,记载了他们为上世纪我国中医事业发展的奋斗史,为中医后学展开了一幅生动活泼、真实感人的历史画卷,对启迪后辈,促进一代新的名医成长,居功甚伟。 书中所收集的95位医家,最早的包括京城“四大名医”(1870年出生的肖龙友、1881年出生的施今墨、1884年出生的孔伯华、汪逢春),直至1981年以前...

  • 中医与治国之道 大医杨淮清

    中医与治国之道 大医杨淮清

    杨淮清简介 杨宣永(1868-1948年),名泳,字作舟,号淮清。清蓝翎候选巡检配邹氏,续弦邱祖芬。为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之父。 杨淮清自幼攻读书文,谙熟中医,常与乡人义诊。注重子女教育,不惜耗用大量资财输送子女出国求学,希望长大能报效国家。杨淮清思想开明,赞成民主平等,同情革命,支持反帝反封建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杨淮清还将家乡的“忠烈祠”改为“抗日阵亡将士忠烈祠”。1938年,他又将自己的小儿子杨白冰、小女儿杨白琳,送往延安投入抗日洪...

  • 《秦医缓和》用“春秋笔法”叙事

    《秦医缓和》用“春秋笔法”叙事

    《秦医缓和》为中医学类专业《医古文》课程传统篇目,该篇节选自《左传·成公十年》与《左传·昭公元年》。《春秋》自古以其独具特色的叙事方式“春秋笔法”闻名于世,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即在文章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 《左传》作为《春秋》诸传最负盛名者,对“春秋笔法”可谓是承其衣钵而毫不逊色。笔者在《秦医缓和》的教学中发现,作者在叙事中运用了“春秋笔法”,但历代未...

  • 中医界的风湿大家:朱良春

    中医界的风湿大家:朱良春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这三类患者就有1亿多人,风湿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中医对风湿病的探索,有着悠久的历史,《素问》《灵枢》《金匮要略》对于痹痛的论述,代表几千年前中医先贤的深入研究,达到了相当高的理论和实践高度。但是,人们对这一类疾病的研究并没有完全穷尽。 中医界的风湿大家 中医界诊治风湿病,有很多著名医家,比如“风湿三老”“南朱北焦”等约定俗成的说法,在业界很有影响力。 &ld...

  • 师承教育下的中医药人才

    师承教育下的中医药人才

    近年来,党和国家政府对中医药的日益重视,培养中医药人才已经成为发展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师承教育、西学中上升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之一。近期,各省纷纷发布培养中医人才的文件,有的省份更是将培养方式量化,更加规范、可操作,考核更有依据。 安徽省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工作的通知》的文件。文件以具体数据规定了师承教育的时间和任务量,比如文件规定跟师学习时间每周不少于5天,每年不少于240天;对学习内容也规定了每个工作日1篇跟师笔记或自学笔记,每篇不少于500字,每年不少于220篇,要...

  • 破解基层中医药人才 基层中医馆标准

    破解基层中医药人才 基层中医馆标准

    人才“下不去、留不住”,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约基层中医药发展的痼疾。浙江省宁波市瞄准基层服务能力,把优质医疗资源与各级医疗机构对接,并注重跟师传承,培养更多基层中医药人才。 “社区也有好中医” 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后大街有大片白墙灰瓦的仿古建筑,沿着街、循着艾香就能找到招宝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养生健康馆。 主治中医师侯献君的诊室前总不见冷清。“2013年我出诊时,每天只有一两位患者,当时心情非常失落。”而现在,...

  • 海外华人中医论坛秘书长谈欧洲中医药发展

    海外华人中医论坛秘书长谈欧洲中医药发展

    [作者简介] 郭春彪 生于天津中医世家,1984年在天津医学院完成西医专业学习,毕业于天津科技进修学院医疗系。出国前参加中医学院进修班,师从王文仲、石学敏等教授。1989年前往澳大利亚留学,1990年旅居意大利罗马,在罗马师从罗马大学医学院教授进修,并在罗马医学院教授诊所从事中医药治疗长达20年。现为意大利国家针灸学会会员和教师,西医临床执业医师,意大利中华医学会主席团执行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癌症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际针灸医师,海外华人中医论坛秘书长,天津北洋医院医...

  • 国医大师刘敏如 中医药构建国际医药卫生话语权

    国医大师刘敏如 中医药构建国际医药卫生话语权

    国医大师 刘敏如 目前国际上各种思想交融、交锋频繁。西方科技独霸的现象以及科学主义的干扰,使发展中国家很多优秀文化和科技,得不到理解,不能发挥为世界服务的作用。 中医药在国际医药领域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大力争取中医药走出国门的话语权,是走向国际首要工作。确定中医药话语权,第一要有实力,第二要有队伍,第三要有平台,要设计好话语权的议题,把握好话语权导向,贴近话语权对象。其中,新闻媒介是先锋,专业人才是实力,将国内的中医药优势和成就有组织、有计划地由专门机构来落实和推广。 设计好话语...

  • 国医大师李济仁家族的传承之道

    国医大师李济仁家族的传承之道

    现代中医药如何传承,怎么发展?从自身的传承之路来看,国医大师李济仁总结了四句话十六字:源于新安,立足国学,重视临床,走向科学。 李济仁垂髫病苦,又逢战乱,因缘拜师于新安“张一帖”第13代传人张根桂,立志以医道济人济世。张舜华先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一帖”世医第14代传人,2009年“张一帖”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济仁、张舜华双双入选国家非遗传承人,“国医双馨”一时传为美谈。而今,国医伉俪,同仁同...

  • 干祖望 医案奇葩 传道授业解惑

    干祖望 医案奇葩 传道授业解惑

    干祖望和女儿干千在茧斋看书...

  • 张军:用行动诠释仁医仁术

    张军:用行动诠释仁医仁术

    近日,从河北省总工会传来喜讯,唐山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一病区主任张军荣获省级“五一”劳动奖章。 严谨的医德,良好的医风,从医25年来,张军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医者的平凡与伟大。 廉洁自律 仁医仁术 张军,主任中医师,河北联合大学中医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她热爱中医事业,自1991年从医以来,一直坚守在临床一线,在工作中秉承中医悬壶济世的传统精神,时刻恪守“大医精诚”的信念,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技术精益求精;对待患者视如亲人;对待学业她孜...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 查考古今名老中医的从医经历

    查考古今名老中医的从医经历

    查考古今名老中医的从医经历,笔者发现他们早年或职业生涯中都有专门从事中药工作的经历。古代的孙思邈、葛洪、李时珍既是中药大家又是中医大家杰出代表,当代如京城国医大师颜正华、著名中医温病大家姜良铎等青年时代都有从事中药工作的经历。先中药后中医,是符合中医传承和发展规律的。 然而,目前一些中、青年中医师对于中药的药性药理以及临床运用仅仅停留在书本的理论记载上,缺乏对中药实物的真伪优劣分辨能力以及临床剂量运用的深刻体会,对于中药的生、熟、炒、制等炮制区别也难以把握。一些青年中医不能很好地对中药运用自如,从而导致中...

  • 李道丕:创新实践医院全程管理

    李道丕:创新实践医院全程管理

    编者按: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的医改也进入了新常态。随着深化医改进入攻坚克难阶段,公立医院如何改善医疗服务,要从“创新驱动”上作文章。近年来,四川省遂宁市中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重视观念创新,摸索出符合自身发展的管理理念——全程管理,经过实践成效突出。那么,什么是全程管理?如何落实?来听听该院院长李道丕的观点。 新常态下,怎样看创新驱动?如何寻找创新动力?何处求解创新思路?我认为,创新力是生产力、驱动力,创新最重要的是观念创新、思想创新;最根本的是拿出创新的举...

  • 中医如何治疗血管炎

    中医如何治疗血管炎

    皮肤血管炎,也称紫斑症、过敏性紫癜,其皮疹会对称分布,外型呈多形性,包括红斑、丘疹、风团、紫癜、血疱、结节、溃疡等,往往伴有发热、关节疼痛、全身不适。 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因身体过度疲倦、睡眠障碍、情绪压力、饮食不当、天气变化、药物等因素引起错乱,就会引发一些免疫反应,或是产生发炎物质,转而攻击血管时,症状轻微者的表皮会出现紫斑、溃疡,严重时,四肢末梢会变紫、变黑、坏死,甚至威胁到内脏器官。 血管炎是常见的疾病,可能发生于各种年龄层,不分男女,患者一般多属过敏体质,其病情有轻有重,但不可忽视,因为有时候只表现出皮肤上的...

  • 中医音乐疗法治常见病

    中医音乐疗法治常见病

    有些老年人喜欢听收音机,尤其是里面的京剧、地方戏,还有经典老歌,这种爱好不仅能陶冶情操,而且还是一种防病治病的音乐疗法。我国最早的典章制度书籍《礼记》中就说:“凡音者,生人之心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音乐能够反映人的内心,而人的心理变化又受到音乐的影响。音乐调理疾病就是通过改变人的心理状态从而调节人的生理活动,进而改变人的病理状态。因此,可以用熟悉的歌曲帮助某些常见病进行调养和恢复。 高血压 高血压是由于阳气过盛或郁而不达所致。前者多有面红,后者面色多晦暗,或白而无光泽。面红者听忧伤的黄梅...

  • 畲医痧症的外治疗法——搓痧疗法

    畲医痧症的外治疗法——搓痧疗法

    畲医对诊治痧症有悠久的历史,对痧症有独特的认识。畲医民间特色外治疗法对痧症常有手到病除、立竿见影之效,具有简、便、易、廉等特点,可促进日常保健,也为部分病人赢得抢救时机,是无器质性疾病院前急救的辅助措施之一。 搓法是利用茶叶或新鲜药草等在患者背部或腹部,自上而下,反复搓揉,使搓揉部位发红或呈紫色的治疗方法。本疗法是通过在患者皮肤上的反复搓揉,使血管舒张、充盈直至充血,起到散热驱邪功效。本疗法在畲族民间还被用于治疗腰扭伤、伤筋、腰腿痛等,疗效明显,有待于临床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适应证:对中暑、感冒等有独特疗效,对头痛...

  • 回医治病偏方验方

    回医治病偏方验方

    回族人民善烹调,喜精作食品,所以回族民间有许多“药食同疗”、“寓药于食”.的偏方、验方,以其治疗疾病,疗效好,无毒副作用。下面是回医惯用的几个药食同疗的方法。 一、羊心朱砂片:取新鲜羊心1个,将朱砂1克研至极细,由羊心动静脉孔内纳入朱砂,用棉线缝住口,上锅蒸熟或炖熟,用时切成肉片,每晚服半只。本品有养血、镇静作用,用于治疗心血不足导致的失眠、心悸、肢体震颤、麻木。 二、砖茶山楂饮:砖茶、山楂各15克,红糖20克,上锅共同炒焦,沸水冲泡饮用。本品有止痢、暖胃作用,用...

  • 复杂证候中医宜从本缓调

    复杂证候中医宜从本缓调

      临床上常常可以见到很多复杂的病证,这样的病人不但病程长,而且病机复杂,难以迅速取得疗效,我在面对这样的病人时往往无从下手,既想面面俱到,又怕顾此失彼,用药也常常朝令夕改,不得法度。下面的这例病案即是一位这样的患者。   蒙某,女,39岁,已婚。现症:动则气短,心悸不安,喘息,微咳,纳后加重,咳吐白黏痰,量少,睡眠差,经常烦躁,周身乏力,头晕头痛,口咽干,进干性食物困难,脱发,畏寒肢冷,月经3个月未至,白带少,二便调,形体消瘦,体重44公斤,周身皮肤干燥、晦滞无泽,口唇紫绀,两颧黄褐斑,手足青至节,舌体胖大,舌质...

  • 壮医目诊消化性溃疡

    壮医目诊消化性溃疡

    现代医学诊断消化性溃疡除了根据患者所出现的症状,还需要借助现代的仪器检查才能确诊。而壮医有—套独特的目诊法,对消化性溃疡的确诊率可高达86.3%。 壮医目诊消化性溃疡,一般采用时钟面的12等分标记法,将每一侧眼睛的白睛分为12个部位(时钟点位),不同时点代表不同的系统反应区,两眼白睛消化区(左右眼巩膜12点和6点)出现异常脉络(脉络粗大呈深红、绛紫色,脉络弯曲度大,或其末端带有瘀点或瘀斑等)即可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其中胃溃疡眼征为巩膜胃肠区有以12点或6点中线的大U形脉络分布,且近虹膜端有顶部带瘀点的脉络...

  • 中医辨证应用板蓝根

    中医辨证应用板蓝根

      近些年来,部分医生不辨证而应用板蓝根、百姓们盲目滥用板蓝根的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目前甲流肆虐、普通感冒增多的季节,板蓝根及其中成药制剂更是抢手,不少人为防感冒,长期以板蓝根煮水喝,不少家长天天为小孩冲服板蓝根冲剂(颗粒),供小儿当茶喝。还有不少人,一患感冒,出现鼻塞流涕、头痛脑热等症状,不分体质的虚实,不论风寒风热,一律首选板蓝根中成药制剂服用。   不辨证而滥用板蓝根的原因,一是百姓对中药的无知,多数患者不明白滥用寒凉药的危害性,患感冒图方便,看说明或道听途说随意购买服用;二是某些厂家、媒体的误导;三是部分医...

  • 中医经络专家赵宇宁 百科全说 湖南卫视20100428

    中医经络专家赵宇宁 百科全说 湖南卫视20100428

    2010年04月28日 湖南卫视 百科全说 赵宇宁 最实用的经络养生方法 本期由中医经络专家赵宇宁带来最实用的经络养生方法,通过经络保养您的五脏六腑! 赵宇宁,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先生再传弟子。孔伯华医馆执业医师;中医主治医师,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项目“孔伯华名家研究室”成员;北京四大名医学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国心理卫生学会会员。 肺经——五脏六腑之华盖 如何自我判断肺经问题: 胸部满闷,咳嗽,气喘,锁骨上窝痛,心胸烦满 小...

  • 藏医三法防治高血压病

    藏医三法防治高血压病

    高血压属藏医学理论中 “查龙堆仓病”范畴。“查”指血, “龙”指气,“查龙堆仓病”指血与气紊乱失调,使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或血液内在因素发生改变所致的一种疾病。可分为 “龙”偏盛型和“查”偏盛型两类。“龙”偏盛型是由于过多食用浓茶等苦味寒性物质,或长期饥饿、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等,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再加上遭受风寒、思虑或悲伤过度、大量失血、过分恐惧等使得...

  • 湘西民族民间医药治疗惊恐病

    湘西民族民间医药治疗惊恐病

    湘西民族民间医药治疗惊恐病方法很多。错骇必取.所谓“错”是被,“取”是治疗,即被惊骇了要及时治疗之意。“取”的方法有中草药内服法、药物佩戴法、捆胎法、烧灯火法、推拿法、喊魂法、灶门取骇法,以及香纸歌诀法等。以下作一介绍,供参考。 1.中草药内服法:惊骇煎:用于各种受惊错骇。红浮萍、石菖蒲、钩藤各适量(各约10克左右)、千年矮(种植的盆景)少许,水煎分2次内服,每日l剂,一般1~3剂可愈。夜哭散:治疗心脾二经有热。蝉蜕研末,每月艮3—...

  • 蒙医灸疗保健抗衰老

    蒙医灸疗保健抗衰老

    蒙医学在保健延年益寿抗衰老方面有独特的认识和方法。蒙医认为人体由三根与七素所构成,其中三根中的赫依发挥着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推进血液运行、输送精华与糟粕、增强体力并使三根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重要作用,所以赫依是人体维持健康和延年益寿的主要因素。但是人进入老年后体内赫依容易亢盛,使得三根失去相对平衡,体内胃火、肾火衰竭,消化能力减退,糟粕增多,各组织器官营养降低。因此,老年人一般多有身体衰弱、消化不良、神疲乏力、皮肤干燥松弛等表现。对此,蒙医通过烤灸赫依穴(第一胸椎下凹正中及此点再向左右各旁开1寸处,共三穴并列)、胃穴(...

  • 老人夜间急症的中医防治

    老人夜间急症的中医防治

    心绞痛 老年人由于劳累、气候突变或晚上看球赛心情紧张,容易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发生心绞痛。此时,家人应立即将老人扶起,给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多有助缓解。 脑梗塞 老年人夜间出现肢体麻木、口角歪斜、肢体不能活动时,应想到发生脑梗塞。这时家人千万不要晃动老年人,否则有可能导致栓子脱落引发其他一些并发症。处理方法是保持安静,立即给溶解栓子药物。平时应遵医嘱小剂量服阿斯匹林,调整饮食结构,夜间睡觉前饮水稀释血液,晚上起来时最好喝一杯凉开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 哮喘发作 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与肺心病的老年人夜间哮喘...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