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泉
-
术后腹壁感染性窦道 刘清泉口授处方
李某某,女,53岁,2015年1月13日初诊:患者因腹壁感染性窦道住院治疗,因疗效不佳,故来门诊就诊寻求中药治疗。患者2009年因肾功能衰竭于301医院行右肾移植,2013年8月27日于301医院行右肾输尿管移行性细胞癌切除术。现长期服用环孢素软胶囊、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甲泼尼龙片。因腹部反复感染,出现感染性窦道。刻诊:面色晦黄无泽,腹壁窦道可见渗液,纳眠可,二便调,舌紫暗,苔白腻,脉弦。 处方:生黄芪100克,银花90克,茯苓30克,当归30克,怀牛膝30克,车前子30克(包),地丁30克,皂刺...
-
患间质性肺炎5月余 刘清泉临证方
张某,男,66岁。2014年9月30日初诊。患者患间质性肺炎5月余。5月前感冒后,自觉胸闷,气短。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间质性肺炎。入院治疗后,胸闷明显缓解。气短未改善。现气短,活动后喘,咳嗽,痰白黏,舌体胖大,齿痕,苔白腻。 此为中阳不运,积湿生痰,肺失宣肃。治以补中升阳,祛痰降逆。处以补中益气汤。 方药:生黄芪90克,党参30克,炒白术15克,当归30克,陈皮10克,升麻6克,柴胡6克,炙甘草10克,苍术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茯苓30克,浙贝母30克。14剂,水煎服,...
-
刘清泉用中医药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是指肌无力症状局限于眼外肌,此病任何年龄均可起病,绝大多数病人可能在起病2年内发展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西医治疗本病尚无特效方法。导师刘清泉用中医药治疗该病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王某,女,38岁。2013年5月28日初诊。 患者因发现右侧眼睑日渐下垂,至某医院就诊确诊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遂来就诊。刻下症见右侧眼睑下垂,眼裂变窄。自觉疲乏,纳食可,睡眠佳,二便调。舌紫暗,苔白腻,脉沉弱。予大剂补中益气汤合龙马自来丹加味。 处方:生黄芪90克,党参30克,炒...
-
刘清泉教授辨证分析以白虎加人参汤加减
张某,女,32岁。2014年11月6日请导师刘清泉教授会诊。 患者主诉间断发热伴皮疹1周。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寒身痛,随即出现发热,体温至39℃以上。自服解热药物可汗出热退,退热后热势再起。伴见恶心,食欲不佳。因发热反复不愈,遂就诊于某医院感染科,发热原因未查明,考虑存在感染性休克,遂转入ICU治疗。既往体健。否认疫区旅行史,否认传染源接触史。 患者入住ICU后,病情变化如下: 2014年11月2日晚上入ICU,完善病原学等相关检查。WBC >20&tim...
-
刘清泉 北京中医医院
刘清泉对公立医院托管县级中医院模式以及中医医联体、医院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促进了北京中医医院品牌提升和顺义医院整体综合能力的快速提升,为中医医院在医改中发挥作用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刘清泉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北京市中医研究所所长、北京市中药研究所所长,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急诊科主任、副院长等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及ICU学术带头人,中医感染性疾病基础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负责人。 主要研究领域是中西医结合防治突发传染病、脓毒症、耐药菌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
-
刘清泉指出急症是中医真正的优势
刘清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兼任北京市中医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急诊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卫生计生委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医急诊质控中心组长。长期从事中医急诊一线临床工作,多次参与SARS、甲流、登革热、禽流感等救治与指导工作。 急症是中医真正的优势 中医在急诊中的作用不大,救急主要靠西医,中医的优势在慢性病。西医界这么认为,中医界抱有此想法的也大有人在。对此观点,中医急诊出身的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说:&l...
-
刘清泉:中西医结合是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不可或缺的中国经验
针对韩国记者提出的“新冠肺炎的中医药诊疗方案是否与非典时期有所变化”这一问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作了解答。 刘清泉表示,中医药治疗传染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科学规律。针对传染病的治疗,主要集中在三种治疗方法:清热,化湿,解毒。因各种传染病的病因不同,这三种治法各有所偏重。在这个过程中,中医在几千年历史上产生了非常著名的经典方剂,比如说东汉名医张仲景的麻杏石甘汤和大青龙汤,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苇茎汤以及明朝温病大家吴又可的达原饮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