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 第286页

医 第286页

  • 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

    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体(以唾液腺、泪腺、腮腺为主)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干,唾液减少,甚至不能吃干食,多发龋齿;眼干,泪液减少,甚至无泪,有异物感;腮腺肿大;关节疼痛肿胀;多系统损害,包括肺间质病变、萎缩性胃炎、慢性肝炎、肾小管酸中毒、血液系统损害、淋巴瘤等等。   干燥综合征属于中医“燥证”范畴。本虚标实是本病的基本病机。肺、脾、肝、肾阴虚为本,火热燥气亢盛为标。治疗上多以滋养肝肾、益气养阴、养血润燥加减出入,辨证化裁。常用的方药有:   1.桑杏汤合沙参...

  • 土医特色扑灰碗治腹痛

    土医特色扑灰碗治腹痛

    土医用扑灰碗法熨烫治疗皖腹受寒后腹胀、腹痛、泄泻等病症,疗效独特, 取粗瓷碗一个,盛放温度在70度左右的灶中或火坑中的柴灰一平碗,再用一条比瓷碗宽出些许的湿毛巾盖在灰碗上面,将碗口倒扣,用毛巾包好碗口,再把毛巾束紧即可。令患者仰卧,将灰碗置于患者腹部,操作者立于患者身侧,将灰碗从左到右来回推动,持续20分钟,灰冷了或毛巾干了要更换柴灰或毛巾,早晚各1次,空腹操作。 此法要特别注意温度是否适宜,温度太高,容易烫伤皮肤;过低,则达不到治疗效果。另外注意毛巾要束紧,不可让柴灰末漏到患者皮肤上。...

  • 藏医药浴疗法

    藏医药浴疗法

    藏医药浴疗法是藏医学中一种特色治疗法,利用高原纯天然、无污染的道地药材,以“五味甘露散”为基础方,即“圆柏叶、杜鹃叶、水柏枝、麻黄、丛生黄菊”5种药用植物,在夏秋时节叶壮肥厚时采集,调配成方药进行对症药浴治疗,不同的病症可以加入一味或几味其他中草药。如:消化不良可加寒水石、干姜、荜拨等;黄水病可加草决明、乳香等。 藏药浴适合在家庭中开展应用,可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协调脏腑、通行气血、濡养全身等功效,兼预防保健、疾病康复、护肤美容等多种效用。适...

  • 中医之 症·证·病

    中医之 症·证·病

      “证字的正写应作‘證’,……习惯上多因简化借用,……以证代證。也有写作‘症’字,系證字的俗写”(秦伯未等《临证备要》1973年第二版)。可见,“证”是“證”的简化,“症”是“證”的俗写。《现代汉语词典》证明:症(證),病症,症状;证(證),证明,证据。   “证”如同...

  • 熨法:中医传统疗法

    熨法:中医传统疗法

      熨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是采用药物和适当的辅料经过加热处理敷于患部或腧穴并时加移动的一种外治疗法。熨法借助温热之力,将药性由表及里、通过皮毛、腠理、经络运行,内达脏腑,以疏通经络,温中散寒,镇痛消肿,软坚散结,祛风除湿,调整脏腑,平衡阴阳,其临床应用广泛,种类很多,常见的有: 药包热敷法 将按病情需要所选药物打碎炒热,布包置于患部或腧穴。开始时需时时提起以免烫伤,待药温度稍降后可置于治疗部位不动,也可用药包在患处边熨边摩擦、揉按,每次30分钟左右,每日1次,可用于寒痹、体痛、寒凝、腹痛、呃逆、脘痛等。   ...

  • 医学专家提醒雪天健康保健养生

    医学专家提醒雪天健康保健养生

    1月19日夜至20日,中国多地区普降大雪,有的地区降雪仍在持续。俗话说,瑞雪兆丰年。然而,瑞雪在给人们带来愉悦心情的同时,也给健康带来潜在影响和伤害。气温降低、路面结冰、路面湿滑等,对人们的衣食住行影响很大。有关医学保健专家提醒,雪天健康安全和保健养生更为重要。 【疾病篇】 谨防冠心病发作 雨雪天气温陡降,冠状动脉在寒冷的刺激下,易痉挛收缩,并发心肌梗塞的可能性就很大,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注意加强防护,及时服药;切忌劳累,注意保暖。 防止呼吸道疾病感染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抵抗力相对较低的儿童、老...

  • 朝医学特色诊疗法

    朝医学特色诊疗法

    朝医学是在朝鲜族固有文化及传统医药的基础上,吸收中医药学的理论,并结合本民族的防病治病经验,以“天、人、性、命”整体观为理论指导,以“四维之四象”结构为主要形式,以“辨象论治”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独特的医学科学体系。 1 病证分类 朝医学在临床上将病证分为外感诸病和内伤杂病两大类,分属于内、外、妇人、小儿、五官等科,外感诸病包括伤寒、中风、暑证、湿证、燥证、火证等42种;内伤杂病包括饮食伤、虚劳、霍乱、咳嗽、郁证、浮肿、胀满、消渴、黄疸、疟疾、积...

  • 中医特色捏脊疗法

    中医特色捏脊疗法

      捏脊疗法是用双手捏起患者脊背皮肤,沿着脊柱方向运用捏拿手法,从尾骨捏向颈部,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捏脊疗法不但是治疗儿科病的常见方法,而且对成人腹痛、体虚、妇女痛经、月经不调十分有效。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   适应症 小儿腹泻、痢疾、呕吐、腹痛厌食、便秘脱肛、夜啼遗尿、多汗烦躁等症;成人胃脘痛、失眠、月经不调等虚寒证。   禁忌证 背部皮肤外伤、皮肤病、急腹症、椎体肿瘤、结核及孕期妇女、严重传染病、冠心病等患者,极度疲劳或饥饿者、精神不正常者。   操作方法 取俯卧位、俯膝位等,以背部平坦...

  • 中医耳针法 耳穴治疗急症

    中医耳针法 耳穴治疗急症

    耳 针 耳针法是指在相应的耳穴上,采用针刺或其他方法进行刺激,达到诊治疾病的方法。耳穴治疗急症,范围广泛,操作方便,对急症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耳穴治疗急症操作简便,见效迅速,埋针压丸,疗效持久。耳的生理解剖表明,耳部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丰富的神经末梢,一旦用毫针或其他方法刺激一定的穴位,就会出现强烈的针感和特殊的治疗反应。如一痛经患者,辨证为虚寒者,用毫针针刺子宫穴,用补法捻转,不仅耳部出现热感,且少腹子宫处也出现温热感,疼痛在数秒钟内即可消失。如一外伤性斜视患儿,男,3...

  • 中医食疗专家谈养生

    中医食疗专家谈养生

    翁维健,1933年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1962年起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在中医食疗、养生、康复等领域有较深研究和实践。翁维健几十年来一直从事中国古代保健食品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他所研制的寿膳和药膳食谱达千种之多。翁维健说,中医食疗、药膳是中医几千年来对人类作出的杰出贡献。 翁维健指出,食物性能的补与泻两大特性,最能体现中医营养学的主旨。他说,食物补则补气、养血、填精;泻则解表、下火去毒。中医营养学在生活当中的意义,与药物大致相同,这与西方的营养学概念不同,西方主张将食物与药物绝然分开,不赋予食物以...

  • 苗医药的理论基础与特色疗法

    苗医药的理论基础与特色疗法

    苗医药的起源和内涵 “千年苗医,万年苗药。”发端久远的苗族医药与苗族的起源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苗族医药见诸史籍的时间也很早,在民族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苗医药有哪些特色呢? 记者:苗医药是怎样起源和传播的? 杜江:苗医药起源很早,特色明显,在苗族民间传说中,苗医药是由药王所创,故在湘黔边境至今还流传着有关药王的歌谣,“药王药王,身如星亮,穿山越谷,行走如常,食果饮露,寻找药方”。从历史文献上所反应的早期医药人物中,苗父...

  • 推动民族医药更好服务各族人民

    推动民族医药更好服务各族人民

      当今世界,由于生物遗传基因的变异,已经出现了许多抗药、耐药、不易歼灭的病原体,老年病、遗传病、肿瘤、代谢病、免疫病,至今原因未明或防治乏术,而地震、海啸及其他自然灾害,从未停歇过的战争,化学、核、生物武器等所致伤亡,都给未来医学研究带来不少难题。而这些难题民族医药都可以参与研究和攻克。   笔者在20多年的民族医药研究开发中深深感悟到,民族药疗效确切、可靠、安全、毒副作用不明显、质量稳定可靠、药价低,受到患者欢迎和好评。过去由于条件限制,闭关自守、孤芳自赏现象较为严重,对其治疗方法和药物作用机理缺乏深入...

  • 构建大针灸服务体系 让患者求医路不再遥远

    构建大针灸服务体系 让患者求医路不再遥远

    “依托省中医医院针灸学科,我们可以选派技术骨干来学习进修,这对山区的中医医院来说是一大福音,以后县域的百姓使用针灸治疗更加方便了!”签约加盟“陕西大针灸医联体”的旬阳县中医医院院长吴建钟显得很兴奋。 构建大针灸服务体系 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学科,具有人才、技术、科研优势,年门诊患者达3.1万多人次,出入院5200余人次,100张床位住得满满当当。而很多基层群众为了接受专家优质的医疗服务,不得不从百十里外赶来就诊,...

  • 土家医“打火罐” 疗法

    土家医“打火罐” 疗法

    拔火罐是民间常用的一种外洽法,对多种急、慢性疾病有良好的疗效。本法操作简便,深受中老年人的喜爱。土家族医生也非常喜欢用拔罐来治疗疾病,他们称拔罐为 “打火罐”。 土家医常用的“打火罐” 疗法,有自己独特的地方。首先,他们用来拔罐的罐是竹罐,是用直径为2—5厘米不等的竹子,锯成3厘米左右的短桶,经过削、刮、打磨多道工序制成的。治疗时,土医先将竹罐放入沸水锅中煮几分钟,取出后甩水,并迅速吸附于患者体表肌肉丰满肥厚的部位,再用手叩击罐底部;以助其吸紧。另外还有种...

    养生秘方 2024-03-06 7 0 疗法
  • 中医气功海外传播越来越广

    中医气功海外传播越来越广

    在缓缓的乐曲声中,双臂屈伸,灵活自如地旋转,悠然自得、宽松自然,台上金发碧眼表演者的展示,赢得台下的热烈掌声。 这是8月1日,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气功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气功科学研讨会上的一个场景。 中医气功吸引海外“粉丝” 多年来,随着中医气功界人士和文化交流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中医气功传播渠道日渐多元化,受到世界各地爱好者的追捧。 在这次研讨会上,法国东方文化传播中心副主席柯文带领40多名金发碧眼的法国学员进行气功精华2...

  • 蒙医尼如哈治疗便秘

    蒙医尼如哈治疗便秘

    尼如哈是向下排出之意,是将选取的药液注入直肠内,通过灌肠治疗,促进肠道排毒,治疗疾病。在蒙医学著作《甘露四部》中,记载了此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将药物溶于开水,待药液温度适宜时,倒入动物膀胱或者胃中,在其开口处插入一根细长的竹管,尖部涂油。患者侧卧或者取肘膝卧位,将管子由肛门插入3—4 横指的深度,然后将药液注入。完毕后让患者仰卧,尽量保留药液,然后排泄即可。排完之后可以饮用温开水以帮助残渣排出。 尼如哈可治疗便秘、尿闭、中毒、热病等,蒙医理论认为,大肠具有转化食物糟粕,形成粪便排出的功能。同时还能吸收药...

  • 巴·吉格木德:蒙医药学代表性传承人

    巴·吉格木德:蒙医药学代表性传承人

    巴·吉格木德,男,1939年12月生,内蒙古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内蒙古医科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63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蒙医专业并留校任教,全国老蒙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是蒙医学史学科创始人、当代蒙医基础理论学科奠基人、蒙医药古籍文献研究学科奠基人。2008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人事厅授予“名蒙医”称号,同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医药学代表性传承人。...

  • 传承古老瑶医暮年壮心不已 褚清纯

    传承古老瑶医暮年壮心不已 褚清纯

    ——记广西金秀县瑶医医药专家褚清纯 金秀瑶族自冶县地处广西中部偏东的大瑶山区,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这里风景独特,医药资源丰富,千百年来孕育出富有神奇功效的瑶族医药,在中华民族的医药瑰宝里独树一帜,如今正放射出独特的光芒。这里钟灵毓秀,民间名医辈出,他们为瑶族医药的传承,为民族的健康繁衍默默耕耘,如今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褚清纯医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褚清纯,生于湖南湘潭民间草医家庭,未退役前任广州军区某卫生所所长,1964年调派到金秀大瑶山从事瑶医药工作。现为金秀县卫生局特聘瑶医药...

  • 老中医指点点穴宰牛技艺

    老中医指点点穴宰牛技艺

    都说“杀鸡焉用牛刀”,安徽凤阳汉子黄守献却用一把不盈三寸的螺丝刀“牛刀”直插牛背上的一处“穴位”,千斤蛮牛顷刻间颓然倒地,失去知觉。当地动物专家评曰:“比较人道,而且这样杀出来的牛,肉质更好。” 对于自己的点穴宰牛技艺,源于一名老中医指点。1999年,黄守献在南京打工。“在一家屠宰场里上班,负责宰杀大型牲畜。”在当地租房居住期间,黄守献结识了街坊里一位老中医。老中医从医学上给他提了建议...

  • 瑶医治糖尿病验方

    瑶医治糖尿病验方

    处方与用法:熟地200克,茯苓50 克,天花粉50克。水煎代茶,频频饮用,3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滋阴补肾,健脾止渴,治糖尿病,口渴饮多,小便反多,饮一斗而小便一斗.全身无力,肌肉消瘦等。 (来月明)...

  • 蒙医油脂疗法

    蒙医油脂疗法

    蒙医油脂疗法是具有蒙族特色的传统疗法,是用油脂类制剂治疗疾病的方法,是蒙医在施行内疗前必行的治法,也是治疗赫依病(相当于中医的气病和风病)的治法之一。本疗法具有抑制赫依、通窍、壮阳、润肠的作用,因此能强壮身体、延年益寿。 油脂疗法使用的油脂有芥子油、麻油等植物油,黄油、猪油等动物油以及骨髓等。黄油能增智益神,能使感觉器官清明,可以生胃气、健体强身、延年益寿。芥子油和芝麻油等植物油功能为滋补、润肠,对赫依病、虫病、肥胖症等有治疗作用。猪油等动物油能止痛、镇赫依,对关节疼痛、烧伤、脑病、耳病等有治疗作用。骨髓能抑制赫依...

  • 各地中医院“时令养生”三伏贴好火爆

    各地中医院“时令养生”三伏贴好火爆

    今年入伏的第一天,一大早,笔者来到甘肃省中医院省委门诊部采访时,这里已经有百余名慕名而来的患者在排队接受敷贴治疗。 笔者看到,在省委门诊部坐诊的甘肃省中医院针灸推拿二科主任医师王立群及工作人员用创可贴将一种黑色的小药丸敷贴在病人的前胸、后背及颈部的穴位上,每个人少则几贴,多则十余贴,简单易行。 家住兰州市雁滩路的严大妈告诉笔者,贴穴位敷贴已经3年了,她有哮喘、咳嗽的病症,之前每到四五月份就会复发,自从敷了穴位敷贴之后,这些病症就没有复发过了。来自城关区的史先生说他从年轻时就患有支气管炎,贴了6年穴位敷贴,从...

  • 夜间睡觉时流口水中医调理

    夜间睡觉时流口水中医调理

    有人睡觉醒来总 发现自己口角湿湿 的,枕巾处也会有不 少口水印迹,这些都 是夜间睡觉时流口水 所致。西医学对其诱 因及治疗方法没有明 确的表述。 中医认为“五脏 化液,脾为涎,口为脾 窍,涎出于口,涎为脾 之液。”若饮食失调, 劳逸失度;或久病体 虚所引起脾胃运动功 能减弱、水湿停留、脾 胃湿热;或胃里存食 不降、胃热上蒸致脾 虚运化失常,五脏六 腑和四肢百骸就得不 到濡养,肌肉弹力不 足,睡觉时容易松弛, 就会张开口形成口水 外流。也就是说,睡觉 流口水的根源即脾胃 虚弱,治宜补脾益气、...

  • 云南 民族医药从业者敢于创新

    云南 民族医药从业者敢于创新

    从只能自家医院使用的傣药院内制剂,到整个云南省中医集团医院相互调剂共用,从没有傣医学科教材教具,到云南中医学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共建傣医博士学位,面对人才、政策瓶颈,云南省从无到有,敢于创新,勇于探索,依靠机制先行,努力挖掘民族医药传统智慧,开创民族医药发展新天地。前不久,记者来到这里,记录这里的傣医发展与变化。 傣医院,院内制剂香飘四方 “我们医院的院标,借助风火水土四个元素。它们是组成生命的必要部分。在傣医体系中认为,风代表万物动,土代表万物生,火代表万物熟(成熟之意),水代表万物润。”记者刚...

  • 发挥云南中医药作用并做出积极贡献

    发挥云南中医药作用并做出积极贡献

    2月8日,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与信息化建设专委会2015年工作会暨中医药新媒体发展研讨会在昆明举行。云南省卫计委副主任、省中医管理局局长郑进出席并作重要讲话。他指出,2014年云南省中医药文化与信息化建设工作成绩喜人,尤其是“云南中医”微信在全国业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希望,2015年“云南中医”微信平台与“国医在线”网站必须总结经验、学习先进、优化队伍、趁势而上实现品牌化发展,做好云南中医服务百姓健康的权威信息窗口、架起高...

  • 让群众获得更多更好藏医药服务

    让群众获得更多更好藏医药服务

    要自觉担当起支持和推动西藏及四省藏区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特别是藏医药事业发展的职责和任务,让藏医药在促进西藏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尽快摘掉西藏缺医少药帽子上发挥重要作用,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上发挥重要作用,在促进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上发挥重要作用,在调整经济结构、维护良好生态环境上发挥重要作用。 8月2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党组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并对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作出部署。 会议指出,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

  • 壮医治流感方

    壮医治流感方

    在远古时期便萌发了壮医壮药,居住在广西地区的壮族先民们,为了生存和繁衍,便积累了与疾病做斗争的一些有效方法和药物。壮族地区也曾流传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到秦汉时期壮药种类已相当丰富,有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三大类40余种。当时的岭南越人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瘴气经验。唐代以后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并渗透汉医学的壮族医学,壮医方剂学也初见雏形。现提供壮医治流感方: 处方:金银花15 克,黄芩10克,连翘 10克,大青叶10克,桔梗10克,贯众10 克,荆芥5克,桑叶10 克,薄荷5克,甘草5 克...

  • 一脉相承 中医药走进台湾

    一脉相承 中医药走进台湾

    编者按:7月13日,为期12天的“中医中药台湾行”暨两岸中医药文化与养生保健交流大会正式启动,活动通过高层互动、学术交流、义诊讲座、展览展示等方式,为民众送去健康,给台湾宝岛带去最纯正的中医药科普盛宴。 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自2010年两岸签署医药卫生合作协议以来,随着交流不断深入,海峡两岸在卫生领域的互补性日渐凸显。中医药既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两岸民众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海峡两岸中医药的发展各有千秋,台湾在医院管理、全民健保体系、中...

  • 西方的第一部中医法 将中医针灸和中药全部合法化

    西方的第一部中医法 将中医针灸和中药全部合法化

    《时代》杂志于1973年4月同时报道了美国内华达州通过“中医法”和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低调复出的消息。两则看似毫不相关的报道,却因后来中国改革开放的主线自然地连到了一起。内华达州的“中医法”是西方的第一部中医法,将中医、针灸和中药全部合法化,历史影响深远,起到了星火燎原的作用。 1973年美国内华达州针灸示范安排在卡森市最大的一间旅馆赌场的二楼会议厅里,距离州立法大楼只有一街之隔。经游说公司和媒体的宣传,针灸示范在当地广为人知,志愿者源源不断,以至一票难...

  • 开放式传承 让维医薪火相传

    开放式传承 让维医薪火相传

    走进新疆维吾尔医药专科学校的历史博物馆,仿佛身处精彩纷呈的历史长河,那一页页泛黄的古籍,无声地展现了维吾尔医学2500年来的光辉进程。 在这所新疆唯一的维吾尔医药学校,30年间,一代代维吾尔医学人才从这里走向社会,服务百姓。在这里,学生不仅能学到名老维医的医疗经验,还能查阅珍贵的维吾尔医药经典古籍。这都得益于学校对教学方针的及时调整,让流散民间的维医经典技艺得以保存并流传下去。 抢救式收集保护维吾尔医古籍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地理中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核心地区...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