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第290页
-
羌族医生用药特色:民族奇术
羌族医生用当地所产的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来为人们治病疗疾。常用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羌活 又叫寺格。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所出现的咳嗽、头痛、咽痛、四肢酸痛等症状。用法是将羌活根部晒干捣成粉末状,用纸卷成卷烟状,点燃后用抽烟的方法来吸入药物。 大黄 又叫崇迪。可用于治疗扭伤、无名肿毒、痈疽疮疡。将鲜大黄的根除去泥沙后洗净,加水煎煮30分钟,取出切片后热敷患处。变凉后更换。 贝母 又叫葛白。可用于治疗老慢支、肺结核等所导致的咳喘痰多、咳血症状。将挖出的贝母除去泥沙晒干磨粉,用鸡蛋清调匀后蒸熟服用。 小叶杜鹃 又叫...
-
黎族医生治病特色
黎族医生对疾病的诊治,大多采用长期在治病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方法,可分为内服法和外用法两大类。 内服法分为四种 一是煮汁服用。把草药洗净;放入土罐内加水煎好,即可口服。如治疗感冒发热,采用黎茶(即五指山茶)煎水服。大腹病(由寄生虫、疟疾等所造成的肝脾肿大、腹水),用槟榔果煮水内服。对蛔虫、蛲虫等肠寄生虫病,用苦楝根皮煮水服用。 二是冲盐水服。将采下来的益智果用盐腌制,治疗急性腹痛时,用腌好的益智果捣烂冲盐水内服。治疗腹痛腹泻,用草豆蔻果捣烂冲盐水内服。 三是用药冲服。如治疗外伤用熊胆冲酒服。四是榨汁服。治疗发冷发热...
-
天人感应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医学中的理论形态
论运气七篇的思想史背景 运气七篇, 又称“七篇大论”, 是今本《黄帝内经素问》[1]中的七篇医学论文。与《素问》其他篇章不同, 此七篇是唐人王冰编注《黄帝内经素问》时补入的, 称“虽复年移代革, 而授学犹存, 惧非其人, 而时有所隐, 故第七一卷, 师氏藏之, 今之奉行, 惟八卷尔”。从运气七篇问世起, 历代多有医家学者怀疑此七篇非《素问》原文。关于运气七篇写作年代的争议, 大约有秦汉说、东汉说、唐前说3种。结合历代学者研究考证, 目前较为公认的观点是七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