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 第289页

医 第289页

  • 京族医药

    京族医药

    京族医药是我国少数 民族的传统医药之一。生活 在广西东兴市江平镇的京 族人民,与海毗邻而居,形 成了丰富的渔家文化。京族 并不是中国土著的少数民 族,而是以百越后裔骆越 一僚为主体的民族。据史 料记载,我国的京族先民 大约在公元16世纪初陆 续从越南涂山(今越南海 防市一带)等地迁移过来, 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 最先居住在巫头岛和江平 镇附近的寨头村,后来才逐 渐向沥尾、山心、谭吉、巫头 及恒望、红坎、竹山等地区 迁移。目前京族主要分布在 东兴市江平镇的沥尾、巫 头、山心等3个小岛上,俗 称“京族三...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医药
  • 健缘中医封包综合疗法简介

    健缘中医封包综合疗法简介

    中医外治法是运用药物、手法或配合相应器械等,直接作用于患者体表某部或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与内治法相对而言的。清代吴师机在《理渝骈文》中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说明了外治法与内治法只是在给药途径上的不同,其理相同。 随着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出现改变,“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医疗活动中尤显重要。如何发挥中医药在整体调理、“治本”上的优势,在追求临床疗效的同时,兼顾其使用的简单性、方便性和无毒性...

  • 傣 医 (雅解) 学说

    傣 医 (雅解) 学说

    傣族传统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 的重要组成部分,“雅解”学说是其最 具民族特色的理论之一。傣医认为 “解”理论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解 除精神因素所致的疾病;二是因人的 五个排毒通道受病,使人体内微量毒 素无法排除而致病的解毒理论。 “雅 解”学说的核心内容“未病先解”,是 指在疾病尚未发生之前,通过采取解 药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调节人体生理 功能,解除人体的各种毒素,保持体 内四塔、五蕴功能的平衡和协调,以 防止疾病的发生...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 傣族医药疗外伤

    傣族医药疗外伤

    傣族医药是我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傣医药方“雅果阻伤”,是治疗跌打损伤的方药之一。 其方药组成为里罗 (文殊兰)、沙板(除风草)、蟆哈郎(大驳胃)、莫哈蒿(鸭嘴花叶)、帕蚌板(平卧土三七)、抱冬电(微籽)、牙英热龙 (大车前草)、乳香、没药各40克。治疗时,将以上药物切碎捣烂,加酒(包谷酒或米酒)拌匀炒热,待药物温度适宜时,外敷在患处,每次10小时,每日1 次,有消肿止痛的功效。 (陈雅兰)...

  • 拥有三千年历史的藏医药
  • 傣医四季养生药茶

    傣医四季养生药茶

    日常生活中,傣族同胞针对不同季节气候的变化,取用不同的药食两用植物泡人开水中,调配傣药茶饮用,即可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 夏秋季节 痢疾、肠炎、腹泻等肠道传染病多发。为了预防这类疾病,常用具有清热消炎、止血收涩功效的傣药来泡茶。比如“叫沙短”、“收哈蒿”各等份,用开水冲泡后饮用即可。 疟疾发病季节 取具有截疟、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 “哈柄蒿”、“叫哈荒”各等量泡水服。 春夏农忙季节 常因久居湿地、劳累而导致腰酸背痛、肢体麻...

  • 仫灵 佬甚 医病

    仫灵 佬甚 医病

    仫佬医擅用灵气的原理指导临 床治疗,有‘I样物样色治样病”的说 法。 如:吹火筒木(空心柴)、笔筒草 (木贼)、空基熬(海风藤)、茅坑地 (孺莶草),抛球母(益母草)、叮咚梗 (薏苡梗)等茎空通药物,取其梗空 通利之灵气,用于治疗水肿;土牛膝 (茎枝)、九节风、枫香寄生、辣蓼梗、 松节等,具有关节的灵气,故常用来 治疗关节病痛;核桃仁酷似人脑、龙 眼似心脏,常用于增强记忆力;秤砣 果(王不留行)酷似妇人乳房,摘下 白汁不止,故用来治疗妇女产后乳 汁少或作丰乳原料; 鸡与蜈蚣为敌, 若被蜈...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 瑶医月痕疗法

    瑶医月痕疗法

    月痕诊法属于瑶医甲诊的范畴,在当地应用较广,为瑶医治病特色之一。月痕为指甲根部的半月形淡白色斑块,形如一弯新月,故称月痕。正常男性拇指月痕约为3毫米,女性、老人略小,自食指、中指、无名指依次递减。 观察月痕应在自然光线下进行,受检者掌心向下,平伸手掌,各指自然伸直,高度以平心脏为宜。医者距离30厘米左右以目视之,一般逐个观察各指月痕,再将双手相互对比,综合判断。瑶医认为月痕属阴,与五脏相应。拇指月痕候肺,食指月痕候心,中指月痕候睥,无名指月痕候肝,小指月痕候肾,可反映相应脏腑精气封藏的状况。如拇指月痕暴露太过,多属...

  • 维医治病 喜用玫瑰

    维医治病 喜用玫瑰

    维吾尔族民间常用玫瑰花来治病。维医认为玫瑰花具有理气宽胸、润肠止血、行气解郁、润肤敛肌、和胃止痛、镇静安神之功。维族医生喜欢用玫瑰花的干品或提取玫瑰油制成玫瑰膏使用。维族长期使用玫瑰治病,总结出了许多简便有效的经验方,现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1.取鲜玫瑰花100 克、白糖20克。将玫瑰花瓣捣碎,与白糖混匀,放置于阳光下待糖溶化后服用。每日3次,每次10克,可以治疗胃痛、消化不良、肺结核咳血等。此膏长期坚持食用,具有强身健体、和脾健胃、润肤美容的功效。 2.玫瑰花12克、制半夏 10克、红枣10克、苏梗10克。每日...

  • 瑶医预防中风方

    瑶医预防中风方

    广西瑶医在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一些预防中风的单方,有一定的效果。中老年人可以一试: 1.芹菜100克,洗净,打烂取汁,冲开水服用;每月连菔3天。 2.槐花10克,开水泡履,每周1次,或每月连服3 天。 (李正鼎)...

  • 为藏族同胞送医送药 解患除疾

    为藏族同胞送医送药 解患除疾

    7月7~14日,天津中医药大学师生组成“博士团”参加由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办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指导,共铸中国心组委会组织的大型医疗公益活动——“同心·共铸中国心·阿坝行”,在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李永强带领下深入四川省阿坝州藏区乡村开展义诊巡诊活动,用仁心仁术给藏区群众送去关爱。 响应号召远赴阿坝 “同心·共铸中国心”活动,是以首都...

  • 中医止咳药吃对才有效

    中医止咳药吃对才有效

    人们常会出现嗓子干、咳嗽等不适。此时,不少家庭都会备些润喉止咳药,如川贝枇杷膏、喉宝等。在许多人看来,这些药是中药制剂,时不时吃上一些,可以起到“有病治病、没病防病”的保健作用。殊不知,润喉药物不能随便吃,如果没有对病情进行诊断就擅自服药,可能会越服病越重。 人们常用的止咳润肺药物是川贝枇杷膏,这种药的主要作用是润肺化痰、止咳平喘、护喉利咽、生津补气、调心降火。用于伤风咳嗽、痰稠、痰多气喘、咽喉干痒及声音嘶哑。它的主要成分是川贝母、枇杷叶、南沙参、茯苓等,主要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燥热咳嗽,此时...

  • 祛除体内湿气 中医“隔附子灸”

    祛除体内湿气 中医“隔附子灸”

      进入三月,气温逐渐回升,但春雨连绵,空气中挥之不去的缠绵湿意,不少市民都感觉身体变得重滞酸痛,容易出现各种不适。春天是肝当令的季节,肝属木,喜调达、舒畅,一旦这种特性被压抑了,人体就会产生疾病。在广东,春季的气候特点是偏于多湿。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遏气机,且重浊黏腻。因此,春季是皮肤病、呼吸道疾病、脾胃疾病的多发期。在这个潮湿的季节,用传统的艾灸疗法祛除体内湿气效果较为理想,可以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而其中隔附子灸更能起到温阳祛湿的作用。   中医“隔附子灸”是一种采用中药附子、...

  • 端午药市历史悠久 培育布局壮医药产业

    端午药市历史悠久 培育布局壮医药产业

    6月20日,“2015年中国·靖西端午药市”在广西靖西县开市。药市展销众多野生地道的新鲜中草药,中国壮医名医现场义诊,药膳特色美食一条街热闹非凡,壮医名医资格论证、广西壮医药发展论坛专家学者云集。药市还吸引了英国、马来西亚、缅甸、柬埔寨、老挝等国家的医药界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今年共有350多家药商药企,2000多个摊位,50000多人次参加。 端午药市历史悠久 靖西县地处广西西南部中越边境,是西南各省通往越南乃至东南亚各国的重要陆路通道。全县拥有...

  • 蒙医荞麦面疗法

    蒙医荞麦面疗法

    蒙医治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点,荞麦面疗法就是一种别具特色的治病方法。该疗法是用荞麦而与茶、葱、黄油、盐等混合后外用,具有止痛、解毒、消肿的作用,可以治疗很多疾病。 荞麦饼加温疗法将荞麦面用水揉成饼,埋在炭里烘烤,注意不要烤焦。等烤至微黄时取出来,清除表面的灰烬,用刀将面饼的一面挖成碗形窝.然后在捣碎的砖茶上加少许黄油和葱花,充分搅拌后放进饼窝内,而后倒扣在患病部位轻轻按压,最后用布包扎,30分钟后取下。面饼的温度一般以 30℃-50℃为宜。此法可治疗关节痛、骨质增生、软组织损伤等。 荞麦面包缠疗法取适量...

  • 壮医治产后腹痛方

    壮医治产后腹痛方

    产后腹痛不止,严重影响产妇的康复。壮医治疗本病,以辩明原因,分型治疗为主。 1.鱼腥草50克(鲜品100克)水煎服。治产后腹痛,伴恶露轻度恶臭,或伴咳嗽、低熟.属于外邪乘虚而入者。 2.当归尾15克,川芎、香附,益母草各10克,水煎服。主治产后腹痛,气血不足,气力不佳,面色不华,子宫收缩不良,属于气滞血瘀,以气滞为主者。 3.当归10克,川芎,泡姜各5克,桃仁10克,水煎服。主治产后腹痛,少腹发冷,恶露不畅,属于血瘀内阻,阳气不足者。 (许家军) ·治疗产后腹痛偏方1 ·治关节痛 偏头痛...

  • 中医推拿 点法 按法 指按法

    中医推拿 点法 按法 指按法

    娄烨导演的电影《推拿》近日上映,这部电影改编自毕飞宇所著同名小说,聚焦盲人推拿师这一特殊群体,展现他们的喜怒哀乐。相信大家在观影的同时,对推拿也充满了好奇。笔者就此梳理了常见的推拿手法和治疗病症,供大家参考。 推拿适用于:扭伤,关节脱位,腰肌劳损,肌肉萎缩、偏头痛,前头后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股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腰背神经痛,四肢关节痛(包括肩、肘、腕、膝、踝、指(趾)关节疼痛)。颜面神经麻痹,颜面肌肉痉挛,腓肠肌痉挛。因风湿而引起的肩、背、腰、膝等部的肌肉疼痛。急性或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关...

  • 中医让你远离高脂血症

    中医让你远离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易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冠脉事件卒死的最危险杀手。权威专家也认为,西医以他汀类药物抑制高脂血症的主要缺陷是: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不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对肝脏有害,可导致谷丙转氨酶高于正常值上限3倍以上,停药后反弹快,病势更加凶险,治疗的益处不能持续。 从医学角度讲,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主要是通过肝脏转化、合成、代谢、降解来完成,治疗高脂血症首先要护肝、保肝、强肝,这也是目前他汀类药物研究没能突破的一个硬门坎。 运城盐湖区中医院吴仁伟大夫在多年临床治疗研究...

  • 壮医喜用生药治病

    壮医喜用生药治病

    壮族聚居地区草木茂盛,四季常青,植物药资源非常丰富,使壮医形成了喜欢用生药的习惯。有不少新鲜药物,效果优于干品和炮制品,特别是治疗毒蛇咬伤的草药,一般都是以鲜用为佳。 不少民间壮医,从生草药的形态性味,就能大体推测出其功能作用,并将这些用药经验编成歌诀,如:藤木通心定祛风,对枝对叶可除红;枝叶有刺能消肿,叶里藏浆拔毒功;辛香定痛驱寒湿,甘味滋补虚弱用;圆梗白花寒性药,热药梗方花色红;根黄清热退黄用,节大跌打驳骨雄;苦能解毒兼清热,咸寒降下把坚攻;味淡多为利水药,酸涩收敛涤污脓。 (肖楠)...

  • 针灸立法之争 中医“龙”和西医“蛇”大战

    针灸立法之争 中医“龙”和西医“蛇”大战

    美国中医立法的故事要从一位叫斯坦勃的地产大亨说起。他当时是一位65岁半退休的纽约律师,定居于内华达州的拉斯维加斯市,拥有拉斯维加斯最大赌场的地产。斯坦勃的夫人毕阿是一位高雅而传统的华裔,患有偏头痛的毛病多年,看过许多医生,也没有见好,医生告诉她是由于精神太紧张所致。 1972年夏季,斯坦勃偕夫人到亚洲旅行,在香港停留期间拜访了香港著名的针灸师陆易公。经陆医生针灸治疗,毕阿的偏头痛明显好转。同时,斯坦勃在诊所里亲眼看见了很多经针灸治疗取得神奇疗效的病例,令其难忘。而这些在他看来神奇的疗效,对陆医生来...

  • 中国申报“中医针灸”

    中国申报“中医针灸”

    2006年5月25日,我国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8个,其中包含9个传统医药项目,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和中国针灸学会联合申报的针灸项目列为其中之一。为有效保护和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教习活动,针灸项目评选出了两位代表性传承人,分别为王雪苔和贺普仁,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2010年11月16日,由中国申报的“中医针灸”项目正式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议,被列入“人类非...

  • 藏医药学学术价值

    藏医药学学术价值

    从制定《国家中医(民族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方案》,到确定脑溢血和肝硬化为重点研究病种;从构建较规范的藏医诊疗方案、路径、护理规范,到基地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建设工作全面启动。西藏自治区藏医院5年时间交出一份成果丰硕的成绩单…… 作为全国唯一一家“重点研究民族医的临床研究基地”,2010年,项目被纳入西藏自治区“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自治区政府相继下发《关于进一步扶持和促进藏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一场有计划有政...

  • 苗医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苗医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今年4月16日清晨,天气大好,我们一行乘车穿行在黔东南雷山县的山里,山路崎岖十八弯,景色奇美。我们此行目的是拜访望丰乡公统村一位非遗传人——苗医王增世。我在车上遐想,苗医或许像一些苗药广告中的模样:头上缠着厚厚的头巾,穿着蓝色土布民族服装,留着白色山羊胡子…… 在山坳中,错落的房屋显得很安逸。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我们到了王增世苗医的家,出来迎接我们的王苗医比想象的要年轻,从外表上看与我们汉族也没什么区别。他热情地把我引进他的家,也是他的诊所、传习所、药房和...

  • 壮医经筋疗法

    壮医经筋疗法

    特约专家、广西壮医医院推拿科副主任医师 吴飞 专家简介: 广西壮医医院 推拿科副主任 医师,硕士学 历。擅长运用 壮医经筋疗法 (经筋手法、经 筋针刺、小针刀 经筋解结等)治 疗各种痛证疾 病.如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网球肘、弹响 指、骨性关节炎、偏头痛及中风偏瘫等, 特色突出,疗效显著。 颈肩腰腿痛等痛证疾病是临床常见 病、多发病,而且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 势,据统计,约有95%以上的人一生中 有过颈肩腰腿痛的经历,这些痛苦使得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饱受折磨。此类疾 病发病率为什么越来越高呢,其原因主...

  • 瑶医五指牛奶

    瑶医五指牛奶

    五指牛奶为桑科植物粗叶榕或掌裂榕的根,瑶语称巴腩红挪、红挪亮,也叫五爪风、五指毛桃。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等症。 慢性肝炎 方法一:五指牛奶15克,姜黄5克,山栀根、柑子皮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方法二:五指牛奶8 克,绣花针6克,田基黄10克,鸡骨草6克,兰花柴胡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肺结核 方法一:五指牛奶、金骨风、火柴木各20 克,水煎服,每日1剂。方法二:五指牛奶10克,矮地茶 10)克,穿破石40克,百部40 克,白芨40克,制成浓缩水丸,每次1.6克,每日3次。 病后体虚 五指...

  • 中医捏脊法“夹肌疗法”

    中医捏脊法“夹肌疗法”

      “夹肌疗法”是依据传统中医的捏脊法,有所改进,用器械操作替代手法捏脊,以中医理论“痛则不通”为指导,通过独特的治病工具——夹肌钳,强力刺激人体经络和穴位,达到综合调理人体生理病理、治疗多种疾病的目的。   如果患者结缔组织坚硬,单用手法是捏不动的,捏脊疗法只能捏一些普通病态,却很难达到一定的力度和深度,因为皮肤下层的病变组织非常厚硬,只有用器械操作替代手法,才能够将僵硬板结的肌肉经筋疏通,恢复汗腺毛孔功能,通关开窍,加强新陈代谢,促...

  • 傣医治哮喘四招

    傣医治哮喘四招

    居住在云贵高原的傣族,对哮喘病的治疗有独特的方法,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1.青蛙1只,胡椒1 粒。青蛙去内脏洗净,将胡椒放蛙腹缝合, 以男童小便浸泡7天,取出焙干研末。哮喘发作时服用,每次 1克,日服3次。 2.鸡胆2—4,取胆汁烘干,白糖适量,拌匀,每日 1剂,分2次服,连服5天。 3.红皮鸡蛋7个,五味于120克.先将五味子放入容器中,加水浸泡1- 2小时,再放入鸡蛋浸泡 2—3天,至五味子霉变,凝结在一起,清水变浊,鸡蛋壳变软。然后将五味子除去,把鸡蛋放入沙锅,加水,文火煮之,熟后剥...

  • 《中国壮医针刺学》、《中国壮医经筋学》

    《中国壮医针刺学》、《中国壮医经筋学》

    壮医针刺和壮医经筋疗法在壮族地区广为流传,但由于无规范文字记载,一直停留在师徒授受、口耳相传的传承模式。近日,由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院院长、广西名中医、广西首批卓越学者林辰教授撰写的《中国壮医针刺学》和《中国壮医经筋学》,由广西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两部专著将为壮医传承发展,提供更为系统全面的知识内容。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壮医针刺术、壮医经筋术,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壮医针刺学、壮医经筋学。 据了解,壮医针刺和壮医经筋疗法是壮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壮医特色治病技法,是壮医外治学的亮点。《中国壮医针刺学》...

  • “中医针灸”成为了“世界针灸”

    “中医针灸”成为了“世界针灸”

    刘保延,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 “中医针灸”已经成为了“世界针灸”。而走向世界的针灸同时也向针灸发源地中医针灸界提出严峻挑战。 挑战一:针灸疗效“缺少研究数据”。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建议采取“两法并举,两条腿走路”的策略。 一要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按国际公认的规则,尽可能对已成熟的诊疗方案或疗效明确的针灸疗法开展验证性研究。要建立合适的研究假说与合适有效的...

  • “神医”是谁捧出来的

    “神医”是谁捧出来的

    被电视养生类节目捧红的“著名养生专家”张悟本号称“中国食疗第一人”,其挂号费高达2000元。卫生部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其“国家卫生部首批高级营养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分会理事”等名头都是假的。另据调查,张悟本根本不是医生,其学历、“中医世家”等均系造假。至此,“名医”张悟本彻底被打回原形。 张悟本现象并非个例。近年来,在图书市场上,健康类书籍极富增长活力。统计数据显示...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出来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