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 第287页

医 第287页

  • 壮医治病用简方

    壮医治病用简方

    壮医治病的原则主要是调气、解毒、补虚。在防治疾病时,注意从调整人体功能失调人手,用药比较简便,贵在精专,组方一般不超过五味。 如针对瘴毒,选用青蒿、槟棉、薏苡仁等。痧病选用救必应、金银花、板蓝根、黄皮果等。瘀病选用田七、桃仁、赤芍、苏木等。疮肿选用大青叶、蒲公英、地丁、两面针等。咽痛者用毛冬青、鱼腥草、穿心莲、玉叶金花之类。咳嗽用瓜蒌根、十大功劳、百部、穿破石之类。胃病用一枝箭、过江龙、金不换等。痨病用不出林、铁包金、石油茶、穿破石、黑吹风等。红白痢用凤尾草、地桃花、金银花藤。骨折用小叶榕、七叶莲、泽兰、接骨草、铁...

  • 化脓灸是中医既古老又独特的治病方法

    化脓灸是中医既古老又独特的治病方法

    编者按:化脓灸是既古老又独特的治病方法,它以中医辨证理论和经络学说为依据,用艾炷直接或间接放在穴位及适灸部位上施灸,人为造成局部组织烫伤,并出现无菌化脓、灸疮结痂,从而治疗疾病的一种独特方法。为传承和发扬光大化脓灸的独特技术,本版将分期刊登安徽省阜阳东方针灸医院医师王廷峰的文章,他总结长期用化脓灸施灸治疗十余万人次的各种疑难杂症屡见奇效的实践经验,详细阐述了化脓灸疗法的基本理论、操作技术要领及典型病例。 作者简介 王廷峰,1962年生,男,安徽省阜阳东方针灸医院医师,安徽省师带徒指导老师,安徽省灸...

  • 中国藏医药健康文化节

    中国藏医药健康文化节

      西藏之旅:藏诺健康之声唱响青藏高原   西藏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她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从古至今,这片古老的土地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正是这与大自然相融合的人文景观、民族文化,使得西藏在旅行者眼中具有了一种神秘而独特的魅力。   说起它的壮美,我们会想到“地球之巅”的珠穆朗玛峰、“自然瑰宝”羊卓雍错湖、“地球的眼泪”纳木错湖、“艺术的殿堂”布达拉宫…&hell...

  • 壮医针刺与中医针刺的异同

    壮医针刺与中医针刺的异同

    壮医针剌以“以痛为腧”和“以灶为穴”为治疗原则和选穴方法。以痛为 腧,即以痛点作为治 疗的穴位、部位。痛, 主要是患者的感觉, 主要是患者的感觉 是患者的一种自觉 的临床表现症状。壮 医针刺“以痛为腧”, 明确了以疼痛点作 为施治穴位的原则; “以灶为穴”,即以患 者所患疾病的受累 部位或有阳性体征 表现的部位选取若 干穴位作为施治穴 位的治疗原则。而中医针刺依据以下4个基本原则:①补虚泻实,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不虚不...

  • 简介“陆氏针灸”的医疗特色及临床经验

    简介“陆氏针灸”的医疗特色及临床经验

      取穴时,手足同名经相应的部位往往可按到压痛点,根据“宁失其穴,毋失其经”的原则,可针刺相应部位的痛点或穴位。   治疗方法不能一成不变,如疼痛转移,也应随病变转移部位取穴;如出现酸麻症状,可改为局部取穴加拔罐;有时同侧取穴效果不显时,亦可根据巨刺理论,用对侧同名经穴左右交错而刺。   “陆氏针灸”是我国现代针灸学术界的一大流派,2009年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陆氏针灸”能被列...

  • 记发展中的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藏医院

    记发展中的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藏医院

    藏医药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藏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的藏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积累,并且博采中医、古印度医、古阿拉伯医等传统医学之长,逐步形成的具有完整科学体系的民族医药学。它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浩繁的经典著作、得天独厚的药物资源和确切显著的疗效,不仅在历史上为本民族和周边民族的健康、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仍是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一。 随着世界兴起崇尚传统、“回归自然&rdq...

  • 历代中医十分重视医德修养

    历代中医十分重视医德修养

    我国历代中医不仅重视医术水准的提升,更十分重视医德修养,一些著名的医家以他们的德医双馨,为中医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明代医家万全,擅长儿科。一次他仇家的儿子患咳嗽吐血,久治不愈,无奈只好来请万全。万全毫不犹豫立即前去诊治。患儿服了几剂中药后,病情有了明显好转。然而主家仍然对万全心存疑虑,又请来了一位大夫。这时,有人看不过就劝万全一走了之。万全却说:“他就一个儿子,非我不能治。我走了,如果耽误了这孩子,即便不是我杀了他,也是我的过错呀。”看了那位大夫开的处方,万全认为药不...

  • 记录傣医的发展与变化

    记录傣医的发展与变化

    从只能自家医院使用的傣药院内制剂,到整个云南省中医集团医院相互调剂共用,从没有傣医学科教材教具,到云南中医学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共建傣医博士学位,面对人才、政策瓶颈,云南省从无到有,敢于创新,勇于探索,依靠机制先行,努力挖掘民族医药传统智慧,开创民族医药发展新天地。前不久,记者来到这里,记录这里的傣医发展与变化。 傣医院,院内制剂香飘四方 “我们医院的院标,借助风火水土四个元素。它们是组成生命的必要部分。在傣医体系中认为,风代表万物动,土代表万物生,火代表万物熟(成熟之意)...

  • 壮医食疗治病方六则

    壮医食疗治病方六则

    桃金娘瘦肉汤:桃金娘60 克,瘦猪肉100克,加水炖服。主治遗精;加鸡肉炖服,主治血虚月经不调。 芭蕉根瘦肉汤:芭蕉根30 克,瘦猪肉100克,加水炖服。主治血崩、白带过多。 千里光鸡肝汤:鲜千里光 30克,鸡肝1付,加水炖服。主治夜盲症。 鸡骨草瘦肉汤:鸡骨草、赤小豆各30克,半枝莲15克,瘦猪肉loo克,加水炖服。主治黄疸肝炎。 葫芦茶猪脚汤:葫芦茶60 克,猪脚O.25公斤,加水炖服。主治风湿关节痛。 蔷薇根瘦肉汤:鲜蔷薇根 30克,瘦猪肉100克,加水炖服。主治尿频,妇女月经过多。 韦 源...

  • 中医专家畅谈养生

    中医专家畅谈养生

    “健康就是生产力!只有民族健康,民族才能昌盛。”精神饱满的七旬老人——中国中草药学会理事,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主任医师马有度教授最近谈了他的养生之道。 马教授说:“中华保健有四大基石——心胸有量、动静有度、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马教授还自创一首健康打油诗,“经常运动防过胖,情绪乐观多欢畅,文娱生活要适当,睡眠休息有保障”。...

  • 剥眼疗法:苗医治眼科疾病

    剥眼疗法:苗医治眼科疾病

    剥眼法是苗医用于治疗眼科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剥眼法是用缝衣针、银针作为治疗器械,对病人眼睛的结膜、眼睑等部位进行剥治的一种传统眼科治疗方法,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该疗法对部分眼科疾病,有其独到的治疗效果,如胬肉病、梅花病、沙眼病、泪囊炎、白内障、青光眼等效果最佳。 苗医认为,眼胬肉病的形成,是由于眼睛中的红筋过度增长,不断地延伸扩大发展所致,严重者则延伸至瞳孔,影响视力造成失明。又如洲艮病,是红筋分布在眼睑中的出口处水肿、充血扩大所致,泪道阻塞不通也是因红筋水肿。再如白内障、青光眼等部分眼科疾病都与红筋有因果关...

  • 中医调饮食 妙除湿

    中医调饮食 妙除湿

    闷热潮湿的暑天,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许多麻烦。专家提醒,“桑拿天”里应注意调整饮食,这对于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专家介绍,大暑后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人的心气易亏耗,尤其是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容易出现出汗、头晕、心悸、乏力、恶心等中暑症状。可以选择一些除湿的食物,如薏仁性凉味甘淡,有健脾利湿、补肺清热、止泻抗癌等作用,可以加入饭中同煮、煮汤、磨成粉服用或冲泡食用;丝瓜、木瓜可以通络去湿;马齿苋可去肠胃湿邪等。中医讲“暑必夹湿”,食用竹叶、荷叶、西瓜翠衣等可以解暑利湿;...

  • 中医防治中风优势明显

    中医防治中风优势明显

    在中风急性期,重症病人多有“五不会”,即翻身、咳痰、说话、进食、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所以需要严密观察,精心护理,积极治疗,以便减少和减轻后遗症。中风急性期容易发生褥疮,为防止褥疮的发生,必须做到勤翻身,当受压部分的皮肤发红时,应用手掌揉擦或外搽红花油,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对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病人,要鼓励和辅导他们进行功能锻炼。在瘫痪肢体不能自主运动时,应帮助病人进行被动运动,并给予病人肢体按摩,同时做大小关节的屈伸、旋转、内收、外展等活动,以促进气血的运行,而增加肌力。当瘫痪的肢体恢复到...

  • 瑶医治产后小腿抽筋方

    瑶医治产后小腿抽筋方

    产后小腿抽筋,又名产后小中风症,主要是因为产后气血不足,又因调理失宜,感受风寒,局部气血不足或不通,从而引发抽筋之症;可用以下之法治之: 1.生龙骨,煅牡蛎各10克,黑附片5克,生姜5克,红枣10枚,水煎温服。 2.黑豆100克,连根葱5根。先将黑豆炒至有烟时,再入葱和黄酒1杯,水2碗,共煎,温服。(钱学止) ·治呃逆 小腿抽筋 面神经麻痹 ·治静脉炎 小腿抽筋 结肠炎 牙髓炎 ·小腿抽筋 速治疗方法...

  • 浙江省湖州市中医院中医特色护理受青睐
  • 壮医治痢疾腹泻方

    壮医治痢疾腹泻方

    处方与用法:鲜杨梅 1000克,适量盐水浸2小时取出晾干,上等高梁酒 1500克浸泡杨梅密封。3 周后可用,日久更好。每次食杨梅5只,每日2 次。 功效:治恶心呕吐,痢疾腹泻。 (梁超越)...

  • 首首“医歌”教你养生

    首首“医歌”教你养生

    1942年出生的南征是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擅长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及心、脑、肾等疑难病症。他在《南征医学文集》中写有一部分医歌。其中的养生医歌合辙押韵,朗朗上口。这些医歌告诉大家,只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健康长寿。 十字歌——每天坚持保安康 “一次大便成习惯,二次睡眠保身安,三顿饭菜吃适量,四次饮水一千三,五谷杂粮配荤素,六点晚餐定时间,七点新闻必须看,八点健身把步散,九限盐酒要禁烟,十点睡觉不过晚,一日养生十字歌,人人...

  • 蒙医灸四肤疗病

    蒙医灸四肤疗病

    蒙古族人自古就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知 识,他们在热敷疗法基础上比其他民族更早一步发明了灸法。 蒙古族灸疗法是把艾条直接或间接放在疼 痛部位或者穴位上, 燃烧艾条。达到温经 散寒、引火下行等诸 多治疗目的的一种传 统疗法。灸四肢,主要是指选四肢一些方便易取的穴位治疗疾 病。其中包括阿是穴和医生指定的穴位。 阿是穴是指按压该处 有疼痛感的部位,灸过之后觉得舒适。医生选定的穴位是根据 辨证选取的。 下面主要根据不同疾病来介绍灸四肢的穴位选择。眼干涩、头晕,火灸足跟跟腱正中,可以补养真阴真阳,以滋润头目;鼻出血不止,火灸左...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蒙医
  • 小儿恶寒高热中医针药

    小儿恶寒高热中医针药

      李某,女,3岁,2014年2月4日初诊。   代诉:自2月1日因穿戴过少玩耍而始有恶寒高热(体温39.4℃),其母以其感冒而自予感冒清热颗粒服用。至2月2日,热未退,而伴见咳嗽无痰,夜间吐泻甚剧,吐出物为食物,甚则为痰涎清水。其母恐惧,遂携其于县中心医院诊察,做血常规、C反应蛋白化验、CT等一系列检查。仅提示C反应蛋白稍高,胸片见肺纹理稍增粗,其他未见异常。   医生予阿奇霉素1盒而劝归。后服用阿奇霉素2天诸症依旧,每于体温超38.5℃时喂服尼美舒利颗粒以降温。遂邀诊治。   刻诊:面目发红,咳...

  • 贵州名医石恩骏 验于临床详解各味中药

    贵州名医石恩骏 验于临床详解各味中药

    人物简介:石恩骏,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53年出生于中医世家,其父石玉书系贵州近代名医,生前系贵阳中医医院、贵阳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首任院长;其兄石恩权生前曾任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石恩骏受父兄影响,曾系统学习西医,20岁开始中医临床。1979年以同等学历身份考取贵阳中医学院首批研究生,跟随多位名家学习。20世纪90年代初被卫生部指定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石恩权教授学术继承人,不离左右,尽得其传,具有家传、自学、中...

  • 壮医特色测病法:指甲诊断

    壮医特色测病法:指甲诊断

    壮医认为,人的指甲犹如一个“屏幕”,人体内的邪毒之轻重、“嘘”(气)、“勒”(血)之盈亏、脏腑骨肉之功能状态等,皆可以从指甲这个“屏幕”上反映出来。 “甲诊”是壮医十分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诊断方法,在壮族民间广为流传,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本色甲:指甲与手指长短宽窄相称,甲体从侧面观察略弯曲有一定的弧度,厚薄均匀,质地坚韧而有弹性,表面平滑光洁,正常颜色以各指甲平均色度为底色,...

  • 壮医治病重补虚

    壮医治病重补虚

    壮族地区动物药十分丰富,因而运用血肉有情之晶以补虚,虞为壮医用药的特点之—。对于以虚为表现的病症,壮医多用动物药-如妇女虚冷无子者,以山羊肉、麻雀肉、鲜嫩益母草、黑豆互相配合炖煮后食用。对气血虚弱,兼有风湿,颈、腰、肢节疼痛,历年不愈,每遇天气变化而加剧者,壮医主张用各种蛇肉汤或穿山甲汤或乌猿酒进补。对阴伤干咳者,喜用猪肉或老母鸭、水鸭、鹧鸪肉煲莲藕。 (林晋南)...

  • 瑶医治鼻出血单方

    瑶医治鼻出血单方

    瑶族居住的广阔山区是天然药物产地,鲜药的有效成份未经破坏,疗效比干药好,因而瑶族群众家家户户都有种植草药的习俗。经过长期的实践,瑶族人民积累了利用草药防病治病的丰富经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瑶族医药。现提供一款瑶医治鼻出血单方。 处方与用法:鲜木贼、鲜鱼腥草各100 克(干品50克),水煎,早晚分服,以愈为度。 功效:清热平肝,凉肺止血。治各种原因引起的鼻出血反复发作者,口臭口干,舌边尖红,苔薄贵,脉细数等。 (袁胜兰) 木贼性味归经 甘,苦,平。归肺,肝经。木贼草,首主目疾,及退翳膜,益肝胆而明目也。其主积块、疗肠风...

  • 全国名老中医谈饮食养生

    全国名老中医谈饮食养生

    马骏:1940年出生,安徽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治疗中医脾胃病。 “调和阴阳、坚固五脏应以脾胃为本,而调养脾胃则必须把握饮食养生的常识。”七十有余的马骏强调,饮食调摄在长寿环节上起很重要的作用。他说,精、气、神统称为“三宝”,是人体重要的物质基础。机体营养充盛,则精、气足,神旺。而机体的营养来自饮食,合理适度地补充营养,可以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颇,从而增进机体健康,抗衰延寿。 一、选择食品 因人而异 “五...

  • 藏医“有毒就有药”的经验理论

    藏医“有毒就有药”的经验理论

    藏医药学历史悠久,根据藏医历史记载,雪域高原的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也逐渐寻找到了解除病痛和缓解疾病的药物。 藏医学专家在远古时代就总结出了“有毒就有药”的经验理论,而藏医药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方法经历代医家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也逐渐成熟了起来。 公元8世纪,著名藏医学家宇妥·云丹贡布编著了藏医巨著《四部医典》,在藏医学中,它的重要性相当于汉医学中的《黄帝内经》,奠定了藏医药完整的药理学理论基础,被西藏历代医家称之为“医家之宗&rdq...

  • 治疗压疮 化腐生肌的中医理论

    治疗压疮 化腐生肌的中医理论

    自2011年至2013年5月,我科护理人员运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温阳散结、通经活络、化腐生肌的中医理论,采用马铃薯配合艾灸外敷治疗压疮,收到了明显的疗效。 治疗方法 压疮伤口用碘伏常规消毒创面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溃疡面,然后在创面周围皮肤处行按摩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取艾条一根点燃,在距创面3厘米左右处做回旋灸。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度。每次灸10~15分钟。取新鲜马铃薯洗净后切成片约0.2~0.5厘米厚,敷于创面周围皮肤处。 治疗效果 患者伤口在一周...

  • 牙廷艺:壮医刮痧针挑的扛鼎者

    牙廷艺:壮医刮痧针挑的扛鼎者

    牙廷艺.广西名中 医.1956年生,现为广 西民族医药研究院、广 西壮医医院壮医主任 医师。擅长运用壮医针 挑疗法、壮医刮痧排毒 疗法配合壮药治疗慢 性病、疑难杂症以及痧 毒引起的各种病证。 牙廷艺出生在广西东兰县 的一个壮族小山村里。东兰县 不仅是长寿之乡、养生天堂,还 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广西 农民起义运动的发祥地,家乡 深厚的文化底蕴,养成了牙廷 艺平静而内敛,坚韧而执著的 性格。 自学成才: 兴趣托起壮医梦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 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 的文化,壮族人民多居住于岭南 的崇山峻...

  • 中医针灸 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中医针灸 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人物背景: 杨金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秘书长。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保护项目课题组负责人。 中医针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正在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名片”和“使者”。中医针灸申遗成功4年来,中国针灸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项目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项目的传承保护单位,积极开展中医针灸传承保护...

  • 朝医辨象施治原则

    朝医辨象施治原则

    朝医药治疗疾病主张首先要调整脏器 天赋偏差,然后辨证施治。 第一,根据脏器天 赋“大者泻之,小者补之”。第二,脏器天赋 “阴阳盛,泻阴阳;阴阳虚,补阴阳”。第三,脏 器天赋涩则通利,郁则泻其清。第四,四象人 治则“太阳人泻肺补肝,补阴泻阳;少阳人清 热补肾,补阴泻阳;太阴人,泻肝,补阳通利; 少阴人补脾补阳,补气温补为主”。第五,“养 其性”,“修其身”,比如太阳人易患上焦噎 膈、反胃、便秘、尿...

  • 苗医外治疗痹证

    苗医外治疗痹证

    苗族的居住地属于亚热带地区,气候多雨,环境潮湿,是痹证的高发区。因此苗医在痹症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这里介绍几种外治法,包括扎针法中的弩药针和硫磺针,以及药物泡洗法。 弩药针 弩药是古代捕杀猎物时涂在箭头上的剧毒药,后来苗医将其减毒后用于治疗人体疾病。配方为川乌5克、草乌5克、生南星5克、半夏10克、红花10克,煎煮后留药汁扔掉药渣,具有行气活血、祛风散寒、舒通筋脉等作用。取缝衣针一根,用75%酒精消毒后放置于经酒精消毒后的器皿内’,再蘸取药液点刺疼痛处2—3毫米左右,视情况点刺10~2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