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 第192页

药 第192页

  •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的灵魂与基础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的灵魂与基础

      开栏的话: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的灵魂与基础,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是中医药文化的展示平台、知识普及平台和爱国主义教育平台。本版今起开设“走进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栏目,介绍他们的历史,讲述他们的故事,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医药文化独特的魅力。   河北保定市高铁站距保定市中医院10多分钟的路程中,我一直在想“刘守庙”这个“庙院合一”的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有怎样的历史?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元素又有怎样传奇故事?   刘完素,字守真,号通玄处士...

  • 中药“炮制”的效果显著

    中药“炮制”的效果显著

      李汝珍在《镜花缘》第九十八回叙述讨伐武则天的军队时说:“即如法炮制,果然把阵破了。”这虽然是在文学作品中使用这个成语,但这个说法其实源于我国的中药制作。   炮制,古代称为炮炙、修治、修事等,就是中药在应用前的一个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病症不同,炮制的方法也不一样,这直接关系到所用药物的药效,特别是一些毒性药物和烈性药物,如果炮制不当,既不能保证所用药物的安全,更不能保证所用药物的疗效。   中药的性味都是从娘胎里形成的,是其本身就有的,尽管是中药,依然是“是药三分...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2014年1月16日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前作出重要批示,强调“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对于我们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是笔者对&l...

  • 中医药文化 何谓“观”如何“观”

    中医药文化 何谓“观”如何“观”

    今年春季以来,笔者参与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征集活动”,期间经过不断思考,产生了几点想法,现呈诸大家以备参考,并祈批评指正。 何谓“观” 观(觀),《说文解字》释作“谛视也。从见雚声”。雚(guàn),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像瞪着眼睛的猫头鹰,“观”字以此表意兼表声。谛视,意为“仔细察看”,乃“观”字本义。“观”用作名词,表示通过...

  • 中西医理 通过理法方药四个程序治疗

    中西医理 通过理法方药四个程序治疗

    现在西医大夫开中药的现象非常普遍,但大多不对证。 这样做不仅对患者的疾病治疗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还可能使病情加重。由于大部分西医大夫像开西药一样照着说明书开中药,而又没有经过专业的中医学习,并不能辨证论治,因此西医大夫开中药的做法值得商榷。 中西医理论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所以中成药的说明书与西药的说明书的使用方法有很大的区别。然而,许多没有系统学过中医,或者只是学了一些中医皮毛的西医大夫,却在大量使用中成药,甚至乱开中药处方。我了解到一个西医大夫,不懂中医,为了...

  • 解表药剂

    解表药剂

    解表剂是通过解肌使人体出汗,达到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目的的药物,分为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两大类。辛温解表代表方有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等,辛凉解表代表方有桑菊饮、银翘散、麻杏石甘汤等。在服用解表药剂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要微汗出 服用解表剂的最佳效果是微微汗出,因此,为了达到“微汗出”的效果,药物要温服,不要待药物凉后再服,冬季还可服些热粥、姜汤或红糖水以助药力,服药后要卧床休息,并增加衣被,或增加室内温度,使身体微微出汗。 二、要避风寒 服药后要避风寒,以免再受风寒侵袭,要避开...

    养生秘方 2024-03-07 17 0 解表
  • 清代宫廷医 独特之方药

    清代宫廷医 独特之方药

      清代宫廷医案对御医的治疗经验进行了完备的记录,高度体现了清代宫廷医学的水平。其中对于危急重症的治疗,亦值得我们学习。   治厥证强调益气健脾   中医学认为,厥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气机逆乱,升降失调,气血阴阳不相接续为基本病机;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病症。   乾隆四十九年九月初二日,张肇基、李德宣请得禄贵人脉息细涩,系气虚痰厥之症,以致昏迷不省人事,服苏和丸神识渐清,惟气弱身软,时或迷晕,痰热犹盛,议用育神化痰汤调理。   茯神三钱,远志一钱五分,...

  • 药引子有三个益处

    药引子有三个益处

    在服用某些中药的时候,医生会嘱咐用药引子送服,那么药引子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增强疗效药引子最大的作用就是增强药物的疗效。比如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用热姜汤送服能增强疏散风邪的作用,或吃完药喝上一碗热稀粥,有助发汗的作用,也能增强药物的疗效。健脾胃的巾药汤剂,常用大枣汤送服,这也是为了增强疗效。 直达病所一些药引子可以使得药物的冶疗作用直达病所。比如服用治疗肾虚的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等,一般要用淡盐水送服。中医认为,盐味咸,可引药入肾,作为药引能帮助药物直达病变处,更好地发挥补肾的作用。 缓和...

  • 什么时间服用中药更能提高疗效

    什么时间服用中药更能提高疗效

    中药适时服用对提高疗效起着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医家就十分重视服药时间。元代名医王好古在《汤液本草》中曾记载:“药气与食气不欲相逢,食气消则服药,药气消则进食,所谓食前食后盖有义在其中也。”那么,什么时间服用更能提高疗效呢? 1、按疾病部位:《神农本草经》记载:“病在胸隔以上者,先食而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意思是说,如病在胸腹以下,像胃、肝、肾等脏器疾病宜饭前服药,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

  • 曹炳章:终生医药 生死书丛

    曹炳章:终生医药 生死书丛

    终生医药,生死书丛。——曹炳章 曹炳章(1878年-1956年),名赤电,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著名中医学家、临床家、藏书家。先后问业于名医方晓安、何廉臣,但主要靠自学成才。 他与老一辈名医何廉臣等创立“绍郡医药学研究所”,创设“和济药局”。编辑中国近代最早的中医期刊之一《绍兴医药学报》,创办《药学卫生报》。他治学严谨,造诣精深,并喜收藏、校勘中国医药学文献,收藏的中国医药学典籍达5000余种,是中国医药学文献著名收藏家之一...

    养生秘方 2024-03-07 17 0 医药
  • 中医药思想中的儒家医德

    中医药思想中的儒家医德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中医药思想中,“仁”结合中医职业特点,不仅形成了“医乃仁术”、医乃“救人生命”技艺的观念,更形成了医者行医时必须恪守的“医德”。 •儒家非常重视人们道德的修养,这种理念深刻地影响了两千多年来医学伦理与医者德操品行的形成与发展,以至于形成了“为医先做人,做人先修德”的信条。 •在儒家重学...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事业在党和国家的扶持下,形成了目前“六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中医药人正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力争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在用中国式办法逐步解决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中做出新贡献。   但我们也要看到,百年来总有人对发展中医药抱有歧见,即便支持中医者,也有对中医发展方向、方法等问题认识不清的现象。作为中医人,如果不维护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不坚持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将对人民健康、对医学科学进步、对中华民族复兴带来消...

  • 中草药情歌

    中草药情歌

      当年丁香女贞子,一晃变成红姑娘,   迷住芦根我父亲,不久诞下孩儿参。   我同母亲莲子心,栀子知母少一人,   盼父当归能团聚,合欢幸福一家亲。   一日芦根回家中,已经变成白头翁,   昔日熟地变生地,丁香已成老甘松。   芦根贝母试老泪,妻子变成婆婆丁,   只因当年不细辛,苦了丁香大半生。   为了采药登常山,磁石滚下腿砸弯,   补脆骨又来续断,柱着虎杖爬青山。   多亏山药将我救,当归念头忌脑后,   为了后人千年健,苦参沙参也奋斗。   远志一定...

  • 眼疾良药太阳石、太阴石寻觅记

    眼疾良药太阳石、太阴石寻觅记

      800余年的药石,陈列在安阳大眼科文化博物馆展厅内的被历代中医药学家尊称为治眼良药的奇石,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在中医药界被誉为“幽室一灯,中流一柱”的金代著名医学家、寒凉派的开山鼻祖刘完素独创出一种治眼良方,其主药为太阳石、太阴石……彩霞石等。该方收录在其著作《精要宣明论》一书中。待刘完素仙逝后,上述诸药因其来源(产地)不详,遂有方无药。   到了明代,被中国人盛赞为“医药双圣”、世界上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

  • 冬天抓些中药调理调理

    冬天抓些中药调理调理

      我身体一直不是很好,药店的医生开玩笑说,冬天是进补的好季节,抓些中药调理调理,等来春,保管你身体倍儿棒。   想想也在理,中药虽然没有西药效果快捷,却可以调节阴阳,建立全新的生理平衡体系,治标更治本。   而几味中药的名字,更赋予了我极大的想象。   独活,性味辛、苦,微温。主治风寒湿痹,筋骨挛疼,头旋掉眩,头颈难伸。其外观,一茎直上,是一种细茎无香的小草。单这名字,就叫人着实的喜欢,孤单、独自,不张狂,不沉沦,平淡中透着不屈。独活是一种境界,是一个人在时间的港湾中获得心灵自由的境界。   ...

  • 中医药标准制定主体

    中医药标准制定主体

    “我做了多年的中医药临床、科研工作,想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标准,请问该怎么做?我主持的标准讨论稿已经完成了,请问下一步该怎么做……”笔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被问及此类问题。由于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中医药标准对于中医药行业很多人员来说是一个相对的新事物,加之有特定的制定程序,常常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事实上,中医药标准来源于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的研究成果,最终服务于中医药医疗、教育和科研工作。那么,中医药行业人员如何参与到标准制定中,中医药标准制定究竟包括...

  •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观点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观点

    近年来,党和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十分重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建设。目前,学术界对于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研究也非常多,通过对CBM数据库、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上4个数据库的检索,共检索出了相关文献3768篇,剔除重复性文献后剩余2344篇文献,经过对文献的阅读和总结,当前学术界对于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天人合一 也有学者表述为“天人相应”、“天人和谐”。这是当前学术界对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内容...

  • 中医古籍对中医药核心价值观的阐释

    中医古籍对中医药核心价值观的阐释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中医药文化根植于传统文化,但又有其自身独特性。中医古籍中不乏对于中医药核心价值观的阐释。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又称天人合德或天人相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庄子》有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认为独立于人的意识以外的客观存在的“天”与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 《素问·脉要精微论》:与天地如一。 《灵枢·刺节真邪》...

  • 奇人奇药 难得高士

    奇人奇药 难得高士

      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这四句话是做一个好医生的必具原则,要遵而行之。 ——章次公   章次公(1903—1959),江苏省镇江丹徒大港镇人。现代杰出的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原名吕光,字合子。后易名成之,号之庵,字次公,以字行世。师从名医丁甘仁、曹颖甫及国学大师章太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行医沪上;参与创办并执教中国医学院、上海国医学院。1955年应召赴京任中央卫生部中医顾问,兼任中南海保健工作,曾多次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国家...

    养生秘方 2024-03-07 15 0
  • 小议中医药核心价值观

    小议中医药核心价值观

    在我们多少已经习以为常的语境中,“自然”、“文化”和“社会”三个词往往是并列出现,它们分别指称三个不同的相应领域,而“文化”处于居中连接的位置。充分发挥文化的调节功能,自然和社会就能够顺畅沟通,人类就能够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反之则危机重重。现在人类正面临重重危机,阐扬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能够有助于开启新视域,引领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 中医药本是实用之学,几千年来一直服务于我国的传统社会,发挥其养生保健、治病救人的社...

  • 隐含十六味中药

    隐含十六味中药

      相传西汉末年,曹操远征归来,患了头风病,部下向他推荐了名医华佗。曹操召华佗来诊病,事前听说华佗知识渊博,医术不凡,就想出题试试华佗的才华,于是,在帐中赋药名诗一首:“胸中荷花兮,西湖秋英;晴空夜明兮,初入其境;长生不老兮,永世康宁;老娘获利兮,警惕家人;三十除五兮,函悉母病;芒种降雪兮,军营难混;接骨妙医兮,老实忠诚;黑发未白兮,大鹏凌空。”这首诗表面上言辞风雅,壮然隽永,其实隐含十六味中药。   华佗看后,不加思索,脱口而说出这十六味中药。曹操听后,惊叹华佗奇才。华佗针刺治愈曹...

  • 如何科学佩戴中药药囊以防病治病

    如何科学佩戴中药药囊以防病治病

    春暖花开之时,亦是各种细菌、病毒的复苏期,尤其是小儿脏腑娇嫩、脏气清灵,极易感受风寒邪气,诱发外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未病中心的医生们在自制小儿防感药囊的同时,还在医院里并举办了多期科普讲座,向广大家长讲解了如何科学佩戴中药药囊以防病治病。 药囊芳香鼓正气 据该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尹艳介绍,药囊的作用机制是利用和筛选菊科、芸香科、伞形科、唇形科、木兰科、百合科、蔷薇科、姜科、豆科、柏科等科属中有植物性挥发油的中草药,这些药材能散发出芳香气味,具有“通经走络,开窍透...

  • 中药材煎煮前要不要先清洗

    中药材煎煮前要不要先清洗

      不少来中药房取药的朋友常常咨询中医师:中药材煎煮前要不要先清洗一下啊?   其实,中药材一般是不用清洗的。如果感觉有泥沙不干净一定要清洗的话,也只能快速过水一下,俗称“抢水洗”,而不是反复清洗。这是为什么呢?   1.有些药材不能洗。如薄荷、鱼腥草等中药,浸洗极易流失有效成份。此外,不少药材中含有糖和甙类,可溶解于水中,水洗后将丢失一部分有效成份,导致药效降低。   2.水洗可使粉末类药材丢失。中药中有不少是粉末状的,如蒲黄、灶心土、滑石粉等,如用水洗,会造成这些药物的流...

  • 当下中医药 谁来为它扶正祛邪补中益气?

    当下中医药 谁来为它扶正祛邪补中益气?

      编者按:国务院2013年10月发布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国内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8万亿元以上。中华工商时报近日发文《“大健康”期盼“大中医”发力》认为,要把握“大势”并在“大健康”产业中发挥主导作用,当下的中医药必须打破制约整个行业发展的瓶颈和障碍,做好顶层设计,实施“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即大中医战略,以期在未来大幅度提升对“大健康&r...

  • 端午药食艾叶保健

    端午药食艾叶保健

    艾很早就作为治病的药物应用了。我国现存最早的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叶的疗效与用法。艾在《本经》列为上品,能温中、逐冷、除湿,治多种疾病,既可内服,又可外用。女子经带胎产过程中,出现的多种疾患,常常要用到艾: 泡服 取艾叶15克,当归30克,红糖60克,开水浸泡,代茶饮。对女子寒性痛经,尤其是原发性痛经有效。 泡脚 艾草3~5根,煎开15~20分钟后,开始泡脚。先取一小部分,水以能浸没到脚背为度,等水凉到脚不能忍受,再加滚热的艾水,反复热水泡,整个过程中,毋加冷水。...

  • 他与中医药的故事

    他与中医药的故事

      日前在京举办的第16届中国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上,香港导演黄百鸣、2010年港姐冠军陈庭欣莅临汇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台,为该公司代理的马来西亚沉香茶代言助威。   挤过层层粉丝圈,记者终于得以近距离采访黄百鸣,“您对沉香这味中药怎么看?”   “沉香是一种名贵中药,能降气安神,止咳化痰,暖胃温脾。”黄百鸣非常专业地回答道。   “您对中医药了解吗?”黄百鸣说话温和,脸上总是带着微笑,“我与中医很有缘分,不仅了解,还...

  • 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春季养生讲座

    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春季养生讲座

    为提高辖区老年人春季防病、养生的意识,浙江省桐乡市中医院举办了以中医养生为主的“春季中医养生知识”讲座。 讲座将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与老人实际生活相结合,从心态、起居、饮食、运动养生等方面阐述了人们在春季如何健康生活。并对常见的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疾病发生的机理、发病的症状及临床治疗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积极预防和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等进行了讲解。 日前,百余位浙江省湖州区域中医药界人士共贺首届“南太湖中医论坛”开幕。论坛由湖州市中医药学会...

  • 经典《牡丹亭》一段与中医药有渊源的故事

    经典《牡丹亭》一段与中医药有渊源的故事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经典《牡丹亭》,述说的是距今近400年前的封建时代一段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是我国戏曲史上的一颗明珠,久演不衰。但你可曾知道,这部巨著的诞生,还有一段与中医药有渊源的故事呢…… 据说我国明代著名戏剧作家、文学家汤显祖,因日夜勤奋于写作剧本,用脑过度,经常头痛。他请了当地一位名医叶半仙诊治。叶半仙诊断后,笑日:“汤大人不必服药,只要常到敝舍的百草园来走走,不过半年,自会痊愈。 一日,汤显祖为构思一个剧本,感到头痛,便去叶半仙的百草园散步。百草园有上千...

  • 读《中药传说》有感

    读《中药传说》有感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中医药图书出版的工作者,近来有幸读到了罗兴洪博士、赵霞博士的又一力作——《中药传说》,细读之下,让人深深感受到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该书主编之一罗兴洪,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博士、主任药师。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另一主编赵霞教授,是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两位主编分别来自于科研、教学和临床一线,长期从事中医药相关领域理论和实践研究多年,具有深厚的中医药学功底。专业的学术背景、丰富的编写经验保证了该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书中传说故...

  • 叶橘泉:医药一家 本草推陈

    叶橘泉:医药一家 本草推陈

      叶橘泉(1896年-1989年),著名中医临床家、教育家、中药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教授。历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江苏省卫生厅副厅长、南京中医学院副院长、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所长、南京药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届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八、九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叶橘泉率先提出“整理中国医药必须开设有病房的医院,进行科学研究”,主张建立设备完善的医院,集中中西医两方的医师,在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同时,结合西医的诊断,根据临床观察和病历记载,统计治疗成绩,将成果公开发表,...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