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方 第2414页

方 第2414页

  • 血精症 简便易行的常用方

    血精症 简便易行的常用方

      现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常用方以供选用。   鲤鱼汤:鲤鱼1条(200~500克),胡椒、小茴香、葱、姜适量。将鱼洗净放水适量煮汤,熟后加入调料。吃鱼喝汤。每周2次,连续服用3周;此方有清利湿热之功,用于湿热下注引起的血精。   猪肾煮黑豆:猪肾1对,黑豆500克。将猪肾洗净,剔除臊筋,和黑豆加水同煮,煮至豆熟不烂为度,猪肾食用,并将黑豆取出晒干武火微炒,嚼食黑豆,每天30~60克,半月为1个疗程。有补肾益精之功,用于肾虚不固引起的血精。   鲜藕粥:鲜藕5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两者同煮成粥,...

  • 羊痫风食疗方 治癫痫

    羊痫风食疗方 治癫痫

      癫痫,俗称“羊痫风”。是一种时发时愈的神经疾病。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多见于青少年起病者,发病找不到明确病因。继发性多继发于脑肿瘤、脑炎、脑寄生虫、脑外伤、低血糖、尿毒症、药物中毒等。癫痫治疗可采取药物控制,但临床发现仍有20%~35%的患者依然频频发作。所以,调理患者的饮食,采取相应的食疗方法,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国外有学者提出用“产生酮体的膳食”来治疗癫痫病,以高蛋白和低碳水化合物按2:1进行,实验证实此法确有抗惊厥作用。医学专家们...

  • 中药美发食疗配方

    中药美发食疗配方

      头发的黄、枯、稀、脱、早白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头发忽然变白或大量脱落,往往是发生疾病的信号,而满头乌黑发亮的毛发也是健康美丽的象征之一。   这里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中药美发食疗配方:   熟地黄15克,生地黄15克,首乌30克,鸡蛋2个(先用水煮熟后去壳),用水3碗煎至1碗,服药汤、食鸡蛋,可治白发。   乌豆衣30克,枸杞子30克,花生仁(连衣)30克,加水3碗煎至1碗,饮汤食渣,亦可治白发。   熟地黄15克切片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取药汁,再加入淘净的粳米50...

  • 中医方法学创新

    中医方法学创新

      从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及现代医学发展来看,方法学的创新是这些学科快速发展的根本,而制约中医药学发展的根本还是方法学的问题。   中医药学是整体调节,个体化治疗的复杂干预是系统思维基础上的科学。如何建立适合中医药自身规律的,能够把临床上的诊疗数据很好应用起来的方法学体系,是中医学发展的根本。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我们很难超过古人。   如果能够借助现在的高新技术,使中医学在这个方面有彻底的变革,那么中医无论对古代和现代文献的利用,还是对个体经验的总结、对临床的研究,都会是变革性的革命...

  • 王琦教授主病主方论

    王琦教授主病主方论

      王琦教授临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方剂的使用颇有心得,跟师学习,往往有恍然大悟之感,观其用方,往往由源及流,发微道隐,不断启迪和拓展我们的临床思路,提高我们的临床技能,跟师3年,颇有感触。   用方思想   经方论   众所周知,王琦教授推崇和重视经方的使用,临床治疗常以经方为基础加减化裁,如用寒温并用、安蛔止痛的乌梅丸治疗久痢、慢性结肠炎,皆多历验不爽;用滋阴清热、淡渗利水的猪苓汤治疗尿路结石、血尿亦用之恒效;用和胃补虚、清热消痞的甘草泻心汤治疗湿热内郁的复发性口疮疗效颇佳;用和解...

  • 节后消化不良 食疗有方

    节后消化不良 食疗有方

    每逢节假日,面对色味俱佳的菜肴和众多零食,很多人会食欲大增,经常吃得过饱,特别是儿童和年轻人往往没有节制,使得胃肠负担过重。所以,节后发生消化不良的病人多了起来。下面向您介绍五种消化不良食疗方。 炮姜丁香饮 做法:炮姜10克,丁香6克,炒神曲、炒麦芽各15克,沸水冲泡盖盖闷10分钟后服。 功效:此方温胃消食,用于过吃生冷、胃寒有食积者。 橘皮萝卜饮 做法:鲜橘皮30克,鲜萝卜500克榨汁,可加少量白糖和冰糖,一日分三或四次服完。 功效:功能消食下气,除满消胀。 莱菔消食粥 做法:莱菔子20~30克炒至香熟备用...

  • 冯世纶教授经方应用学习心得

    冯世纶教授经方应用学习心得

      王某,男,4岁。2012年12月12日上午初诊。发热1日。患儿昨起发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涕,咳嗽,痰白量少,支原体(+)。经口服美林(布洛芬溶液)、输液消炎抗病毒对症治疗,大汗出而热退。今复发热,经朋友介绍前来就诊。刻诊:发热,无鼻塞流涕,无恶寒,咳嗽,痰白量少,不喘,咽痛,纳差,手心热,身微汗出,大便干,二三日一行。舌红苔白根腻,脉细数。   辨六经属少阳阳明合病,辨方证为小柴胡加生石膏桔梗汤证。处方:柴胡24克,黄芩10克,清半夏15克,党参10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45克,桔梗10克,生姜3片,大...

  • 方怒不可食 不可太饱大饥

    方怒不可食 不可太饱大饥

      “方怒不可食,不可太饱大饥。饮食欲相接而温和,宜谷食多而肉食少,不宜食肉汁,忌寒湿物,食之令肌肉不生,阳气潜伏,四肢怠惰之症,疼痛沉重,时当湿雨则泄利,大便后有白脓血痢,或肠湃下血。病此乃诸阳气不行阳道之故也。”   ——语出李东垣《脾胃论·脾胃将理法》     释文:李东垣是金元四大家中的“补土派”,他对怎样固护脾胃提出了具体的方法。上述意思大概为,刚生过气不要吃东西,不可以吃得太饱,也不能太饥饿。要吃的饮食物温...

  • 清宫中药代茶饮方

    清宫中药代茶饮方

      代茶饮(茶药)即以药物或药物加茶叶,共煎或以开水冲泡以饮用。代茶饮始于唐,盛于宋,成熟于清代。清代宫廷中对代茶饮备受推崇,常应用于防治疾病、病后调理、养生保健。清宫代茶饮常在中医辨证论治指导下选用中药代茶饮方,使其更加切中病证,提高疗效。   清宫代茶饮大致可分为九种:疏风解表类代茶饮、止嗽类代茶饮、除湿类代茶饮、消导类代茶饮、祛暑类代茶饮、温中类代茶饮、安神类代茶饮、补益类代茶饮。药引用药多为轻灵之品。解表药其中尤以桑叶、菊花更为常用;清热药常用天花粉、竹叶、青果等;祛湿药常用苍术、广藿香、泽泻、灯芯...

  • 对方证对应在经方临床应用

    对方证对应在经方临床应用

      “辨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就是在于方证是否辨得正确。不过方证之辨,不似六经、八纲简而易知,势须于各方的具体证治细玩而熟知之。”(2007版《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   这是录自一代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论述经方医学体系之辨方证的一段话,诠释了方证对应是经方理论体系的基石之一。   笔者在侍诊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胡希恕名家研究室冯世纶教授期间,通过解读冯师两例应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验,对方证对应在经方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有了一些体会。...

  • 全方位中医药精神卫生防治体系

    全方位中医药精神卫生防治体系

      “目前,精神卫生疾病已上升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中医药可望在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中发挥出独特的优势与魅力。”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神志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主任委员赵永厚指出,针对当前的神志病发展状况,有必要构筑清晰、完备的中医神志病学理论思维,利用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进一步制定相关防治措施,以期早日编织成“预防-治疗-康复”与“医-教-研-产”相结合的全方位中医药精神卫生...

  • 益气活血法促进神经再生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益气活血法促进神经再生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多年来,我们课题组从事中医药防治中风治则治法研究,较好地阐明了名老中医王乐匋教授所创立的益气活血法及其代表方剂脑络欣通的神经保护作用。在既往的研究中,我们课题组已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探索了稳定、可靠的造模方法。同时,从形态学、血液流变学、凝血和纤溶、兴奋性氨基酸、自由基损伤、细胞因子调节网络、神经元与胶质细胞的关系、细胞凋亡及其信号转导通路、诱导干细胞增殖分化等角度,对益气活血法及其代表方剂脑络欣通进行了研究。已有的研究表明脑络欣通和左归丸均能促进体外培养的NSC生长和分化,益气活血治法和补肾生髓...

  • 办中医养生膏方节受欢迎

    办中医养生膏方节受欢迎

    近日,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举行第三届中医养生膏方节和大型免费义诊活动,多位省市级名中医、博士生导师为市民观舌搭脉、提供咨询,并依据市民的体质和需求量身定制适合的膏方。 膏方节旨在让更多老百姓了解膏方、认识膏方、体验膏方,切身体验到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中独特的作用。膏方节当日,泸医中医院在城北新院门诊举行了大型免费义诊活动,内容涉及内、外、妇、儿等所有临床科室,医院还举办了中医药特色制剂展示、现场熬制及品尝膏方、鉴别养生药材等活动。开幕式吸引了500余市民前来咨询义诊。本届膏方节将持续至明年2月底结束。...

  • 中西医结合从诊疗方案做起

    中西医结合从诊疗方案做起

    中西医结合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笔者认为促进中西医有机结合,不妨从诊疗方案的整合开始。 从政策角度考虑,中医药、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中西医有共同面对的敌人,那就是“疾病”,有共同追求的目标,那就是“健康”,没有必要彼此排斥、各自为营。有了中西医融合的诊疗方案,才能打破“门户”隔阂和专业壁垒,促进中西医理论、技术和经验充分共享。 从技术角度出发,多数疾病的诊断、疗效...

  • 地方中医药高校发展须彰显特色

    地方中医药高校发展须彰显特色

    •调整专业结构,改革培养模式,做强优势学科,形成人才培养特色。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立足解决地方发展难题,推进学研产一体化,形成科研特色。 •与地方深度互动,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发挥智库作用,形成服务特色。 •传承、挖掘、传播中医药文化,形成文化特色。 特色发展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求。地方中医药高校要坚持教育创新,在充分发挥自身的品牌、学科和人才优势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内涵建设,实现特色发展,取得新成就。...

  • 膏方调理受青睐

    膏方调理受青睐

      又到膏方进补时,近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四届膏方节开幕。刚过八点,医院门诊大厅被挤得水泄不通,各展台前人头攒动,前来咨询的市民络绎不绝。   在“体质辨识区”,工作人员免费为市民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根据辨识结果给予调理指导。在“膏方专家咨询区”,等候专家辨证开膏方的市民排起了长龙,有些是来医院就诊的病人,有些是专程从株洲、衡阳等地赶过来的,更多的是前2年在该院服用过膏方的老患者。   在“膏方制作展示区”,几口铁锅吸引...

  • 湖南浏阳举办膏方养生文化节

    湖南浏阳举办膏方养生文化节

    日前,湖南省浏阳市中医医院膏方养生文化节正式启动,市民可就近参加义诊或选择开膏方。 听到消息,家住浏阳市淮川街道朝阳社区的李爷爷早早来到活动现场,向义诊中医陈辉琪咨询:“我感觉各项生理机能都趋向衰退,吃膏方有办法治吗?”陈辉琪对他细致地把脉问诊后回答:“膏方进补主要补阴阳气血,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吃膏方能维持人体阴阳平衡,加强脏腑血气功能,起到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的作用。” 除了义诊,医院还开展中医膏方制作加工工艺展示、中医药文化展示、中医传统疗法展示等活动,广大...

  • 肝癌常用治法复方抑制肝癌细胞恶性增殖的机制

    肝癌常用治法复方抑制肝癌细胞恶性增殖的机制

    我们观察了中医临床常用治疗原发性肝癌代表方及其拆方联合G418对肝癌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与金属硫蛋白家族的关系。方法是通过观察复方全方及其清热、活血、健脾等拆方或联合G418对肝癌细胞及转染质粒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后者与转染表达绿荧光蛋白质粒对照。 结果显示,中药全方和3个不同拆方对肝癌细胞增殖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存在量效关系;联合G418用药后作用显著增强。肝癌细胞被转染MTsiRNA载体后,与荧光质粒比较,无论是中药复方单独给药还是联合G418给药,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的作用均较强(健脾方例外)...

  • 医学典籍与方药《金瓶梅》读名著品中医之

    医学典籍与方药《金瓶梅》读名著品中医之

    医学典籍与方药 医学典籍 《金瓶梅》(第六十一回)赵太医诌出的所读书谱,基本反映了明季医人喜读的医书。以《素问》《难经》、王叔和《脉经》为基础,临床应用的方术主为宋金元及明代早中期颇具影响的著作。如《脉诀》似指崔嘉彦所作,虽内容较粗,但四言韵语,便于习诵。《活人书》为宋·朱肱所撰(1118年)。“洁古老”为金·张元素(12世纪),著有《医学启源》《珍珠囊》《脏腑标本药式》;“东垣”为“洁古老”弟子李杲(11...

  • 古人制方之原则讲究君臣佐使

    古人制方之原则讲究君臣佐使

      古人制方之原则讲究君臣佐使,最早见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如《伤寒论》中麻黄汤,君臣佐使颇为严密。然同一书中有小青龙汤,则难言何药为君,何药为臣。张元素尝云“力大者为君”,而小青龙汤8味药用量相当。故莫枚士在其《研经言》中谓“古经方必有主药,无之者,小青龙汤是也”。然则小青龙汤主治外寒内饮之证,其散外寒者,有麻黄桂枝;其化内饮者,有姜辛夏味,芍药甘草和营调中。故是方乃对证...

  • 方证对应≠条文对应

    方证对应≠条文对应

    经方大家胡希恕曾说:“方证是辨证的尖端。”方证对应是中医临床之法宝,然而什么是方证对应,又怎样做到方证对应,方证对应就是与条文对应吗?笔者有幸侍诊胡希恕弟子、中日友好医院冯世纶教授,现通过分析冯世纶教授的一则医案来谈一下笔者对此问题的认识。 韩某,女,66岁,于2015年12月15日初诊。 患者自诉全身疼痛近2年,2015年9月查血沉增快(40mm/h),血糖、血压高,双髋疼,腰痛,两腿沉如灌铅,出汗不多,用电热毯则出汗,口干能饮,纳差,矢气多,手足热,下半身怕凉,心慌气...

  • 治疗灰指甲 不要信偏方

    治疗灰指甲 不要信偏方

      在桂林市的大街小巷,常常能看到治疗灰指甲的小广告,这些广告吹嘘偏方治疗灰指甲的效果明显,但实际上,这些药方可能不但治不好灰指甲,还会导致其它疾病。      治灰指甲治成了药物肝   本来是得了灰指甲,结果却因为相信了治疗灰指甲的偏方,导致患上了药物肝。桂林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苏艺群告诉记者,近日,他收治了一位药物肝患者,病因就是服用了治疗灰指甲的偏方药物。   “其实并不是所有服用灰指甲偏方药物的人都会得药物肝,这其中有个体差异性,就好像有些食物,有的人吃了没事,有的人...

  • 中医标准化包括三方面:理论、疾病、技术

    中医标准化包括三方面:理论、疾病、技术

      “三部六病”学说,是已故伤寒大家刘绍武先生所创立的医学流派。该学说充分吸收自然辩证法和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在继承《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籍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是继中医温病学派之后又一重大理论创新。刘绍武提出,中医要现代化和国际化,首先必须标准化。实现标准化,就要做到“三化六定”,即理论规范化、诊疗规律化、技术规格化;诊疗流程实行定证、定方、定疗程、定制剂、定疗效、定费用。   中医什么内容需要标准化   中医标准化包括三方...

  • 经方:暗香浮动活水来

    经方:暗香浮动活水来

      经方,以其古朴简约之美尘封于时代的洪流中,像醇化的老酒,更像物界之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其美需要有心人去玩味,百花凋零,唯有梅却妍丽盛开,“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其美不同于牡丹之富丽、更不同于桃花之夭艳,是一种淡雅、娴静之美,其美需要慧眼识珠。“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枝疏疏落落,纵横交错,摇曳多姿;暗香浮动,香彻心扉,晕晕月辉,缕缕幽香,韵趣雅致。这就是经方的味道,其与时方一同绽放于中医百花园中,历久...

  • 青蒿素科研方法 兼与李慎明先生的几点商榷

    青蒿素科研方法 兼与李慎明先生的几点商榷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医药学现代化发展以及现代医学发展,认真贯彻“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方针,形成集成优势,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思路与方法中,逐步形成中西医结合的生命观、医学观、疾病观和方法论 •与时俱进,及时引进、消化、吸收现代科学、现代医药学和中医药学等先进科研方法,保持科研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是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科研的关键之一。 •青蒿素研制成功并获2015年诺贝尔奖,其源泉是&ldq...

  • 喻昌“一法三则”组方探析

    喻昌“一法三则”组方探析

    方剂是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遵循组方原则,选择适宜的药物,并明确其用量、用法的药物配伍组合。历代医家在运用方剂和创制方剂的过程中,有许多诠释和阐发。喻昌字嘉言,为我国明末清初著名医家,被誉为清初“三大名医”之—,著有《医门法律》《尚论篇》《寓意草》等。本文从喻昌主以病证之“法”组方,并以此法为基础从病因言组方、从病机言组方、从主症兼症加减化裁言组方之“三则”中,探析其遣方用药之临证特点。 “一法&rdquo...

  • 《伤寒论》理中丸方

    《伤寒论》理中丸方

      《伤寒论》理中丸方后加减中有“悸者,加茯苓二两。”   茯苓有定悸之功,也有利水之用。倘不悸而有水湿内停,是否可以加用茯苓呢?   张景岳制有“五君子煎”,即理中丸加茯苓。《景岳全书·新方八阵》:“五君子煎: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而兼湿者。人参二三钱,白术、茯苓各二钱,炙甘草一钱,干姜(炒黄)一二钱。水一盅半,煎服。”   同样是兼湿,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可以用苍术,也可以加茯苓,二者是否一样呢?   如果我们...

  • 赏《二王全帖》探索“二王”疾患与治方

    赏《二王全帖》探索“二王”疾患与治方

    《二王全帖》为近人杨璐主编,以“全”为特点,集王羲之、王献之帖约350帖,是供习书之法帖,我们用之探讨东晋二王与士大夫的养生、疾病、治方及其病谱。 王羲之、王献之传略 王羲之(321年~379年或303年~361年),《晋书卷八十》有传。东晋琅琊临沂(今山东费县东)人,字逸少。永和九年(353年)与谢安等会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之兰亭,作《兰亭序》,其书法早期从卫夫人学(卫夫人(272年~349年)名铄,字茂漪,江州刺史李矩之妻,卫恒从妹,工书法,隶书尤精,尝授羲之书法...

  • 汇聚一方名医 传承中医文化

    汇聚一方名医 传承中医文化

    编者按:中医药在两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医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辨证论治的思维特点,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医院通过名医馆、文化馆等建设,不仅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升医务人员的素养和凝聚力,还能更好地传承名老中医经验,提升医院整体的诊疗水平和服务水平。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拥有首届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第二届国医大师、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针灸传承专家郭诚杰教授,各级名老中医36位,汇聚了陕西省中医的优...

  • 中医思维方式的产生

    中医思维方式的产生

      中医思维方式的建构深受中国哲学及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医药理论是在中国哲学指导下的独特思维方式的阐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思维方式具有情感思维的升华、经验思维的总结以及形象思维的智慧。对于中医思维方式的研究,从来都不应仅仅局限在医学的范畴之内,而应将社会环境的变迁和思维方式的演变共同纳入研究范围。   医疗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保障体系,成为深入的社会物质基础和哲学思想方面来考虑中西医学参与全球化进程的领域之一。近年来,针对中医与西医的差异,于是便出现了“中医思维方式”&l...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