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方 第2415页

方 第2415页

  • 从尚“和”思想看中医方药配伍

    从尚“和”思想看中医方药配伍

    君臣佐使的和谐结构与方药配伍的调和技巧,它们既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中药个体的药性药效,又灵活可靠地调控使用了中药群体的综合功效。这些与古代哲学“和”的蕴义是何等吻合。它们不仅在总体上体现了“和而不同”,有的还具体体现了“可而有否,否而有可”等古代哲学思想。 几千年来,中医学始终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它与传统文化之尚“和”,实乃一脉相承。 中国古代的尚“和”思想 早...

  • 中医膏方市场亟待规范

    中医膏方市场亟待规范

    时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健康意识更强了,膏方不再是达官贵人的“专利品”,而是成为百姓们信奉古训“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养生保健新时尚。 应当说,中医膏方的治病养生保健作用确实有独特的优势,发展膏方业务,开拓膏方市场,有利于拓展中医药健康服务,这使百姓受益,也使膏方的供方得益,并使传统中医药更好振兴,可谓一举多得。 不过也要关注的是,不能让膏方变味,而应牢牢坚守质量第一。然而也要看到,如今的假冒、伪劣产品在某些地区几乎泛滥成灾,因而,对于膏方...

  • 官方说法:不需买任何东西防辐射

    官方说法:不需买任何东西防辐射

    针对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发生后,部分市民盲目抢购碘盐的现状,3月17日下午,南宁市卫生监督所综合执法科科长吕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的核泄漏,不会辐射到我国,也不会影响我国的海盐生产,市民不需要购买任何东西来防辐射,而且碘盐也不能防辐射。 吕强说,有市民担心日本这次核泄漏会影响到附近海域的海水,从而影响到中国的海盐质量,其实,这种污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市民切勿过度恐慌。吕强还表示,日本核泄漏主要物质是铯137,这一物质与碘毫无关系,没法通过补碘进行防护,而且碘盐不能防辐射。 吕强提醒说,正常人每天盐的摄入量在...

  • 中药的服用方法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呢?

    中药的服用方法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呢?

    生活中,使用中药的患者很多,但中药是不是煎好后,趁热喝下去就行了呢?中药的服用方法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呢?其实,中药的服用方法是很有讲究的,根据不同病证采用不同的服用方法,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如果服药的方法不当,则很可能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那么,中药有哪些服用方法呢? 热服法 热服法指药液趁热服用,以利发汗解表,如麻黄汤、桂枝汤等发散之剂。中医认为,欲驱风寒出之于外,必热服且暖覆其体,令药气行于营卫,热遍周身,挟风寒而从汗解。 寒服法 寒服法指将药液放凉或冷藏服用,适宜内热证或暑天外...

  • 以中医经方助力重点专科建设

    以中医经方助力重点专科建设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医院脾胃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过的首批脾胃病重点专科,现开放病床120张,年门诊量约2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约4000人次。 科室成立10余年来,一直以“发挥中医特色”为宗旨,致力于传承、实践、发扬中医药特色,尤其注重发挥中医经方在重点专科建设过程中的独特作用。 中医重点专科的建设离不开中医临床疗效的支持,而以中医特色为基础的中医疗效的发挥是形成学科品牌的重要保障,也是进行中医临床教学、科研、文化传播的核心。构建中医临床疗效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包...

  • 英发现治疗肺结核新方法

    英发现治疗肺结核新方法

    英国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有些化合物可以通过抑制结核杆菌中一种酶的功能来杀死这种细菌,这是一种对付结核杆菌的新方法,将有助于研发治疗肺结核的新药物。 英国研究人员指出,结核杆菌中一种名为IMPDH的酶对细菌细胞的生存至关重要,抑制这种酶的功能就可以杀死结核杆菌。本次研究测试的几种化合物都是“选择性活跃”,它们只对结核杆菌中的这种酶有效,而不会杀死正常的人体细胞,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研发新的治疗肺结核的药物。...

  • 中医药工作要坚持正确方向

    中医药工作要坚持正确方向

      中医药工作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强调了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改革方向,再次重申了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中医药工作要抓住新机遇,适应新要求,找准新着力点,在深化医改的进程中进一步体现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改革和发展,在服务“健康幸福湖北”建设中彰显中医药的地位和作用。   中医药工作要坚持正确方向,做中国特色卫生事业发展的先行军   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的重要判断,明确了整体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五个...

  • 中药复方制剂 中医药去哪了

    中药复方制剂 中医药去哪了

      受惠于中国传统医药技术的发展,中华大地上繁衍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但是,近百年来中医药明显势弱,西医逐渐处于主导地位。我们不希望做中医药的“掘墓人”,渴望为中医药的复兴贡献一份力量,但如何贡献力量,奋斗方向何在,在现实的严峻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做如下思问。   科学性:制约中医药研究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从研究和工作实际中能感觉中医药面临的问题很多,例如:1.中医药目前的研究方法很多,但评价标准不能得到公认或缺失,药学质量标准的“唯成分”论、非临...

  • 治疗“看病难贵”顽症“处方”

    治疗“看病难贵”顽症“处方”

      广州市去年1.33亿的诊疗人次,六成多集中在医院,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不足三成。近来广州市政协举行专题调研辅导会,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广州市卫生局局长陈怡霓,就今年市政协“进一步深化医改,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效能”的主席会议协商专题给委员们上课。在课上,陈怡霓公布了多组广州各级医疗机构的大数据。她认为,治疗“看病难、看病贵”这个顽症,“处方”是建立分级诊疗机制。   既然七成多市民门诊选择大医院,自然也就不难解释大医院为何人满为患,...

  • 精神卫生工作方针原则和管理机制

    精神卫生工作方针原则和管理机制

      《精神卫生法》共七章八十五条,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方针原则和管理机制、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精神障碍的康复、精神卫生工作的保障措施、维护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等作了规定。因此,中医药行业必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其精神实质,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精神卫生领域的作用。   精神卫生工作方针原则和管理机制   《精神卫生法》规定,精神卫生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预防、治疗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机制。   精...

  • 中药配方颗粒仍为“小众”

    中药配方颗粒仍为“小众”

      备受市场期待的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下称国标),仍然难产。国家药典委员会网站信息显示,参与研究工作的6家药品检验所反映,由于企业并不积极配合导致进展缓慢,建议采取行政强制等组合拳,积极推进国标制定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   被称为“中药方便面”的中药配方颗粒,十多年来始终戴着“试点”的帽子,由包括上海家化子公司江阴天江药业、红日药业子公司康仁堂、华润三九在内的六家试点企业垄断生产。一旦国标出炉、市场放开,对上述企业的冲击可想而知。“得小利失大局&...

  • 被抢注的中医古方

    被抢注的中医古方

      被称为“国粹”的中医,在国际舞台上,多年来始终难以展露其真正价值。相反,中医药却沦为了各国的“免费大餐”。   2001年,日本一家公司向美国申请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专利,明确对以芍药为主要成分的包括加味逍遥散、当归芍药汤、芍药甘草汤、桂枝茯苓丸4个复方进行保护,并且获得了授权。日本还无偿商业化开发《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中的210个古方。   在日本抢注中医古方的背后,实际上是一场国内针对中医药标准化的争论,持续多年,久未停息。   近年来,...

  • 唾属肾 唾液异常治方

    唾属肾 唾液异常治方

      唾液分为唾和涎,唾和涎均为口里面的津液,比较稠的为唾,比较稀薄的为涎。中医将汗、涕、泪、涎、唾称为五液,并认为五脏化五液:汗为心之液,涕为肺之液,泪为肝之液,涎为脾之液,唾为肾之液。从五行的角度看,唾属肾。   肾中所藏的阴液到达口中,就可以滋润口舌。唾液是肾精所化,对人体具有滋养作用。所以很多练功的人都会舌抵上颚,通过呼吸和意念的引导,使唾液缓慢地分泌出来,等到唾液满口时咽下,让它回到体内滋养肾精,起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作用。   为什么说唾液过多或过少,都可能有肾虚的问题呢?道理很简单:正常情况下,口...

  • “小处方”医生更多涌现

    “小处方”医生更多涌现

      据媒体报道,河南洛阳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儿科主任医师毋剑梅因常年坚持开“小处方”医治了众多病患,许多父母从孩子出生起就找她看病直到长大,成了广大市民信得过的好医生。   毋剑梅之所以受到洛阳很多市民的热捧,是因为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毫无疑问,这种医德、医风与医术,对普通百姓来说,是可亲身感受的最大实惠,也正是他们对落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期盼所在。往大的方面说,树立正确的执业服务理念,倡导良好的医德医风,让毋剑梅式的“小处方”医生...

  • 中药饮片大处方

    中药饮片大处方

      最近,浙江省印发《2014年全省中医药工作要点》,其中提出要严格执行中药饮片帖均费用控制政策,“严禁中药饮片收入与科室创收挂钩,严禁中药饮片使用量与个人奖金挂钩”。“双禁”对中药饮片大处方亮起“红灯”。   目前,浙江全省各级中医院和综合医院,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但中药饮片仍保留加成。于是,有少数医疗机构将中药饮片收入与相关医务人员工资性奖金直接挂钩,导致中药大处方,药味增加,贵药增加,不仅医疗过度,还浪...

  • 看清楚“秘方”的真实面目

    看清楚“秘方”的真实面目

    长期以来,“秘方”总是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在给许多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也给了骗子可乘之机,使得很多消费者上当受骗。我们只有看清楚“秘方”的真实面目,才能避免上当。所谓的秘方一般有以下四种情况。 一、假方假药 这类“秘方”所宣称能治愈的疾病均是目前医学界尚无法根治的疾病,如癌症、乙肝、艾滋、白癜风、癫痫等,行骗者抓住患者“病急乱投医”的心理行骗,而其“秘方”的组成成分,多是一些自制的药...

  • 探索中医膏方 实现新突破

    探索中医膏方 实现新突破

      他是国内中医防治肺纤维化、尘肺病领域的医学专家。30多年来,他孜孜以求,专注于中医防治肺纤维化、尘肺病的研究和探索,在理论探索、医学科研、药物研发、预防治疗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疗体系。   然而他没有止步于此,面对肺纤维化、尘肺病这个世界性医学难题,他在成功引进“中医冬病夏治”防治肺纤维化、尘肺病取得了显著疗效的基础上又发起了新的一轮挑战。他发明创立的“康益膏方”为中医防治肺纤维化、尘肺病又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大大提高了肺纤维化、尘肺病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

  • 全方位宣传让中医药更深入人心

    全方位宣传让中医药更深入人心

      由于中医传承的特点以及社会宣传不足等因素,广大群众认为中医深不可测,远不可及。因此,加强中医药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架起中医和百姓之间的桥梁,让中医药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为了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中医,喜欢中医,选择中医,应全方位宣传中医药,让中医药的声音更响亮。   一是多载体宣传。现代社会宣传媒介众多,人们通过不同的媒介获取信息知识,丰富生活,改变知识结构。宣传中医药也要运用各种载体大力宣传,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展牌都可以成为宣传中医药的坚强阵地,我们可以通过办中医药专刊,在报...

  • 麦芽健脾疏肝 养生经验方

    麦芽健脾疏肝 养生经验方

      麦芽系大麦之芽,全国各地均有生产。它的主要功效为消食健胃、回乳消胀。其消食健胃功效主要是促进淀粉性食物的消化,如米、面、薯芋类的积滞不化,常与山楂、神曲、鸡内金配伍使用;回乳消胀功效与其疏肝解郁作用有关。   一般来讲,生麦芽偏于消食健胃,炒麦芽多用于回乳消胀,授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麦芽药理研究   麦芽含有淀粉酶、转化糖酶,维生素B、维生素D、维生素E,脂肪、卵磷脂,麦芽糖、葡萄糖、糊精等,另含大麦芽碱、甜菜碱、胆碱、腺嘌呤、氨基酸、细胞色素C、磷脂等。   麦芽糖和糊精有助消化作用;麦芽浸剂可使血压降低...

  • 挖掘名医“验方”  让中药恒久飘香

    挖掘名医“验方” 让中药恒久飘香

      在国内制药行业同质化竞争越演越烈的背景下,谁能在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率先掌握自主创新的技术,谁就能在未来竞争中处于引领地位。这一方面,以“创新、高质、惠民、奋进”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扬子江药业集团显然已完成从“扬子江制造”到“扬子江创造”的华丽转身,走在了全国的前列。2009年至2012年,扬子江药业连续四年跻身全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前三甲,独家产品香芍颗粒填补了国内治疗妇女经前期综合征的市场空白,其组方工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国...

  • 未经英国官方注册通过的中药

    未经英国官方注册通过的中药

      英国药品管理局出台“禁售令”、人民币升值、产品涨价等一系列因素让中药出口遇阻,然而第114届广交会的参展商却给出了包括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等在内的“发展路线图”。如此看来,在诸多不利因素共存的环境下,中药行业仍不乏弄潮儿。   英国药品管理局9月表示,计划从2014年起全面禁止中成药在英国的销售。此前,英国药品管理局曾发布警告,提醒谨慎选用一些未经英国官方注册通过的中药,称这些中药含有高含量的有害毒素,包括铅、汞、砷。   消息传来,再度引发消费者、...

  • 南方北方膏方热起

    南方北方膏方热起

      11月28日,以“秋冬进补,首选膏方”为主题的2013首届岭南膏方节在广东省中医院健康广场举办。针对岭南人体质,此次膏方节推出了10款特色膏方,所开膏方用药只选道地药材,用胶只选东阿阿胶,为人们秋冬进补做出了权威指引。   据悉,近些年来,随着全国各地兴起的膏方热,膏方节也遍地开花。不同于其他膏方节,首届岭南膏方节汇聚了名报、名院、名药“三名”要素。“大腕云集”的岭南膏方节,从活动规格到参与人数、影响人数,都树立了标杆,毫无疑问是岭...

  • 传统中医的诊断方法和手段

    传统中医的诊断方法和手段

      中医传统的诊断主要靠医生的主观感觉来收集病人客观表现如发热、尿赤等和主观感觉如头痛、耳鸣等完成,这种传统中医特色的诊断方法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初,在西方医学的强势跨越下,一些西医诊断方法和仪器,如神经反射试验、听诊器、体温计等逐渐被一些中医师所接受。到现在,诸如CT、B超、核磁共振等现代诊断设备已为中医院里的广大中医师普遍认可,为开阔中医师的诊断视野作出了贡献。尽管这样,在传统中医的眼里,这些洋玩艺如洪水猛兽般西化着中医,使得中医不像个中医。   中医回避现代科技条件下产生的设备、仪器之类的东西,与其悠久的...

  • 无名指采血注意四方面

    无名指采血注意四方面

    测血糖应该测无名指、中指和小拇指,不推荐测食指和大拇指。指尖采血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建议糖友最好使用无名指的血测血糖。无名指比其他四根手指,相对活动量少,不易感染,不影响日常生活。另外,毛细血管有两个分支,其中一个分支在无名指末端,另一个分支在其余四指的末端。因此,无名指血液丰富。 2.测指血别扎指肚。因指肚上感觉神经丰富,针扎时有痛感。常扎指肚,可使指肚感觉神经变迟钝、不灵敏,影响触觉。测指血时采两侧,手指两侧血管最丰富,血液充足,而且神经末梢分布少,不会产生痛感。 3.采血前将手臂下垂10-15秒,使指尖充...

  • 中医用中医术语 用中医理论方法

    中医用中医术语 用中医理论方法

      有位慢性病患者专门到某中医院找老中医看病。老中医把脉、看舌象后,却用西医理论给患者解释病情。这位患者说,真不知道自己看的中医还是西医。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只有对证治疗才能达到最佳疗效。而疾病的本质和属性,也往往通过“证”的形式表现。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发展趋势,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从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此外中医在治疗疾病时根据同一疾病出现的不同证型,不同疾病出现同样证型,还会采取“同病...

  • 膏方让调养成为一种享受

    膏方让调养成为一种享受

      陈女士,44岁,德清人,在河南郑州做房地产生意。三年前经人介绍服用膏方,服完一料膏方后,精神好转,腰酸消除,睡眠好转,小产后出现的肥胖也得到改善。此后,每年膏方时节,都会从河南赶到杭州,配制膏方。像陈女士一样的人不在少数,吃过膏方后,每年都会想到用膏方来调补。   冬令进补用膏方   人生活在大自然中,与自然息息相关。天地自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气候更迭,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人体精气内藏,蓄积以应对时令的寒冷,以期满足来年生发的需要。这时进补人体更能吸收营养精华,有助于体质的增强。   冬...

  • 文化背景也会影响对医药方式

    文化背景也会影响对医药方式

      “人文社会科学”指“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两者的结合,即对社会中的人和由人集合而成的社会从各个层面、方向的研究的总合,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民俗学、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   哲学观念不同是对不同医药方式存在偏好的主要根源中西医药都是人类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有效手段,但从哲学基点、方法论到直接目标和手段都存在重大区别。无论是有意识、无意识还是下意识,不同的患者受不同的自然观、生命观的影...

  • 访江苏省中医院院长方祝元

    访江苏省中医院院长方祝元

      方祝元,男,医学博士,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院长。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医疗、教学、科研及医院管理工作,中医理论深厚,临床经验丰富,在中医养生保健理论与实践方面颇有建树。先后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参编多部中医专著,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级、省级、厅局级科研课题。   问: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的根基和灵魂,是中医...

  • 海南黎族民间验方250例

    海南黎族民间验方250例

      由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主持、省药物研究所具体实施、省药品审核认证管理中心审核的《海南黎族民间验方250例》项目近日顺利通过了专家组验收。   专家组认为,该项目的实施是挖掘黎族医药的一个重要举措,首次较为完整的对海南省黎族民间验方收集整理,为海南省黎药研发积累了基础资料。专家组建议进一步规范验方分类、对收集的验方及药材基源进一步考证、对1~2个代表性验方进行筛选研发。   2011年起,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主持实施了《海南黎族民间验方250例》项目,并委托省药物研究所负责进行250例黎族民间验方的收...

  • 中药处方用药是否符合辨证论治原则

    中药处方用药是否符合辨证论治原则

      编者按:随着中药自身优势的凸显、大量的成方被应用、药物品种不断增加、新剂型不断推出及中西药联用的增多,中药的合理应用问题也日益突出。处方点评作为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的一种方法,对于确保药物的合理使用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处方点评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尚无国际经验借鉴,国内缺乏必要的标准和经验,不同单位点评深度和水平也参差不齐,如何开展中药处方点评工作成为困扰全国各级中医医院临床药学人员的一个棘手问题。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梅全喜作为《广东省处方点评实施规范(试行)》的起草专家,结合《...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