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第2401页
-
中医学自身的理论缺陷和方法学局限
几千年来,中医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沿着自己的轨迹运行,遵循着自身的规律发展。近百年来,西方医学进入中国并迅速成为主流医学,特别是近30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中医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挑战对中医学的发展走向和前途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积极应对,回避与坚守壁垒是行不通的。 明确中医学面临的四大挑战 治疗目标转换产生的理论障碍和方法学困扰 所谓治疗目标转换是指中医诊疗面对的已不再是传统的中医病证,而几乎完全是经过明确诊断的西医疾病,疗效目标也从单纯追求中医&...
-
盛端明的方术未坠邪道
鲁迅评论明朝奇书《金瓶梅》风行的社会背景时说:“成化时,方士李孜僧、继晓已以献房中术骤贵,至嘉靖间而陶仲文以进红铅得幸于世宗……于是颓风渐及士流,都御史盛端明、布政使参议顾可学皆以进士起家,而俱借‘秋石方’致大位……世间乃渐不以纵谈闺帏方药之事为耻。” 这里被视为造成明代世风日下的罪人之一的盛端明,是广东揭阳人,号程斋、玉华子,弘治十一年乡试第一,十五年中进士。他本应成为乡邦的荣耀,何以成为反面人...
-
研究《本草经》研究应用中药的方剂
受近两百年来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国人对自己的文化有些瞧不上了。现行教育把学习西方文化作为基础,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却重视不足。以中医为例,中药为什么能治病,自有其中医理论源由,但主流意志却要求拿现代实验去证明中药的疗效。比如麻黄经过现代研究之后反而不能治中风了,这是把中医给阉割了。 学习中药,一定要先学格物致知的思路与方法,特别是中药的取类比象思维模式。我读大学时,老师只要求背诵中药的基本功效,既没有要求熟读《神农本草经》,也不肯讲述古人观察药效的思维方式,如此学习,将来面对病人时却无法灵活辨证用药。...
-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的提出与建立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Chinmedomics)研究方法的建立与实施,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学意义上的创新,有助于揭开中医方剂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这个复杂的“黑箱体系”。日前,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和第二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医药代谢组学研究高峰论坛上,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西苑医院,中国药科大学的多位中医、中药及药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致这样认为。会议就代谢组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并围绕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王喜军教授首先提出并建立的“...
-
中医方剂 方名相同而方异
中医方剂、中药学内容丰富,有些方剂名同、名似但实异,有些中药同出一物而功异,现选出一些常用且易被人们忽视的一些方剂和中药进行分析介绍。 方名相同而方异 中医方剂始《内经》十三方后,代有发展,在名目繁多的方剂中,除具有药味增减、药量增减、药物配伍、剂型更换等变化特点外,有许多方剂具有方名完全一样,而药物组成、功能、主治完全不同的特点。这些方名相同而易于混淆的方剂,对业医者知晓十分必要。如: 柏子仁丸:同此方名之丸剂有二。一为经产之剂,一为收涩之剂。经产之剂出自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
-
中医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治疗方法
●医院管理也要讲“辨证论治”,不能生搬硬套,用一套固定的理论和方法来管理,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辩证地进行分析总结和判断,去伪存真,找到问题的症结,制定出个性化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然后予以实施。 ●一个医院是由各个科室、各个部门有机组成的;医务工作者与人民群众应该和谐统一,血肉相连;医院也是国家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医院的管理者应具有全局观、整体观,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的思想。 ●医院管理情况千变万化,原因复杂多变,解决问题时也要像中医治疗八法的应用一样,数法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