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方 第2397页

方 第2397页

  • 除“寒”最简便的方法“泡脚”

    除“寒”最简便的方法“泡脚”

    近年来,因过度使用空调而导致关节痛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有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人复发率比较高。女性由于穿着短裤、短裙,会使膝关节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里,更容易引发“空调腿”。不少人对其不甚在意,殊不知,冷空气对关节的损害是很大的,如果不注意保暖,上了年纪就很容易患上关节炎。 中医认为:“空调腿”的发生,内外都有因。内因在于肝肾之气不足,不能温养筋骨,造成筋缩骨萎;外因在于属于外邪的“风”、“寒”当人体抵抗力不足时,...

  • 诸多方面以“和”而延年益寿

    诸多方面以“和”而延年益寿

    中国是一个尚“和”的民族。儒家思想无疑是“和”这一民族气质在文化方面诠释的经典。儒家文化向来推崇“和为贵”的思想,主张“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倡导在均衡中化解矛盾,求得和谐与发展。谓“和”,就是协调、和谐、平衡、融洽之意。“和”在天地万物运化之中,人体也需在诸多方面以“和”而延年益寿。 首先是人与自然之和。古人早就...

  • 所谓“有是证必有是方”

    所谓“有是证必有是方”

    《伤寒论》是方证对应的,112方都有相应的证候,是一种线性思维,为初学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用经方虽力求方证对应,但方证不对应时,方与病机对应,同样可以有效,这符合异病同治的道理,非如此难以拓展经方的用途。 笔者学中医,是从读《伤寒论》开始的。那是20世纪70年代,我的老师、湘雅医学院彭崇让教授要我从读《伤寒论》入手,把《伤寒论》条文背熟记牢,特别要注重那些有证有方的条文,紧扣“方证对应”这个环节;将来临床,遇到患者出现原文中相同的证候,即可运用《伤寒论》原方治疗,往往效如桴鼓。例如:患者...

    养生秘方 2024-03-07 15 0
  • 去躁离烦 方得养生之真谛

    去躁离烦 方得养生之真谛

    中医养生特别强调养心调神,并将其列为养生第一要务。然而,在当下纷繁芜杂的信息扰动中,人之“神”常处于易动难静的状态。所以,要真正做到“自静其心”是非常不容易的,必须从思想高度认识清楚,才能克服“心如猿,意如马,动而外驰”的各种干扰。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指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强调人之心神宜静,清静养神特别重要。近年来,生理学研究证实,人在静心之后,大脑中枢又回复到儿童时代的大脑电波状态,也就是人的衰老生化...

  • 段富津:中医梦 方剂梦

    段富津:中医梦 方剂梦

    梦,就是理想。我的中医梦,就是要把中医学术按照中医学的学术特点和本质特色去努力弘扬,让中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真正让中医药事业充分发挥她的作用,为全人类健康服务。 中医是实践医学,讲究辨证施治。中医方剂必须按照中医的辨证特点和组方规律去组方,基于临床确实有效的经验去做科研,探讨其真正的作用机制和配伍规律,搞明白它怎么有效,把客观的、必然的东西表达出来,让世人更好地认识它,才能真正让科研成果指导临床,并运用到中医药事业中去,更好地造福大众。 其实,中医梦、方剂梦就是中国梦的一部分。歌里...

  • 立冬进补 补肾降压食疗方

    立冬进补 补肾降压食疗方

      立冬,是冬季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季的来临。在季节的变换时期,也正是人体需要保健调节的时候。那么,冬季初临,在饮食上应如何调节呢?为此,记者采访到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林嬿钊。   指导医师: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 林嬿钊   记者 李楠 通讯员 宋莉萍      冬日进补,来年打虎   林嬿钊指出,立冬节气,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准备。此时,大自然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养生保健当顺应自然界闭...

  • 中药质量 复方制剂 保证中药安全

    中药质量 复方制剂 保证中药安全

    中药注射剂代表了中药行业的最高技术水平。神威药业建成了国内最大的中药注射剂、中药软胶囊和中药颗粒剂的生产基地。在技术方面,神威药业拥有国内唯一一条全自动控制中药提取生产线,首次实现了物料输送管道化、生产过程程控化、质量控制自动化、药品包装机电化。 神威药业承担国家发改委项目3项,包括中药制剂先进工艺单元集成及生产过程自动控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降脂通络软胶囊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中药注射液质量标准化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率先将全自动动态逆流提取技术、膜分离技术、全自控大孔树脂吸附技术、二级反渗透加EDI...

  • 膏方体质辨识及调理原则

    膏方体质辨识及调理原则

    气虚质 临床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调理原则:补益元气,健脾和中。 阳虚质 临床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调理原则:温阳补气。 阴虚质 临床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伴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调理原则:滋养阴液。 痰湿质 临床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

  • 路志正 颐养生命益寿延年方法

    路志正 颐养生命益寿延年方法

    路志正,男,1920年出生,字子端,号行健,河北藁城县人。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主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全国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 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09年被评为国医大师。 从古至今,人们对生命的追逐未曾停息。从祭祀膜拜到不老仙丹,从饮食起居到药食相承,人们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渴望益寿延年。然庄子《养生主》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r...

  • 重药轻医 重病轻证 重方轻法

    重药轻医 重病轻证 重方轻法

    一个时期以来,针对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业内有识之士不时发出警示之声,此尤以已故首届国医大师陆广莘的观点较具代表性。他认为,因西方医学的冲击,中医学界出现了“中医西化”的趋势。如果任其发展,最终将产生“四化”的局面——“中医思维弱化、中医学术异化、中医技术退化、中医评价西化”。“四化”问题得不到重视,将会使中医传承走很大的弯路。这种现象必须正视、不容回避! 笔者对陆广莘...

  • 判断妊娠脉要点 方药试探

    判断妊娠脉要点 方药试探

    现代医学技术发达,怀孕很快就可以通过抽血、B超、小便等方式检查出来,但这些检查不足以应对复杂多变的临床,如常有遇见在怀孕期间感冒用了感冒药之后月经推迟才知道其实当初已经受孕,或者去医院做体检,照了某光之后月经推迟才知道当初已经受孕,但往往此时悔之晚矣。 一般人在月经没有推迟之前是没有意识去了解是否受孕,而我们作为医生,很有必要在这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来保护好自己,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二来有能力尽早判断是否受孕,也是对患者负责,对生命的尊重。 判断妊娠脉要点 判断妊娠脉要点有二:一是肺脉和肝脉之间...

  • 膏方临床中可以发挥良好的疾病防治效

    膏方临床中可以发挥良好的疾病防治效

    编者按:10月15~17日,“全国膏方推广应用与治末病交流大会”在河北沧州举行。会议期间,来自北京、上海、江苏、辽宁等地的专家分别就北方地区膏方应用的前景与优势,膏方在临床中医体质辨识方面的应用等课题进行了研讨。现将其中5位专家的研讨内容进行摘编,以飨读者。 本版文字和图片由记者 陈计智整理拍摄 膏方,如指内容,以为物之精粹,如指作用,以滋养膏润为长。起于汉唐,兴于明清,尤其是在清代宫廷中广泛使用。近代江浙沪一带,膏方一直作为滋补之品,用于美容养颜、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膏方并不是一...

  • 中医学四个字:理、法、方、药

    中医学四个字:理、法、方、药

    说起中医学,大家都习用或喜用“博大精深”来表述。但大道至简,这门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双重属性特色鲜明的学科,其实所孜孜不倦、汲汲以求的只有四个字——理、法、方、药。 理 中医的生理学与病理学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通过经络、气血等途径,与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建立起了密切联系。由于受古代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及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医学对脏腑系统的认识并未局限于形体本身上,而是通过感悟、联想,在更广阔的空间赋...

  • 冬令进补时节 古老膏方配方

    冬令进补时节 古老膏方配方

      每到冬令进补时节,“膏方门诊”就会变得异常火爆,在如此庞大的“膏方进补大军”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中老年人。目前,虽然中老年人普遍养生意识不断增强,但是过度养生、盲目进补的情况也在渐渐增长。那么,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吃膏方?膏方调补对体质有哪些要求?随便哪个医生都可以开膏方吗?许多中老年人仍然未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为此,记者采访到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治医生范宇鹏,让中老年人从专家口中全面认识膏方。   指导专家: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治医师 范宇鹏   ...

  • 确保膏方的疗效与质量

    确保膏方的疗效与质量

    江苏省涟水县中医院为了确保膏方的疗效与质量,在质检过程中采取了多项措施。 一是医院对开膏方的患者进行回访、跟踪,听取对服务、疗效、质量等方面的反馈意见与建议。 二是对膏方门诊的医师资质设“门槛”。该院规定必须具备5年以上资质的副主任中医师才有资格应诊,并由名中医、主任中药师等对膏方门诊医师开方的注意事项进行专题培训。 三是严把“选料关”和“制膏关”。对膏类药材、滋补类药材、糖类等辅料选用环节,层层把...

  • 喜投辛散 方简量轻 精研配伍

    喜投辛散 方简量轻 精研配伍

    韦文贵(1902年~1980年),浙江人,当代著名中医临床家、理论家,尤精专眼科。早年在杭州行医,自建“复明眼科医院”,以祖传之“金针拨障术”使万千眼病患者重见光明,是一位成就卓著的中医眼科专家。 1954年,韦文贵带头献宝,将几代人秘传的“金针拨障术”和韦氏眼科秘方公之于世,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国家。此后,又组织各种参观和传习活动,将拨障术的原理和技法传授于同仁。从此,韦氏之术走出密室,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财富。 韦文贵临证重视脏腑定...

    养生秘方 2024-03-07 15 0
  • 善用陈无择《三因司天方》著名

    善用陈无择《三因司天方》著名

    龙砂医学流派以善用陈无择《三因司天方》著名。清代医家缪问(芳远)在其论著中记述:“吾邑姜体乾先生治病神效,读其方必多至二十余品,心窃非之。然人所不能措手者,投剂辄效,殊难窃其底蕴也。后登堂造请,乃出宋版陈无择《三因司天方》以示,余始知先生之用药,无问内外气血,每于司天方中或采取数味、或竟用全方,然后杂以六经补泻之品。故其方似庞杂而治病实有奇功。” 缪氏当初之惑,余也曾有之,后来侍诊顾植山老师,观其临证善用运气理论指导临床,用方常于现行《方剂学》中未有载录,而多能应手奏效,待顾植山荐读缪问...

  • 寻找辨病方 是中医发展的重要途径

    寻找辨病方 是中医发展的重要途径

    @选择中医__董洪涛 苦乐全在一念之间。人生在世,我相信并没有绝对的苦与乐,若心中快乐,纵然披荆斩棘、行路艰难,亦是真乐;若心中凄苦,纵然腰缠千万贯,或身在帝王家,却是真苦。学习中医亦如此,若能把中医看成人生真趣,能修心养性,可救苦扶危,则学医不苦,何况中有至乐;若望书则头痛,用功而烦躁,则苦之极矣。 学习中医,以信为先。当面对大病重症时,自己的心却先败了,那么再怎么努力,也必难成就大医。 @仝小林北京 在西医诊断的疾病面前,大家的认识是可以统一的。在这个统一基础上,寻找辨病方,即治疗的共性,是中医...

  • 张琪介绍 适合用膏方进补的四种人

    张琪介绍 适合用膏方进补的四种人

    近些年来,膏方热风靡全国各地,由于北方特殊的季节变化,尤其适合开展中医膏方疗法。膏方并非单纯的补益剂,它包含“救偏祛病”的双重意义,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是治疗慢性疾病、功能性疾病和秋冬进补的最佳剂型。 针对膏方有关事宜,记者采访了国医大师张琪教授。张琪认为,膏方具有综合调理作用,自古以来一直是秋冬进补独具特色的手段之一。尤其冬季根据每个人的体质状况适度进补膏方,可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冬季进补不仅能固本培元,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而且...

  • 中药膏方 制膏方法复杂难控

    中药膏方 制膏方法复杂难控

    中药膏方,亦称膏剂、膏滋,自古以来用于扶元固本、祛除病邪。如今随着“治未病”观念深入人心,膏方应用方兴未艾,出现了“膏方北进”的发展态势。依靠现代科技发展,现代化煎药(膏)中心以自动化、信息化和规模化生产,成为中药产业创新的亮点。 传统制膏方法复杂难控 南方多地一到冬季就会出现排长队开膏方的壮观场面,这一方面体现了膏方如火如荼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制作工艺效率的低下。传统制膏法存在程序复杂、难以操控等问题,难以满足当前人们对膏方日益增长的需求。 膏方的...

  • 中医学 核心理论 方药技术 治病技巧

    中医学 核心理论 方药技术 治病技巧

    中医学的内容分几块?你热衷学习和明了的是哪一块? 笔者一直希望准确定位自己的中医学习,好把握未来前进的方向。后在不断学习和整理中,一种清晰的分类跃入脑海。中医学分三大块内容:一为核心理论、一为方药技术、一为治病技巧。 核心理论 核心理论是“医道”的内容,决定了你作为中医的境界,决定了每个中医可否长远发展的方向。笔者认为这一块内容,应属于“知其要者一言以终”的范畴,需要做减法;要能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清楚,大道至简。笔者目前对中医核心理论的认识还比较繁琐:致中和,察...

  • 健康养生方式 自然阴阳消长

    健康养生方式 自然阴阳消长

    春夏时,万物复苏,草木生长;秋冬时,草木凋零,万物潜藏。五脏六腑在不同季节的状态不同,形成一种张弛有度的轮回。我们的饮食也要根据四时调整,以配合腑脏的运作、气血津液的流转,而能够紧密契合自然阴阳消长的规律,则是最健康的养生方式。 春季药膳:山药羊肉羹 材料:羊肉100克,生姜5克,生山药片50克,牛奶100毫升,葱5克。 制法:将羊肉洗净切块,山药去皮洗净切片,生姜切丝,待用。放入羊肉、生姜和500毫升水,用小火清炖3小时。放入山药片,煮烂后再加入牛奶和佐料盐,汤煮沸后...

  • 老中医谭新华提醒 膏方应一人一方

    老中医谭新华提醒 膏方应一人一方

    11月4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六届膏方节开幕。早上8点开始,该院门诊大厅人头攒动,“体质辨识区”、“膏方专家咨询区”、“膏方制作展示区”等展台前,前来咨询的市民络绎不绝。该院知名中医专家谭新华、程丑夫、旷惠桃、陈新宇等教授在现场义诊,免费为市民辨识体质,开方调理。 37岁的袁先生一天到晚感到没有精神,还经常胃痛,他先后在多家医院做过多次检查都未查出病因。正在义诊的国家级名老中医谭新华教授细致地为袁先生望闻问切后,认为袁先生属气...

  • 岳美中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辨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相结合

    岳美中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辨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相结合

    岳美中(1900年—1982年),河北省滦县人,为自学成才的著名中医学家、临床家、教育家。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医学术刚刚振兴,中西医结合医学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少中医在临床上忽视或不会辨证论治,以中医方药简单地对应西医的病名,使辨证论治简单化;同时,也存在泛谈辨证,忽视对症的专方专药使用的情况。这两种倾向严重地影响了中医药疗效的提高和学术进步。 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岳美中于1958 年提出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相结合”的重要观点。 他认为,辨证论治...

  • 第三方中医药科技成果评价程序

    第三方中医药科技成果评价程序

    •社会组织作为第三方评价机构,目前宏观政策环境已基本成熟。按照市场运行规则,形成市场链条,构建第三方中医药科技成果评价体系,须对构成市场相关要素,如供求主体、产品、程序规范等做出相应的框架设计。 按照市场运行的规则,形成市场链条,构建第三方中医药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必须对构成市场的相关要素,如供求主体、产品、程序规范等做出相应的框架设计。 选择并扶持若干评价机构 从评价市场角度看,目前的主要矛盾是供方不足,没有专业的评价机构,缺乏高水平评价人才团队。要选择若干具有法人资质,具有科技管理经验或成果...

  • 养生方式调整全身循环治百病

    养生方式调整全身循环治百病

      进入冬季,不少老年人都喜欢晨起在公园里锻炼锻炼。近日,记者在老年人聚集晨练的公园里发现不少老年人在拍打身体,继而不时向下、抬腿压筋。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拍打拉筋也是他们的一种养生方式,而且不少老年人认为,这样的养生方式可以调整全身循环,能治百病。那么到底这样的方法是否真的奏效呢?为此,记者采访到广东省中医院脊柱专科中医师许鸿智。   指导专家广东省中医院脊柱专科中医师许鸿智   记者:李楠通讯员:宋莉萍吴远团   拍打、拉筋对调节循环有一定作用   对于目前盛行的拍打、拉筋养生法,许鸿智表示,拍打、拉筋实际是来...

  • 《伤寒论》症状 方证 病证

    《伤寒论》症状 方证 病证

    《伤寒论》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临床著作,奠定了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我们在继承发扬《伤寒论》辨证论治同时,不应忽略其关于“证”字内涵的挖掘,笔者认为书中所言“证”,并非仅指方证或疾病当前阶段本质的概括。细读《伤寒论》中出现“证”字的条文,不难发现,张仲景对于“证”的论述有多重含义,包括诸如症状、汤证或方证、病证。 含义一:症状 我们目前认为证与症状有明确的区别,证是指对疾病当前阶段...

  • 2014膏方养生季

    2014膏方养生季

    日前,江苏省中医院“2014膏方养生季”活动启动。今年启动膏方预约项目以来,每天在服务区等候的病人数量猛增,有的老病人悄悄找到自己认定的“老主顾”专家,早早开好方子,就等医院开炉熬膏,准备享用第一炉。 江苏省中医院从上世纪70年代起开膏方,至今已有40多个年头了。长期以来,医院始终将服务与质量放在首位,2012年还申请了膏方专利,凡具有“苏膏”标识的产品,消费者就能溯源到开膏专家、制作药材以及熬膏过程,确保患者服用到放心膏滋。...

  • 没有单独的组方理论

    没有单独的组方理论

    @中医纪元 做学问最忌纯粹为了标新而立异。没有足够的证据和理由,就不要立异。 经常有人拿着方子来问我这个方子开得怎么样?不知道治疗对象而评论方子如何从根本上说是扯淡。严格的说,没有单独的组方理论,方剂的组合都是根据病情证情来进行的。即使被很多医家赞扬为法度严谨的经方,其实也没有所谓的法度,完全是根据证情来安排药物组合的。 当你知道病人身体发生了什么,注意是真切的知道,不是名词术语里打转转,又知道药物下去以后身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作为一个中医,你心里肯定是有底的。否则,表现得自信满满,只不过是盲目自...

  • 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科研方式

    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科研方式

    真实世界相对“理想世界”而言 疗效是医学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过往对于疗效的评估长期停留在具体病人的个体评估阶段,直到20 世纪60 年代临床流行病学的出现,才彻底改变了这种局面,引发了临床科研的重大变革。 几十年来,以临床流行病学及循证医学为核心所形成的临床科研范式本质是“简单范式”,核心理念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基本原则是通过“随机对照”、“重复性”等,来证明“因果关系”和准确回答&ld...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