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方 第2393页

方 第2393页

  • 反复胸口闷堵 温阳健脾治方

    反复胸口闷堵 温阳健脾治方

      患者,女,55岁,退休工人,2013年1月7日初诊。   主诉:反复胸口闷堵5年。患者自觉胸闷如窒,满闷不适,痞塞不通,气短,善太息,以呼出为快,嗳气频发,天气变冷时症状加重,喝热水后稍缓解,但饮水不多,饮多后有腹胀、恶心感。症状反复,苦恼不已。   刻诊:精神不振,面色白光白,体型偏胖,食少纳差,畏寒肢冷,四肢乏力,大便时干时溏,舌淡、苔白润,脉弦细而无力。   辨证:脾胃虚寒,胸阳不振,寒凝气郁。治宜:温中健脾,通阳散寒,行气解郁。予以附子理中丸及枳实薤白桂枝及四逆散加减。方药:桂枝10克,...

  • 祛除湿气的方法

    祛除湿气的方法

    上期《八桂医话》讲了如何辨别体内是否有湿气的方法,本期我们将说说祛除湿气的方法。 运动 运动不仅可以缓解压力,还能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等运动,有助于活化气血循环,增强体内水分代谢。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因为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湿热病症。 清淡饮食 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保护肠胃最好的方式就是清淡、适量、均衡饮食。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

  • 独特的养生思想与方法

    独特的养生思想与方法

      汉代名医张仲景有着自己独特的养生思想与方法。   张仲景认为“内养正气,外慎风邪”是养生的根本,他认为人存于世,天地之气供人生存,而邪气则会致病,但是人具有能动性,可以改造自身,内养正气,顺应自然规律,气候变化时自身还能够保持稳定的新陈代谢,使得生理机能保持稳定。这就要求平日调节养生,注重自己身体的调节,还要注意外界环境的变化,增减衣物、饮食等。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张仲景具有“博爱”的性格,为贫民看病不收钱,他也认为“爱”是...

  • 中医师开出的健康处方

    中医师开出的健康处方

      冬季天气干燥寒冷,因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心脑血管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到医院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拥有健康是每一个人的愿望,那么,提高机体抗寒能力,抵御疾病来袭,需要做哪些准备呢?请看浙江省东阳市名中医、东阳市中医院内科主任吴允华主任中医师开出的健康处方。   多“点”水   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冬天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依然需要水滋养。   方法:每日饮水量应...

  • 九种体质的饮食、运动调理方法

    九种体质的饮食、运动调理方法

    “我这人啊,怎么吃都不胖,脸色通常偏黄,也不知道属于什么体质,一直想找个中医询问该怎么调理?”49岁的陈阿姨近来想调养身体的欲望越发强烈。实际上,有不少人都跟陈阿姨一样,不知道自己属于什么体质,不知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理养生。本期特约中医专家撰文介绍这方面养生知识。 中医大致将人的体质归纳为9种基本类型,即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和特禀质。不过,体质还可能间杂,常见的就有: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气郁质,湿热质+气郁质,阳虚质+痰湿质+气郁质,痰...

  • 雾霾伤肺 用儿童膏方给孩子调理

    雾霾伤肺 用儿童膏方给孩子调理

    最近天气干燥,容易伤肺,再加上多雾霾的天气,更使得肺燥津亏,尤其是肺脏娇弱的儿童。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专家组的中医专家们指出,如果孩子经常感冒,咳嗽,呼吸道感染,家长可以试试用儿童膏方给孩子调理。 记者:儿童膏方有哪些特色? 王新美:膏方通常治病兼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滥用补药会导致消化不良、性早熟等副反应,因此儿童的膏方主要是益气固表、健脾和胃、平补阴阳,用药温和,避免大补滋腻的药物。辅料多为莲子、山药、核桃仁、冰糖等食品,使药补食补相结合,香甜可口,小儿喜服。 记者:哪些孩子适合吃膏方?...

  • 经络各种养生方法之中

    经络各种养生方法之中

    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只有保证经络通畅,周身气血才能川流不息地运行,才能确保脏腑相通、阴阳交互、内外相通,从而供给脏腑充足的营养物质,营养各个身体组织,以确保机体内新陈代谢旺盛,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素问·调经论》说: “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气血,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由此可知,古时候,人们就已经认识到经络通畅的重要性了,而现在人们依然将经络通畅作为养生的指导原则之一,贯穿于各种养生方法之中。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哪内容? 中医理论形成于先秦两汉时...

  • 三个方面进行自我调养气郁体质

    三个方面进行自我调养气郁体质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过大,起居饮食不规律,人们经常处于繁忙的劳务之中,致使人体长期气机运行失调,加之突发应激事件,愤怒伤肝,久而久之,则形成气郁体质。笔者经过长期对气郁体质的临床观察,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自我调养气郁体质:   一避避致病因素   宋代陈无择认为疾病的形成,可以分为外因六淫侵袭,内因七情所伤,不内不外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及虫兽所伤。所以,应该学会避开或者降低“三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如遇大雨、大风、大雾等不良天气,则尽量...

  • 民间滋补养生中医膏方

    民间滋补养生中医膏方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对膏药的制作作了详尽的说明,提出以治病的需求来确定剂型和给药途径的理论。《本草经集注》指出“又疾有宜服丸者,宜服散者,宜服汤者,宜服酒者,宜服膏煎者,亦兼参用,察病之源,以为其制耳”,并规定了汤、丸、散、膏、药酒的制作常规等。较详细地阐述明了制膏的几大要点:首先尽量浸取药的有效成分,煎煮时间相对要长,并用猪脂为粘稠收膏剂。另外还指出,若膏剂在内服同时可以外敷的话。可将制膏的药渣用来外敷病处,以尽药力而不浪费。这些论述可以说为现代制膏工艺奠定了基础。...

  • 治老年嗜睡 中医有良方

    治老年嗜睡 中医有良方

    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 20%~30%的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睡眠疾患,老年群体中更是高达40%。嗜睡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病证,常见的症状是白天睡眠过多或突然睡眠发作,睡眠发作不能用睡眠时间不足来解释,而是呼之即醒,醒后又睡。研究发现,引起老年人嗜睡的原因较多,如疾病、环境和药物等因素均与老年人嗜睡息息相关。 失眠变嗜睡药物惹的褐 老张患失眠症多年.退休后症状非但没有改善,还日益加重,每晚最多只能睡上 2~3个小时,不得已老张只好吃安眠药。服药之后,睡眠时间倒是延长了,但白天老张总感觉有点迷糊,不清醒,老想睡...

  • 膏方滋补 需先服“开路方”调理

    膏方滋补 需先服“开路方”调理

      冬季进补用膏方已被人们普遍认知,但值得一提的是,在临床上,笔者时常会碰到一些初诊患者“新膏民”,一到医院就诊,就立马要求给他开膏方,这对于一些肠胃功能良好,没有患感冒、咳嗽、便秘等疾病的人来说还好办。而对于一些阴阳失调、体质偏弱的人,尤其是痰湿较重的胃肠道消化吸收不良的人,就不适合立即开膏方服用,需先服“开路方”调理,尔后再服用膏方滋补。   然而,有些人嫌麻烦,未经辨证擅自服用膏方,这种做法不可取。一般膏方都在千元以上,一旦服用不适宜,浪费是小,引起不良...

  • 上火怎么办 老年人阴虚火旺方

    上火怎么办 老年人阴虚火旺方

    许多老年人常易出现眼睛红肿涩痛、喉咙肿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及舌尖糜烂等上火症状。祖国医学把这些病理表现称为火性炎上,并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冠以不同的名称;如目赤肿痛谓之肝火,咽喉肿痛谓之肺火,牙龈肿痛称为胃火,口舌生疮称为心火等等。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上火呢? 祖国医学认为,首先是体质的原因。“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老年人正气虚弱,各种病邪容易侵入机体,滞留体内,郁而化火。此类火一般为实火;还有,老年人易于出现阴液亏虚。阴虚火旺,虚火上炎,因此,老年人的上火,往往是虚火、实火夹杂,治疗上...

  • 归纳了几种治疗疑难病的方法

    归纳了几种治疗疑难病的方法

      以补药之体作通药之用,施于正气将竭、邪势猖獗之危候。此臌胀用峻补,乃塞因塞用之法。   当某种病证确认为某病因病机,依法治之,如石投海或病反增剧,当从与之相反的角度来考虑。   在一些疑难病中,或因脉证不典型,或因症状复杂,矛盾之处太多,或因假象干扰,在此疑似难辨之际,可采用投石问路法。   疑难病以常规治疗多难奏效。笔者根据古今名医的一些经验,结合临床体会,归纳了几种治疗疑难病的方法,与同道探讨。   突破常规法   所谓突破常规,是指治法和用药超出一般常规。治疗上突破常规,主要是立法...

  • 中医外治灰指甲验方

    中医外治灰指甲验方

    “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这句广告词被许多人所熟知。灰指甲就是甲癣.临床医生把它叫做“甲真菌病”,中医称“鹅爪风”。 研究发现,个人卫生习惯与灰指甲的发生直接有关。爱与他人换鞋穿,或冼脚不及时的人易患病;在公共浴室泡澡和在卫生条件差的泳池里游泳的人易患此病:饲养猫、狗等宠物者,被宠物身上的癣菌感染后易患病:患有某些慢性病症,如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者发病率偏高,症状也偏重。 灰指甲是由一大类称为病...

  • 东阿阿胶授牌国医馆  为好膏方保驾护航

    东阿阿胶授牌国医馆 为好膏方保驾护航

      编者按:俗话说“冬令进补,春来打虎”,随着冬至的临近,各地膏方进补的热度也越来越高。然而,在越来越热的膏方进补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饱受诟病的乱象——诸如无证行医、偷工减料、药材不道地、制作不规范等等。为了应对这些乱象,一些有责任感的机构正在行动起来,以自身行动率先为膏方市场树立起了自律榜样。   近日,浙江省十大国医堂联名承诺暨授牌活动在杭州举行。该活动以“坚守膏方品质,首选道地药材”为主题,出席现场活动的浙江省十大最具影响力国医堂代...

  • 雾霾危害 食疗调养善用膏方

    雾霾危害 食疗调养善用膏方

      入冬以来,北京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唐博祥在门诊中发现上呼吸道患者伴随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增多,有的还出现情绪起伏等心理不适。11月27日,他作为仁医堂特约坐诊专家,在仁医堂“健康大讲堂”就秋冬季雾霾的防护和身体调养作专题报告,其中讲解的膏方调养法尤为引人。他提出,选择中药膏方调理自身阴阳平衡状态,提高自身抵抗疾病能力,抵挡病邪的侵犯,可让人们远离雾霾对健康的危害。   补虚亏通气血调平衡   “膏方具有补虚和治病两大特点。”唐博祥说,“一些春夏...

  • “膏方热”体现健康意识

    “膏方热”体现健康意识

      “我经常感冒,而且睡眠不佳、胃口差、易疲劳,到医院检查又没查出什么病。听朋友说,这种情况吃中医院的膏方非常适合,所以,特意来咨询一下。”日前,在浙江省东阳市区一所小学任职的杨老师到东阳市中医院门诊服务处,咨询膏方事宜。   时下,空气中的桂花香宣告着金秋徐徐到来,人们也开始张罗秋冬进补,滋阴润燥。浙江省东阳市名中医、东阳市中医院内科主任吴允华主任中医师说,进补选择膏方是较好的方法。   吴允华说,中医膏方作为独具中医特色的中药剂型,在全国各中医医院临床治疗、中医治未病、慢病防...

  • 饭后养生方法 手摩脐腹食消磨

    饭后养生方法 手摩脐腹食消磨

      食后徐行百步多,手摩脐腹食消磨。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是一个养生的基本方法。   饭后走百步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把心静下来,可以在走路时在心中默数一百个数。数数的主要目的是静心、抛弃杂念。为什么有的人晚上睡不着会数数?也是为了把心静下来让自己不想别的。如果一边数着数,一边还想着别的,那么仍然会睡不着。   这只是我的一个心得,提醒大家饭后百步走的时候一定要把心静下来,不论走几百步,对身体都是有好处的。如果心不安,即使走了路,也达不到很好的消食效果。...

  • 养护阳气 驱除体内寒气 试试中药方子

    养护阳气 驱除体内寒气 试试中药方子

    近日,记者在医院儿科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孩子患上了感冒。南溪山医院中医科医生李俊达认为,家长要多给孩子去寒气,增强抵抗力。 按照中医的说法,孩子多为阳性体质,但是,李俊达却发现,很多孩子体质偏寒性,他们很容易出现感冒咳嗽。“都是‘冷’字惹的祸。”李俊达说,季节变换,天气变冷,外界因素过多地伤了孩子的阳气。体寒的宝宝要养护阳气,驱除体内寒气,可以试试下面两个方子,驱寒补气。 苏杏生姜粥 材料:紫苏子10克,苦杏仁10克,生姜5克,粳米60克。 制法:将...

  • “寒从足生”养生沐足方式

    “寒从足生”养生沐足方式

      现在有许多女孩们为了追求美,冬季穿着单薄;工作繁忙,压力大,熬夜是家常便饭,为工作与生活琐事斤斤计较。而古代女子讲究冬季养生,这不仅体现在穿着打扮上,还体现在饮食、保养与情绪的调养上,值得今天的年轻女子们学习。   寒气侵入身体后,会引发多种女性疾病,不利于健康。故古代女子,在寒冷的冬季,犹注意保暖。   如有钱人家的女子在冬季外出时,必裹一身有毛皮的斗篷,致寒气不得入体,而穷家女子也是身着臃肿的厚棉袄、棉裤与厚底布棉鞋,纵是难看点,但很暖和。在特别寒冷的日子,她们还注意颈部、腹部与腿部的保暖,出门...

  • 陆游生性洒脱 养生方法 值借鉴

    陆游生性洒脱 养生方法 值借鉴

    南宋杰出的诗人陆游,生仕途并不顺坦,然而他能泰然处之陆游生性洒脱,遇事达观,享年85岁。他的养生方法,写成很有益的养生诗篇,读来受益匪浅,值得老年人借鉴。 闲嬉养生陆游晚 年间曾别出心裁地创作了一首游戏诗:“整书拂几当闲嬉,时与儿孙竹马骑,故而小劳君会否?户枢流水即吾师。”陆游认定,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和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蹦蹦跳跳,打打闹闹,玩耍玩耍,活动活动,既可以活动筋骨,放松精神,锻炼身体,也可以愉悦心情,乐以忘忧,返老还童,从而推迟衰老,延年益寿。 种花养生他有诗乞两丛香百合,...

  • 女性冬季如何利用膏方进行滋补养生

    女性冬季如何利用膏方进行滋补养生

      冬季是养精蓄锐、恢复健康的大好时机。俗话说,“冬令一进补,来春可打虎”,此时食用膏方,不仅能调养身体,还能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本期专题介绍女性冬季如何利用膏方进行滋补养生。   中医膏方俗称“膏滋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膏方不同于其他补药、补方,它具有补中寓治,治中寓补,补治结合的特点,且膏方服用方便,便于保存。冬令季节适合进补,中青年女性处于亚健康状态者,适时进补膏方,可使气血调和,阴阳平衡,青春永驻。   中年女性更需调理   人的一生...

  • 中医急症与经方

    中医急症与经方

      对于中医急症与经方,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急诊科主任罗侃有着精炼的总结。他认为:所谓急危重症,一般是指发病急骤、病势深重,或原有慢性疾病突然转重转危,若不立即救治便可危及患者生命的症状和体征。因此,切断危、急、重这3个环节,针对导致病人直接死亡原因(如休克、循环骤停、心衰、呼衰、肾衰、肝衰、心律失常、脑水肿,脑疝、DIC等)实施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急诊病人发病急、病势重,单用传统中药,有时不能控制疾病的发展,尤其是中药有时受剂型的限制而难以广泛应用于急诊临床。   为了适应...

  • 挖掘中国传统的养生方法

    挖掘中国传统的养生方法

      《黄帝内经》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数术,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概括了古人养生的至高境界。在养生上,我们应当努力挖掘中国传统的养生方法,盲目地学习西方,只能是越学路子越窄。   基于对疾病与健康的理解,我提出“宜淡、宜宽、宜动、宜静、宜通”等五个养生理念,简称为“养生五宜”。如能以此养生,则可保有病易愈,无病强身。   宜淡   养生讲究清淡。其一,饮食宜清淡...

  • 贴中药膏药的方法要正确

    贴中药膏药的方法要正确

    膏药方便又好用,关节炎、老寒腿、风湿痛、腰肌扭伤……哪里疼痛贴哪里。但是,效果好不好要看贴膏药的方法是否正确。 跌打损伤先冰敷再贴药 症状不同,贴膏药的方法也有所差别。一些老人不小心摔跤或出现磕碰时,如果没有皮外破损,通常喜欢直接贴上一剂膏药,其实这样反而不利于病情缓解。 桂林市中医医院药剂科主任胡耶芳博士说,跌打损伤、关节扭伤应先用冷水冲洗并冰敷;待12小时后再贴活血化瘀的膏药。因为用于扭伤的膏药具有活血散瘀的作用,如果扭伤后马上贴膏药,不但达不到消肿止痛的目的,反而会...

  • 度过酷寒的冬天 适时用膏方进补

    度过酷寒的冬天 适时用膏方进补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规律,而传统中医认为,人与大自然是息息相应的,“顺时养生”就是天人相应的具体体现。立冬至来年立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的时候,此时如果能够适时用膏方进补,就可以增强体质,度过酷寒的冬天,为来年打下良好基础。 膏方,又叫膏剂,是一种具有营养滋补和防病强身作用的成药,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方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由中医专家根据中医理、法、方、药原则,按人的不同体质...

  • 中医防治中老年疾病方法

    中医防治中老年疾病方法

    热毛巾擦颈互防脑梗塞 脑梗死是中老年的重要杀手之一。在注意饮食调理的基础上,用热毛巾擦颈通经络,可以有效预防该病发生。 祖国医学认为,颈部为任脉、督脉及足阴阳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等人体主要经络循行汇集之处,分布着七十多个重要的腧穴。 在早晚洗浴时,以45℃左右的热毛巾擦洗、按摩颈部四周,以皮肤发红、发热为度。长期坚持能使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改善血管壁的营养,使已硬化的血管逐渐变软,恢复其弹性,减少或化解动脉内因胆固醇沉积所形成的“粥样斑块”,确保脑组织的血氧供应。 通过热毛巾擦颈,集中...

  • 秋冬雾霾简单实用的中医护理方法

    秋冬雾霾简单实用的中医护理方法

      最近,秋冬季节相对增多的雾霾天气成为社会热点话题。针对如何预防雾霾天气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护理专业委员会会长、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徐桂华教授介绍了一些简单实用的中医护理方法,值得一试。   揉搓“迎香”   秋末时节雾霾天气容易引发感冒。揉搓迎香穴对感冒症状的消除以及预防皆有一定的作用,如果日常能坚持按揉迎香穴,也可以作为一种雾霾天预防感冒的方法。   迎香穴位于鼻翼两侧一厘米的皱纹中。揉搓迎香穴的具体方法是:用两手的食指按住鼻翼两侧的迎香穴,...

  • 古代养生理论 传统养生方术

    古代养生理论 传统养生方术

      我国古代养生理论和方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时代的限制,传统养生方术中也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那么,该如何理解和运用养生法呢?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指的是根据生命发展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而进行的保健活动。中国的养生之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独树一帜,为保护炎黄子孙的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杰出贡献。如今,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不少人在获取现代养生保健知识的同时,也在不断...

  • “头脑”配方分析

    “头脑”配方分析

      山西太原地区的名吃早点“头脑”,又名“八珍汤”,是明末清初医学大家傅山所创立的药膳配方,流传至今已300余年,以其脍炙人口的独特风味和补养健身的显著功效久享盛誉,长盛不衰,已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中。每到冬季,许多大大小小的饭馆都有头脑上市,早起喝头脑已成了众多太原人集养生、保健、晨练、食疗为一体的习惯,外地来的客人赶上冬季也多要慕名去品尝,形成了一道独特风景。   太原清和元“头脑”的由来   据学者考证,头脑本字...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