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第2391页
-
过敏性鼻炎(秘方数:12)
过敏性鼻炎: 本病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为身体对某些过敏原敏感性增高而出现以鼻粘膜病变为主的一种异常反应。临床上分为两型,即常年性发作型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即花粉病或枯草热)。前者较为多见。 阵发性鼻痒为先发症状,随至为发作性的连续不断的喷嚏,继而是难以制止的大量清水样鼻涕,鼻塞则轻重不一。上述症状发作过后即渐消退,典型病例每天晨起或隔数日或数周发作一次。 病因有: (1)遗传因素,可来自父母一方或双方,但以母属遗传者居多。 (2)弃粘膜受过敏原刺激而致敏感,如吸入花粉、灰尘、真菌;食用牛奶、鱼虾、鸡蛋...
-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肺不张)(秘方数:3)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急性呼吸衰竭的一种表现。由于多种肺内外原因,引起空气不能进入肺内,使肺泡萎陷不张,呈无气状态,丧失气体交换的功能,故又称“肺不张”。起病急骤,发展迅速,病初感到胸闷,气促,呼吸浅速,每分钟频率可达30次以上,轻度紫绀。病情加重时,呼吸极度困难,极度窘迫,最后导致心力与周围循环衰竭,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抢救,常可造成死亡。引起本病的原因为休克、补液过量、肺循环栓塞、氧中毒、严重创伤、严重感染、败血症等肺外感染,以及其他因素如毒性刺激性气体吸入、吸入性肺炎、放射性肺炎等。本病主要...
-
褥疮(秘方数:5)
褥疮: 躯体久着席褥而生疮,即为褥疮。该病是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如治疗与护理不当,可引起大量蛋白和体液丢失,继发感染甚至危及生命。该病多因多病气血亏虚,长期卧床不起,以致气血运行失常,不能营养肌肤,复因擦磨溃破感染而成。该病的临床表现:初起时局部皮肤暗红,继而出现破损创面,黑色溃腐,四周的皮肤肿势平塌散漫,腐肉脱落,形成溃疡,经久不敛,有的自觉疼痛,有的不痛。若溃疡中央腐肉与正常皮肉分离,流出少量脓液,四周肿势渐趋局限,预后较好;若腐黑蔓延不止,肿势继续发展,或溃出脓臭稀薄,形似粉浆污水,四周形成空壳,伴有形...
-
妊娠剧吐中药方:半夏竹茹糊
妊娠剧吐是妊娠期常见病,笔者用半夏竹茹治疗效果良好。方中半夏辛温,有降逆止呕之良效,竹茹甘微寒,能除烦止呕,两药相配,煎液无任何异味,加面粉煎成稀糊服之可增强和胃降逆止呕效果。通过对80例患者的治疗观察,说明该方治疗妊娠剧吐见效快、疗效高,且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不影响孕妇健康及胎儿正常发育,实为治疗妊娠剧吐之良法。 典型病例 王某,27岁,停经3个月,于停经后50天起即有恶心呕吐,近l个月来,呕吐加剧,饮食不进,呕吐物中带有咖啡色粘液,口干苦,喜冷饮,但饮入即吐。往当地医院输液,中西药内服治疗,恶心呕吐仍不缓解。...
-
破伤风(秘方数:7)
破伤风: 破伤风是一种由破伤风杆菌经伤口侵人肌体而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疾病。本病是风毒自创口而人,袭于肌腠筋脉,内传脏腑,筋脉拘挛,产生大量外毒素而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其症发前一般表现为乏力、多汗、头痛、嚼肌酸胀、烦躁,或伤口有紧张牵拉感觉;多是由头面开始,扩展到肌体和四肢,临床表现为牙关紧闭,语言不清,张口困难,颈项强直,面呈苦笑,角弓反张,屈肘、半握拳、屈膝等。如稍有异物刺激,皆能引起全身性、阵发性肌肉痉挛和抽搐,以致营卫失和肌腠经脉,筋脉肌肉痉挛,有的还会出现发热、头痛、畏寒等症状。严重者可因身体衰竭、窒息或...
-
清除瘢痕疙瘩验方
本症因烫伤后余毒未消,复受外邪侵入皮肤,致使湿热搏结,气血凝滞而成。瘢痕疙瘩,多发生于外伤、烧伤或手术后的瘢痕上(继发性)。也少数发生在正常皮肤上,或由未被察觉的轻微擦伤,经搔抓而促成,称为特发性瘢痕疙瘩。用药:鸦胆子适量。用法:鸦胆子除去皮壳,研成泥状,然后掺人80%凡士林搅拌均匀,制成软膏,放置48小时后即可涂用。涂敷药膏时,先将患处用75%酒精消毒皮肤,后将膏药涂于患处,敷盖消毒纱布固定,经2天后第一次换药,以后隔3天换药1次。病例介绍:胡某某,男、34岁、锅炉工人。于1996年4月11日就诊,患者因不慎被锅...
-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秘方数:3)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溃疡病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多见于男性青壮年。穿孔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如胃酸、胆汁、食物等流入腹腔,形成急性弥漫性化学性腹膜炎,临床上出现中上腹部或右上腹部突然发生剧烈疼痛,呈刀割样,持续性,难于忍受。早期由于剧烈腹痛,病人呈现面色苍白、出汗、肢冷、心慌气短、脉搏细速、血压降低等轻度休克症状。腹痛稍减轻后,休克症状可好转;当急性弥漫性细菌性腹膜炎形成后,可出现感染性休克。早期病人体温正常,腹部视诊腹式呼吸消失,呈现舟状腹,触诊全腹均有明显压痛、腹肌紧张呈“木板样&rdquo...
-
化脓性中耳炎(秘方数:8)
化脓性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道因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化脓性致病菌侵人而引起的炎症性病变。临床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证见耳内搏动性跳痛,听力减退,鼓膜穿孔.脓液自外耳道流出,并可伴有恶寒发热、全身无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慢性多因急性期治疗不及时、不合理等而致,表现为经常性或间歇性耳流脓,鼓膜穿孔。中医学多称本病为“脓耳”,其发生原因,急性者多因外感风热邪毒,上千耳窍。或肝胆湿热,蕴结于耳所致。慢性者,多因急性期失治、误治,正虚邪恋而成。邪毒滞留,若脾虚运化不及,湿泛于耳,则成脾虚...
-
治疗迁延性肝炎验方【方药中】
方药中简介:1921年生于四川重庆,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国家科技进步奘评委、卫生部药品评审委、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方氏40年从师名医陈逊斋先生,1944年即在重庆执业, 1952年在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学习59-,长期从事中医理论和内科临床研究工作,理论造诣深,-l自床经验丰富,对肝病、肾病的诊治尤为擅长.提出了新的认识和有效系列方药,疗效卓著。 通讯地址: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邮码:100091 升麻甘草汤(方药中) 【主治】本方为治疗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之辅助方。一般与后面所述之加味一贯煎、加味异功散、...
-
肾脏囊肿性疾病(秘方数:3)
肾脏囊肿性疾病包括一组可在肾脏不同部位出现的单个或多个囊肿性疾病。多为先天性,可发于单侧或双侧。多见于35-45岁。主要表现腹胀、腹痛(运动时加剧,平卧后减轻)、腹部肿块、高血压、血尿、贫血,少数有红细胞增多症,50%患有伴有肝囊肿,胰、肺、脾、骨骼、睾丸、卵巢、甲状腺亦可有囊肿,少数可有颅内小动脉瘤。多数患者并发肾脏感染和结石。晚期者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若是婴儿型常合并其他畸形,多在出生数周至1月内死亡。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至今不明,约半数有家族史,在成人型为显性遗传,而婴儿型为隐性遗传。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有家族史...
-
鱼鳞病(秘方数:3)
鱼鳞病是一种皮肤干燥、粗糙,表面覆盖如鱼鳞样皮疹的先天性皮肤病。主要损害为皮肤干燥、粗糙,伴有菱形或多角形、淡褐到深褐色的糠秕状鳞屑,相互紧密相联,形如鱼鳞镶嵌在皮肤之上,边缘略为游离。多数对称地发生于四肢伸侧,尤以肘、膝伸侧面为重。轻者夏季消失,冬季出现或加重;重者皮肤变厚,皮纹明显,胸腹部也有皮损;严重者全身皮肤干裂,仅腋窝、肘窝、腘窝及腹股沟的皮损较轻。多数在出生后不久或幼年时开始发病,儿童期渐趋明显,至青春期后逐渐好转,但不会消失。夏季皮肤干燥少汗,少数因出汗困难,感到周身不适,或有轻微发热;冬季皮肤皲裂,...
-
手脚麻木 中医辨识与治疗方
手脚麻木,指的是四肢肌肤感觉减退或消失。麻者,非痛非痒,肌肉内如有虫行,按之不止,搔之愈甚;木则痛痒不知,真气不能运及,如木厚之感。 疼痛与麻木不同,前者以痛为主,一般无麻木感觉,后者为肉内如虫行,甚者不知痛痒,二者迥然有别。从中医角度来讲,虽有“麻多虚痛多实”的说法,具体可分以下几个类型: 风邪入络:素有手足或半侧颜面麻木不仁,可突然发生口眼歪邪,语言不利,甚则流涎,或伴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治疗以解表通络为主,方以牵正散加减,药用:全蝎5克(研末冲服),僵蚕5克(研末冲服),白附子...
-
慢性支气管炎(秘方数:26)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的炎性慢性疾病,简称支气管炎。起病多缓慢,病情轻重不一。咳嗽、咳痰是主要的症状,终年不断是本病的特点。初起大多病轻,咳嗽,咳痰,痰白粘泡沫样,不易咯出,继发感染时则高热,寒战,咳嗽加剧,痰量增多,白粘或黄脓样,有部分过敏体质的病人在慢性支气管炎症情加重时,可出现喘息、哮鸣音,甚至不能平卧。少数严重的病人至后期常并发为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原性心脏病。 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至今尚未明了,但据近年研究表明,可能与大...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秘方数:4)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SSS征),为多种原因导致窦房结的激动形成障碍或传导发生障碍,从而产生眩晕、心慌、心率心律快慢交替甚至昏厥的一组综合病征。本病的表现多种多样,常间歇发生。轻者可无症状,以致难以发现;重者因脑血流量减少,可引起眩晕、性格改变、记忆力减退,甚至晕厥,出现阿-斯综合征及猝死。引起本病的原因,一般多继发于冠心病、高血压病儿心肌炎、心肌病,以冠心病最为常见。窦房结受损时病变常较广泛,窦房结、心房、房室连接点及其他传导系统均可受损。本病诊断依据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每分钟在50次以下)...
-
婴幼儿发热(秘方数:10)
婴幼儿发热: 婴幼儿发热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常见的一种症状。婴儿时期,其大脑皮层发育尚不完全,对刺激的感受、分析和控制能力较弱,对微弱的刺激即可出现调节失常和体温增高现象,所以婴幼儿时期热度的异常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如温度稍有增高也不一定有病理意义,只有温度超过其基础体温1℃时才考虑其为病态。小儿在活动或进食后可使体温升高,平时幼儿高子成年人,肛温高于口温0.5℃左右。小儿体温无绝对统一标准,一般以肛温36.2~38℃、口温36~37.4℃为正常体温。发热的原因很多,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其次有...
-
痔疮(秘方数:10)
痔疮: 痔疮又称痔,是肛门直肠下端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张所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这种静脉团俗称痔核。按其生成部位不同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种,中医一般通称为痔疮。多因湿热内枳、久坐久立、饮食辛辣、或临产用力、大便秘结等导致浊气瘀血流注肛门而患病。内痔的临床特征以便血为主;外痔则以坠胀疼痛、有异物感为主症。在患痔的过程中,皆因大便燥结,擦破痔核,或用力排便,或负重进气,使血液壅住肛门,引起便血或血栓。痔核经常出血,血液日渐亏损,可以导致血虚。如因痔核粘膜破损,感染湿热毒邪,则局部可发生肿痛...
-
急性女阴溃疡(秘方数:3)
急性女阴溃疡发病原因不明,多发生于年轻女性的阴部,常见于小阴唇的内侧和前庭。临床上有三型:(1)坏疽型。常累及小阴唇,损害为数目较少的深溃疡,有粘着性膜,数周内愈合后遗留疤痕。溃疡发作期伴有发热及全身症状。抗生素治疗无效。细菌培养阳性。(2)亚急性、慢性、复发性溃疡型:常累及大阴唇和阴道入口处,为1个到10多个浅表性或潜行性溃疡,表面清洁,常伴渗液,多可愈合。无全身症状。此型可能是白塞氏综合征的阴部损害。(3)假性丘疹型:见于少年或青年女性,为单个或多个直径3-10毫米、形似钮扣的坚实圆形丘疹,愈后不留疤痕。无自觉...
-
肠套叠(秘方数:1)
胸套叠是肠管的一部分及其系膜套人到邻近胸腔内的一种疾病,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本病多发生在2岁以下,特别是4一10个月的婴儿。男比女多2一3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无任何诱因而突然发生的有规律的阵发性剧烈腹痛,常伴有呕吐,发作时患儿哭闹不安、面色苍白,起病后6~12小时可排出果酱样血便。腹部可扪及腊肠样肿块,多位于右上腹部,但也可位于其他部位。发病3一4天的晚期患儿,全身情况恶化,常伴有严重脱水,明显的中毒症状与休克。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婴幼儿肠系膜的某些解剖特点,如回盲部尚未固定,活动度大,可能是易...
-
妊娠尿路感染治疗方
处方与用法:知母、生地、土茯芩、石斛、金银花各20克,黄柏、连翘各10 克,当归5克,桑寄生10 克,甘草3克。水煎服,日1剂。 功效:安胎、清热、解毒,治妊娠尿路感染,尿频尿痛,发热头痛等。 (汪华兴) 女性怀孕期间是个特殊的生理阶段,这个阶段比较容易患上尿路感染。这是因为女性怀孕时受到雌、孕激素的影响,尿液排出减慢,积得多,存得久,易于细菌繁殖,增加了患病机会,甚至引起肾盂肾炎。特别到了怀孕后期,扩大的子宫压迫输尿管,使尿流不畅。 妊娠期尿路感染要积极治疗,若自觉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准妈妈日常中应喝大量的白...
-
上睑下垂(秘方数:5)
上睑提肌功能障碍,以致上睑睁开无力,遮住瞳孔,或眼睑闭合,仅留一隙者,称上睑下垂。本病有先天性与后天性之分。临床常见有双眼或单眼发病。上睑不能升举,遮住瞳孔,视物困难,欲想视物,只能耸眉、仰首,以致患者有皱额、抬眉的征候。还有部分上睑下垂者,常诉有上午下垂程度轻,下午入暮较重。先天性上睑下垂,多属动眼神经上睑提肌分支或动眼神经核发育不全所致;后天性上睑下垂,可因外伤、炎症、肿块等局部因素所致。动眼神经麻痹、颈交感神经节损伤(何奈氏综合征)也可出现同侧上睑下垂;也可有因重症肌无力所致。临床还可发现因精神因素所致者。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