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 第32页
-
张恩树用沙参麦冬汤治消渴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糖尿病。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认为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是引起消渴的原因,其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与肺、胃、肾三脏有关,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大法。 沙参麦冬汤源于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原方由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冬桑叶、生扁豆、生甘草组成,具有清养肺胃、润燥生津之效,主治燥伤肺胃或肺胃阴津不足,咽干口渴,或热,或干咳少痰。临床上用于气管炎、肺结核、胸膜炎、慢性咽炎等...
-
2017—2018年冬春季流行性感冒的中医药防治简
流行性感冒( 以下简称 “流感” ) 是由流感病毒 感染并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有一定的潜伏期,且会突然发生,迅速加重,是 地球上分布最广、历史最长的一种传染病,曾多 次引起全球范围的暴发,致使全球发病率及死亡 率大幅上升 [1 ] ,导致沉重的医疗负担。流感病毒 为正黏液病毒科病毒,根据其核衣壳蛋白( NP) 抗 原性的不同,可分为甲( A) 、乙( B) 、丙( C) 三 型 [2 ] 。自 2009 年后全球主要流行株为新型 H1N1、 季节性 H1N1 和 H3N2...
-
梅核气,咽神经官能症,处方麦门冬汤加减
高某某,女,37岁,教师 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胸闷,无胸痛。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经阿托品、654-2等药治疗,心律转齐,心率维持在45~55次/分,仍然有胸闷、心悸、乏力、不寐等症状出现,时或加重。曾在我院及外院门诊治疗,服用中药汤剂及复方丹参片等,效果不显。近1月来,自感喉中有球状物,欲吐不能,欲咽不下,甚感苦楚,渐至胸闷心烦,多寐,善太息。3天前因家事纠纷,怒后手足发凉,麻木,旋即不省人事,经针刺人中、内关等穴位后苏醒,次日又作昏厥,数分钟后苏醒。入院时症见:心悸,胸闷,头晕...
-
舌痛症方药沙参麦冬汤化裁
舌痛症是以舌体烧灼样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西医学称为灼口综合征,又称舌感觉异常、舌黏膜感觉异常等,常无特征性的组织学改变,临床常以舌体灼痛或刺痛为主症,伴有味觉异常、口腔异物感、胃脘不适、情志不遂等症状,甚则影响饮食睡眠。舌痛症的西医学病因尚不明确,临床以神经性疼痛论治,治法以营养神经为主。疼痛剧烈者,予封闭治疗,但疗效不甚理想。单纯舌痛发病率较小,剧者更甚,因此中医古籍中缺乏相应论述,仅《口齿类要》中有部分论述。也有将舌痛与舌疮混为一谈者,而舌疮以舌体黏膜溃疡为主要表现,因伴有创面,在中医学属于“疮疡...
-
嗓子哑 梨皮蜂蜜茶 麦冬枸杞茶
梨皮蜂蜜茶:取鲜鸭梨皮50g,洗净,加水1000mL煮沸。待温后,取汁加入蜂蜜1小匙,混匀后饮服,每日1剂。鸭梨皮利咽的效果甚好,蜂蜜润燥养阴,对晨起声音嘶哑、咽喉疼痛者有良效。 麦冬枸杞茶:麦冬6g,枸杞3g,加开水冲泡,当茶饮用,喝完续水,频频饮用,至味淡为止,连续3~5日。麦冬润肺生津,枸杞滋阴润燥,对消除嗓子干哑、疼痛有良效。 荸荠银花茶:大荸荠2个,金银花3g,加水煎煮20分钟,取汁饮用,每日1次,连续5日。荸荠清热利咽,金银花清热、解毒、消肿,对早上咽喉不爽、声音嘶哑有治疗作用。...
-
沙参麦冬汤治新冠后遗口干
在笔者所接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中,表现为寒湿疫特征者居多,但因所处地域气候、个人体质及生活习惯之不同,亦有表现出湿热疫特征的发病者。后者以湿遏热伏、邪阻膜原、三焦气滞、传变复杂为基本病机。火热易伤津劫液,解表时亦动津耗气。解表药以发散表邪为主要作用,多具辛散特点,善走肌表,能促使患者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气能生津,津能载气,发汗则伤津耗气。热无不燥者,而湿热疫中湿往往随燥热而解,其后遗症多以津液亏虚为主,症见皮肤干燥、口干、咽干、口渴喜凉饮、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症状。 经验方药 笔者临证治疗...
-
入伏天 冬病夏治
进入伏天,又到了冬病夏治的好时机。一般来说,凡是秋冬季节易复发和加重的疾病,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腰腿痛、慢性腹泻等都均可用此法,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病的冬病夏治法。 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病 取具有温阳、活血、通络作用的中药(细辛2克,白芥子、王不留行、葶苈子各3克)研成细末,用生姜汁调成糊状,敷贴于肺俞(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心俞(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和膈俞(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三穴。每次贴1-2小时,每10天贴1次。 哮喘 1、白参、蛤蚧各等份,碾成细粉,早晚各服2克...
-
重用厚朴案 麦门冬汤案
重用厚朴案:刘某某,男,65岁。2017年12月29日,因腹胀半月就诊,之前曾在他院就诊,服药一周后症状略有减轻。刻下症:腹胀,下午甚,饮食后加剧,纳较前减少,夜寐可,舌暗红,苔白厚腻,脉沉弦。此为虚寒气滞证,当重用厚朴, 处方:桂枝15克,姜厚朴60克(7服颗粒),冲服,早晚各1包,禁忌生冷,油腻,生气。服药1周后症状减半,后予厚朴50克,党参15克,干姜10克,桂枝10克。7服。继续调理。 张锡纯认为厚朴为温中下气之要药,曾单用厚朴治愈了自己申酉时腹胀病,余认为除用厚朴温中下气外,土虚木乘之不可...
-
冬季好用的附子理中丸
中成药附子理中丸由附子、党参、白术、甘草、干姜五味药组成,实际上是理中丸基础上加了一味附子。理中丸出自《伤寒论》,由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四味药组成。具有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功效。治疗脾胃虚寒证,症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附子理中丸只是把理中丸的人参换成了党参,功效类同。但是加了一味附子,在《本草正义》里记载附子:“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
-
秋冬季中成药调养进补
秋冬季,很多人开始进补,但由于个人先天察赋、后天调养不同,体质有异,因而在进补时应根据个人气、血、阴、阳偏盛偏衰的程度,选择不同的中成药进补。 气虚体质 气虚,常见的为肺气虚、脾气虚。肺气虚则少气懒言、动则气喘、易出虚汗、且易感冒;脾气虚则食欲不振、满腹胀满、大便溏泄、浮肿、脱肛或脏器下垂。 凡气虚者,无论何种疾病,均可选用四君子丸,每次9克,每日3次;或黄芪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或补中益气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或参苓白术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 血虚体质 中医认为&ld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