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 第8页

养生 第8页

  • 国医大师陈可寞谈防治冠心病与养生

    国医大师陈可寞谈防治冠心病与养生

    陈可冀,第二届国医大师,教 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内科、心脑血 管科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名 誉会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他的 养生之道可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倡导“活血化瘀法”防治冠心病 作为中科院院士、心脑血管科 著名专家,陈可冀在心血管病领域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与已故 名老中医郭士魁一起,首先提出了 “活血化瘀法”防治冠心病的诊疗思 想。 冠心病古已有之,陈可冀在研 究中发现,冠心病血液不通的症状, 在中医里的证候表现...

  • 王拥军介绍如何预防脑中风:20171031养生堂视频和笔记

    王拥军介绍如何预防脑中风:20171031养生堂视频和笔记

    本页提供2017年10月31日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王拥军。主题是《中风因素早自查》。主要介绍如何自查中风风险,如何预防脑中风,如何正确的控制脑中风危险因素等相关内容,中医中药秘方网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今天是《养生堂》世界卒中日的第三期节目,我们主要从中风的十大危险因素来讲如何自查自己的中风风险,现场为大家准备了9个线索宝箱,在昨天和前天的节目中揭晓了2、3、4、5、7、8号箱子,今天我们会继续给大家揭晓1、6、9号箱子中的秘密。如何自查中...

  • 高血压病的简单验方 中医养生专家推荐

    高血压病的简单验方 中医养生专家推荐

    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有3亿左右的高血压患者,每年新增高血压病例达1000万。中国是卒中高发地区,近年来中国人群中的高血压发病率在24%~27%之间,高血压患者的卒中/心梗发病比例为5:1,因此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标是预防卒中。那么,民间有什么较好的治疗高血压病的简单验方呢?中医养生专家推荐了几个单验方,可供高血压病患者选用。推荐验方如下: 食疗首选:芹菜根汁 芹菜根200克,将芹菜根洗净榨汁,每次100毫升左右,每日服2~3次。 评 芹菜,甘,苦,凉,归脾、胃、肝经。具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

  • 中医专家还介绍两种治疗消化不良的养生方

    中医专家还介绍两种治疗消化不良的养生方

    节后饮食,健脾消食 春节长假过后,腹痛、腹胀、消化不良、饮食不振的患者,较前明显增多。这都是假日丰盛饮食惹的祸,中医称为“伤食”。专家介绍几种消食除胀、健脾养胃的饮食妙招。 外治法: 饮食停滞、胸膈胀满、或大便不通、或大便泄泻,属年老体虚、不耐攻积者,用60克紫苏煎沸水,将毛巾在汤内浸泡,拧干趁热敷在腹部,用手顺时针推磨,冷则随换。 内治法 1.鱼肉伤食,生姜10克,紫苏10克,加适量水煎浓汁服。 2.狗肉伤食,山楂肉、杏仁去皮尖,各24粒,加水煎浓汤饮。...

  • 冬季养生打好“保胃战”

    冬季养生打好“保胃战”

    刚入冬,昼夜温差明显加大,冷空气开始一个接一个袭来,以往患过胃病的人,这时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不舒服的感觉,如胃脘不适、胀闷或隐痛、泛酸、嗳气、食欲不振或进食后不易消化等,有的人还会出现腹胀和腹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中医学认为:寒属阴邪,易伤阳气,内客于胃,伤及中气,气伤失运,气机凝滞,胃气不和,不通则痛。西医学则认为:寒冷可刺激人的神经系统,使其兴奋性增高,使支配内脏的植物神经处于紧张状态,使得胃部的血管痉挛、收缩,胃内血流下降,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胃粘膜保护力下降,导致炎症、溃疡等,从而出现胃胀、胃...

  • 治疗失眠壮医养生法 壮医刮痧排毒疗法刺血疗法

    治疗失眠壮医养生法 壮医刮痧排毒疗法刺血疗法

    壮医药治疗失眠的研究概况 失眠,壮医称为“嫩卟叻”“年闹诺”,属壮医“龙路病”范畴,指因机能失调导致难以正常睡眠的一种疾病,为壮医内科常见病的优势病种之一[1]。当今社会,人们工作、生活压力较大,易引起失眠,影响其生活品质及工作质量,长期失眠会引发其他疾病或对原有疾病产生不良影响[2]。壮医临床运用养生法、内服经验方、刮痧排毒疗法、刺血疗法、穴位贴敷疗法等特色疗法治疗失眠,疗效颇佳。本文对壮医药治疗失眠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类与总结,并做如...

  • 小暑天调理消化道养生之道 消化道茶饮

    小暑天调理消化道养生之道 消化道茶饮

    每年七月七日左右为小暑天,历书记载“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于极点,故名也”。意思是说虽然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 (一)气候特征 时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后,到处绿树浓阴,很多地区的平均气温已接近30度,时有热浪袭人之感,暴雨也时常在小暑节气光顾我国的大部分,我国南方7月份进入汛期,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这就是说在这大小暑两节气里雨水多,汛、涝最多,而此时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包括台湾地区正是台风来临之际。同时,夏季又是消...

  • 防治胃肠病 保养脾胃养生

    防治胃肠病 保养脾胃养生

    常言道“人吃五谷杂粮,咋能不生病?”现代社会,由于人们的生活、饮食常常不规律、不科学,加上普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各种强大的压力,很多人的胃肠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胃肠疾病包括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性肠炎、慢性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等,常见胃痛、胃痞、胃灼热、嘈杂、腹痛、泄泻、纳呆、纳差、便秘等症状,老百姓习称“胃病”。胃肠疾病尤其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对人体的危害与健康的影响持久而广泛,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或久治不愈,会引起胃肠黏膜糜烂...

  • 疫情期四类人群的食疗养生

    疫情期四类人群的食疗养生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由来已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笔者从中医治未病思想,跟大家聊聊疫情期间如何食疗养生。 《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rd...

  • 喝补气养生汤增强免疫力 预防感冒

    喝补气养生汤增强免疫力 预防感冒

      春季来临,气候不稳定,容易感冒。   中医养生观念认为,春属东方风木,应于人体为肝,所以春季是调养肝脏的好时机,可选用一些补脾燥湿、扶助正气、袪除湿邪的药物煮汤,提升人体阳气、增强免疫力,以及预防感冒与改善疲劳。   春天身体遭湿邪侵犯,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平常可喝补气养生汤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   补气养生汤   材料:当归3克、枸杞9克、蜜炙黄芪15克、太子参9克、怀山药6克、茯苓9克、生甘草9克、麦门冬9克、红枣10颗、冰糖一茶匙。   做法:先在3000毫升的开水中,加入当归、...

  • 春季用养生茶 疏风解表防感冒

    春季用养生茶 疏风解表防感冒

    喝茶是养生的好办法,春季选茶大有讲究。专家建议,此时宜喝花茶,因为春季人体阳气的生发需要依赖肝气的疏泄作用,玫瑰花、茉莉花等花茶都有疏肝理气的功效,有助于舒达肝气、调和气血。此外,巧用养生茶还能疏风解表,预防感冒。 1、太子参大枣陈皮茶 太子参 15克,大枣 5枚,陈皮3克。将太子参、大枣洗净,连同陈皮共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取汁,代茶饮。有理气和胃的功效。 2、玫瑰茉莉花茶 玫瑰花1克,茉莉花1克,红茶3克,冰糖适量。上述用料一同放入茶碗,加入沸水,加盖3~5分钟即成。有疏肝理气的功效。 3...

  • 入春“发陈”科学养生 防流感和感冒

    入春“发陈”科学养生 防流感和感冒

      入春后人体阳气升发,新陈代谢增强,能在这个大自然“发陈”之时,釆用科学的养生方法,对健身防病十分有利。但是,春季温暖多风,适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存和传播。同时,春天的气候变化无常,人体皮肤肌理逐渐变得疏松,特别是阳气虚弱的老年人,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下降,稍不注意,极易受寒,寒邪极易引发呼吸道感染。所以预防流感和感冒是关键。   温灸   寒邪入侵机体可引发肌肉酸痛、头痛、肩背僵硬等不适症状。采用“温和灸”疗法可取得满意效果。用艾条,在人体穴位或患...

  • 大暑时节人们该如何消暑养生呢?

    大暑时节人们该如何消暑养生呢?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40℃的高温天气。俗语说"小暑连大暑,热得无处躲",面对高温闷热天气的"烤"验,大暑时节人们该如何消暑养生呢?   化气生津,化湿除烦化气生津 大暑过后,易消耗人体的气津,老幼和虚弱者更易出现头晕、心悸、胸闷、多汗等症状。此时应补充身体气津的亏耗。李时珍提出“粥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意思是喝粥能健脾益气、生发胃津以补虚损。大暑适宜喝荷叶绿豆粥、薏米百合粥、菊花粥。虚弱的人还可以放些淮山药、茯苓等以健脾...

  • 预防中暑养生之道 预防中暑茶饮

    预防中暑养生之道 预防中暑茶饮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在每年7月22日前后,历书记载“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民间有“热在中伏”的说法,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在这个节气内是最热的时候,平均温度在26℃左右,最高气温可达44℃,要比小暑要酷热的多,故名大暑。 (一)气候特征 大暑时节即是喜温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东边晴天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就形象地说明了雷阵雨,常...

  • 消暑养生药粥

    消暑养生药粥

    中医学认为:“暑为夏之主气。”在酷热难当的盛夏,中老年人常食用一些药粥,对消暑降温、增强抵抗力、养生保健大有好处,常用的消暑养生药粥有以下几款。 百合银花粥 取鲜百合50克,剥成小瓣状,洗净,金银花6克焙干研成细末,粳米100克淘洗净,加水适量,煮沸后放入百合熬煮成粥,然后放入银花细末及适量白糖调匀食用。此粥有清热消炎、生津止渴之功效。 红枣绿豆粥 取红枣100克、绿豆100克、粳米150克,洗净,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改文火熬煮成粥。再加白糖适量调匀,凉后食用。此...

  • 姚卫海介绍老年人感冒怎么办:20170319饮食养生汇视频和笔记

    姚卫海介绍老年人感冒怎么办:20170319饮食养生汇视频和笔记

    本页提供2016年3月19日湖北卫视饮食养生汇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姚卫海。主题是《换季感冒全攻略》。主要介绍老年人感冒怎么办,洋葱鱿鱼须的制作方法等相关内容,中医中药秘方网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姚卫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 老人感冒特点:微邪即感和感邪深重与龄俱增 。因为老年人阴阳气血之虚与日俱增,《黄帝内经》说“年四十阴气自半”,“七十已后血气虚惫”矣。体虚不耐寒温,即便...

  • 培元养生膏

    培元养生膏

    中医认为,“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培元养生膏遵循中医气血理论,精心研制,能够起到补血益气、补肾培元的作用。培元养生膏中的阿胶、红枣可以补血,黑芝麻、核桃仁能够补肾,冰糖可以润燥,而黄酒能辅助提高产品的功效。培元养生膏药效平和,男女老少皆宜,是冬季滋补佳品。 培元养生膏的原料包括黄芪300克,阿胶250克(打粉),黑芝麻200克(炒香研碎),核桃200克(打碎),红枣200克(去核切碎),枸杞150,冰糖250克,黄酒500毫升。 制作方法是先将黄芪水煎3次,过80目筛滤取药液,再在黄芪煎...

    秘方方剂 2024-03-07 9 0 养生
  • 滚痰丸《泰定养生主论》方药组成

    滚痰丸《泰定养生主论》方药组成

    方药组成:大黄(酒蒸)250g,黄芩(净)250g,沉香15g,礞石(硝火煅金黄色)30g。 用法:共研细末,水泛如梧子大,每服5~9g,温开水送下。 此方出自《泰定养生主论》,为元代王珪(王隐君)所制,诸多方家载录而略有差异,有加朱砂者;有去黄芩加前胡者;有加元明粉者;有大黄生用者。贵州名医石恩骏认为《医学正传》所载滚痰丸方(即上方)力大功专,可以采用,并认为临床也可随症加减使用,并不拘于上方。然既为丸药,仍相对固定为是。 方中大黄除痰实,泻火毒,荡积滞,行瘀血,推陈致新为本方君药;...

  • 中医养生 适合国人

    中医养生 适合国人

    刻意养生容易进误区 养生别刻意但要注意中医养生 适合国人 随着全民养生热潮来临,随时都可以了解到丰富多彩的养生方法。专家提醒:养生方式需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如果刻意且盲目养生,并试图走捷径,“养生”就会适得其反。 刻意养生容易进误区 张先生认为自己是酸性体质,要多喝些碱性的饮料,中和一下体质才好。对此,陕西省人民医院营养科张英主任指出,在健康状态下,人体一般不会受摄入食物的影响而导致酸碱性的改变,“碱性食品”、“碱性水”...

  • 养生之道 正如煮一锅腊八粥

    养生之道 正如煮一锅腊八粥

    据说最传统、最正宗的腊八粥,一定要凑足八种谷物、十八种干果,还有几味蜜饯,光是备料就要半天,还要再用文火煮上几小时。 过程如此繁复,可不是贪口福那么简单。一来,煮腊八粥、喝腊八粥是一种仪式——所谓“传统”就是一种仪式感,恢复传统也要从恢复仪式感开始;二来,冬令时节,五谷杂粮煮成的腊八粥温暖祛寒、补脾健胃、降脂益肾、补气养血,最是养生。 养生之道,也正如煮一锅腊八粥,心急不得,要用文火慢煨。 礼拜三的腊八节虽然过了,但养生的心情没有落幕。俗话说,&ldq...

  • 平衡养生

    平衡养生

    我国古代养生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总结出了很多养生长寿的学说和方法。《吕氏春秋》中说: “得道者生以长寿。”意思就是说。懂得养生之道的人可延年益寿。又说:“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就是说凡是要追求养生延寿的人,都必须熟知养生的根本措施和方法,那么疾病就不会侵犯身体了。中医认为,养生就是要平衡人体阴阳保持人体精、气、神的协调。 《黄帝内经》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古人认为,人的生活、生存依赖于自然环境,人体随着大自然生...

    养生秘方 2024-03-07 18 0 养生平衡
  • 古代养生法 慢养生

    古代养生法 慢养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悲)伤肺”、“恐伤肾”、“惊伤胆”。七情过度,精神过用,可以伤神,以至形体损伤。   《素问·上古天真论》:“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如古籍素问所说,我们少思寡欲、胸怀宽广、...

  • 运动养生 转三转

    运动养生 转三转

    转脖子。放松站在地上或坐在椅子上,双手叉腰或捧腹,头微微下低,将头按照顺、逆时针的方向各慢慢旋转2~3大圈,运动幅度以感觉颈部舒适为准,可有效锻炼颈部肌肉和关节,改善头颈部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和头部的供m能力,防治神经性头痛、失眠。但有高血压的老人应该慎转。 转腰。站好,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先顺时针方向转腰30次,再逆时针方向转腰30次,不要幅度过大,每天l~2次,有防止腰肌劳损、腰骶部酸痛的作用。 转臂。双脚分开站稳,双臂由前向后转10圈,再由后向前转10圈,每天 1~2次,能缓解肩颈部肌肉紧张。...

  • 做些深冬养生的准备

    做些深冬养生的准备

      “小雪”是立冬后的第一个节气,它意味着冬季寒冷即将拉开大幕。今年的“小雪”是11月22日,中医提醒老年朋友,“小雪”过后气温降低,应特别做些深冬养生的准备。   忌吃燥热   冬季寒冷,人们喜欢吃温热的食物以抵御严寒。   比如,我国北方冬季爱吃羊肉,南方冬季爱吃甲鱼,都属于温补的食物。但是并不是热性的食物都适合在小雪季节食用,燥热的东西吃多了容易上火,甚至产生热性的疾病。所以从“小雪”开始可以多吃羊...

  • 采用传统按摩疗法来养生

    采用传统按摩疗法来养生

    传统养生学认为,春三月是生发的季节,是一年中最关键的时期。春季万物萌生,充满生机,人处于大自然之中,时刻都与大自然相应。因此,在春季,人体的各种功能也应时令而活跃起来,新陈代谢也逐渐增强。如果此时能顺应季节的变化,采用传统按摩疗法来养生,便可保健防病、延年益寿。 春季,患有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若不能正确调养,以调节人体阴阳、补充耗损的阴津,就会阴阳失调、阳气偏亢,从而诱发多种疾病。比如:高血压患者产生眩晕、头痛;慢性气管炎患者产生咳嗽、痰多、喘息;肺肾阴虚者会咳嗽、烦热、失眠;肝气郁滞者可出现胸胁胀闷、隐隐作痛等。...

  • 祛病强身“西氏养生法”

    祛病强身“西氏养生法”

    日本流行一种“西氏养生法”,据说可以祛病强身。这套养生法在日本风靡数十年.至今依然深受人们的喜爱。 枕硬枕用半圆形的木头 f也可用陶瓷或其他硬质的材料)制成枕头,其半径约为使用者无名指的长度。将此硬枕垫在颈部的中段,即颈后的第三、四节颈椎上。开始。每天用硬枕 10~20分钟.在硬枕上垫几层毛巾.适应后可整晚枕着睡。此法具有增强颈部肌肉的张力、防治颈椎病的功效。 睡木板床准备一张光滑、平直、硬实的木板床.晚间可直接睡在木板床上。如果开始不习惯.可在木板床上垫一层较薄的褥子。此法具有使全身肌...

  • 养生原则 顺一年四季节令

    养生原则 顺一年四季节令

      春寒莫放棉衣薄,夏欲汗多需换着。   秋冬一冷便加添,莫待病时方服药。   春天在慢慢地变暖,衣服也要慢慢地减少,不要猛然减掉。千万不要因为暖和了你就马上穿单衣。春捂秋冻,春天还是要捂着点,为什么呢?因为春天风邪比较盛。首先要为了防风,其次要助其发散。就是多穿一点,宁可捂出汗来,也不要冻着。如果过早地脱衣服,那么春寒料峭,里面又夹着风,毛孔被风寒之邪蔽住,易伤风。   风是无形之物。有时候,很多人被风邪伤后仍是浑然不觉。“春伤于风,夏必飧泻”,夏天常常拉肚子,往往还痛一阵...

  • 冬至数九寒天养生 养护肾气

    冬至数九寒天养生 养护肾气

    12月22日为冬至。按照民间习惯,冬至意味着数九寒天的开始,人们需要养护肾气,抵御寒冷的侵袭。 时令:数九寒天至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从冬至开始,人们就开始“数九”了,每九天为一小节,共分九节。一般来说,“三九”是天气最寒冷、地面积蓄热量最少的日子,故有“冷在三九”的说法。 养生学中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认为冬至不仅意味着一年最冷天气的来临,还意味着温暖正从大地的...

  • 庄子的养生之术有四

    庄子的养生之术有四

      我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庄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认识到生老病死如同昼夜一样,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他以古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的生死观为训,在生之年不寻欢作乐,空耗精力,也从不因为“老之将至”而畏惧死亡。庄子活到83岁,无疾而终,他的寿命比同时代人的平均寿命多了一倍多。总结起来,他的养生之术有四:   一是少私   他认为:“私”是万恶之源,百病之根。一个人如果私心满腹,遇事便会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思想上终日不得其安,久之必致形劳精...

  • 大寒不寒新春不远 养生“藏”为主

    大寒不寒新春不远 养生“藏”为主

      走进腊月,大寒不寒,新春不远。   说大寒不寒,是因为人们沉浸在“忙年”的喜庆氛围中。其实,大寒时节是相当冷的,陆游在《大寒》中便写道:“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如今虽然由于温室效应的原因,总体感觉大寒不如小寒那般酷冷,但是仍处于寒冷时期。作为农历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给人一种期盼,那就是:大寒冬尽,情暖新春。   农谚云:“小寒大寒,杀猪过年”。大寒是个农闲的时节,寒气可以杀伤农作物上的害虫和病菌,但却挡不住人们“...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