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第87页
-
中医宁心安神法治失眠
中医理论,习惯用宁心安神法治疗失眠,但这个方法对于因心理因素引起的失眠、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心理因素引起的失眠,基本上属于虚火上升和肝气郁结,必须用清降虚火及疏肝理气之药方。 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失眠患者还需要做大量的自我心理治疗。由自己来为自己做心理治疗,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有很坚强的意志,持久的耐心,良好的方法。其实,克服失眠的自我心理治疗方法并不复杂,只要抓住几个主要方面,凭着自己的意志和耐心,持之以恒,不要一年半载,必能做到一上床即酣然入睡。 一、安排规律生活。避免失眠的最有效方法,是使生...
-
头痛匝月数易其医未愈 中医针剌
储某某,女,49岁,头痛匝月,数易其医未愈。曾到县医院做CT检查,无特殊发现。西医消炎镇痛加维生素治疗数周无效验。在县中医院经中医诊疗,服用中药10余剂,罔效。于2015年3月5日来我所要求针灸治疗。刻诊:患者头痛剧烈,涕泪交流,以双手按压右侧颞侧耳上疼痛部位,述该部位呈掣痛、跳痛,几乎无休止,尤以午后5~7时特甚。面颧泛红,舌红少苔乏津,脉兼弦紧。脉症合参,当属肝肾阴虚,虚阳亢极,复为风寒外袭所诱发,治则疏风散邪、滋肝益肾、平抑肝阳为法。 取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风池(双)、合谷(双)、上关(...
-
亚健康失眠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张徐雯 1 , 揭珂 1 , 黄远程 1 , 黎增年 1 , 张继良 2 , 陈秀华 3 ( 1. 广州中医药大学; 2. 郓城县侯咽集中心卫生院; 3. 广东省中医院) 摘 要: 亚健康失眠困扰着大量人群, 目前开发出的三代催眠药都因其局限性和不良反应未能根本解决问 题, 中药研究规模尚小及其辨证分型的繁杂也阻碍了中药的应用, 针刺因无不良反应和疗效显著收到广泛重视, “医者善于调肝, 乃善治百病” , 根据近年医学统计文献及名家经验基于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对针刺从肝论治亚 健康失眠进行探...
-
头痛 中医辨证论治立方遣药
头痛一证,有外伤、内伤之分,而外感又有风寒、风热、风湿之别,内伤有肝阳、肝火、痰浊、血瘀、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异,当辨证论治,立方遣药。 气虚头痛:头脑空痛,疲乏加剧,身倦乏力,食欲不振,短气不足以息,脉虚无力等。当补益中气,宜用黄芪30克,升麻9克,水煎分两次服。 血虚头痛:头痛常伴面色黄白,头昏目花,舌质淡,脉细弱等。当以养血为主,可用当归18克,川芎9克,细辛3克,水煎服。 阴虚头痛:头痛常伴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遗精带下,舌质红,脉沉细无力等。应滋补阴液,可用六味地黄丸,或黄精3...
-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有独特优势
近日,抑郁症中医药整合医疗与研究专家聚集南京,参加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举办的首届“抑郁症的整合医学与研究高峰论坛”。会议对抑郁症中医药治疗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分别进行了重点研讨。从与会专家的研讨中得知,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有独特的优势,而充分发掘传统中医药的优势仍需深入研究与探索。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副院长张樟进教授做了《中医西医治疗抑郁症孰优孰劣:来自临床试验的证据》的报告,总结了他们近十年来运用严格的国际通用临床研究方法,在主流国际刊物上发表中医复方和针灸治疗抑郁症方面的成果,从循证医...
-
偏头痛临床周期性发作与缓解 中医治法学说
偏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特发性头痛,临床以周期性发作与缓解为特征,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困扰和负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中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历史悠久,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为“头痛”、“头风”范畴。偏头痛的病因病机复杂,涉及肝、脾、肾等脏腑以及风、火、痰、瘀、虚等诸多致病因素。本文主要对偏头痛从肝风瘀论治的理论依据进行了探讨分析,并对临床应用情况予以综述,希望对临床医师有所指导和帮助。...
-
传统中医治疗谵妄 相应中药方针灸疗法
谵妄表现为大脑的功能障碍,通常易发作于老年人,其致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通常患者的注意力和认知功能突然发生下降,然后进入精神混乱状态。 临床上谵妄常见于老年人急性医疗领域,大约一至三成送到急诊的老年病患会发作谵妄,约有三成左右老年病患者在住院过程可能发生谵妄,其不良影响包括延长住院天数、造成功能退化、影响患者出院后功能恢复速度以及住院时提高三至五倍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传统中医治疗谵妄常分以下五种证型,每种证型皆有相应中药方、针灸疗法。 肝郁化火型症见头晕头痛、心烦烦躁、易怒、脸红目赤、口苦咽干、...
-
五种头晕 中医辨证施治
眩晕是老年人常见的病症之一,俗称“头晕”。目前对于眩晕,西医常靠输液扩张血管来缓解一时之急,但很容易反复;而经中医辨证施治,多疗效不错。 可导致眩晕的病因有很多,像高血压、贫血、颈椎病、腰椎病、美尼尔氏综合征、脑动脉硬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征、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前庭神经元炎、内听动脉阻塞、脑震荡及其后遗症、眼屈光不正、劳累过度、化学物品中毒,等等,皆可引起眩晕。眩晕患者除单纯头晕外,常伴有心悸失眠、耳鸣耳聋、头脸麻木、潮热盗汗、胸闷恶心、神疲倦怠;面色苍白、烦躁易怒等,对此中...
-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中医疗法
格林-巴利综合征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是一种急性周围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两侧对称性急性肢体或脑神经弛缓性麻痹,感觉障碍相对较轻。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居多,好发年龄为4~6岁,男性略多于女性。该病的临床及病理过程多属可逆性及自限性,大多预后良好,严重者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本病以筋脉弛缓,肢体瘫痪为特点,属中医“痿症”范畴。 病因病机 热伤筋脉:温邪侵袭,耗气伤阴,水亏火旺,筋脉失润,温热炽盛,热灼络伤而肢痿不用。 湿热阻络:因湿热之邪郁阻、食积化...
-
眩晕症吃什么药?中医辨治四方
眩晕是包括视觉、本体觉、前庭功能障碍所致的一组症候。一般认为眩晕是人的空间定位障碍所致的一种主观错觉,对自身周围的环境、自身位置的判断发生错觉。一般来说,头晕、头昏相对较轻,而眩晕则较重。眩晕包括摇晃感、漂浮感、升降感。 眩晕中医辨治方1:眩晕伴有腰酸腿软、疲乏者,其病因多为肾精亏虚,可选用益肾膏:取肉桂、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各10克,加水煎煮之后取药汁,用小火浓缩收膏,关火后放入蜂蜜30克搅匀即可。每次服用10毫升,每天1次。 眩晕中医辨治方2:眩晕在活动时加剧、面色萎黄、心慌气短者,其病因多为气血不足,可选用...
-
睡眠障碍郁热不寐 临床用药中医药治疗
丁元庆是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齐鲁伤寒流派代表性传承人。从事中医教学及临床研究工作30余年,在脑病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我国大约32%~38%的成年人有睡眠障碍,中医药治疗不寐优势明显,效果显著。本研究收集、整理丁老师治疗郁热不寐处方,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处方规律,以探讨丁老师治疗郁热不寐的用药经验,希冀对临床治疗郁热不寐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
抑郁症是以情绪抑郁为主 中医药大学王玉英教授典型医案
•王玉英教授宗《丹溪心法·六郁》“气血冲和,万病莫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之说,认为本病的起因是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故而,提出本病的发病和传变规律是初病在气,久病及血,累及五脏。 •临证将本病分为气机郁滞、气滞血瘀、心肝血虚和痰气郁结四型。气机郁滞型用丹栀逍遥散或癫狂梦醒汤加减;气滞血瘀型用膈下逐瘀汤加减;心肝血虚型用天王补心丹加减;痰气郁结型用十味温胆汤加减。治疗首重睡眠,次重饮食,再考虑其他症状。 北京中医药大学...
-
顺应天时 调整睡眠 中医治疗失眠
睡眠是人体周期性出现的一种自发和可逆的静息状态,是维护健康的最佳主动过程。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可以说睡眠的重要性仅次于呼吸和心跳,是人们有良好身体状态去面对生活的保证。因此,高质量的睡眠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是不可或缺的。 普通人常见的睡眠问题主要有两种:一是正常心理反应造成的,比如情绪激动后突然睡不着;二是有些白领因为工作生活的压力睡不好,这是比较长期的,多数属于亚健康状况。另外,不规律的作息习惯、嗜烟、酗酒、频繁应酬也是高质量睡眠的隐形杀手。 顺应天时 调整睡眠...
-
中医如何看待助眠心法 学好助眠心法做好四前提
很多人都会被失眠的问题所困扰,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失眠症状者的比例高达46.58%,疑似失眠患者达15.02%;4.79%的人群需长期服用安眠药方可入睡;82%的人患有睡眠障碍。偶尔的失眠并无大碍,但是总是失眠则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尤其是会给健康带来很多伤害。 失眠的六大危害 失眠会使人免疫力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容易引发其他疾病。失眠会影响儿童身体的健康生长发育。新研究发现,失眠症患者比有充分睡眠的人具有更高的中风发生风险。长期失眠令许多女性面色无光、皮肤晦暗、干涩、色斑皱纹增多。...
-
中医药防治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安徽中医药大学 谢雪园,彭婷婷,周金红,周晋华,赵伟汀 关键词 奥沙利铂;神经毒性;中医疗法;综述 奥沙利铂作为第三代铂类制剂,具有广泛的抗肿 瘤作用,特别在对于消化道恶性肿瘤治疗中占有重要 地位,拥有明显优势,但不良反应也愈受关注,尤其外 周神经毒性作用,发生率高,同时存在剂量相关性,这 就限制通过增加剂量以提高疗效,同时可明显降低患 者生存质量。目前西医在治疗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反 应中的应用相对局限,除对症治疗,营养神经外,尚无 有效方法,通过大量临床研究资料可以看出,中医药 在防治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反...
-
治风热头痛 老中医彭静山验方
风热中于阳络,上扰清空,致血气逆乱之头痛,可用单味玄参治疗,每取50克,煎浓汁500毫升温饮,一次内服,屡用皆效。 2003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观察200余例,一般服药3~5天即愈。如治王某,男,28岁。外感风热,头痛如裂,面赤,苔黄,脉浮数。诊为风热头痛,方用玄参50克,水煎顿服,1剂后头痛缓解,3剂而愈。 按:一味玄参治风热头痛乃彭静山老中医验方,临床验证确实“屡用皆效”。玄参是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参的根,味甘、苦、咸,性寒凉,入肺、胃、肾经,既可祛外感之风,又可去...
-
血管性痴呆 中医治则以“补”为主
[摘要]对补肾通腑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理论依据进行探讨,并对其临床应用现状及相关实验动物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指出肾精亏虚是血管性痴呆的主要病机,腑气不通是其证候要素,常用药物有大黄、何首乌、生地黄、泽泻等。根据“以通为补”的理论,临床上补肾通腑法辨证运用于血管性痴呆具有明确的思路,但补肾通腑法在临床上的灵活应用细则尚待挖掘。 血管性痴呆(VD)是指由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和造成记忆、认知、行为等脑区低灌注的脑血管疾病所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据统计,我国本病的患病率为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