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第85页
-
中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治疗72例病例,用苏子降气汤加减:苏子、前胡、陈皮、当归、半夏、补骨脂、胡桃肉各10克,肉桂、炙麻黄、厚朴、甘草各6克,沉香3克(后下)。痰湿型加苍术、白术等;寒痰型加细辛、五味子;热痰型去肉桂,加桑白皮、鱼腥草;痰多喘甚加川贝母、莱菔子;肺部哮鸣音甚加广地龙、蝉蜕;表证加荆芥、薄荷;咯血加三七粉、黛蛤散;便秘加全栝楼;水肿加茯苓皮、车前子;纳差加鸡内金、焦山楂、焦神曲;口渴加生石膏、炒黄芩;心血瘀阻加丹参、红花。日1剂,水煎分3次服;5天为1疗程。有条件可长期氧疗。禁烟酒。用1个月,结果:显效(咳嗽、咯痰、喘促、...
-
血小板减少症的中医治疗
血小板减少症,中医认为是由于风火热毒伤其血络,或脾阴虚血燥、阴虚生内热,或血瘀于肌腠所致,临床上一般分以下三型辨证施治。 1.风火热毒伤其血络:患者皮肤有瘀血点,口干,大便结,小便黄,舌质红,脉弦。 治法: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处方:水牛角、丹皮、赤芍、白薇、紫草、知母、沙参、槐花、大青叶各10克,生地30克,板蓝根15克。 2.脾阴虚血燥,阴虚生内热:患者皮肤有瘀血点,口干舌燥,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脾润燥,佐以清热化斑。 处方:生地、连翘、淡竹叶、山萸肉、大枣各10克,白芍、赤小豆各30克,旱莲草、莲子...
-
焦虑症 神经官能症 中医经方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大,人们的心理应激事件日益增多,怒、恨、怨、脑、烦等不良心态不时地肆虐着人们的心灵,焦虑症,神经官能症等病症也日渐增多,中医认为此病多属郁证,活用经方辨证治疗有较大的优势。在此先举一案。 任某某,女,68岁,头晕、焦虑失眠伴大汗1月余。2010年5月8日初诊。 患者1月前因家务事生气而严重失眠,渐又出现定时头昏晕不适,每于下午1点左右发作,颜面有发热感,大量出虚汗,伴焦虑,心烦异常,曾在某医院诊为焦虑性神经症,服西药疗效不明显,有痛不欲生之感。刻下症见:精神差,心烦,口干不苦...
-
中医对失眠症的治疗
治疗失眠,除了放松身心、适当锻炼、调节饮食之外,辨证服用中药也是不错的选择。 中医学认为,失眠的根本原因是山机体内在情志变化引起的。情志过极,损伤正气,伤及脏腑,耗损精气,令神魂不安,发为失眠多梦;此外,阴血亏虚,不能奉养心神,潜涵肝魂,制约相火,而使神魂浮游,发为失眠多梦;若因痰热内扰肝胆,魂不得宁而发失眠多梦;劳欲过度,水火不济,心肾不交,则心神不宁而发生失眠多梦;饮食失节,使土虚木郁,神魂不宁而失眠多梦。 中医对失眠症的治疗常采用方法: 心气不足:多梦易惊,失眠,神疲困倦,短气,或喜悲善哭,精神恍惚,舌质淡,...
-
中风偏瘫 中医康复全方位治疗
偏瘫患者经常在病后1~3个月内发生偏身肢体水肿、疼痛,尤其以肩部疼痛、手浮肿和疼痛为多见,临床称为肩手综合征,其发生率约占偏瘫患者的12.5%,其主要是中风后颈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所致。 治疗方:枳树皮(屑)1000 毫升、酒1000~3000 毫升。将枳树皮以酒渍一宿,每服100~200 毫升。酒尽更作。主治 卒中急风,身直不得屈伸反复者。 食疗方:冬麻子、薄荷叶、荆芥穗各50克,小米150克。将冬麻子炒熟去皮研细;砂 锅内放水先煮薄荷叶、荆芥穗,而后去渣取汁,再将麻子仁、小米同放汁内,加水煮成粥即 可。每日1次,空...
-
中医治中风后遗症有妙方
中风为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生命的危急 重症。虽经抢救治疗,仍有相对一部分患者 留有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以自拟中 药方治疗中风后遗症57例,取得了较满意 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57例中,男性39例,女性18例;年龄 39岁~73岁;病程6个月一5年;全部患者均 有一侧肢体偏瘫;其中伴有肢体麻木者36 例,口眼歪斜者2例,语言不利者9例;并 发高血压者15例,冠心病者9例,高脂血 症者12例;25例经头颅CT扫描诊为脑梗 塞;偏瘫肢体肌力在3~4级者19例;2~3级 者35例;肌力0~1级者3例。...
-
眩晕(目眩头晕)中医辨治
眩晕是目眩头晕的总称。目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头晕即感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出现。中医则有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和痰湿中阻之分。 肝肾不足眩晕,多伴有精神疲乏、腰膝酸软、耳鸣失眠和遗精多梦等症状。 (1)黑芝麻、黑豆、核桃仁各250克。将上3味研细与白砂糖500克调匀。每日早晚取1汤匙调开水服。 (2)枸杞30克,乌骨鸡1只,炖汤服食。 (3)莲子(去心)、芡实各30克,山药50克,精瘦猪肉250克。炖汤服食。 痰湿中阻眩晕,多伴有头重头痛、胸闷气喘、少食多寐和倦怠...
-
眩晕临床经验中医辨治
杨牧祥为河北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二、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他从医执教近50载,理论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辨证用药独特。笔者有幸师从于侧,受益匪浅,现将其辨治眩晕的临床经验简介如下。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症,中老年人多发,可见于高血压病、颈椎病、高脂血症、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梅尼尔氏综合征等多种病。杨牧祥认为,本病多由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头目失荣、或肝阳上亢、痰火上逆、扰动清窍所致,病位在...
-
名老中医熊辅信治帕金森病经验介绍
熊辅信,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津贴。现将熊老治疗帕金森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临床症状 帕金森病又称为震颤性麻痹,是一种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以进行性运动徐缓、肌强直、震颤、姿势反射丧失为主要特征。患者多出现以肌张力增强,运动减少,头部前倾,躯干俯屈,上臂内收,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手指内收,拇指对掌,指间关节伸直,髋及膝关节略为弯曲,有“慌张步态”,精细动作较难完成,如“写字过小症”等症状,严重...
-
老中医万远铁治中风脑病验案举例
万远铁,湖北省武汉市中医院脑 病科学术带头人,湖北中医药大学教 授、硕士生导师,全国第三、四批名 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万老早年从师湖北省著名老中医叶国 芝,对中风脑病等疑难杂症有自己独 到的见解。现将万老治疗中风脑病的 经验介绍如下。 万老根据“风、火、痰、瘀”的,病理因素,将中风脑病分为以下三型进行辨证施治。 一、风火痰瘀型 表现:此型多见于形体肥胖患者,实证为主。除见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主症外,多可见头晕目眩,面红耳赤,咳吐痰涎,口苦咽干等症。舌红,一苔黄腻,脉弦或弦...
-
中医妙方治混合型高脂血症15例
一、临床资料 治疗52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5例; 年龄32~64岁,平均44岁;单纯高甘油三酯血 症31例,单纯高胆固醇血症6例,胆固醇和甘 油三酯同时增高的混合型高脂血症15例。 临床症状:形体肥胖,眩晕,头重如裹,肢 体沉重,苔厚腻,脉滑或濡缓,辨证属痰湿型。 二、治疗方法 处方:蒲黄、丹参、泽泻各12克,瓜蒌、薤 白、半夏、五灵脂、山楂各10克。 加减:如兼腰背酸痛,形寒肢冷,加巴戟 天、肉苁蓉各10克;如口臭,苔黄腻,加黄芩 10克,龙胆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4 周...
-
中医分型治老年性震颤疗效好
临床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老年性 震颤2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 下。 一、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25例老年性震患者中, 男18例,女7例。年龄最小为58岁, 最大为75岁。 诊断标准:以头部或肢体颤抖、 摇动为主要表现,轻者仅有头摇,或 手足微颤,重者头部震摇大动,或肢 体颤动不止。 二、治疗方法 1.辨证分型 本病多为本虚标实,肝肾阴虚、 气血不足为本,风、火、痰、瘀为标。 病初表现以肝风震颤为著,病久多为 气虚血瘀所致。以首诊临床表现分以 下几型:①肝肾阴虚,风火内动型 (11例)。症见震颤幅度大,...
-
中医辨治冠心病心绞痛
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范围,主要病理机制为本虚标实证,临床表现有的以邪实为主,如气滞、血瘀、痰湿、寒凝等,有的表现以本虚为主,如肾阳不足,气阴两虚等。有的表现为虚实并见,偏重不一。临床一般分以下几种证型: 1.寒凝心胸型:每当受寒或天气骤冷则心胸剧痛,胸闷如压重物,甚则痛引肩背,苔白腻,脉弦等。冶以温阳散寒、宣痹开结。方用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减,处方:瓜蒌、薤白、桂枝、法半夏各10克,陈皮、枳实、干姜各5克,日1剂,水煎服。 2.痰湿中阻型:临床表现为心胸闷痛,脘腹胀满,四肢困重,口淡乏味,舌苔...
-
中医眩晕高血压病 治以健脾益肾 活血通络
李燕梅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名誉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治疗中风、头晕、失语、胃病等内科疾病及疑难杂症,在治疗疾病上主张以病为纲,辨证施治,个体化治疗,分层论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验及诊疗特色,常获良效。笔者曾有幸跟随恩师待诊多年,受益颇多,现将其临证医案介绍如下。 病案 李某,男,60岁,2002年9月18日初诊。 患者主诉间断性头晕、头昏沉5年余。患者5年前每因劳累后出现头晕、头昏沉、时有头胀痛、失眠、乏力、腰酸,血压高达170/100mmHg,心电图提示:左室肥大,眼底检查示...
-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中医疗法大全
高血压 【病因与症状】 动脉血压高于正常叫做高血压。正常人的血压随年龄升高而升高,在不同生理情况下有一定波动。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规定成年人收缩压(高压)< l 8.66千帕(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压)<1 2千帕(90毫米汞柱)为 正常血压。收缩压≥1 8.66千帕(140毫米汞柱)、舒张压≥1 2千帕(90毫 米汞柱)为高血压。如连续3次测血压(不在同一天内)都超过正常标准就可能患了高血压病。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些明确疾病引 起的,如急性或慢性肾炎...
-
中医巧治药物性静脉炎
随着静脉穿刺技术的普及及一次性输液管的应用,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尤其是经常通过静脉用药的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药物性静脉炎。目前,用西药治疗药物性静脉炎尚无特别有效的办法。中医认为,药物性静脉炎多半是因为局部的脉络损伤,气滞血淤造成的。虽然用局部热敷的办法治疗药物性静脉炎有一定的疗效,但却不尽如人意。临床实践证实,通过外用某些中成药治疗药物性静脉炎,疗效甚好。那么,哪些中成药可治疗药物性静脉炎呢? 1.云香精:用消毒的药棉蘸取适量的云香精,再将此药棉敷于患处,上面放一层塑料布,以保持药棉的湿润度,然后...
-
杨牧祥 老中医治脑动脉硬化症经验
杨牧祥,男,河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二、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将杨老自拟眩晕方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病因病机 脑动脉硬化症是在全身动脉硬化的病理变化基础上,使脑动脉发生弥漫性的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小血管闭塞,从而使脑实质的供血量减少,神经细胞功能障碍而引起一系列神经与精神症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发病基础。 本病多见于年老体衰患者,由于年老精气渐衰,因肾藏精生髓,脑为髓海,若肾精亏虚,不能生髓充脑,脑失所养,髓海空虚,则见眩...
-
老年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方药如下
采用中医疗法治疗60岁以上老年高 血压患者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 60。79岁,平均66.9岁;病程5~27年,平 均11.6年。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高血压属中医 “头痛”“眩晕”范畴,病因多有风、火、痰、内 虚等。病机是由于气血阴阳失调,使脑髓空 虚,脉络失养,或清阳不展,或火扰清窍产 生了高血压诸症。而肝阳上亢、痰湿中阻、 气血亏虚或血瘀、肾阳不足则又是产生气 血阴阳失调的病理基础。素体阳盛或长期 郁怒,暗耗了肝阴,使肝郁化火;先天禀赋 不足,后天嗜...
-
帕金森病 中医七种证型诊治介绍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证,属中医“颤证”范畴,病机特点多为本虚标实,以虚为主。虚指气血阴阳亏虚,实则风、火、痰、瘀为患,病变脏腑以肝、脾、肾为重点,尤为肝为主。中医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较多的经验,疗效颇佳,现将常见的七种证型介绍如下: 1.阴虚生风症见筋脉拘急,肢体震颤,情绪激动时加剧,书写困难,动作徐缓,表情淡漠呆板,言语艰涩,头晕耳鸣,烦躁失眠,或头痛,或盗汗,尿频便秘,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治宜育阴柔肝,熄风定颤。方用大定风珠加减:龟甲(先煎)、鳖甲 (先煎)、生牡蛎(先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