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摩 第7页

摩 第7页

  • 用热毛巾顺序按摩颈部 保护颈椎

    用热毛巾顺序按摩颈部 保护颈椎

    早晚洗脸后,用热毛巾按顺序按摩颈部,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清咽利喉,对颈椎和甲状腺也有保护作用。 颈后部按摩左手握毛巾,平放颈后部左侧,由左向右来回按摩15次,以局部温热为宜。然后用右手以同样手法操作15次。 颈侧部按摩左手握毛巾按摩颈右侧,由左向右15次。右手以同样手法按摩颈左侧。 颈前两侧按摩右手握毛巾,平放在喉结左侧,手指向右,将毛巾由外向内旋转按摩15次;再将毛巾沿颈动脉由上而下推摩15次。然后换左手,同法按摩颈前右侧。 颈前按摩手握毛巾,左手虎口置于下巴与喉结之间,向下按摩至喉结下方15...

  • 腰背酸痛按摩脚踝来缓解

    腰背酸痛按摩脚踝来缓解

    老年朋友外出增多.因过度劳累或用力不当.易发生腰背酸痛.可用按摩脚踝来缓解症状。 中医学认为腰痛是由腰部气血运行不畅,腰府失其滋润、濡养而引起的。 脚踝外侧后方的“昆仑”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重要穴位.具有流通气血、散热化气的作用。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便是昆仑穴.每分钟按25~ 30下.并向后面的硬筋拨动3分钟.两侧顺序进行.早晚各1次。这个穴位刚按时会觉得比较酸痛.但按摩后会感觉很轻松.配合烫脚,消除腰背痛的效果更好。 注意按摩期间应少食油腻肥厚食物.注意休息,适当减少活动,避免...

  • 八年腿痛 自我按摩疗法

    八年腿痛 自我按摩疗法

    八年前我的腿部突然疼痛,上下楼梯 时只能一步一步地挪,经多方治疗也不见 好转。后来遇见一位中医师,他给我介绍 了一个按摩的方法治好丁我的腿痛。具体 方法是:每天早晨起床和晚上睡觉前,坐 在床上,双腿伸直,双手按摩双腿,左于搓 左腿,右手搓右腿。先从腿面的大腿根搓起,搓至脚面,再从腿内侧搓回,来回算一次,搓36次。然后再搓腿内侧,从大腿根搓至脚踝,经脚而再从腿的外侧搓回,也是搓36次。 我按此法每天坚持按摩,半个月后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湖南衡阳 廖敏华...

  • 腰椎骨刺自我按摩

    腰椎骨刺自我按摩

    我因腰椎骨刺,常常感到腰痛不已。 医生告诉我,腰椎长骨刺,除了采用药物 止痛、理疗、针灸等方法外,按摩也是一 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按摩可减轻疼 痛,减慢骨刺的进展。其按摩方法是: 1.两手合掌擦热,将手掌贴于腰部 脊柱两侧(相当于肾俞穴),作上下摩擦, 各36次,力量要适中。 2.两手相叠置于腰部脊柱“命门穴” 所在处,上下摩擦36次。 3.以两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 尖,紧贴于一侧的棘突旁,将一侧肌肉用 力向外推开,然后从腰肌外侧缘由外向 脊柱挤压各10次,两侧交替进行。 4.两手握成...

  • 通过相互按摩来缓解颈项痛

    通过相互按摩来缓解颈项痛

    急性颈项疼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发病因素与感受风寒、过于劳累、或睡眠姿势不当有关,也有因颈椎病长期强迫姿势导致经脉受阻,气血运行不畅,瘀阻不通而痛。 自己或家人有类似状况时,可以通过相互按摩来缓解颈项痛。颈部肌肉为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结合体,经脉循行多为手足太阳经,天宗穴为手太阳经腧穴,其深层结构有斜方肌,按压天宗穴能渗透、宣散邪气,通调局部、太阳经脉气血,通则不痛。天宗穴取穴方法:取定穴位时,被调理者宜采用正坐,自然垂臂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在天宗穴...

  • 初冬易落枕 经络穴位按摩

    初冬易落枕 经络穴位按摩

      初冬时节,夜里温度相对较低,人们在熟睡后常常会把脖子和肩膀露在外面,导致肩部、颈部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造成落枕。   冬天睡觉时,除了盖好被子外,还可以在脖子上裹条毛巾,这样能有效预防颈肩外露受风导致的落枕。与此同时,还要经常活动脖子和肩部,最好的方法是:两手交叉置于脑后,头和手向相反的方向用力,这样可以锻炼颈肩部肌肉,减少肌肉痉挛的几率。枕头的高低要适当,和自己的拳头立在颈后的高度差不多,尽量使头、颈、肩保持在同一水平线。   如果落枕了,要先躺在床上不要乱动,让肌肉慢慢恢复,也可以用毛巾热敷...

  • 摩擦温阳 药敷治腰扭伤

    摩擦温阳 药敷治腰扭伤

    简易摩擦 驱寒温阳 摩擦驱寒法简单易行,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关节畏寒怕冷的症状。做法是:将双手手掌心放在膝关节上,用合适的力度均匀地进行摩擦,每天晚上50~100下,直至摩擦部位发红、发热,给关节“加温”。另外,搓搓腰眼处(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3—4 寸凹陷处),能温暖肾阳。 韦峰 中药外敷 治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多因肝肾虚损、劳损或风寒湿邪、外伤等伤及经脉导致气血淤滞,痰淤内阻而导致腰部疼痛、肿胀。采用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腰扭伤,有较好疗效。 细辛3克,辛夷花50克,肉桂、...

  • 理筋按摩 针灸治疗足跟痛

    理筋按摩 针灸治疗足跟痛

    有些人在生活中常会出现足跟疼痛的症状,这多半是患了跟痛症。跟痛症是指跟骨跖面疼痛的慢性骨内科疾患,该病的治疗如下: 1、注意休息。跟骨骨刺及滑囊炎所致者,应减少站立及行走,少承重。一般卧床休息后,症状会随之缓解。 2、理筋按摩。可在痛点及其周围做按摩推揉,以减轻患部疼痛。 3、针灸治疗。针刺昆仑、太溪、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取补法,隔日1次;药艾外灸(或隔姜灸),取阿是穴,每次灸20-30分钟,每日2次。据临床报道,约80%患者经灸后疼痛明显减轻。一般2-3周为1疗程。 4、封闭...

  • 按摩倒走 减轻颈部酸痛

    按摩倒走 减轻颈部酸痛

    有颈部酸痛困扰时,除了就医,还可适当进行按摩也有助于减轻颈部酸痛。美国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由专业按摩治疗师每周进行3次按摩,每次1小时,可有效改善颈部酸痛问题。 发表在《家庭医学年刊》上的这项研究称,刚开始出现颈部酸痛前4周,最好每周都能接受全方位治疗,以1个月短期疗程来说,每次按摩时间60分钟效果要比30分钟效果好。 过去已有研究发现,按摩要持续4周以上,效果才会较好。而在这项研究中,美国群体健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228名、20岁到64岁的男女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患者每周接受3次按摩,每次按摩1小...

  • 腰痛不要随便做按摩

    腰痛不要随便做按摩

    前些天,刘先生感觉有点腰痛,他用热水袋敷敷,做做理疗,仍不见效。有朋友说,你也许是腰肌劳损引起的慢性腰痛,去做做按摩吧,让背部肌肉放松一下,腰痛就会改善的。于是,刘先生来到了一家按摩院,按摩小姐听说是腰痛,一面在他腰部按摩,一面询问他感觉如何,刘先生说感觉很舒服,并要求手法再重一点。谁知按摩时,突然“咔嚓”一声,刘先生一阵剧痛,顿时无法动弹。家人闻讯后连忙将刘先生送往医院,经检查,由于按摩不当,刘先生得了腰椎间盘急性突出症。 生活中,有人原本只是轻微腰痛,但在一番用力不当的按摩折腾之下,...

  • 捻揉按摩缓解风湿

    捻揉按摩缓解风湿

    风湿病是老年常见病,此病除用药物治疗,注意防寒保暖外,还可采取捻法、揉法等按摩方法辅助治疗。 捻法是用拇指和食指的螺纹面相对,用力捏肢体部位,如捻线状,快速捻搓,要求用力均匀适度,切莫呆滞、粗暴。揉法是用指、掌、拳、肘在关节部位或经穴上,做柔和旋转运动。运动时,指、掌、拳、肘不要离开所接触的皮肤。揉法力度不宜过大,频率一般以每分钟,50—90次为宜。以上两法具有舒筋活血、通络止痛作用。...

  • 老人便秘穴位按摩法

    老人便秘穴位按摩法

      老年人便秘,除器质性病变(如肿瘤)所致外,大多数是功能性的。主要原因是老人胃肠蠕动功能降低,直肠张力减退,粪便在肠腔停留过久,水分被过量吸收,造成粪质坚硬不易排出。因此采取上述按摩方法多能取得显著效果。   用中间三指肚平排按摩关元(位于脐下3寸处)、中脘(位于脐上4寸处)、天枢(位于肚脐中旁开2寸处)、大横(位于脐中旁3.5寸处)等穴位按摩。每天早中晚躺着或正坐着进行按摩,每次至穴位有微热感即可。按摩上述穴位,可使热量渗透腹部,促进消化腺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功能和直肠张力,使粪便在肠腔停留时间缩短,加快粪便排出...

  • “谷道”按摩通大便

    “谷道”按摩通大便

    大便秘结不畅是许多老人的常见症状,也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因素之一。因为经常便秘会导致浊气上扰而出现头昏脑涨、咽痛牙疼、食少腹胀等症,严重的还会引起痔疮、肛裂,长期便秘还可诱发肠癌、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等。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保持大便的排泄通畅,是维持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之一,肛窍按摩则是中老年人保持大便通畅的一种好方法。 肛窍,指肛门部位,古称“谷道”,为大便排泄的通道,其周围布有很多重要的穴位(长强、会阴等)和奇穴(淋泉、腰奇等)。按摩肛窍,具有促进肛周血液循环,益气补肾,通便止泻的作用,可以防...

  • 穴位按摩解老人便秘

    穴位按摩解老人便秘

    老年人便秘,除器质性病变如肿瘤所致外,大多数是功能性的。老人胃肠蠕动功能降低,直肠张力减退,粪便在肠腔停留过久,水分被过量吸收,造成粪质坚硬不易排出。 采取按摩方法多能取得显著效果。用中间三指腹平排按摩关元(位于脐下3寸处)、中脘(位于脐上4寸处)、天枢(位于肚脐中旁开2寸处)、大横(位于脐中旁3.5寸处)等穴位按摩。每天早中晚躺着或正坐着进行按摩,每次至穴位有微热感即可。按摩穴位可使热量渗透腹部,促进消化腺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功能和直肠张力,加快粪便排出体外,从而达到防治便秘的目的。(秦静)...

  • 穴位按摩防治老年便秘

    穴位按摩防治老年便秘

    老年人气血亏损,胃肠蠕动乏力,粪便在体内滞留过久而干燥硬结,发生便秘。若便秘日久不愈,可导致痔疮、高血压中风的发生。因此应引起老年人的高度重视,并及时治疗。 临床医生在实践中发现,通过对关元(脐下3寸处)、中脘(脐上4寸处)、大横(脐旁开4寸处)、天枢(脐旁2寸处)等穴位按摩,防治老年人习惯性便秘,效果满意。 按摩上述穴位,可使热量渗透腹部,促进消化腺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功能和直肠张力,使粪便在肠腔停留时间缩短,加快粪便排出体外,从而达到防治便秘的目的。...

  • 尿失禁试试按摩

    尿失禁试试按摩

    尿失禁,就是不能由意识来控制排尿,尿液从膀胱经尿道自动流出。常见原因为脊髓排尿中枢有病变或支配膀胱的神经遭到损伤,致使尿道扩约肌松弛或麻痹而排尿功能失去控制。实践证明,按摩效果较好。 方法是:按揉下腹部,患者取仰卧位,双手叠加置于下腹部中央,按顺时针方向按揉5分钟,以下腹部有微热感为宜,每日1—2次,10天为一个疗程。 {李敏)...

  • 防治尿潴留的保健按摩法

    防治尿潴留的保健按摩法

    不少男性中年后会出现小便时间延长,尿不干净的现象,这称为尿潴留。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脾胃亏虚、中气不足、气化失司所致。在治疗的同时,每天早晚在家按摩以下穴位,也很有效果。 1.用大拇指反复按揉阴陵泉穴 (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三阴交穴 (位于内踝尖,即脚踝内侧的骨头突出之上3 寸处),以助排尿。 2.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小腹部5分钟,再由轻到重点按中极穴 (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2~3 分钟。 3.平推小腹部,向下推到耻骨,反复推20遍。在大腿内侧摩揉两分钟,再按揉髀关(股部的前上方部分)、手五里穴(在臂外侧...

  • 老人肾虚 按摩腰腹

    老人肾虚 按摩腰腹

    说起肾虚,很多人都会想到食补。实际上,腰腹部的锻炼也能起到健肾和补肾的作用。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其重要性可见一斑。那么,都有哪些方法可以锻炼呢? 双手搓腰温肾阳。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腰部为“带脉” (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处,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骨 部位(长强穴)。每次做 50~100遍,每天早晚 各做一次。 按摩小腹健膀胱。...

  • 按摩小腿防尿路结石

    按摩小腿防尿路结石

    尿路结石在老年人中的发生率很高,一旦引起尿路梗阻和感染后,对肾功能损害较大,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老年人防治尿路结石不妨每日按摩小腿。 中医学认为,人体肾经在小腿内侧有一个排除毒素的反射点,它位于足内踝上5寸,大约是踝骨上方6个手指宽度的位置。找不到的老人可以自足内踝后的凹陷处向上找痛点逐个加以按揉。按摩时,以单手大拇指按揉即可,每次3分钟,然后换另外一侧。每天早晚各1次。最好在按摩前半小时喝温开水250毫升,以帮助肾脏排除废物。本法对尿酸过高引起的尿路结石效果最佳。...

  • 尿失禁穴位按摩艾灸治疗

    尿失禁穴位按摩艾灸治疗

    尿失禁,系指患者尿液不由自主的从尿道流出,可发于任何季节,但以秋冬季节表现严重。尿失禁是任何年龄及性别人士都可能患的疾病,但以老人和女性为多。中医专家推荐五个按摩的穴位,可以缓解尿失禁。 点按利尿穴 用两手大拇指按压利尿穴(神厥穴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压力逐渐加大,持续5~15分钟,每日1~2次。 点按阿是穴 用右手大拇指在下腹部寻找2~3个阿是穴,用指尖抵住穴位,微力揉按5分钟,以穴位有酸胀感为宜,每日1~2次。 点按中极穴 仰卧平躺床上,以右手拇指抵住中极(位于脐下4寸),微用力揉按5分钟,以穴位有酸胀感...

  • 按摩防治尿潴留

    按摩防治尿潴留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积有大量尿液而不能排出。引起老年入尿潴留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中枢神经疾患(中风、脑肿瘤等)及糖尿病等所致植物神经损害,都可引起尿潴留。患者常因饮酒、受凉、过劳、便秘或服用阿托品,使症状加重。下面为您介绍几种按摩方法,简便易行,对防治尿潴留有不错效果。 1.按揉下丹田 仰卧,双手重叠按于下丹田(位于脐下3 寸),左右旋转按揉各30次。用力不可过猛,速度不宜过快。这种按摩有利于膀胱功能恢复,可以促使膀胱排空,减少残余 -尿量。 2.指压法 取中极穴(8齐下 4寸)、阴...

  • 按摩改善夜尿多

    按摩改善夜尿多

    男士步人中老年后,肾气逐渐虚弱,常常出现夜间尿频的症状,影响正常睡眠。可以通过按摩的方法减轻夜间尿频的问题,安全可靠,现介绍如下: 晚上临睡时,仰卧,两手对搓使其发热,右手掌放置于小腹部,上下由肚脐至耻骨,左右在两腹股沟的范围内,按顺时针方向,轻松自如地旋转按摩300圈。手掌要直接贴着皮肤,五指略分开,像是粘在皮肤上一样地揉动,力量轻柔,速度缓慢,感到小腹部有温热感,并逐渐向小腹内浸透。力求心平气和,切忌性急使用蛮力,细心地去体会其舒适感。按摩后,可右侧卧,用左手掌覆盖在小腹部,以保持其热度,左手五指尽量张开,以扩...

  • 局部按摩防治季节性腰痛

    局部按摩防治季节性腰痛

    春季气候逐渐变 暖,人们户外活动增 加,很多老人却出现了 腰痛症状。这是由于冬 季人们的运动量少,腰 背肌肉及骨关节因长 时间休息而松弛萎缩, 一旦活动量增大时,易 造成脊椎小关节的错 位,严重时可导致腰椎 间盘突出。 长期腰痛会损害 肾脏,导致肾脏封藏精 气的功能减弱,还会出 现头发脱落、牙齿松动 易落、记忆力衰退、头 晕耳鸣、焦虑抑郁、尿 频尿急等症状。 专家指出,预防 腰痛,首先要让腰部 活动有一个适应过 程。运动的强度要逐 渐增加,使腰部的关 节、肌肉、韧带逐渐得 到锻炼。其次,可通过 腰部按摩来进行局...

  • 按摩治疗落枕 颈椎病

    按摩治疗落枕 颈椎病

    早晨起来,颈郎转动有点僵硬、酸胀疼痛,很可能是落枕了。这时候,千万不要找一些非专业的人来“搬颈”,因为手法不正确,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睡眠时头颈姿势不当、受风着凉、颈椎病等都是引起落枕的原因。只要不是用太紧张,自己 动手也能轻松治 疗。 手指揉将左手或右手中、食、无名指并拢,在颈部疼痛处寻找压痛点,由轻到重按揉5分钟左右。还可用拇指和食指拿捏左右风池穴、肩井穴1分钟-2分钟。手背第2、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5分处有个穴位叫落枕穴,以拇指或食指点按这里3分钟-5分钟,待有酸胀感觉时再持续2...

  • 针刺按摩耳穴治习惯性便秘

    针刺按摩耳穴治习惯性便秘

      习惯性便秘又称功能性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临床症状。临床采用中医针刺、贴耳穴、自我按摩治疗中老年人习惯性便秘有一定疗效。   体针:气海、足三里、上巨虚、天枢、大肠俞、支沟、中脘、合谷穴位局部用75%乙醇棉球或棉签由中心向外擦拭消毒后,选用1.5寸毫针,施以提插捻转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用TDP治疗仪烤电治疗,留针半小时,每天1次,14天一疗程。本病多为中老年人脏腑功能减退或饮食失调所致,治疗以促进肠蠕动为主。   贴耳穴:脑干、枕、皮质下、大肠、...

  • 腹部按摩巧治肠炎

    腹部按摩巧治肠炎

    我年轻时患了出血性肠炎,为了治病四处求医,吃了很多药,但是效果都不佳。后来我读了某报上介绍的一篇关于 “对腹部实施按摩,可以帮助患者治疗消化不良”的文章。当时我就按照文章介绍的方法去做,经过一段时间后,小腹的疼痛逐渐减轻了,大便带血也变少了。病情的好转坚定了我的信心。于是在数年如一日的坚持下,我终于治愈了肠炎,现在我将此法介绍病友参考。 每晚睡前,取平卧位,双腿并拢微曲,让腹部放松,右手成掌式,掌心向下在腹部右侧选一起点,扣在腹部上,顺时针方向沿肋下、左腹下腹边绕一圈(女性方向相反),连续...

  • 宝宝便秘推拿按摩法 食疗法

    宝宝便秘推拿按摩法 食疗法

    王女士的宝宝洋洋今年2岁多了,一直以来困扰着她的问题就是洋洋总是便秘,经常1周才排一次大便,每次排便时都满面通红,大汗淋漓,甚至肛裂。其实宝宝便秘是一种常见病症,大部分属于功能性便秘,这种功能性便秘经过饮食调理等可以痊愈。下面专家就教你几个小贴士助你“破”便秘。 1、提倡母乳喂养 牛奶喂养的婴儿更易发生便秘,这多半是因牛奶中酪蛋白含量过多,因而使大便干燥坚硬。当尽可能选择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含有低聚糖和丰富的营养,不会让宝宝上火。如果宝宝出现上火症状,妈妈就要调节自己的饮食,多...

  • 便秘运动清肠法 按摩清肠法 饮食清肠法

    便秘运动清肠法 按摩清肠法 饮食清肠法

    观医院门诊病人症状千奇古怪,如口气重、咳嗽经久不愈、面部黄褐斑、痤疮、脓点四处开花、疮疡久不愈合等,究其原因,与肠中积便有很大关系。 便秘导致体内毒素沉积,已经成为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便秘首先与厚腻饮食有关,有些人无辣不欢,常食酸菜鱼、辣子鸡等多盐厚腻的食物,肠胃积热后,耗伤了津液,慢慢肠道干涩燥结;有些人喜欢吃寒凉生冷,如柿子、海鲜,耗伤阳气,阴寒之气聚集体内,凝积了肠道。其次,便秘与情志不畅和缺乏运动有关。现代人压力较大,常思虑过度或久坐少动,容易导致大肠气机郁滞。 日常生活中,时时会产...

  • 脂肪肝中医按摩以下穴位

    脂肪肝中医按摩以下穴位

    脂肪肝需要积极的治疗,否则可能引发严重的肝脏疾病。中医按摩以下穴位,能够有效防治脂肪肝。 一、内、外关穴。位置:内关位于前臂内侧正中,掌腕横纹上2寸,两手筋之间。外关位于前臂外侧正中,手背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与内关相对。功用:能通经脉,调气血。方法:以一手拇、食指相对分别按压内关、外关穴位,用力均匀,持续5分钟,使局部有酸重感,有时可向指端放射。 二、足三里穴。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中指)。功用:疏肝理气,通经止痛,强身定神。方法:以拇指或食指端部按压双侧足三里穴。...

  • 中医按摩腋窝 尿频中医艾灸

    中医按摩腋窝 尿频中医艾灸

      很多人需要晚上频繁跑厕所,总以为是自己晚上喝水喝多了,其实是因为身体阳虚或年高久病致肾阳不足,封藏失职,膀胱失约,摄纳无权;或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阳;或脾阳虚衰不能充养肾阳致脾肾两虚,下元温摄不固,均会导致夜尿增多。中医推荐艾灸穴位治疗夜间尿频症状。以脾肾双补、温阳固涩为治疗原则,穴取关元、气海、神阙。   取穴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处;气海穴:位于脐下1.5寸;神阙穴:位于脐窝正中,又名脐中。   经常艾灸这3个穴位,不但可有效地防治中老年夜尿频多,对腹痛肠鸣、水肿、泄痢脱肛、中风脱证等,亦有独特疗效...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